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巩纯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分会委员。擅长糖尿病、生长、性发育、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专家门诊: 周三全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营养状态的改善,青春期提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北京、上海、广州女孩初潮平均年龄的调查发现,20世纪90年代比20世纪50年代提前两年。
性发育提前会愈演愈烈吗
大家不必恐慌,因为国内外的经验已告知:青春期提前终会达到平台期,而不会无限制地提前。2004年,北京一项对9778名6~18岁女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乳房发育平均年龄约9.5岁,初潮年龄约12.1岁,乳房早发育的比例仅为2.91%。与20世纪60~70年代比较,发育提前的趋势已经放缓。
tips
青春期启动:值得关注的数字
* 母亲的发育年龄 同种族、同家族的女性(尤其是母亲)有相似的发育年龄。
* 体重 约30千克为青春期起动的界值体重,初潮时体重约47千克。
* 骨龄 骨龄约12岁,青春期启动。
性早熟真是吃出来的吗
迄今,对于青春期启动的控制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但公认与遗传、体重、生物钟、光照等多种因素相关。有很多媒体称“性早熟是吃出来的”,并罗列出可导致性早熟的高危饮食,如洋快餐、反季节水果、滋补汤煲等。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指控”目前仅仅是某些观察或推理所得,还有待科学的研究证实。
饮食与性早熟的关系,可能更在于营养过剩和肥胖,使儿童的体重过早地到达临界体重,导致青春期发育。所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预防措施。儿童应粗茶淡饭、多食蔬菜、多做运动、不宜进补,这些举措不仅可以防止性早熟的发生,还可以预防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Tips
豆浆会不会引发性早熟
豆浆富含一种叫大豆异黄酮的植物雌激素。从理论上说,植物雌激素有类雌激素作用,可能对人体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按照国际标准,亚洲人每天大豆异黄酮的推荐摄入量是200毫克,即使儿童减半,也只有100毫克,而一杯豆浆的大豆异黄酮含量只有30毫克。目前因喝豆浆导致性早熟的尚无报道(王德芬)。
灯光太亮也会引起性早熟吗
同样,还有媒体报道“孩子每晚开灯睡觉”引起了性早熟。从理论上讲,过度的灯光照射可能模拟了日照的效果,对松果体的抑制作用产生了影响。松果体的功能目前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退化的器官。其分泌的褪黑激素是一种抑制中枢作用的激素,可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从而抑制青春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褪黑激素量的下降,中枢抑制作用下降,睡眠逐渐减少,青春发育逐渐开始。当松果体退化进程加快可以引起早熟。
但是以上论述也只是推断,还缺乏对人群进行试验的依据。可能,避免这类影响性发育的因素是有积极意义的。
性早熟到底有啥危害
单纯的发育时间提前,在生理上不会有何种危害,到达成熟期与正常年龄发育的人群无差异,称为特发性性早熟。但是部分性早熟病人是器质性疾病造成的,一定要重视。比如颅脑的或性腺的肿瘤。器质性性早熟男孩发生的比例高,所以男孩如果有性早熟的症状,更应该引起注意。此外,还有待证实的报道称,性早熟儿童成年后乳腺等雌激素敏感的靶器官的肿瘤发生率增加,这可能与个体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有关。
女孩性早熟90%以上都是特发性的,主要的危害或者说家长的担心有以下两个方面:
* 身高问题。很多家长担心早发育的孩子将来会矮小。一项对全国1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女孩乳房早发育伴随身高的提前猛长,但是最终身高较以往调查并无下降。提示乳房早发育对身高影响不是普遍现象。但部分早熟孩子会有身高的减损,应注意测定身高、骨龄、生长速度等数据,并根据父母身高,评价孩子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对在正常身高范围内的孩子,要引导其对身高有合理的期望值;对确实身高不良的孩子,要尽快带其去医院诊治,以免失去治疗时机。
特别提醒:哪些性早熟孩子可能矮小
根据从乳房发育到月经初潮进展的速度不同,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可分为三种情况:快速进展型、缓慢进展型及生长迟缓型。快速进展型患者多在乳房发育后1.5年左右,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即来月经初潮;随病程进展,骨骼成熟加速、骨骺提前融合,最终身高受明显影响。缓慢进展型患者的发育速度较慢,骨骼生长加速、成熟提前的趋势较缓和,其最终身高的不良影响相对较轻。生长迟缓型患者的性发育提前,但其骨骼的线性增长相对滞后,可能在骨骼生长环节中存在障碍,此种患儿最终身高明显矮小。(朱逞)
* 性心理问题。事实上,大多数性早熟儿童的性发育与心理发育是平衡的,不会产生过大的问题。少数患儿因早熟造成身体上的变化,会有与众不同的感觉,进而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的心理负担。性早熟与早恋、早孕和性犯罪事件有关的情况极少见。要避免患儿的心理问题,家庭和学校应予以正确的教育和指导。
综上所述,媒体在对性早熟进行报道时,要冷静客观,注意引导。一方面告知家长及时就医咨询的必要,提醒他们随诊观察孩子的发育变化,尤其要排查器质性疾病。另一方面不应片面夸大性早熟的危害,不要对仍在研究中的问题下片面结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