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熙载在《文概》中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散文教学中带领学生品读的过程,不应该只是一个从复原作者情感到读者自我情緒生成的一个内封闭式的结构。散文的最大特征是从自我出发,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学中,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作者“自我经历”和“精神世界”联系的逻辑性,探究这样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社会以及自我心灵之间的关系,也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
《可以预约的雪》这篇散文出现在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板块中。《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把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专题内容的学习,学生能明白生活的哲理,……能够关注社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思考,培养自己思想的勇气。”通常的教学方式都是“披文入情”,2016年“知网”上有和《可以预约的雪》相关的教学研讨文章11篇,大都是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情感领悟,如何进行各种审美体验展开的。我在备课中觉得面对“变与不变”的人生境遇,文章通过各种实际生活的例举以及充沛的诗意抒情表达人世苍茫的感情,学生自读就应该可以体会,也可以从情感上接受面对人生的“变”与“不变”要怀抱悯恕之心、祝福之念、宽容之意的“理”。但真正要和作者共情,从而把“理”落实到生活中,却因为隔了岁月,缺乏更多的生活实践而难以达成。
理性和感情同样有力,情感的引领、渲染、渗透难以抵达“关注社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思考,培养自己思想的勇气”的目的地,也许可以换条路试试看!从这个板块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身边泛滥成灾的心灵鸡汤文的现实,我想引导学生“对生活问题的思考”也加入自己的思考:思考其察见的方式,思考它情理结合的合理性,思考与自己生活、心灵的联系。
从文章本身提出的问题入手:“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还是不变是正常的?”“常与变”到底是怎样的“人生课题”?探究是“仔细地考察一个问题,从而得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仔细地考察”第一步,我设计为一个问题两个活动:研读文本,从文章中找出林清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以及理由。两个活动目标是在不同背景下对问题结论多角度地考察以及通过分类、分析,综合探究情理结合的合理性。
活动一:从课本出发,从学过的内容中迁移比较。比读《可以预约的雪》和《赤壁赋》,探讨“生命的变与不变”。林清玄和苏轼同样面对“生之流变巨大”,感到“人之渺小无奈”。前者认为既然“时空定格”“岁月定影”完全不可能,那么只能对“变化”不悔不怨,升华得出了“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的道德层面的理。苏轼由“水和月”出发,从宇宙生命的角度探讨人生的变与不变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而得出“应该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的结论。这种道家“物我一致”的概念是属于哲学层面的“天地境界”。探究并不是比较高低,是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从而思考生活、生命。
活动二:要求学生把文本中提到的“变”的事例进行抽象、概括。林清玄散文的特点是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从而联想、感悟得出结论。我们可以把现实生活层面的细节抽象出来进行分析、综合,帮助学生从理性层面看待人生的“变”。“幻听”“病故”“出生”归纳为人生的生老病死,属于生命的自然历程;“被百步蛇咬到”属于突发事件,是生命中不可控的偶然断裂;“离婚”“再婚”属于个体对生活的自由选择。还可以继续让学生填空:“因为________,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希望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不局限于前面“变”的因缘类型,充分展示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学生课堂答案:因为喜欢下雪;因为生活条件差;因为故乡房价高;因为房子被拆了,居无定所;因为北京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上大学的机会;因为爱情;因为家乡治安差……把这些原因继续进行归类,有一部分属于前面提到的类别,但有些已经超越了前面的类别,属于政治、制度、经济等,文本中提到的导致生命的变的“因缘”属于“个体”层面,同学列举的很多属于“社会”层面。启发同学思考,社会层面的原因导致的“变”是不是人生“变”的一部分?对于“个体”层面的“变”应该不怨不悔;对待社会层面导致的“变”,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要生气、要努力、要改变,不能仅仅悯恕。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经由分析、评估、判断、发展等环节,发现了林清玄由“未变的花”到“变化的人事”得出的要有悯恕、祝福、宽容的“理”缩小了“人事变化”的范围。
批判并不是否定,对于有佛家思想的林清玄而言,面对人生的“常与变”,悯恕、祝福、宽容是很自然的想法。但就读者的接受而言,必须从多种角度考察结论的合理性,在更大的背景下检验适用性,要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心灵。“批判性思维的目标是建设性的,是吸收不同观念、寻找一个综合完善的结论、决策的思考过程。”在寻找的过程中,教师开辟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建立起求实、公正和反思的精神气质。这样的精神气质还体现在对作品的评价环节上。经过这样一番探究,学生的情绪从开始的接受欣赏到发现问题,最后在评价环节上很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谨慎的反思,从作者、社会现实需求、历史文化等多个层面来评价,为自己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进行理性思考,才符合罗伯特·恩尼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
