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致使城市范围内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人口增加之间形成矛盾,人地矛盾使住房紧张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建设保障性住房对于缓解住房紧张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建筑设计建造工作是保证保障性住房得以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同时探讨了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策略,包括重塑理念,使保障性住房实现产业化发展;坚持绿色设计,保证住房立面的可变化性。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策略
住房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随着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逐渐步入正轨,并成为了解决住房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保障性住房指由政府提供的限定租金、价格及其他标准的住房,此类住房的供应对象主要为住房困难及中低收入家庭、个人等,住房类型则包括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定向安置房等[1]。本文分析了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策略,旨在为保障性住房作用的发挥提供参考。
1.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设计及建造保障性住房时需要与许多部门进行沟通交涉,因此明确设计建造所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在设计及建造保障性住房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设计理念缺乏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对于保障性住房而言,时间紧及任务重是设计建造工作的主要特征,因此部分设计单位为了能够缩短工期,在设计阶段不进行周详考虑,致使住房套型设计粗放,大量使用承重墙,造成住房空间的可改造性及灵活性不强;再加上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产业化、通用化及标准化的问题,因此难以有效满足产业化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2)设计建造过程中,没有准确把握现代住宅的绿色发展趋势。绿色节能建筑已经成为了现代住宅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由于保障性住房绿色设计及建造方面的研究较少,致使绿色设计与建造被忽视,出房率被过度强调。例如在40m2~50m2的空间中设计大餐厅或大客厅等,致使卧室空间局促,室内的通风性与采光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2.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策略分析
2.1重塑理念,使保障性住房实现产业化发展
为了使保障性住房实现产业化发展,则应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住房适用对象的需求重塑设计与建造理念。(1)在充分了解现有户型的基础上确保住房空间设计的多变性与灵活性。进深模数及户型面宽单一是户型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住房时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等优化整体户型设计,从而保证户型平面在符合统一标准设计的前提下能够衍生出多变与灵活的空间布局,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对于住房的使用需求。(2)明晰住房产权,以确保住房的设计与建造朝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住房设计建造的配套化、标准化及规模化是保证产业化发展得以实现的前提,同时对住房产权加以明晰对于促进规模化设计建造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明晰产权,在设计建造保障性住房过程中应注意明确以下问题:第一,住房土地产权始终为国有;第二,建造住宅区的工作由承建商完成;第三,入住保障性住房的居民拥有住房内部空间的占有权及使用权。(3)设计建造具有一般生命周期的保障性住房。由建造到正式使用再到拆除是住宅的一般生命历程,住房产品的使用周期比一般消费品长,因此为了保证保障性住房实现产业化发展,则提高住房的耐久性是不可缺少的支撑要素。住房耐久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使用寿命,如可以在设计与建造工作中充分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两项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保障住宅共用空间与设备的合理性,则不但能够延长住房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住宅资产价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造住房后的重建周期约为50年,如采用內胆与结构分离式支撑体系,且30年左右更新或改建一次内胆系统,则节省的投资约为20%左右[3]。此外,在设计建造住房时可以使供应能源的管道系统,如给排水管道、电气敷设管道及暖气供应管道等与住房的支撑体系相互依附,进而统一布局建筑空间,在住房的上下层设计出不同的布局与功能空间,从而使保障性住房成为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一种高质量住宅。
2.2坚持绿色设计,保证住房立面的可变化性
