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后,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环境建造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在标准的居住需求。以节约资源、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以及保护城市记忆的目的对旧居住环境进行实地改造成为居住环境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居住区室外环境的改造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的理念,通过对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居住区室外环境改造的基本方向,并提出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化改造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居住环境;室外环境;生态;更新改造;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发展造成的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挤、缺少绿化、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的困扰,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人们终于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居住社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用于居住社区建设的有效对策【1】。旧居住区改造作为生态社区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对城市旧区的复兴、保护城市文脉及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旧居住环境的改造和重新利用,已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开展。
居住环境所包括的内容很多,笔者认为,按居住的空间可以分为室外空间环境和室内空间环境。本文以住宅室外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旧居住环境的生态改造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1居住区室外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
居住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相互依存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及户外空间、绿化状况等;非物质环境包括社区组织、邻里互助、社区网络、定居意识、公众参与精神、地方建设和传统的延承等。这两部分对社区建设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但非物质环境的形成相当一部分有赖于物质环境的建设。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原则的核心必须遵守以人为本,使环境、建筑、人亲密协调,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在室外环境建设中,应满足“人”对居住环境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及对自然环境的人需求。
(1)生理需求 生理环境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是保证人的最低的,也是最基本的、最迫切的需求。它包括空间尺度、噪声干扰、冬暖夏凉等。良好的居住空间环境物理条件是基于满足人的生理要求这一需求层次而言的。
(2)心理需求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们对住宅不仅是满足“避风雨、御寒暑”的需求,还要满足心理上、美学上、精神上、社会交往上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需求所占地位及其作用日益上升。
(3)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了人工环境,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随着现代化的进展,人工环境会越来越多,而失去的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多,这对人类在心理上或者是身体上都有很大的伤害。
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以上各种需求,并结合大自然的各种因素,来创造出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2居住区室外环境改造的生态化策略
对于居住环境的生态性,目前有不同的理解。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教授提出居住区的生态化改造应实现小区物理空间(绿色空间(植被)、蓝色空间(水体)、白色空间(建筑)与灰色空间(道路与构筑物))、代谢空间(水、热、气、电、食物、废弃物)、服务空间(商饮、教育、医疗、娱乐)、交流空间(信息、交通、社交)和文化空间(文化氛围、社区安全、精神生活)等多维人文生态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在时、空、量、构、序层次的系统和谐性。从而实现四类生态转型:(1)从物理空间需求到生活质量需求;(2)从污染治理需求到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3)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4)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2】。
下面就居住区室外环境的生态化改造提出几点建议:
(1)观念和生活模式的转变
建设生态住区,首先就应该从树立人们的生态理念出发,转变城市决策、规划、管理人员、企业家和普通市民的城市化、现代化观念,重建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的生态理念。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入手,即反对过分依赖私人小汽车的生活模式,反对过分崇尚物质的生活模式,推崇“关心与分享”的生活模式,尽量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2)景观生态化改造
居住区是人为活动形成的城市板块。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要因地制宜的布置建筑、绿地和场地。同时把握各种户外空间的尺度和数量关系,形成不同的景观板块,继而增加了景观的多样性。具体规划措施上,不同等级的绿地与道路绿地廊道、水流廊道等相连,共同组成居住区绿地系统,同时居住区内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当地自然生态景观、建筑风貌和本土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独具特色。
通过改造,使居住区环境从明显的人工痕迹逐渐向自然生态环境过渡,加强居民的参与性,达到人与自然相互之间有沟通对话。
(3)土地恢复与再造生态化改造
在居住区景观改造中引进城市农业和庭院经济,恢复被占土地的部分生产和生态功能,对建筑的屋顶、中层及立面营造绿色立体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占用土地的原有生物生产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恢复,对系统的生产经济效益进行补偿,为居民提供一种接近自然的居住环境。
(4)废弃物再生生态化改造
从源头减少垃圾数量。引导和调空消费行为,倡导适度消费模式代替过度消费,实现生活用能结构由燃煤向燃气化、电气化发展,住区内不用或少用燃煤。按照“谁排放,谁负担”的原则,对住户倾倒的垃圾,实现计量收费,应用经济杠杆,促使居民主动减少垃圾产生量【3】。
在生态住区内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再生与利用;有条件的可将有機垃圾就地堆肥或厌氧发酵,杀灭蚊蝇和寄生虫卵及致病菌后,做肥料利用。
(5)空间氛围生态化改造
居住区应是充满人情味与浓烈生活气息的“人用景观”【4】,空间氛围的塑造应传达一种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关爱,真正创造出“以人为本”的绿色空间。
满足不同年龄的使用需求,采用不同的改造手法。如儿童因活泼、好奇的天性和其自身的尺寸而喜欢富有变化的小尺度空间,设计者应根据这一要求,塑造变换的、有童趣的空间。
适宜的环境不仅是优美的,还应是可记忆的。在空间环境改造中要保留原有特色,塑造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每个居民小区应该具有可识性,体现自身特色,避免小区布置的千篇一律,难于识别的现象,同时丰富城市面貌。
3结语
在原有居住的基础上,投入较少的成本,改善原有的居住环境,正是我国实现解决住房困难的方法之一,也是继续保持居住环境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一味翻新,大拆大建的今天,我们应重新审视下对文化传承和人民需求的认识,在未来新建居住环境中,更应考虑到居住环境再循环、再利用、再提高的问题,为今后的改造创造条件,使居住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居住环境的改造包括许多方面,本文仅仅从室外环境的生态化改造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我国的旧居住区的环境改造的研究及实践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陈易.自然之韵——生态居住区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
[2] 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R].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2001,9.
[3]文远高、连之伟.居住区绿化的降温效应与建筑节能[]].住宅科技.2003,6.
