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文化”体现银行间的竞争能力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bobo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当前银行急需在消化不良贷款历史包袱和争夺优质客户上下功夫。在此背景下形成的信贷文化只能是把防范风险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在贷款决策中只选择贷款决策的风险最小化,过分依赖抵押,使抵押从手段变成目的,从第二位的决定因素变成第一位。这样信贷资产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市公司集中就成了银行业务拓展的必然选择。应该说近几年来银行的企业化改造使银行原有的所有制歧视情结被打破,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也是各大银行竞争的优质客户。但缺乏有效抵押物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青睐也在意料之中。问题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银行这种从上到下形成的错位的信贷文化越来越成为损害经济增长潜力、威胁经济平稳增长的制约因素。
  笔者认为,“信贷文化”是指银行信贷从业人员共同遵守的一种规则或制度,并形成一种牢固的认同理念和自觉的习惯。
  
  解读
  
  商业银行间竞争的结果一定意义上检验和评价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
  信贷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指银行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在一个相对长时期的信贷业务活动中所形成,沉淀和积累的对信贷对象选择、信贷业务取向、信贷风险认知、估价和处置的共同理念、规范、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但涉及信贷业务和信贷管理的单一政策、措施、活动不能等同于信贷文化。
  信贷文化是银行业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文化的具体反映,具有狭义特征,是局部群体组织在一个相对长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总和。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总体上带有民族性特征,但企业之间文化的特征差异比较明显,往往又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企业文化个性色彩的形成,有地域原因,也有人际原因。信贷文化则是银行业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业企业文化与其他行业的企业文化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
  信贷文化的个性特征集中体现在:
  沉淀基础弱。由于中国银行业的历史不长、制度缺乏、受到的外在影响过大、利益冲突明显,因而,真正能形成、稳定和延续的信贷文化很少。
  直接利害性。由于银行风险的直接性,信贷文化将直接引致损失;同时,信贷文化与一般的企业文化不同,基于风险考虑,它还将直接影响到一家银行的生存与健康发展。
  易受干扰性。由于利益相关度高,加之缺少相对稳定和延续的信贷文化,因此,人为的作用就成了影响信贷文化的重要因素,信贷文化极易受到干扰。对银行业而言,信贷文化是其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家银行在信贷政策、程序、审计和控制的过程中多年形成的主流习惯做法、思维方式,就构成了信贷文化。信贷文化应是一种共识,它是指银行的每一个层面和环节都有市场和客户的观念,能清楚地知道市场和客户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信贷文化应是一种意识,它是指银行的每一个层面和环节都应该有市场意识、客户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创新应该意识、效益意识、成本意识和忧患意识。
  应该说,信贷文化还是一种机制,它使银行的每一个层面和环节都是在同一目标指引下开展自己的工作,使银行的每一个层面和环节的工作动机和努力方向必须符合银行的发展目标,达到更高境界的敬业爱岗。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经营业绩所产生的作用甚至要大于企业管理中的经营策略、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财务分析等一些重要的因素。一家银行的信贷业务要在强者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稳健快速的发展,培育良好的信贷文化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不存在信贷文化。 这是因为在那种体制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和竞争,短缺经济、行政干预和投资渠道单一的经济环境决定了银行贷款处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地位,银行不可能也不需要信贷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不少金融企业逐渐认识到信贷文化对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各家银行发展速度和对社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中可以领悟到各自的信贷文化,也恰恰是不同的信贷文化改变或正在改变着原有的市场格局。商业银行间竞争的结果一定意义上检验和评价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
  在我国的银行业中,95%以上的金融产品比较雷同的,仅有不到5%的个性产品,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容易被对手模仿。而一家银行的信贷文化,对手却很难仿效。要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光靠繁文缛节的规章条文不行。除规章制度外,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同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而且是长久起作用的因素。
