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集体多次郑重指出: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般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大转折的年代,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中,尽管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新论断的提出,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精神空虚;社会主义
在中央隆重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提出,既是更完整更全面地诠释了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内涵,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充实和发展,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质,是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崭新论断。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认识的发展
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集体多次郑重指出: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他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党的十二大报告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其实质,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显然,在揭示选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时,吸收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同时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还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以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在又提出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论断,既更完整更全面地诠释了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内涵——贫穷不只是指物质,还有精神,精神贫穷同样可怕,甚至更可怕,又将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我党对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
二 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新论断,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建党80周年“七一”讲话中,我党第一次明确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所追求的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阐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问题,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一起来。“实现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讲到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其实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每个人自由全而又健康发展的社会。
在新时期,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关注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要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现实问题。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2 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它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实人民的精神,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 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有助于全面的认识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四位一体的社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二者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使我们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应该是我党关注的一个重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放松抓精神文明这一手,人们的思想就会发生混乱,就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问题不断积累,在2008年集中爆发,毒奶粉、溃坝、群体性事件、企业信任危机,公共危机等等,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反省。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公民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趋势,在生活价值和道德价值上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针对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定程度上荣辱感丧失的现状和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更应该鲜明地表明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和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的价值标准,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树立了道德标杆。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不仅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入,而且该理论的提出,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垒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精神空虚;社会主义
在中央隆重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提出,既是更完整更全面地诠释了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内涵,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充实和发展,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质,是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崭新论断。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认识的发展
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集体多次郑重指出: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他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党的十二大报告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其实质,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显然,在揭示选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时,吸收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同时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还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以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在又提出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论断,既更完整更全面地诠释了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内涵——贫穷不只是指物质,还有精神,精神贫穷同样可怕,甚至更可怕,又将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我党对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
二 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新论断,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建党80周年“七一”讲话中,我党第一次明确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所追求的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阐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问题,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一起来。“实现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讲到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其实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每个人自由全而又健康发展的社会。
在新时期,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关注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要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现实问题。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2 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它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实人民的精神,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 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有助于全面的认识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四位一体的社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二者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使我们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应该是我党关注的一个重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放松抓精神文明这一手,人们的思想就会发生混乱,就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问题不断积累,在2008年集中爆发,毒奶粉、溃坝、群体性事件、企业信任危机,公共危机等等,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反省。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公民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趋势,在生活价值和道德价值上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征。针对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定程度上荣辱感丧失的现状和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更应该鲜明地表明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和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的价值标准,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树立了道德标杆。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不仅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入,而且该理论的提出,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垒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