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导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新课的意义
  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影响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其中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对学生学科兴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导入新课的原则
  1.时效性
  新课导入要有生命力,就必须要有时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音乐课一开始就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2.针对性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情况,设计相应的导入方法,盡可能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教和学都兼容的导入方法才是最好的。
  3.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探求知识的内驱力,因此导入新课要从学生的兴趣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导入新课的方法
  导入新课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故事导入法
  课堂上教师用一些故事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梁祝》,老师可以先讲个故事:“在古时候有一对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爱情,经历了种种痛苦,最后双双化蝶,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大家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由此引出《梁祝》。
  2.成语导入法
  我国的语言丰富,成语包含了各种道理,例如在讲《十面埋伏》时,我出示了课题:四面楚歌。然后提问:这个成语有什么样的含义呢?它包含了一个什么典故?通过这几个问题,使学生走进课堂之中。
  3.游戏导入法
  运用游戏中的“动”引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猜谜语是动脑类的游戏,把它用于古曲《梅花三弄》的欣赏,可以这样导入:“老师出个谜语,谜面是‘万物萧条,唯我独醒,凌霜傲雪,打一植物’。”学生回答是梅花。由此可见,用谜语导入,便于引出课题。
  4.图像导入法
  带有影像的资料,都是学生非常喜爱和感兴趣的。因为图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一开始就用图像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马上会被吸引过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于音乐课的导入方法很多,但是只有正确认识导入新课的意义,在遵循导入新课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经过教师的巧妙构思,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对高中学生的欣赏教育,为全面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滦河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沉淀起来的,它的基本内涵、精神内核、表现形态等,都反映着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生存方式、生存欲望
在任务中为学生提供输入材料或源文是综合写作区别于独立写作最显著的特征。然而,国内综合写作研究鲜有关注学生对源文的借用情况以及作文分数的预测因素。本文从文本借用和
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历经多次变革形成目前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的助学贷款模式,这种变革离不开政府对助学贷款市场的干预。市场机制下,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和借款学生博弈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