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建湖县庆丰中心卫生院 江苏 建湖 2247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腹痛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200例小儿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型和分析,并且根据不同的原因给予合理的治疗;结果:小儿腹痛的原因中,腹内疾病引起的腹痛为82.5%,主要有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阑尾炎等;腹外疾病引起的腹痛17.5%,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要根据腹痛的部位、性质、疼痛持续时间及合理的相关辅助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小儿;腹痛;治疗
【中图分类号】R1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45-02
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为内科疾患,以后病情发展而以外科情况为主。在治疗方法上,有些腹痛急需手术,有些腹痛则不需要手术;有些腹痛最初保守治疗,之后需手术治疗。急需手术治疗者,若误诊、漏诊延误手术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反之不需要手术者,施行不必要的手术,则不但增加病人痛苦,甚或加重病情。所以对于小儿的腹痛诊断和鉴别诊断,应十分重视。小儿腹痛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体征越不明显,且伴随症状较多,病史采集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误诊率较高。现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儿科门诊及住院的200例小儿腹痛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组患儿200例,均为我院诊治的腹痛患儿。其中男115例,女85例,年龄50d~12岁,平均7.5岁,其中1岁以内20例(9.52%),1~3岁39例(19.0%),4~6岁69例(33.3%),7~14岁72例(38.1%)。全部病例均有腹痛表现, 其中有明显腹泻72例(36%);腹部按压疼痛的100例(50%);有发热症状的(37.5℃~39.5℃)70例(35.0%);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35例(17.5%),呕吐44例(22%);腹胀7例(3.3%)。末梢血WBC>10×109/L或/和N>0.80者51例(25.5%)。
1.2 检查方法:本组全部病例均作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部分患者结合病史行腹部B超、X线片、CT、胃肠钡餐造影、大便隐血实验、粪培养、纤维胃镜或结肠镜等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腹内疾病(82.5%,165/200):细菌性痢疾25例、急慢性胃肠炎37例、急性阑尾炎24例、腹股沟嵌顿疝1例、肠套叠13例、肠痉挛25例、肠梗阻12例、急性肠扭转4例、肠淋巴结炎3例、肠寄生虫病6例、肾、输尿管结石2例、胆石症1例、肠道蛔虫12例。腹外疾病(17.5%,35/200):胸膜炎2例、肺炎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
2.2 误诊情况:细菌性痢疾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急性阑尾炎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
2.3 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儿经过相应的检查,内科性腹痛通过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外科性腹痛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均好转及治愈,无1例死亡。
3 讨论
腹痛是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多由腹腔脏器和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也可由外伤或腹外疾病引起[1]。支配腹部的感觉神经有两类,即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前者分布于腹膜脏层及腹腔内脏,后者分布于皮肤、腹壁肌层、腹膜壁层及肠系膜根部,疼痛的部位多与所在脏器有关。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疾病不同,右上腹痛多见于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胆道结石、胸膜炎及右下大叶性肺炎等;左上腹痛多见于脾肿大、急性胰腺炎、左肾结石及肾盂肾炎、左下大叶性肺炎及胸膜炎等;右下腹痛常见于阑尾炎、肠结核、克罗恩病、肠系膜淋巴结炎、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右侧输尿管结石等;中上腹痛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毒性心肌炎等;中下腹痛多见于膀胱炎、膀胱结石、尿潴留等;左下腹痛多见于菌痢、肠炎、左侧腹股沟嵌顿疝、结肠炎、便秘、左输尿管结石;全腹痛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阑尾炎穿孔、肠梗阻;脐周痛多见于肠道蛔虫症、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等。按腹痛发作的时间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急性腹痛首先要考虑外科急腹症,可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部绞痛、持续性腹痛;急性发作性腹痛多见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慢性腹痛多由内科疾病引起,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绞痛可考虑为胆道蛔虫症并继发感染、胆囊炎合并胆道结石,持续性隐痛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炎[2]。
腹痛原因很多,涉及到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疾病,部分小儿腹痛还与心理作用有关。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语言表达能力不清,只能以啼哭、蜷曲肢体的方式来表达。不能准确地表示腹痛的性质和部位,新生儿尤其如此;这些都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由于小儿大多喜欢食冷、酸、甜的食物,饮食不规则,改变饮食习惯后可减少腹痛的发生。从本组200例患儿临床资料来看,慢性腹痛大多为内科疾病引起,本组病例胃肠道疾病占大多数。自电子胃镜开展应用以来,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应用,诊断准确率高,检查时间短,值得推广[3]。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不能配合胃镜检查,可以应用腹部X线,X线检查可见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情况,可了解梗阻的部位、程度、性质等,并且X线检查操作方便,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尤其适用于没有条件进行胃镜检查的医院。B超检查可了解肠套叠的部位、长度,对于胆道蛔虫症可以看到蛔虫所在的部位、蛔虫的大小、数目以及胆管扩张情况等。由此可见,辅助检查对于小儿腹痛的诊断意义重大。
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一旦误诊将引起严重后果[4]。因此作为儿科医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全面的临床知识,询问病史时要耐心、仔细,详细进行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尽快查出病因,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以解除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洪英. 小儿腹痛病因及诊断分析[J]. 海南医学,2008,19(5): 110- 111.
[2] 吴秀英,叶瑞云,欧弼悠. 小儿腹痛病因及诊断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1): 17-18.
[3] 赵根香. 小儿腹痛50例临床治疗结果分析[J]. 山西预防医学,2001, 10(3): 301-302.
