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的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职的教育中,教学质量是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在高职教育中,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是以培养会计技术、综合素质、实践和管理能力强的会计专业人才为目的。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的会计专业教育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较多的不足和缺陷,急需要相关教育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专业技术实用性人才,以便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本文就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措施,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
1.双师型师资不足
职高专院校的教育主要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因此,需要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但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较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教师的双师型能力不足,大多数会计专业的教师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对企业财务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更不用说实践经验,对会计实务了解的比较少,会计专业的教师相关知识面比较窄,知识陈旧,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比较匮乏,教师素质不够高。由于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仅仅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无法全面掌握实用的会计知识,在毕业后实践操作能力比较低,就会脱离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2.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方式方面仍然延续着以往的以灌输为主,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缺乏和学生的互动和启发性教学。使得大多数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导致无法集中学习精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短缺,师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是近几年来通过中职转型、重组、合并等形式组成的,原中专学校的会计教师有相当一部分第一学历是专科或中专学校毕业,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数量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师资的学历水平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相差甚远。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会计等文科类专业,由于生源充足、办学成本相对较低,在校学生数量更是急剧增加,师资缺口也日益明显,生师比例越来越大,师资引进追在眉睫。
2.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它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是走出大学课堂就走上讲台的,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谈,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新技术、新知识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许多教师没有实际会计、审计的工作经验,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这些教师的授课,无法获得全面丽实用的会计知识,根本适应不了就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在会计专业中广泛应用,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为30%,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也仅为35%左右。“理论型”教师占多数,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低,己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瓶颈.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指引,以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为保障,校企合作,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支持。“双师素质型”教师的最佳的培养方式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理论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指导和根本出发点,根据这个理念,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可能的实践,不断将工学结合理念进行深化,培养出越来越符合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者。同时,反过来,工学结合也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最终实现目标。通过对教师的生产实践技能的培训与提高,教师将了解最新最先进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再将这些宝贵的人类财富传递给高职学生,进一步实现了学生的工学结合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而深化工学结合的理念,体现了工学结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顶岗实践;鼓励专业教师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任会计工作、财务咨询工作,到会计师事务所做短期项目审计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为此学院要制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有关制度,规定教师必须到企业参加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方可参加职称评审;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会计技术资格的考试,获取各种执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等,通过专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在运用工学结合理念办高职教育的这场博弈中,正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真诚合作、赢得双赢结局的最好例证。其一,校企双方在合作方式和合作手段上尽可以不必受太大的约束,国家应该尽量将权力下放,保证校企合作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其二,合作的双方尤其是高职院校一方应尽量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只要企业能够提供给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学校就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尽量方便企业操作,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其三,努力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学校要尽量发掘周边的地域资源,寻找丰富的合作伙伴,在学生或者教师深入合作单位学习时,不妨让他们大胆上手,完全接触实际生产过程。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丰富,需要各个高职院校的领导决策者深入实践探索可行之路,这是高职教育面向生产一线的根本保证。 3.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教师聘任、考核和奖惩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滞后、死板和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了诸如“论资排辈”、“干好干坏一个样”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会计专业特点,在聘任条件、考核标准等方面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严重违背了会计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1.明确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
各类高职院校要按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计划,切实加大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和学历层次,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
2.加大引进、培养教师力度。着力改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师资引进应以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为主要对象,师资引进的重点一是满足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基本需要的人才;二是专业建设急需的学科带头人;三是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在师资引进过程中,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引进人才与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目标结合起来。不能只重学历、职称,不看专业、年龄,要始终把专业的持续、长远发展作为师资引进的依据。同时,引进师资还要与学校内部人才的发现、培养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开发内部师资潜力的前提下引进。高职院校要采取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大力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所有会计专业专任教师都应达到《教师法》规定的任职要求,提高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在专任教师总数中的比例。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要的作用日益显现。在强调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同时,也应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驾驭课堂和教学的能力,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业教师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主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逐步实现教师从知识型向技能型的转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财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积极申报各级财政部门和会计学会的科研课题,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各大中型企业的财会改革和财务管理创新活动。二是要适应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安排会计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兼职,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其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三是要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高职会计教育要积极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及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中引进或招聘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税务师、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担任客座教授,并将这些企业建成院外会计实验、实训基地,安排师生到会计现场实践。四是应加强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使该类基地成为培训“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阵地。
4.鼓励、引导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任何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作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已不仅仅是谋生或工作的需要,还是提高个人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目前,我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进一步协调和趋同,会计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个会计界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艰巨任务,切实加强会计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已刻不容缓。就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来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理应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其形式或途径来说主要有:一是鼓励中、高职称的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会计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二是纳入或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每个年度的中、高级别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三是参加会计、审计、统计、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考试;四是支持教师参加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会计学术团体组织的财会理论、实务研讨会,鼓励专业教师在经济类、财会类报刊上发表财会专业论文。
5.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利于发展整个学科教师梯队的群体效应,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目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倾力打造的重点工程,这从许多院校纷纷推出的各具特色、各显张力的培养方案、考核政策中终身制,必须严格选拔,严格考核,严格管理,滚动发展;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考核或检查,一要明确考核目的、考核要求;二要规范考核程序,制定考核办法;三要措施得力,奖罚分明。
四、总结
过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分析和研究,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是会计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师资力量进行完善,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急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的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有效的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东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魅力,2010,24(07):l14-115
[2]王美玲.会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l(05):124
[3]王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04):103