[4]程建宏,侯庆元、李晓萌.潍坊市旧居住区绿化改造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0,8.
关键词:居住环境;室外环境;生态;更新改造;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发展造成的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挤、缺少绿化、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的困扰,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人们终于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居住社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用于居住社区建设的有效对策【1】。旧居住区改造作为生态社区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对城市旧区的复兴、保护城市文脉及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旧居住环境的改造和重新利用,已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开展。
居住环境所包括的内容很多,笔者认为,按居住的空间可以分为室外空间环境和室内空间环境。本文以住宅室外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旧居住环境的生态改造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1居住区室外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
居住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相互依存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及户外空间、绿化状况等;非物质环境包括社区组织、邻里互助、社区网络、定居意识、公众参与精神、地方建设和传统的延承等。这两部分对社区建设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但非物质环境的形成相当一部分有赖于物质环境的建设。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原则的核心必须遵守以人为本,使环境、建筑、人亲密协调,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思想。在室外环境建设中,应满足“人”对居住环境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及对自然环境的人需求。
(1)生理需求 生理环境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是保证人的最低的,也是最基本的、最迫切的需求。它包括空间尺度、噪声干扰、冬暖夏凉等。良好的居住空间环境物理条件是基于满足人的生理要求这一需求层次而言的。
(2)心理需求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们对住宅不仅是满足“避风雨、御寒暑”的需求,还要满足心理上、美学上、精神上、社会交往上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需求所占地位及其作用日益上升。
(3)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了人工环境,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随着现代化的进展,人工环境会越来越多,而失去的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多,这对人类在心理上或者是身体上都有很大的伤害。
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以上各种需求,并结合大自然的各种因素,来创造出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2居住区室外环境改造的生态化策略
对于居住环境的生态性,目前有不同的理解。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教授提出居住区的生态化改造应实现小区物理空间(绿色空间(植被)、蓝色空间(水体)、白色空间(建筑)与灰色空间(道路与构筑物))、代谢空间(水、热、气、电、食物、废弃物)、服务空间(商饮、教育、医疗、娱乐)、交流空间(信息、交通、社交)和文化空间(文化氛围、社区安全、精神生活)等多维人文生态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在时、空、量、构、序层次的系统和谐性。从而实现四类生态转型:(1)从物理空间需求到生活质量需求;(2)从污染治理需求到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3)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4)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2】。
下面就居住区室外环境的生态化改造提出几点建议:
(1)观念和生活模式的转变
建设生态住区,首先就应该从树立人们的生态理念出发,转变城市决策、规划、管理人员、企业家和普通市民的城市化、现代化观念,重建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的生态理念。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入手,即反对过分依赖私人小汽车的生活模式,反对过分崇尚物质的生活模式,推崇“关心与分享”的生活模式,尽量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2)景观生态化改造
居住区是人为活动形成的城市板块。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要因地制宜的布置建筑、绿地和场地。同时把握各种户外空间的尺度和数量关系,形成不同的景观板块,继而增加了景观的多样性。具体规划措施上,不同等级的绿地与道路绿地廊道、水流廊道等相连,共同组成居住区绿地系统,同时居住区内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当地自然生态景观、建筑风貌和本土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独具特色。
通过改造,使居住区环境从明显的人工痕迹逐渐向自然生态环境过渡,加强居民的参与性,达到人与自然相互之间有沟通对话。
(3)土地恢复与再造生态化改造
在居住区景观改造中引进城市农业和庭院经济,恢复被占土地的部分生产和生态功能,对建筑的屋顶、中层及立面营造绿色立体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占用土地的原有生物生产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恢复,对系统的生产经济效益进行补偿,为居民提供一种接近自然的居住环境。
(4)废弃物再生生态化改造
从源头减少垃圾数量。引导和调空消费行为,倡导适度消费模式代替过度消费,实现生活用能结构由燃煤向燃气化、电气化发展,住区内不用或少用燃煤。按照“谁排放,谁负担”的原则,对住户倾倒的垃圾,实现计量收费,应用经济杠杆,促使居民主动减少垃圾产生量【3】。
在生态住区内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再生与利用;有条件的可将有機垃圾就地堆肥或厌氧发酵,杀灭蚊蝇和寄生虫卵及致病菌后,做肥料利用。
(5)空间氛围生态化改造
居住区应是充满人情味与浓烈生活气息的“人用景观”【4】,空间氛围的塑造应传达一种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关爱,真正创造出“以人为本”的绿色空间。
满足不同年龄的使用需求,采用不同的改造手法。如儿童因活泼、好奇的天性和其自身的尺寸而喜欢富有变化的小尺度空间,设计者应根据这一要求,塑造变换的、有童趣的空间。
适宜的环境不仅是优美的,还应是可记忆的。在空间环境改造中要保留原有特色,塑造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每个居民小区应该具有可识性,体现自身特色,避免小区布置的千篇一律,难于识别的现象,同时丰富城市面貌。
3结语
在原有居住的基础上,投入较少的成本,改善原有的居住环境,正是我国实现解决住房困难的方法之一,也是继续保持居住环境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一味翻新,大拆大建的今天,我们应重新审视下对文化传承和人民需求的认识,在未来新建居住环境中,更应考虑到居住环境再循环、再利用、再提高的问题,为今后的改造创造条件,使居住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居住环境的改造包括许多方面,本文仅仅从室外环境的生态化改造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我国的旧居住区的环境改造的研究及实践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陈易.自然之韵——生态居住区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
[2] 王如松.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生态转型[R].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2001,9.
[3]文远高、连之伟.居住区绿化的降温效应与建筑节能[]].住宅科技.2003,6.
[4]程建宏,侯庆元、李晓萌.潍坊市旧居住区绿化改造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