  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信贷文化已伴随信贷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其产生的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如果说信贷文化是理念、意识、机制的进步,那么,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它变成先进的生产力,变成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反省
  
  我们的信贷文化,使银行养成了投机性放贷,而非投资性放贷
  有这么一个典型案例反映了我们信贷文化的缺失。在浙江,某集团公司连续3年都是亏损经营,然而财务报表上却有7千多万元的所有者权益,他们显然是做假账骗取银行贷款。该集团董事长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这辈子钱花不光,但债也还不完。”知情人说,这位董事长早就做好准备了,企业能做上去就把贷款还了,如果企业不行就走人,他们夫妻、儿女早已移民加拿大了。
  然而,正是这样的企业,竟有多达17家的金融机构给予源源不断的贷款。
  金融专家在总结这个个案时明确提出:“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我们的信贷文化。此事看起来似乎是孤立的,但其背后,却暴露出我们整个信贷环境和信贷文化上的诸多不足。”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银行不愿意“雪中送炭”,而更倾向于“锦上添花”,为什么?笔者以为这说到底就是一个信贷文化问题。
  当前,我国银行基本实行客户经理制,在这个制度下,对信贷质量的考核,更多的是强调单笔贷款的责任。这便在客观上激励贷款员趋向“抓大放小”,只贷大客户,不贷小公司;或者是“抓好放劣”,只贷经营业绩好的,不贷经营业绩一般的。但问题是,所谓的“大”或“好”,客户经理并不能真正掌握,往往是表面现象影响了贷款员的判断。“大”的往往不强,“好”的往往是暂时的。这样就出现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众多银行客户经理看到某个企业“红火”便蜂拥而上,上门“兜售”贷款。有一家企业自有资金充足,根本不需要贷款,但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多次上门要老板贷款,最后老板烦了,就象征性地贷了300万元,三家银行各贷100万元。但是,当企业遇到困难,或者整个行业不景气,那就看哪家银行跑得快了。
  在这样的信贷文化下,银行(具体来说就是信贷员)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只是简单的放贷或收贷,考虑的要点是这笔贷款是否安全,是否有利可赚,而根本不可能给企业作全方位的财务顾问服务,这样也就做不到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有专家指出,我们的信贷文化,使银行养成了投机性放贷,而非投资性放贷,其结果是,银行与企业之间,永远处在相互防备的状态,难以形成一个“唇亡齿寒”的利益共同体。
  形成银行与企业这种“不和谐”关系,从中反映出信贷机制是信贷文化的关键。而我们的信贷机制恰恰是我们所指个案的症结所在。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断,案例中所说的集团公司的经营状况,银行的信贷员不可能一无所知,然而当前我们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严格地说仅仅是个人责任风险管理,经办人员考虑更多的是:我放这笔贷款最终会不会牵涉到个人的责任,而没有考虑这笔贷款有多大的风险。该集团等众多企业实施了连环担保,这让信贷经办人员认为,这笔贷款在程序上是合法的,都采取了担保的手段,而且从表面上看这些为该集团担保的企业并没有与其构成相互担保关系,即使出现了风险,信贷员的责任也相对较轻。金融专家指出,这不能说我们的信贷员素质差,而是我们的机制有问题,是信贷文化有问题。
  当然,信贷文化危机并不单纯是银行一方造成的,作为借贷方的企业也有很大的责任。不少企业诚信度不高,银行界的抱怨,也是事实。而我们的企业又大都是在自有资金极为有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银行的依存度极高。企业经营得好,还贷没有问题;但一旦企业经营得不好,银行要全身而退就十分困难。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不长,平均只有2.9年,银行为此吃了不少亏。但更为恶劣的是,一些企业主的观念里,总认为银行是国家的,而企业是自己的,企业不行了,银行吃点亏是应该的,自己则不能吃亏。所以当企业主感到经营不下去时,往往要提前采取逃废债、抽逃资金等不法手段,致使银行受到损失。
  信贷文化不是孤立的,它还与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有关。诚信危机是我们社会转型过程中最大的危机,因此,建立良好的信贷文化,除了金融界和企业界的努力以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创新
  
  新的信贷文化更体现于金融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中
  当诚信危机成为我们社会转型过程中最大危机的时候,中国金融界正在经历一场信贷文化的革命。这场革命依赖于一系列信贷体制与法律环境的变革,其旨意清晰地指向市场本位。
  去年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这是银行业对去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36条意见”和“深化体制改革意见”的具体落实。联想到央行副行长吴晓灵、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各种会议上有关支持微小企业融资和民间借贷的讲话,借用刘的话说,中国金融界正在“迎接小企业融资的深刻革命”。
  也就是说,这场变革是要解除传统计划体制遗留给金融行业的束缚,不权威,怎能评信用!清扫覆盖于民间借贷和非正规金融活动之上的灰幕,重新定位政府的监管和法律的规戒,还中国金融业一个新的基于社会信用和自愿交易的市场信贷体制与文化。