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建造中普遍认同的一种理念,因此使保障性住房能够获得有效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坚持绿色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建造出立面可变化性强的住房。(1)应注意强化中间户型的通风设计,以改善住房的通风条件。改善通风条件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了使保障性住房具有良好通风条件,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将螺栓构件或挂钩等设置于内侧窗框部位,在夏天时可将台扇挂于螺栓或挂钩处,保证从住宅外部向内部吹风。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改善住房内部空间通风换气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起到排烟作用。采用以上设计方式后,夏季晚上室内温度可调节为24℃~27℃,因此不但通风效果良好,同时也可以起到空调制冷作用及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台扇的功率一般为50w左右,如空调工作功率为1kw,则每小时可减少的用电量为0.95度,这对于中低收入的住宅使用人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使台扇的通风量满足要求,并易于拆卸、清洗及调节位置等,则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造单位应与门窗生产厂家及电器生产厂家做好沟通工作。(2)通过优化设计调节住宅空间内的局部温度也是建造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条件,就一般情况而言,建筑的失热量或得热量计算公式为Q=K·A(Ta-Ti),在上述公式中Q为失热量或得热量,(Ta-Ti)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温度差,A为住宅体形系数,K为住宅表皮传热系数。由于(Ta-Ti)一般为定植,所以应尽量将A及K减小,从而确保实现绿色设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四季气温并不相同,所以要将气候变化作为调整外墙立面的依据。在夏天外墙应起到阻止热量不断进入住房内部空间的作用,而在冬天外墙不但要能够阻止热量散失,同时还应可以吸收阳光热量实现自然采暖[4]。(3)在设计建造外墙体系时应注意对墙体表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实践证明,双层皮形式的玻璃构件能够使夏季与冬季住宅的室内温度得到有效调节,在夏季时双层玻璃构件之间的遮阳百叶具有内置百叶、外置百叶无法发挥的作用,即可以改善遮阳效果、避免百叶被损坏或产生噪音。金属百叶在夏季所吸收到的热量能够被流动空气带走,因此可以减少室内进入的热量。在冬季双层玻璃能够使住宅阳台或窗户成为温度缓冲地带,所以能够减少室内外的温差。此外,在设计外墙构件时也应考虑到是否能够实现绿色节能。常见的外墙构件包括阳台及楼梯外挂构件等,在设计构件时不仅要保证住宅内部空间可以得到拓展,同时还应确保住宅立面可以实现被动式升温或降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及建造方法进行优化,有利于加快此类住房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为保障性住房作用的真正发挥提供有利条件。对此,要明确设计与建造保障性住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设计建造方法及策略,以便为低收入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从而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及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祝峥,刘恋.从天颂雅苑和阅景花园的设计说开去——深圳保障性住房设计初探[J].住区,2012(1):94-99.
[2]郭玉坤.可持续发展与住房负担能力关系研究——基于澳大利亚的经验[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1):82-85.
[3]刘晓钟,吴静,王鹏,程浩,赵楠,张亚洲,褚爽然,赵泽宏.以北京为例探索中国大城市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可行途径[J].住区,2012(1):111-116.
[4]甘来,周琴.试论城市公共租赁住房设计所面临的矛盾与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4(2):42-43.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策略
住房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随着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逐渐步入正轨,并成为了解决住房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保障性住房指由政府提供的限定租金、价格及其他标准的住房,此类住房的供应对象主要为住房困难及中低收入家庭、个人等,住房类型则包括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定向安置房等[1]。本文分析了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策略,旨在为保障性住房作用的发挥提供参考。
1.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设计及建造保障性住房时需要与许多部门进行沟通交涉,因此明确设计建造所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在设计及建造保障性住房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设计理念缺乏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对于保障性住房而言,时间紧及任务重是设计建造工作的主要特征,因此部分设计单位为了能够缩短工期,在设计阶段不进行周详考虑,致使住房套型设计粗放,大量使用承重墙,造成住房空间的可改造性及灵活性不强;再加上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产业化、通用化及标准化的问题,因此难以有效满足产业化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2)设计建造过程中,没有准确把握现代住宅的绿色发展趋势。绿色节能建筑已经成为了现代住宅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由于保障性住房绿色设计及建造方面的研究较少,致使绿色设计与建造被忽视,出房率被过度强调。例如在40m2~50m2的空间中设计大餐厅或大客厅等,致使卧室空间局促,室内的通风性与采光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2.保障性住房设计建造策略分析
2.1重塑理念,使保障性住房实现产业化发展