[4]周天文,徐莹,陈蓓珍,等. 187例小儿腹痛临床病因分析[J]. 中国医药,2006,1(6): 369-37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腹痛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200例小儿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型和分析,并且根据不同的原因给予合理的治疗;结果:小儿腹痛的原因中,腹内疾病引起的腹痛为82.5%,主要有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阑尾炎等;腹外疾病引起的腹痛17.5%,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要根据腹痛的部位、性质、疼痛持续时间及合理的相关辅助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小儿;腹痛;治疗
【中图分类号】R1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45-02
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几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为内科疾患,以后病情发展而以外科情况为主。在治疗方法上,有些腹痛急需手术,有些腹痛则不需要手术;有些腹痛最初保守治疗,之后需手术治疗。急需手术治疗者,若误诊、漏诊延误手术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反之不需要手术者,施行不必要的手术,则不但增加病人痛苦,甚或加重病情。所以对于小儿的腹痛诊断和鉴别诊断,应十分重视。小儿腹痛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体征越不明显,且伴随症状较多,病史采集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误诊率较高。现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儿科门诊及住院的200例小儿腹痛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组患儿200例,均为我院诊治的腹痛患儿。其中男115例,女85例,年龄50d~12岁,平均7.5岁,其中1岁以内20例(9.52%),1~3岁39例(19.0%),4~6岁69例(33.3%),7~14岁72例(38.1%)。全部病例均有腹痛表现, 其中有明显腹泻72例(36%);腹部按压疼痛的100例(50%);有发热症状的(37.5℃~39.5℃)70例(35.0%);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35例(17.5%),呕吐44例(22%);腹胀7例(3.3%)。末梢血WBC>10×109/L或/和N>0.80者51例(25.5%)。
1.2 检查方法:本组全部病例均作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部分患者结合病史行腹部B超、X线片、CT、胃肠钡餐造影、大便隐血实验、粪培养、纤维胃镜或结肠镜等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腹内疾病(82.5%,165/200):细菌性痢疾25例、急慢性胃肠炎37例、急性阑尾炎24例、腹股沟嵌顿疝1例、肠套叠13例、肠痉挛25例、肠梗阻12例、急性肠扭转4例、肠淋巴结炎3例、肠寄生虫病6例、肾、输尿管结石2例、胆石症1例、肠道蛔虫12例。腹外疾病(17.5%,35/200):胸膜炎2例、肺炎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
2.2 误诊情况:细菌性痢疾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急性阑尾炎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阑尾炎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
2.3 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儿经过相应的检查,内科性腹痛通过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外科性腹痛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均好转及治愈,无1例死亡。
3 讨论
腹痛是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多由腹腔脏器和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也可由外伤或腹外疾病引起[1]。支配腹部的感觉神经有两类,即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前者分布于腹膜脏层及腹腔内脏,后者分布于皮肤、腹壁肌层、腹膜壁层及肠系膜根部,疼痛的部位多与所在脏器有关。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疾病不同,右上腹痛多见于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胆道结石、胸膜炎及右下大叶性肺炎等;左上腹痛多见于脾肿大、急性胰腺炎、左肾结石及肾盂肾炎、左下大叶性肺炎及胸膜炎等;右下腹痛常见于阑尾炎、肠结核、克罗恩病、肠系膜淋巴结炎、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右侧输尿管结石等;中上腹痛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毒性心肌炎等;中下腹痛多见于膀胱炎、膀胱结石、尿潴留等;左下腹痛多见于菌痢、肠炎、左侧腹股沟嵌顿疝、结肠炎、便秘、左输尿管结石;全腹痛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阑尾炎穿孔、肠梗阻;脐周痛多见于肠道蛔虫症、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等。按腹痛发作的时间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急性腹痛首先要考虑外科急腹症,可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部绞痛、持续性腹痛;急性发作性腹痛多见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慢性腹痛多由内科疾病引起,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绞痛可考虑为胆道蛔虫症并继发感染、胆囊炎合并胆道结石,持续性隐痛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胃炎[2]。
腹痛原因很多,涉及到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疾病,部分小儿腹痛还与心理作用有关。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语言表达能力不清,只能以啼哭、蜷曲肢体的方式来表达。不能准确地表示腹痛的性质和部位,新生儿尤其如此;这些都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由于小儿大多喜欢食冷、酸、甜的食物,饮食不规则,改变饮食习惯后可减少腹痛的发生。从本组200例患儿临床资料来看,慢性腹痛大多为内科疾病引起,本组病例胃肠道疾病占大多数。自电子胃镜开展应用以来,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应用,诊断准确率高,检查时间短,值得推广[3]。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不能配合胃镜检查,可以应用腹部X线,X线检查可见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情况,可了解梗阻的部位、程度、性质等,并且X线检查操作方便,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尤其适用于没有条件进行胃镜检查的医院。B超检查可了解肠套叠的部位、长度,对于胆道蛔虫症可以看到蛔虫所在的部位、蛔虫的大小、数目以及胆管扩张情况等。由此可见,辅助检查对于小儿腹痛的诊断意义重大。
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一旦误诊将引起严重后果[4]。因此作为儿科医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全面的临床知识,询问病史时要耐心、仔细,详细进行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尽快查出病因,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以解除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洪英. 小儿腹痛病因及诊断分析[J]. 海南医学,2008,19(5): 110- 111.
[2] 吴秀英,叶瑞云,欧弼悠. 小儿腹痛病因及诊断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1): 17-18.
[3] 赵根香. 小儿腹痛50例临床治疗结果分析[J]. 山西预防医学,2001, 10(3): 301-302.
[4]周天文,徐莹,陈蓓珍,等. 187例小儿腹痛临床病因分析[J]. 中国医药,2006,1(6): 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