  应该说,前述国务院的两个“意见”和银监会推出的“小企业贷款”文件,笔者以为都为商业银行开发面向微小企业的信贷产品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持。而最重要的配套政策则是央行宣布的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限。须知,对贷款利率的上限管制一直是无数农户和微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障碍。个人和小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弱、经营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特点,贷款的成本和风险较高,这就需要赋予商业银行充分的针对不同特点设计贷款产品和定价的自主权。在这个意义上,长期惯于计划思维的商业银行被注入了市场信贷文化的活力。
  新的信贷文化不但反映在利率定价的自由化,也表现为担保、抵押、质押品种与方式的创新。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诚信关系,限制了他们对应收账款等非动产抵押的自由选择。银监会的新规则将借贷的基石重新置于当事人的信用和自由之上。
  新的信贷文化更体现于金融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中。过去的信贷质量考核强调单笔贷款的责任,激励贷款员趋向“抓大放小”,只贷大客户,不贷小公司;现在则采用“打包考核”,给予信贷员统筹业务的自由。过去银行依赖大公司的财务数据,业务清楚单一,现在银行则注重专业知识和对行业与市场的深入了解,以确保自身的贷款安全与赢利。这是说,银行信贷文化由“懒”变“勤”了。
  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制度和文化应该是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目前银行业形成的片面追求新发放贷款要达到100%安全、对信贷人员终身追究贷款责任的信贷文化是低效的、缺乏生命力的,是以削弱银行贷款管理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为代价的。社会需要银行业重塑信贷文化,以评估借款人的未来盈利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发展前景来指导信贷决策行为。
  
  作用
  
  信贷文化的作用有利于商业银行培育竞争力和强化风险管理
  笔者认为,信贷文化对商业银行培育竞争能力的重要贡献和对强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都具有独特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总体水平。
  信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面是制度和人,而人又是制度的制定者,因而最终的信贷风险控制还是落实到人。因此,人就成了信贷风险控制的最重要方面。人作为个体,有很强的主观意志;控制信贷风险变成了控制人的风险,因为人的不易把握性,而使得信贷风险控制变得十分困难。然而,人又是一个社会人,还带有深深的社会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依存于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而存在的,也就必须受到群体所形成的文化的影响和左右,信贷文化在这里就有了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正是从这点上讲,良好的信贷文化有助于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总体水平。我们无法控制每一个单个的人,但可以用信贷文化去影响参与风险控制的每一个单个的人,这种作用与制度的约束和对人的教育交织作用,收效一定会非常明显。
  其二,提高信贷操作的整体效率。
  信贷操作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工作内容,因而其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然而,事实上,商业银行很难做到高效率,原因在于每一个操作环节都是个体的人,他们只能靠制度和规程作业,制度和规程又无法给出定量和准确的判断,大量的工作内容还必须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低效率就不可避免。低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每个环节操作的具体当事人对风险判断的差异性。即使个体的风险判断合理而高效率,但由于相邻环节个体判断上的差异性,效率便大打折扣,最终的整体效率就无从谈起,而良好的信贷文化,因为其对群体中个体的影响和约束力,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整体效率。
  其三,增强银行内部的凝聚力量。
  文化是由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贡献而形成,对每个个体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文化又制约和调整着每一个稍有背离群体言行的个体,同时还改造和同化着新加入正式或非正式组织的个体。最终,个体和群体成为融合的整体,这就是文化的凝聚力。信贷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个体,由于信贷风险判断上的差异,往往产生矛盾,形成隔阂,最终导致群体凝聚力量的减弱。而信贷文化可以调整和缩小信贷操作环节中个体之间的信贷风险判断差异,从而减少矛盾、消除隔阂,同样可以起到增强银行内部凝聚力的作用。
  其四,提升商业银行的外部形象。
  商业银行的形象不仅仅是庄严、华丽的办公楼和硕大的招牌,更重要的是通过服务带给客户和社会的真实感受。银行是服务性行业,是信用中介机构,银行的形象其实是由一个个与客户打交道的个体所组成的。没有良好信贷文化调整、规范和统一个体在日常与客户交往中的行为,银行是无法谈及整体外部形象的。
  最后,良好的信贷文化有助于业务创新与持续稳定发展。
  业务创新是银行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武器,没有业务创新成果的银行是很难做到持续稳定发展的。然而,创新与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信贷文化调整和统一群体中个体对于信贷风险的态度,难以想象银行内部能够不失时机地做出创新决策和把握发展机遇。