为了使保障性住房实现产业化发展,则应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住房适用对象的需求重塑设计与建造理念。(1)在充分了解现有户型的基础上确保住房空间设计的多变性与灵活性。进深模数及户型面宽单一是户型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住房时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等优化整体户型设计,从而保证户型平面在符合统一标准设计的前提下能够衍生出多变与灵活的空间布局,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对于住房的使用需求。(2)明晰住房产权,以确保住房的设计与建造朝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住房设计建造的配套化、标准化及规模化是保证产业化发展得以实现的前提,同时对住房产权加以明晰对于促进规模化设计建造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明晰产权,在设计建造保障性住房过程中应注意明确以下问题:第一,住房土地产权始终为国有;第二,建造住宅区的工作由承建商完成;第三,入住保障性住房的居民拥有住房内部空间的占有权及使用权。(3)设计建造具有一般生命周期的保障性住房。由建造到正式使用再到拆除是住宅的一般生命历程,住房产品的使用周期比一般消费品长,因此为了保证保障性住房实现产业化发展,则提高住房的耐久性是不可缺少的支撑要素。住房耐久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使用寿命,如可以在设计与建造工作中充分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两项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保障住宅共用空间与设备的合理性,则不但能够延长住房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住宅资产价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造住房后的重建周期约为50年,如采用內胆与结构分离式支撑体系,且30年左右更新或改建一次内胆系统,则节省的投资约为20%左右[3]。此外,在设计建造住房时可以使供应能源的管道系统,如给排水管道、电气敷设管道及暖气供应管道等与住房的支撑体系相互依附,进而统一布局建筑空间,在住房的上下层设计出不同的布局与功能空间,从而使保障性住房成为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一种高质量住宅。
2.2坚持绿色设计,保证住房立面的可变化性
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建造中普遍认同的一种理念,因此使保障性住房能够获得有效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坚持绿色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建造出立面可变化性强的住房。(1)应注意强化中间户型的通风设计,以改善住房的通风条件。改善通风条件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了使保障性住房具有良好通风条件,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将螺栓构件或挂钩等设置于内侧窗框部位,在夏天时可将台扇挂于螺栓或挂钩处,保证从住宅外部向内部吹风。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改善住房内部空间通风换气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起到排烟作用。采用以上设计方式后,夏季晚上室内温度可调节为24℃~27℃,因此不但通风效果良好,同时也可以起到空调制冷作用及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台扇的功率一般为50w左右,如空调工作功率为1kw,则每小时可减少的用电量为0.95度,这对于中低收入的住宅使用人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使台扇的通风量满足要求,并易于拆卸、清洗及调节位置等,则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造单位应与门窗生产厂家及电器生产厂家做好沟通工作。(2)通过优化设计调节住宅空间内的局部温度也是建造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条件,就一般情况而言,建筑的失热量或得热量计算公式为Q=K·A(Ta-Ti),在上述公式中Q为失热量或得热量,(Ta-Ti)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温度差,A为住宅体形系数,K为住宅表皮传热系数。由于(Ta-Ti)一般为定植,所以应尽量将A及K减小,从而确保实现绿色设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四季气温并不相同,所以要将气候变化作为调整外墙立面的依据。在夏天外墙应起到阻止热量不断进入住房内部空间的作用,而在冬天外墙不但要能够阻止热量散失,同时还应可以吸收阳光热量实现自然采暖[4]。(3)在设计建造外墙体系时应注意对墙体表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实践证明,双层皮形式的玻璃构件能够使夏季与冬季住宅的室内温度得到有效调节,在夏季时双层玻璃构件之间的遮阳百叶具有内置百叶、外置百叶无法发挥的作用,即可以改善遮阳效果、避免百叶被损坏或产生噪音。金属百叶在夏季所吸收到的热量能够被流动空气带走,因此可以减少室内进入的热量。在冬季双层玻璃能够使住宅阳台或窗户成为温度缓冲地带,所以能够减少室内外的温差。此外,在设计外墙构件时也应考虑到是否能够实现绿色节能。常见的外墙构件包括阳台及楼梯外挂构件等,在设计构件时不仅要保证住宅内部空间可以得到拓展,同时还应确保住宅立面可以实现被动式升温或降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及建造方法进行优化,有利于加快此类住房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为保障性住房作用的真正发挥提供有利条件。对此,要明确设计与建造保障性住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设计建造方法及策略,以便为低收入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从而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及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祝峥,刘恋.从天颂雅苑和阅景花园的设计说开去——深圳保障性住房设计初探[J].住区,2012(1):94-99.
[2]郭玉坤.可持续发展与住房负担能力关系研究——基于澳大利亚的经验[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1):82-85.
[3]刘晓钟,吴静,王鹏,程浩,赵楠,张亚洲,褚爽然,赵泽宏.以北京为例探索中国大城市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可行途径[J].住区,2012(1):111-116.
[4]甘来,周琴.试论城市公共租赁住房设计所面临的矛盾与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4(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