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是在英语学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现代研究阅读的专家认为,耳朵受到很好的训练有助于阅读,也有助于写作。可以说学习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如果听的训练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就会影响到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加强对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对学好英语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呢?
一、做好听力课的准备工作
有人认为听力课是最容易上的课,教师无须什么准备,上课只要拿着磁带、录音机放给学生听,然后校对一下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轻松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却难以提高。事实上,从宏观的确定目标到具体的选择内容、教具和练习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首先,教师必须明确目标,落实到备课中去,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合理安排、选择音像带的内容,要体现由易到难、练习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有些录音材料,教师要准备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步骤应循序渐进
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安排听的内容和要求,也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听的技能技巧,让学生明白听什么,怎么听。内容和方法的结合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如在初级阶段学生着重听音辨音,理解单词、句子以及简单的日常会话,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理解简短的对话和语篇大意,最后达到能分析理解所听的语篇。但是这种音、词、句、篇的教学顺序并非绝对。初级阶段的学生也可涉及一些语言浅显的体现文化背景的小对话,高级阶段的学生也要练习听一些带有不同语音、语调和方言特征的语篇。
三、精听训练与泛听训练相结合
听力训练的精听主要是指听的“质”,泛听主要指听的“量”。专门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有时伴以讲解、归纳、模仿,综合训练则往往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学生精听的材料需要教师平时的搜集、筛选和整理。在训练中不仅要重视音、词的辨认,还要重视句子、词语的理解,这是一种从形式到意义的“全方位”的听力训练。泛听的内容、题材很广泛,有课堂上学生间的交谈、录音磁带、讲座、广播电视中的教育节目等。泛听时教师控制的成分也很少。泛听是一种以获取意义为目标的听力训练,它可以扩展语言的输入量。教师要让学生多听多练,要使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精听是学生的基本功,要做到精、细、准;泛听要求面广,要给学生留听力作业并进行检查和定期测试。泛听可以加强语音知识及各种不同发音练习,可以使学生逐渐适应快速语流,从而弥补由于语速太快而不能理解的听力材料内容及含义的不足。
四、训练方式要多样化
听力训练的基本目标是训练不见文字的听力理解,培养通过关键词抓大意、猜生词含义的独立理解能力。因此训练项目应由易到难,速度应从慢到快,材料的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训练方式要多样化,力戒单调、枯燥,切忌一堂课从头到尾让学生不停地听。教师还要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开朗、爱说爱动的特点,尽量多采取一些听力训练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听音会意的能力。开展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多接触和使用英语,增加学生听的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做英语游戏、办英语晚会等。
五、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操练中,听和读的操练对听力理解的预示作用明显。尽管阅读和听力所涉及的语式不同,但它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两者有很大的共性。从较低层次上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从而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和作出种种推断。然而,仅仅辨别语音材料是不充分的,要理解这些材料还需要听者运用认知效应对辨认的语言材料作出种种解释。而对听力材料的辨认和作出的解释是相互循环使用、循环支持的。一串没有完全辨认清楚的因素经过种种解释后,会变得较为清楚,而听觉感知的辨认又会证实或推翻所作的判断和解释。从较高层次上看,听者为了理解篇章的意义,更需要依赖认知效应来进行判断和理解。在篇章层次上,意义的产生往往是听者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形式所引起的作用往往只是触发听者运用自己掌握的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作出解释。显然,不论是在低层次上还是在高层次上,听者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效应对听力理解都是相当重要的。
(大城县臧屯乡第四中学)
一、做好听力课的准备工作
有人认为听力课是最容易上的课,教师无须什么准备,上课只要拿着磁带、录音机放给学生听,然后校对一下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轻松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却难以提高。事实上,从宏观的确定目标到具体的选择内容、教具和练习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首先,教师必须明确目标,落实到备课中去,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合理安排、选择音像带的内容,要体现由易到难、练习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有些录音材料,教师要准备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步骤应循序渐进
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安排听的内容和要求,也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听的技能技巧,让学生明白听什么,怎么听。内容和方法的结合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如在初级阶段学生着重听音辨音,理解单词、句子以及简单的日常会话,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理解简短的对话和语篇大意,最后达到能分析理解所听的语篇。但是这种音、词、句、篇的教学顺序并非绝对。初级阶段的学生也可涉及一些语言浅显的体现文化背景的小对话,高级阶段的学生也要练习听一些带有不同语音、语调和方言特征的语篇。
三、精听训练与泛听训练相结合
听力训练的精听主要是指听的“质”,泛听主要指听的“量”。专门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有时伴以讲解、归纳、模仿,综合训练则往往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学生精听的材料需要教师平时的搜集、筛选和整理。在训练中不仅要重视音、词的辨认,还要重视句子、词语的理解,这是一种从形式到意义的“全方位”的听力训练。泛听的内容、题材很广泛,有课堂上学生间的交谈、录音磁带、讲座、广播电视中的教育节目等。泛听时教师控制的成分也很少。泛听是一种以获取意义为目标的听力训练,它可以扩展语言的输入量。教师要让学生多听多练,要使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精听是学生的基本功,要做到精、细、准;泛听要求面广,要给学生留听力作业并进行检查和定期测试。泛听可以加强语音知识及各种不同发音练习,可以使学生逐渐适应快速语流,从而弥补由于语速太快而不能理解的听力材料内容及含义的不足。
四、训练方式要多样化
听力训练的基本目标是训练不见文字的听力理解,培养通过关键词抓大意、猜生词含义的独立理解能力。因此训练项目应由易到难,速度应从慢到快,材料的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训练方式要多样化,力戒单调、枯燥,切忌一堂课从头到尾让学生不停地听。教师还要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开朗、爱说爱动的特点,尽量多采取一些听力训练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听音会意的能力。开展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多接触和使用英语,增加学生听的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做英语游戏、办英语晚会等。
五、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操练中,听和读的操练对听力理解的预示作用明显。尽管阅读和听力所涉及的语式不同,但它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两者有很大的共性。从较低层次上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从而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和作出种种推断。然而,仅仅辨别语音材料是不充分的,要理解这些材料还需要听者运用认知效应对辨认的语言材料作出种种解释。而对听力材料的辨认和作出的解释是相互循环使用、循环支持的。一串没有完全辨认清楚的因素经过种种解释后,会变得较为清楚,而听觉感知的辨认又会证实或推翻所作的判断和解释。从较高层次上看,听者为了理解篇章的意义,更需要依赖认知效应来进行判断和理解。在篇章层次上,意义的产生往往是听者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形式所引起的作用往往只是触发听者运用自己掌握的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作出解释。显然,不论是在低层次上还是在高层次上,听者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效应对听力理解都是相当重要的。
(大城县臧屯乡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