  某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组织最怕的不是不良贷款,而是没有信贷文化。国内银行业不良资产包袱沉重,长期居高难下,非惟天灾,亦为人祸。究其根源,综合系统科学的新型理念缺位,导致思想行动缺位,造成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整体偏离,乃最根本原因。事实上,“信贷文化”真正体现银行之间的竞争能力。
  在中国既往的信贷文化中,个人或者企业的信誉其实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你是哪个单位的?”“你们公司的上级单位(或者股东单位)是谁?”每一个中国人、中国企业都无数次面对过“单位”这一中国特有的问题,在申请贷款时其答案更是异常重要。这一问题的重要,只能说明一点,在提问者的眼中,申请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所属的“单位”。在这种信贷文化下,一个摇摇欲坠但来头不小的国有企业可能远比一个蒸蒸日上的民营企业容易得到贷款,一个最底层的公务员的信用额度可能远高过一个民营企业家。
  既然个人信誉对能否得到融资的最终结果影响不大,而维护个人信誉又有成本,理性的人们或者选择依傍一个在这种信贷文化中评级很高的“单位”,而不是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关注个人信誉;或者选择以一种成本最低的行为方式,根本不考虑个人信誉。前者对信用体系的危害还不算太大,因为这些“单位”同样会有一些制约,而后者的危害就大了。比如中小民营企业,就完全没有动力去健全财务记录、规范运作了,因为后者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如人力支出,税收支出),收益却又几乎没有,反正得不到银行融资。再如汽车贷款,很多贷款人一发现汽车降价了,再还款不合算,想着不还也没什么大不了,第一反应就是让银行收回汽车去拍卖。
  再来看看西方信用文化的作用。众所周知的一个案例是,一个家伙晚上开车闯了红灯,第二天就收到保险公司提高保险费率的通知书。相反的情况也同样可能发生,比如一家中小企业一直努力保持健全的财务记录,照章纳税,关键时刻就可以期望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下,人们自懂事起就知道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全责,因为失去个人信誉的损失太大,良好的个人信誉也会带来可观的回报。实际上,市场经济要求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个人只有在预期到不维护个人信誉成本太高或者维护个人信誉收益可观的情况下才有动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这一点出发,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或许可以影响中国的信贷文化,信贷可得性向“个人”的因素倾斜。再牛的“单位”信誉不好也得不到贷款,再名不见经传的个人或者小民企只要信誉良好且满足其他条件就可以得到贷款,那么在双向刺激下,人们就可能改变行为模式,而社会信用体系就可能逐步重建。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这样描述他对信贷文化的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根本上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必须积极培育和建立良好的银行信贷文化。这是因为信贷决策归根到底是人对人作出的判断,风险管理的本质要求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提供给正确的人,从而使这些人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并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
  信贷文化的要求是要有为信贷决策而进行的尽职调查、建立和贷款相关的各种文件、明确贷后监督执行措施和非自愿的冲突解决机制。但仅有这些仍然是脆弱的,它还要求借贷双方在信贷决策过程中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伙伴关系,遵守包括像借债必还钱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
  细思之,刘明康对信贷文化的理解,也诠释了中国银行业如何健康发展和提升竞争能力的内涵。
其他文献
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依托于旅游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的校企合作,如何促进校企合作工作过程的不断深入,提升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旅游类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
很快就要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了,这两天,福州某中学一名有着10多年教龄的高级教师林老师,与学校的校长签订了一份令他非常陌生的聘用合同书。2004年11月的最后一天,福州市教育局抛出的一系列文件,让全市6万名教师告别了铁饭碗,林老师只是其中的一员。  “早就应该改革了,有了竞争与压力,才能推动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的发展。可是,改革会带来什么?”林老师对记者说,他认为,除了积极的一面外,改革的初期总是会有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完美的产品质量给人类带来文明和幸福,一旦质量失效或失控,会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我国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是中国的产品虽然遍布世界各地,却仅仅是以价格优势在与外国人的产品进行竞争。因此提高产品质量,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出把建设质量大国,作为我国今后的发展目标。    一、树立全民质
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岗位工作技能培养必须面向真实的工作情境.本文借鉴真实情境教学理念,基于“工作岗位需求调研、核心技能提炼、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