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甘肃省中部半干旱区不同补灌条件下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水分效应以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雨补灌对旱地作物具有补偿或超补偿效应,能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量水平.小麦在拔节+孕穗期分次补灌45 mm水、地膜玉米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补灌60 mm水增产效果较好,并且水分利用率较高.小麦不同时期补灌产量顺序为拔节+孕穗期>孕穗期>拔节期,玉米不同时期补灌产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拔节+大喇叭口期>拔节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 (Pn) 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