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徐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秦晓华在这里上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语文公开课。课堂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教师潇洒自如,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知不觉间,45分钟过去了,大家既收获了新的知识,又感受了一堂思维的盛宴。座中听者亦连连赞叹。课后,大家赶忙前去取经,问其上课秘诀。秦校长大方一笑:“哪有什么秘诀,我就是在课上和学生们聊聊天,大家聊着聊着就会了。”这一个回答当时就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聊天”与好的课堂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的课堂,不妨称其为“聊课”。何谓“聊课”,且听笔者聊一聊。
聊课是通过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淡化“师”“生”的角色之分,让每一个课堂主体都平等地参与交流,让知识在课堂共同体当中自由流淌。聊課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一般是围绕一个或几个中心话题展开,基于“最近发展区”,大家进行交流。课堂上每一个人都在思考,每一个人都能表达,师与生、生与生在“聊”中完成思维的碰撞、知识的生成。而保证聊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是自由活泼的学习气氛,在“看似平常的聊天”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知识的殿堂、智慧的天地,最后又带着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满载而归”。
细说来,聊课也不是今日才有的新鲜事。早在古代,孔子的教学即是聊天式教学。苏格拉底也善于将追问渗透于“聊”的过程,在不断的追问中引导对方走向真理。不论是孔夫子的杏坛还是苏格拉底的讲堂,这样的聊天往往既能明理启智,又能育德树人。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课堂也近乎“聊的天堂”,于老师在课堂上不着痕迹地和孩子们聊语言、聊故事、聊京剧、聊二胡、聊家常,聊着聊着孩子们就变得灵巧了,活泼了,聊着聊着孩子们就都会了。
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名师都是聊天的行家里手。课堂上,这些教师们在聊天中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同时也坦诚地给出自己的意见。这种聊天一方面是知识的分享,另一方面也是两个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在做生命经验的交流。尤其在遇到一些相对困难的问题时,学生可能因为思维受阻而感到“山重水复”,这个时候,教师的一个启示便能电光火石一般迅速激活学生的心智,学生在意会到教师的启示时自然也能收获“柳暗花明”的豁然。如此,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又以“春风化雨”的形式传播着教师的知识与经验,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的同时彼此都能收获一种智性的愉悦。
传统课堂里教师居高临下的发问,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吸收状态,而吸收的知识是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仍然要画个问号。但是在聊课这样的课堂上,氛围是轻松的,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享有独立的尊严,每一个人都享有发声的权利,教师并不高高在上,学生并不低人一等,——这是一个自由、平等的课堂。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自然也更为活跃,又会反过来感染教师的情感,刺激教师的思想,教师再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课堂,如此,教学相长,真正达到课堂共同体的理想境界。
再回到开头秦校长的话——“哪有什么秘诀,我就是在课上和学生们聊聊天,大家聊着聊着就会了”,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聊聊天”对于我们来说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聊聊天”,解放的不只是学生的思想,而是我们每一个“在场者”的思想,正是在每一个个体的思想交锋中,大家才得以进入知识的堂奥,不单是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教师一样需要这样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这样的课堂,不妨称其为“聊课”。何谓“聊课”,且听笔者聊一聊。
聊课是通过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淡化“师”“生”的角色之分,让每一个课堂主体都平等地参与交流,让知识在课堂共同体当中自由流淌。聊課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一般是围绕一个或几个中心话题展开,基于“最近发展区”,大家进行交流。课堂上每一个人都在思考,每一个人都能表达,师与生、生与生在“聊”中完成思维的碰撞、知识的生成。而保证聊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是自由活泼的学习气氛,在“看似平常的聊天”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知识的殿堂、智慧的天地,最后又带着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满载而归”。
细说来,聊课也不是今日才有的新鲜事。早在古代,孔子的教学即是聊天式教学。苏格拉底也善于将追问渗透于“聊”的过程,在不断的追问中引导对方走向真理。不论是孔夫子的杏坛还是苏格拉底的讲堂,这样的聊天往往既能明理启智,又能育德树人。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课堂也近乎“聊的天堂”,于老师在课堂上不着痕迹地和孩子们聊语言、聊故事、聊京剧、聊二胡、聊家常,聊着聊着孩子们就变得灵巧了,活泼了,聊着聊着孩子们就都会了。
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名师都是聊天的行家里手。课堂上,这些教师们在聊天中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同时也坦诚地给出自己的意见。这种聊天一方面是知识的分享,另一方面也是两个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在做生命经验的交流。尤其在遇到一些相对困难的问题时,学生可能因为思维受阻而感到“山重水复”,这个时候,教师的一个启示便能电光火石一般迅速激活学生的心智,学生在意会到教师的启示时自然也能收获“柳暗花明”的豁然。如此,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又以“春风化雨”的形式传播着教师的知识与经验,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的同时彼此都能收获一种智性的愉悦。
传统课堂里教师居高临下的发问,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吸收状态,而吸收的知识是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仍然要画个问号。但是在聊课这样的课堂上,氛围是轻松的,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享有独立的尊严,每一个人都享有发声的权利,教师并不高高在上,学生并不低人一等,——这是一个自由、平等的课堂。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自然也更为活跃,又会反过来感染教师的情感,刺激教师的思想,教师再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课堂,如此,教学相长,真正达到课堂共同体的理想境界。
再回到开头秦校长的话——“哪有什么秘诀,我就是在课上和学生们聊聊天,大家聊着聊着就会了”,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聊聊天”对于我们来说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聊聊天”,解放的不只是学生的思想,而是我们每一个“在场者”的思想,正是在每一个个体的思想交锋中,大家才得以进入知识的堂奥,不单是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教师一样需要这样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