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zjh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笔者在一些观摩课的活动中发现,一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平日的听课、培训的所见所闻,发现我们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热身活动偏离主题,没有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我们知道热身的目的是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可是有的老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就偏离了该轨道,做了一些与本课知识无关的活动,使得热身活动失去了意义。 例如:有的老师在讲《What's the time ?》一课时,热身阶段让学生唱《I love animals 》这首歌,我以为不如唱《Ten little Indian boys 》这首歌更有效,既可以复习1-10十个数字, 又可以直接过渡到11以后的数字的学习,真正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活动设计时忽视“预设” 有时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很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活动组织和调控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活动时课堂秩序出现了问题;有的学生不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活动;学生在进行某类活动时可能遇到同学配合不积极或不配合的情况等。这样,影响了活动的效果,甚至导致活动的失败。在这里我提个建议:设计活动时首先要考虑活动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思考和明确设计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通过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并且思考活动与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是否相关,活动是否必要,活动是否体现教育价值等等。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把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放在第一位,而不应一味地追求活动的多样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活实际,充分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评价的激励作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去感悟,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
  3.活动设计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面向全体
  在新授环节,语言活动常常在师生之间,或个别学生之间进行,这是示范和理解的需要。但在设计操练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我们设计的活动,应有全班参与的排练式活动,有“点兵点将”或接龙操练式的个人活动,还应有小组活动(pair work 和group work)。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却对这些方面认识不足。
  听过一节课,教师根据内容设计了活动,由于内容复杂,活动只能由不多的几个学生完成,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其他人呢?他们始终在充当着名副其实的“观众”还有的教师在操练环节,为了节约时间,所设计的活动只是在个别学生之间进行一下,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巩固。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刚刚布置完任务,让学生做pair work或group work,一会儿就匆匆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成果展示。听过一堂题为A Birthday Party的英语课,在这课的对话中包括了好几个重要句型:“Here's a … for you.” “Here are some …for you.” “Which one?” “This one or that one?” 等等,还有许多新的词汇,该教师匆匆忙忙呈现了句型、词汇,未加反复操练,对话也没有呈现,只是播放了一段同学过生日的录像,就布置学生分小组开起了Birthday Party。结果,教室里响过了“Happy birthday”的歌声之后,学生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神秘的礼物和美味的蛋糕上了,完全把英语学习抛在了脑后。似乎进行课堂活动只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环节,却忽略了进行课堂活动的最终目的。
  4.听说活动多、写的活动少
  现在的英语课大多数时候都是学生跟着老师不停地说,唱、动, 很少有机会拿出笔来写一写,导致学生写的能力滞后,重视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却忽视了写的能力的训练。违背了小学英语教学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这是我们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要强化的重点内容。
  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及特点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实现课堂活动的最终目的,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11-02-11
其他文献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1.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
期刊
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班上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刻苦、积极上进,又不调皮捣蛋、惹是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成绩平平,却不名落孙山。各个方面都表现极其一般,没有一方面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安分守己,似乎没有过多需要,也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总之,他们是一些既不特别好又不特别坏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也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即
期刊
春夏秋冬,时序而已,从理性上来说季节的更替无关悲喜,但是人们在抒发内心感受时往往和外界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赋予自然现象以浓厚的感情色彩,于是春夏秋冬之景不再是纯自然意义上的春夏秋冬之景,春夏秋冬的更替也不再是纯自然意义上的时序更替,而是带有了不同的主观色彩。翻阅古典诗词我发现在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中人们对秋天的关注可谓情有独钟。  “梧桐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秋天意味着自然界中生命由盛转衰,甚至终
期刊
【摘要】宽容,是人间最美好的品德,是师德的精随所在,是培养师德的核心。宽容,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沐浴学生心灵的阳光。宽容,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纽带。作为新时代的老师,要践行新课程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关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全面发展。  【关键词】师德素质教育;宽容关爱学生;教育教学方法  The rain Lou which
期刊
【摘要】在数学解题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发现美,让数学中的统一美在不断变化的问题中顺畅地流淌,使学生感受这种美及体会这种美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统一美;变中求通 ;通中求进  数学中有一种统一美,即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一致,在不同的数学对象或同一对象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或共同规律 。正因为在数学中存在这种美,才导致数学解题中方法可以迁移、信息可以转换,一种方法和结构可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两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引发兴趣   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教人体部位单词时,我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头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等说head. gourfacemghose
期刊
【摘要】本文体育游戏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功能等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施是如何促进的进行了阐述与讨论。体育游戏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教学的潜在功能对中学体育与健康对课程目标的实施有其独天得厚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体育游戏;课程目标;作用  Shallow talk athletics game a rightness 《athleti
期刊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谈谈自己转化数学差生的几点经验。  1.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数学差生的主要特征  1.1 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小学数学学习,偏重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进入初中阶段,内容发生变化,思维方法没能及时转变,造成学习吃力。  1.
期刊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课堂上点滴的微末决定教学的成败。咬文嚼字、挖掘空白,重视误读……抓住这些教学中的细枝末节,品读感悟,就会让课堂熠熠生辉,精彩纷呈。  【关键词】细节;咬文嚼字;挖掘空白;误读  Concern detail, enjoy reading of fascinating   ——Teaching 《the flower will also fly a kite 》 of af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学校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重视,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和平台。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教学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借助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教师更加轻松地驾驭课堂,因此,它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课件由于它自身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