把探究、批判落到实处,落到常年累月、点点滴滴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也许这种科学品质慢慢地就真的成为了熔铸到学生血脉里的精神和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可以预约的雪》这篇散文出现在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板块中。《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把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专题内容的学习,学生能明白生活的哲理,……能够关注社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思考,培养自己思想的勇气。”通常的教学方式都是“披文入情”,2016年“知网”上有和《可以预约的雪》相关的教学研讨文章11篇,大都是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情感领悟,如何进行各种审美体验展开的。我在备课中觉得面对“变与不变”的人生境遇,文章通过各种实际生活的例举以及充沛的诗意抒情表达人世苍茫的感情,学生自读就应该可以体会,也可以从情感上接受面对人生的“变”与“不变”要怀抱悯恕之心、祝福之念、宽容之意的“理”。但真正要和作者共情,从而把“理”落实到生活中,却因为隔了岁月,缺乏更多的生活实践而难以达成。
理性和感情同样有力,情感的引领、渲染、渗透难以抵达“关注社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思考,培养自己思想的勇气”的目的地,也许可以换条路试试看!从这个板块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身边泛滥成灾的心灵鸡汤文的现实,我想引导学生“对生活问题的思考”也加入自己的思考:思考其察见的方式,思考它情理结合的合理性,思考与自己生活、心灵的联系。
从文章本身提出的问题入手:“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还是不变是正常的?”“常与变”到底是怎样的“人生课题”?探究是“仔细地考察一个问题,从而得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仔细地考察”第一步,我设计为一个问题两个活动:研读文本,从文章中找出林清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以及理由。两个活动目标是在不同背景下对问题结论多角度地考察以及通过分类、分析,综合探究情理结合的合理性。
活动一:从课本出发,从学过的内容中迁移比较。比读《可以预约的雪》和《赤壁赋》,探讨“生命的变与不变”。林清玄和苏轼同样面对“生之流变巨大”,感到“人之渺小无奈”。前者认为既然“时空定格”“岁月定影”完全不可能,那么只能对“变化”不悔不怨,升华得出了“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的道德层面的理。苏轼由“水和月”出发,从宇宙生命的角度探讨人生的变与不变不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而得出“应该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的结论。这种道家“物我一致”的概念是属于哲学层面的“天地境界”。探究并不是比较高低,是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从而思考生活、生命。
活动二:要求学生把文本中提到的“变”的事例进行抽象、概括。林清玄散文的特点是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从而联想、感悟得出结论。我们可以把现实生活层面的细节抽象出来进行分析、综合,帮助学生从理性层面看待人生的“变”。“幻听”“病故”“出生”归纳为人生的生老病死,属于生命的自然历程;“被百步蛇咬到”属于突发事件,是生命中不可控的偶然断裂;“离婚”“再婚”属于个体对生活的自由选择。还可以继续让学生填空:“因为________,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希望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不局限于前面“变”的因缘类型,充分展示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学生课堂答案:因为喜欢下雪;因为生活条件差;因为故乡房价高;因为房子被拆了,居无定所;因为北京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上大学的机会;因为爱情;因为家乡治安差……把这些原因继续进行归类,有一部分属于前面提到的类别,但有些已经超越了前面的类别,属于政治、制度、经济等,文本中提到的导致生命的变的“因缘”属于“个体”层面,同学列举的很多属于“社会”层面。启发同学思考,社会层面的原因导致的“变”是不是人生“变”的一部分?对于“个体”层面的“变”应该不怨不悔;对待社会层面导致的“变”,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要生气、要努力、要改变,不能仅仅悯恕。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经由分析、评估、判断、发展等环节,发现了林清玄由“未变的花”到“变化的人事”得出的要有悯恕、祝福、宽容的“理”缩小了“人事变化”的范围。
批判并不是否定,对于有佛家思想的林清玄而言,面对人生的“常与变”,悯恕、祝福、宽容是很自然的想法。但就读者的接受而言,必须从多种角度考察结论的合理性,在更大的背景下检验适用性,要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心灵。“批判性思维的目标是建设性的,是吸收不同观念、寻找一个综合完善的结论、决策的思考过程。”在寻找的过程中,教师开辟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建立起求实、公正和反思的精神气质。这样的精神气质还体现在对作品的评价环节上。经过这样一番探究,学生的情绪从开始的接受欣赏到发现问题,最后在评价环节上很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谨慎的反思,从作者、社会现实需求、历史文化等多个层面来评价,为自己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进行理性思考,才符合罗伯特·恩尼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
把探究、批判落到实处,落到常年累月、点点滴滴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也许这种科学品质慢慢地就真的成为了熔铸到学生血脉里的精神和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