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1.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3. 精心准备,引导学生在课堂预设中生成问题。4.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思考
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问题解决”目标中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每一个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又与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以生活为起点,以生活为终点,从生活实际出发学数学,回归生活用数学。下面我粗浅的谈谈在实际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数学源自生活,寓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它不是凭空而造的,而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不断抽象概括中形成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实生活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心理特点等创设生动的现实生活情境或游戏活动,让学生趣味十足的走进生活情境,去发现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设计学案时,考虑到课本上的例题情境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我就以本班上周开展的“节约能源,从我做起”活动做为教学内容,创造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一(1)班上周男生共收集27个废塑料瓶,女生共收集9个废塑料瓶,老师收集了5个废塑料瓶。”让学生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境非常感兴趣,都抢着举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留心去发现,就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还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例7时,“(1)教室面积85平方米,用边长0.9米的正方形方砖铺地,100块够吗?”(2)那么,110块呢?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小组内交流: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他成员质疑,至使每位同学听明白。在反馈时,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思维的火花经过碰撞、交流,竟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法:第一小组代表回答说:“可以先求一块方砖的面积,最后比较就知道了。即:0.9x0.9x100=89.1(平方米),89.1平方米>85平方米。”他的话音未落,,第二小组的董莹莹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说道:“老师还有一种方法,用前面100块的面积再加上10快的面积,就是110快的面积,然后再比较。0.81x10+81=89.1(平方米),89,1平方米>85平方米,所以说够。”此时,另一小组的王若冰高高的把手举起:“我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还可以先求出100块方砖的面积比教室的面积差多少平方米就铺满了,然后再求出10块的面积,最后进行比较就行了。85-81=4(平方米)10x8.1=81(平方米),8.1平方米>4平方米,所以说110块方砖够。”这是小组交流的结果,带给了全体学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通过几个这样类似的教学实例,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里,放开手脚,自由地去学数学。
三、精心准备,引导学生在课堂预设中生成问题。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性格等方面对课堂问题进行预设,精讲点拨,指导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解决预设问题。但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随着预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往往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会发生碰撞,继而会产生灵感,且会自由而真实地表现出来,在沿着预设“轨道”的行进中,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即“生成问题”,这些“出轨”的想法如能正确引导,让学生给出充分的解释,很可能这些“出轨”的思维会绽放出课堂的精彩。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在检测反馈中我出这样一道题目:“周末妈妈买回两袋水果,一袋10个,另一包11个,把这些糖平均分给全家3口人,平均每人分几块糖?”学生在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般解决方法是:10+11=21(块),21÷3=7(块)。而有一个孩子却这样算:10÷3=3……1,1+11=12(块),12÷3=4(块),3+4=7(块)。当问他怎么想的时,他回答说:“平时我们家分东西都是这样分的,分完一包,再分第二包。”当时我没有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第一种方法不仅简便,而且计算结果更准确,同时对这名学生的思维方法给予了肯定的评价。通过对这一“生成问题”的讨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筛选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一个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数学素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科学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学会生活。
【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思考
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问题解决”目标中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每一个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又与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以生活为起点,以生活为终点,从生活实际出发学数学,回归生活用数学。下面我粗浅的谈谈在实际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数学源自生活,寓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它不是凭空而造的,而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不断抽象概括中形成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实生活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心理特点等创设生动的现实生活情境或游戏活动,让学生趣味十足的走进生活情境,去发现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设计学案时,考虑到课本上的例题情境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我就以本班上周开展的“节约能源,从我做起”活动做为教学内容,创造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一(1)班上周男生共收集27个废塑料瓶,女生共收集9个废塑料瓶,老师收集了5个废塑料瓶。”让学生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境非常感兴趣,都抢着举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留心去发现,就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还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例7时,“(1)教室面积85平方米,用边长0.9米的正方形方砖铺地,100块够吗?”(2)那么,110块呢?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小组内交流: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他成员质疑,至使每位同学听明白。在反馈时,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思维的火花经过碰撞、交流,竟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法:第一小组代表回答说:“可以先求一块方砖的面积,最后比较就知道了。即:0.9x0.9x100=89.1(平方米),89.1平方米>85平方米。”他的话音未落,,第二小组的董莹莹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说道:“老师还有一种方法,用前面100块的面积再加上10快的面积,就是110快的面积,然后再比较。0.81x10+81=89.1(平方米),89,1平方米>85平方米,所以说够。”此时,另一小组的王若冰高高的把手举起:“我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还可以先求出100块方砖的面积比教室的面积差多少平方米就铺满了,然后再求出10块的面积,最后进行比较就行了。85-81=4(平方米)10x8.1=81(平方米),8.1平方米>4平方米,所以说110块方砖够。”这是小组交流的结果,带给了全体学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通过几个这样类似的教学实例,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里,放开手脚,自由地去学数学。
三、精心准备,引导学生在课堂预设中生成问题。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性格等方面对课堂问题进行预设,精讲点拨,指导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解决预设问题。但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随着预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往往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会发生碰撞,继而会产生灵感,且会自由而真实地表现出来,在沿着预设“轨道”的行进中,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即“生成问题”,这些“出轨”的想法如能正确引导,让学生给出充分的解释,很可能这些“出轨”的思维会绽放出课堂的精彩。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在检测反馈中我出这样一道题目:“周末妈妈买回两袋水果,一袋10个,另一包11个,把这些糖平均分给全家3口人,平均每人分几块糖?”学生在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般解决方法是:10+11=21(块),21÷3=7(块)。而有一个孩子却这样算:10÷3=3……1,1+11=12(块),12÷3=4(块),3+4=7(块)。当问他怎么想的时,他回答说:“平时我们家分东西都是这样分的,分完一包,再分第二包。”当时我没有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第一种方法不仅简便,而且计算结果更准确,同时对这名学生的思维方法给予了肯定的评价。通过对这一“生成问题”的讨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筛选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既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一个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数学素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科学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