[4林辉山.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5]郭晓燕.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邢台学院学报,2010(26):07
[6]方飞虎.试论高职院校会计师资队伍建设十大工程[J].会计之友,2011,27(10):135-137
[7]刘勤.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经济师,2011,17(01):148-149
【关键词】高职;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
1.双师型师资不足
职高专院校的教育主要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因此,需要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但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较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教师的双师型能力不足,大多数会计专业的教师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对企业财务工作没有充分的认识,更不用说实践经验,对会计实务了解的比较少,会计专业的教师相关知识面比较窄,知识陈旧,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比较匮乏,教师素质不够高。由于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仅仅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无法全面掌握实用的会计知识,在毕业后实践操作能力比较低,就会脱离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2.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方式方面仍然延续着以往的以灌输为主,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缺乏和学生的互动和启发性教学。使得大多数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导致无法集中学习精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短缺,师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是近几年来通过中职转型、重组、合并等形式组成的,原中专学校的会计教师有相当一部分第一学历是专科或中专学校毕业,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数量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师资的学历水平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相差甚远。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会计等文科类专业,由于生源充足、办学成本相对较低,在校学生数量更是急剧增加,师资缺口也日益明显,生师比例越来越大,师资引进追在眉睫。
2.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它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是走出大学课堂就走上讲台的,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谈,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新技术、新知识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许多教师没有实际会计、审计的工作经验,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这些教师的授课,无法获得全面丽实用的会计知识,根本适应不了就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在会计专业中广泛应用,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为30%,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也仅为35%左右。“理论型”教师占多数,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低,己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瓶颈.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指引,以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为保障,校企合作,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支持。“双师素质型”教师的最佳的培养方式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理论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指导和根本出发点,根据这个理念,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可能的实践,不断将工学结合理念进行深化,培养出越来越符合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者。同时,反过来,工学结合也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最终实现目标。通过对教师的生产实践技能的培训与提高,教师将了解最新最先进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再将这些宝贵的人类财富传递给高职学生,进一步实现了学生的工学结合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而深化工学结合的理念,体现了工学结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顶岗实践;鼓励专业教师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任会计工作、财务咨询工作,到会计师事务所做短期项目审计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为此学院要制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有关制度,规定教师必须到企业参加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方可参加职称评审;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会计技术资格的考试,获取各种执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等,通过专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在运用工学结合理念办高职教育的这场博弈中,正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真诚合作、赢得双赢结局的最好例证。其一,校企双方在合作方式和合作手段上尽可以不必受太大的约束,国家应该尽量将权力下放,保证校企合作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其二,合作的双方尤其是高职院校一方应尽量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只要企业能够提供给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学校就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尽量方便企业操作,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其三,努力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学校要尽量发掘周边的地域资源,寻找丰富的合作伙伴,在学生或者教师深入合作单位学习时,不妨让他们大胆上手,完全接触实际生产过程。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丰富,需要各个高职院校的领导决策者深入实践探索可行之路,这是高职教育面向生产一线的根本保证。 3.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教师聘任、考核和奖惩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滞后、死板和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了诸如“论资排辈”、“干好干坏一个样”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会计专业特点,在聘任条件、考核标准等方面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严重违背了会计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1.明确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
各类高职院校要按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计划,切实加大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和学历层次,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
2.加大引进、培养教师力度。着力改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师资引进应以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为主要对象,师资引进的重点一是满足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基本需要的人才;二是专业建设急需的学科带头人;三是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在师资引进过程中,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引进人才与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目标结合起来。不能只重学历、职称,不看专业、年龄,要始终把专业的持续、长远发展作为师资引进的依据。同时,引进师资还要与学校内部人才的发现、培养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开发内部师资潜力的前提下引进。高职院校要采取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大力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所有会计专业专任教师都应达到《教师法》规定的任职要求,提高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在专任教师总数中的比例。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要的作用日益显现。在强调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同时,也应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驾驭课堂和教学的能力,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业教师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主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逐步实现教师从知识型向技能型的转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财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积极申报各级财政部门和会计学会的科研课题,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各大中型企业的财会改革和财务管理创新活动。二是要适应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安排会计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兼职,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强化其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三是要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高职会计教育要积极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及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中引进或招聘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税务师、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担任客座教授,并将这些企业建成院外会计实验、实训基地,安排师生到会计现场实践。四是应加强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使该类基地成为培训“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阵地。
4.鼓励、引导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任何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作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已不仅仅是谋生或工作的需要,还是提高个人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目前,我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进一步协调和趋同,会计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个会计界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艰巨任务,切实加强会计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已刻不容缓。就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来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理应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其形式或途径来说主要有:一是鼓励中、高职称的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会计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师资培训;二是纳入或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每个年度的中、高级别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三是参加会计、审计、统计、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考试;四是支持教师参加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会计学术团体组织的财会理论、实务研讨会,鼓励专业教师在经济类、财会类报刊上发表财会专业论文。
5.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利于发展整个学科教师梯队的群体效应,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目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倾力打造的重点工程,这从许多院校纷纷推出的各具特色、各显张力的培养方案、考核政策中终身制,必须严格选拔,严格考核,严格管理,滚动发展;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考核或检查,一要明确考核目的、考核要求;二要规范考核程序,制定考核办法;三要措施得力,奖罚分明。
四、总结
过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分析和研究,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是会计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师资力量进行完善,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急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的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有效的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东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魅力,2010,24(07):l14-115
[2]王美玲.会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l(05):124
[3]王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04):103
[4林辉山.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5]郭晓燕.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邢台学院学报,2010(26):07
[6]方飞虎.试论高职院校会计师资队伍建设十大工程[J].会计之友,2011,27(10):135-137
[7]刘勤.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经济师,2011,17(0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