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英国语言教学大师M韦斯特指出:“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学习英语是艰苦的智力劳动,没有学习动力,没有自觉性、主动性是不可能成功的。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定论是:英语给他们以困难和神秘,从而使他们怕学英语,产生一种厌学的心理倾向。因此要想全面提高英语的教与学的效果,我们必须把学生从这种厌学的心理环境中解救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十分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同时,我们应去认真研究和剖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影响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
(一)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
英语学习面临以下几个心理过程的转变。首先,学习外语的动机一般不如学习本族语那么强烈,大多数人是作为工具或者是学习任务来学习,效果不理想。其次,要形成听说读写以及应用外语的技能要靠模仿、识记、练习和应用,同时要借助分析,对比本族语形成分化,建立一套新的、独立的语言习惯。再次,要形成和发展外语思维。基于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学好外语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要积极学习、独立思考,敢想敢说善记,勇于尝试,大胆实践。
(二)影响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几个心理因素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他的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中就指出:学习者的动机、需要、态度和情感状态这些情感因素可看作是可调节的过滤器,它可使语言输入自由通过或阻碍通过,而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到达语言习得机制并被大脑吸收。情感过滤因素越小,就越有利于语言的输入。消极的外语学习者对外语的输入起很强的过滤作用,积极者将获取更多的输入。这就是在同等条件下,为什么有些学生能把英语学得特别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的情意在外语教育中起着动力、定向、激励、维持和调控的功能。
1.动机
为了有效地、长期地进行有意义的外语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外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望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者进行外语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一旦学生具备学习英语的内外结合的综合性动机,在外语学习中就能发挥最大的积极性。
2.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英语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只有那些对英语有浓厚兴趣、把英语学习看成自己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
3.性格
一般来说,性格开朗、自信心强、认真负责的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成绩好于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者的成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智力上的成就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自信心强的人外语口语学得好些,他们在陌生场合下敢于大胆讲外语,不怕出错。个性的不同对外语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外语学习,而外语学习的成功会增强学习上的信心,促进良好性格的形成。
4.其它因素
英语学习并不仅仅涉及这几个因素,它涉及心理的方方面面,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动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一)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授业解惑,还应当注意与学生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关心、体贴、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经过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疏导,学生就会在心理上由对教师的尊敬和亲近,转而对英语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微妙功效。
(二)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主导动机的强弱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的动机水平越来越取得很高的学业成绩,高的学业成绩反过来增强高的动机水平。采用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方式,把学习英语的目的和现实生活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学习外语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作用。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选定教学方法,难易适当,方法多样,作业适度。鼓励学生大量参与语言实践,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上有成效。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心理学教学
使英语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满怀热情,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都可能还不是健全的。结合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心理需求、知识需求得到充分得到满足,进而使英语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培养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但现在农村中学由于灌输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有“等、靠、要”的思想,养成教育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迅速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使整个课堂一直保持积极的活泼的学习气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四、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和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对影响农村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方面的探究,学生学习英语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斗争,他们面临诸多课程,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而且缺乏英语学习的条件与环境,要学好英语困难是很多的。英语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于英语教学,充分利用情意诸多心理因素鼓励学生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英语效率。
英国语言教学大师M韦斯特指出:“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学习英语是艰苦的智力劳动,没有学习动力,没有自觉性、主动性是不可能成功的。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定论是:英语给他们以困难和神秘,从而使他们怕学英语,产生一种厌学的心理倾向。因此要想全面提高英语的教与学的效果,我们必须把学生从这种厌学的心理环境中解救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十分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同时,我们应去认真研究和剖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影响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
(一)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
英语学习面临以下几个心理过程的转变。首先,学习外语的动机一般不如学习本族语那么强烈,大多数人是作为工具或者是学习任务来学习,效果不理想。其次,要形成听说读写以及应用外语的技能要靠模仿、识记、练习和应用,同时要借助分析,对比本族语形成分化,建立一套新的、独立的语言习惯。再次,要形成和发展外语思维。基于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学好外语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要积极学习、独立思考,敢想敢说善记,勇于尝试,大胆实践。
(二)影响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几个心理因素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他的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中就指出:学习者的动机、需要、态度和情感状态这些情感因素可看作是可调节的过滤器,它可使语言输入自由通过或阻碍通过,而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到达语言习得机制并被大脑吸收。情感过滤因素越小,就越有利于语言的输入。消极的外语学习者对外语的输入起很强的过滤作用,积极者将获取更多的输入。这就是在同等条件下,为什么有些学生能把英语学得特别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的情意在外语教育中起着动力、定向、激励、维持和调控的功能。
1.动机
为了有效地、长期地进行有意义的外语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外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望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者进行外语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一旦学生具备学习英语的内外结合的综合性动机,在外语学习中就能发挥最大的积极性。
2.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英语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只有那些对英语有浓厚兴趣、把英语学习看成自己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
3.性格
一般来说,性格开朗、自信心强、认真负责的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成绩好于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者的成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智力上的成就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自信心强的人外语口语学得好些,他们在陌生场合下敢于大胆讲外语,不怕出错。个性的不同对外语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外语学习,而外语学习的成功会增强学习上的信心,促进良好性格的形成。
4.其它因素
英语学习并不仅仅涉及这几个因素,它涉及心理的方方面面,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动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一)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授业解惑,还应当注意与学生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关心、体贴、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经过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疏导,学生就会在心理上由对教师的尊敬和亲近,转而对英语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微妙功效。
(二)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主导动机的强弱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的动机水平越来越取得很高的学业成绩,高的学业成绩反过来增强高的动机水平。采用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方式,把学习英语的目的和现实生活的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学习外语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作用。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选定教学方法,难易适当,方法多样,作业适度。鼓励学生大量参与语言实践,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上有成效。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心理学教学
使英语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满怀热情,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都可能还不是健全的。结合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心理需求、知识需求得到充分得到满足,进而使英语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培养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但现在农村中学由于灌输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有“等、靠、要”的思想,养成教育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迅速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使整个课堂一直保持积极的活泼的学习气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也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四、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和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对影响农村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方面的探究,学生学习英语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斗争,他们面临诸多课程,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而且缺乏英语学习的条件与环境,要学好英语困难是很多的。英语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于英语教学,充分利用情意诸多心理因素鼓励学生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英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