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一定很好奇,“屋里厢”是啥意思,上海人怎么把房子和家统称为“屋里厢”,那就好像模糊了Apartment和Family两个不同概念么?这很难解释清楚,其实说了也未必能理解。“屋里厢”对上海人来讲,是个从心底里感觉温暖的字眼,能想到的是公用厨房张家长李家短的唠叨;是厕所门口尴尬的队伍;是晒台上不需要划界的五彩衣裳;是天井里深夜乘凉的人们……
这是一家非常“妖”的店。“妖”,指的是它的布置。在上海长大的人肯定会喜欢,满屋子充满了老上海普通人家的味道,我一进去就感觉很熟悉,很温馨。如果有人用“屋里厢”三个谐音字开餐厅,那他绝对聪明。餐厅是亲兄弟俩开的,都是上海人。阿哥是自学成才的绘画爱好者,之前曾经当过工人、消防队员、模特、酒店员工,甚至还有房产销售。千禧年那年他实在耐不住想学画的“疯劲”,于是辞了工作,跑去西海固和那些搞艺术的人“混”在一起,边开咖啡馆边学画画。而他的弟弟曾是一名职业篮球教练,喜欢收藏中国古旧家具,由于有在欧洲打工的“原始积累”,两人一拍即合,餐厅便开张了。
餐厅里的所有装饰都是哥俩亲手设计,哥哥画画、弟弟摆家具。墙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抽象画;弹眼落睛的十几只灯罩就戳在门口;旧年历牌美女斜倚在墙角;高耸的官帽椅椅背直指天花板;大大的水缸里竟然就放着几本菜单……
洗手间,更让你吃惊。连卫生间都有木马桶充当废纸篓,还有花露水来,是那种很老的牌子,上海现在都看不到了,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买来的。还有针线包和以前放针筒的盒子,呵呵,非常有意思。墙壁布置的也很有特色,一副很大的油画,上面粘了一个个钥匙,不知道什么含义。餐具餐布都是老上海的味道,连火柴也是那种旧旧的老牌子。丢厕纸用的是朱红木马桶;水池做得像旧时闺中的梳妆台;白瓷坐便器被漆成了粉红色,而水箱则金粉色包裹;厕所里也有官帽椅,边上摆着“女红”——看来,哥俩是动足了脑筋,很多东西不搞艺术的还真有点“看不懂”。
至于菜的味道,非常喜欢,可能是因为上海人的关系,很喜欢这种家常菜的味道。点菜时,发现菜单上有这样一行字:地道“浓油赤酱”家常小菜,慢工细活,不到火候绝不出菜,所以在本餐厅就餐请不要催菜……
酱鸭腿是不可不提的一道冷菜,绝对是正宗上海菜馆的老宠儿。吃下去的第一卡,很有小时候父亲自己在家做的味道,味香入骨,并且入味,甜!这是冷菜中让人留下最美好印象的一道。
很好奇的是,用于咸蛋黄豆瓣酥这道菜的豆瓣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但是这里的老板却可以365天,天天提供。而且这里用的豆瓣和蛋黄结合的软硬适中,很有清口的感觉。
红烧舌尾,似乎别的菜系里也有,不过指的是把猪舌和猪尾。而“屋里香”的红烧舌尾是老早上海人家里吃的菜,用的是牛尾。牛尾营养很丰富,但牛尾的筋和肉如何做得酥而不烂,完全取决于砂锅里炖的时间长短,这正应了那句话——催不得,用旺火烧,上色后再用文火炖烂,挑掉葱、姜,收干浓汁,舌尾油光光地诱人。
什锦素菜煲这菜相当清淡,但视觉上却是相当鲜艳夺目,也是十分考功夫的一道菜。冬笋、香菇、蘑菇、西兰花、胡萝卜、鲜芦笋,用沸水汆过再用高汤熬,装在煲里上桌时,满屋子的香菇香。
这是一家非常“妖”的店。“妖”,指的是它的布置。在上海长大的人肯定会喜欢,满屋子充满了老上海普通人家的味道,我一进去就感觉很熟悉,很温馨。如果有人用“屋里厢”三个谐音字开餐厅,那他绝对聪明。餐厅是亲兄弟俩开的,都是上海人。阿哥是自学成才的绘画爱好者,之前曾经当过工人、消防队员、模特、酒店员工,甚至还有房产销售。千禧年那年他实在耐不住想学画的“疯劲”,于是辞了工作,跑去西海固和那些搞艺术的人“混”在一起,边开咖啡馆边学画画。而他的弟弟曾是一名职业篮球教练,喜欢收藏中国古旧家具,由于有在欧洲打工的“原始积累”,两人一拍即合,餐厅便开张了。
餐厅里的所有装饰都是哥俩亲手设计,哥哥画画、弟弟摆家具。墙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抽象画;弹眼落睛的十几只灯罩就戳在门口;旧年历牌美女斜倚在墙角;高耸的官帽椅椅背直指天花板;大大的水缸里竟然就放着几本菜单……
洗手间,更让你吃惊。连卫生间都有木马桶充当废纸篓,还有花露水来,是那种很老的牌子,上海现在都看不到了,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买来的。还有针线包和以前放针筒的盒子,呵呵,非常有意思。墙壁布置的也很有特色,一副很大的油画,上面粘了一个个钥匙,不知道什么含义。餐具餐布都是老上海的味道,连火柴也是那种旧旧的老牌子。丢厕纸用的是朱红木马桶;水池做得像旧时闺中的梳妆台;白瓷坐便器被漆成了粉红色,而水箱则金粉色包裹;厕所里也有官帽椅,边上摆着“女红”——看来,哥俩是动足了脑筋,很多东西不搞艺术的还真有点“看不懂”。
至于菜的味道,非常喜欢,可能是因为上海人的关系,很喜欢这种家常菜的味道。点菜时,发现菜单上有这样一行字:地道“浓油赤酱”家常小菜,慢工细活,不到火候绝不出菜,所以在本餐厅就餐请不要催菜……
酱鸭腿是不可不提的一道冷菜,绝对是正宗上海菜馆的老宠儿。吃下去的第一卡,很有小时候父亲自己在家做的味道,味香入骨,并且入味,甜!这是冷菜中让人留下最美好印象的一道。
很好奇的是,用于咸蛋黄豆瓣酥这道菜的豆瓣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但是这里的老板却可以365天,天天提供。而且这里用的豆瓣和蛋黄结合的软硬适中,很有清口的感觉。
红烧舌尾,似乎别的菜系里也有,不过指的是把猪舌和猪尾。而“屋里香”的红烧舌尾是老早上海人家里吃的菜,用的是牛尾。牛尾营养很丰富,但牛尾的筋和肉如何做得酥而不烂,完全取决于砂锅里炖的时间长短,这正应了那句话——催不得,用旺火烧,上色后再用文火炖烂,挑掉葱、姜,收干浓汁,舌尾油光光地诱人。
什锦素菜煲这菜相当清淡,但视觉上却是相当鲜艳夺目,也是十分考功夫的一道菜。冬笋、香菇、蘑菇、西兰花、胡萝卜、鲜芦笋,用沸水汆过再用高汤熬,装在煲里上桌时,满屋子的香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