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对急性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躁动患者镇静作用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丙泊酚干预急性呼吸衰竭(ARF)行无创机械通气(NIV)躁动患者的镇静作用情况.方法 将118例ARF行NIV治疗的躁动患者分为布托啡诺组(57例)及丙泊酚组(61例),两组患者分别予以输注布托啡诺和丙泊酚,维持镇静躁动评分(SAS)于3~4分,在治疗过程中根据需要给予咪达唑仑及芬太尼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NIV不耐受评分、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呼吸频率、pH值、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咪达唑仑和芬太尼使用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布托啡诺组和丙泊酚组患者治疗后NIV不耐受评分[(1.2±0.5)分vs.(1.3±0.7)分]、SAS评分[(3.5±0.4)分vs.(3.6±0.5)分]、VAS评分[(1.8±0.3)分vs.(1.7±0.3)分]、呼吸频率[(20.1±6.4)次/min vs.(21.3±4.4)次/min]、pH值[(7.41±0.06)vs.(7.40±0.06)]、FiO2[(0.40±0.12)vs.(0.42±0.11)]、PaO2[(97±40)mmHg vs.(95±40)mmHg]、PaO2/FiO2[(290±48)mmHg vs.(282±51)mmHg]及PaCO2[(34±8)mmHg vs.(35±7)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7、1.194、1.809、1.194、0.905、0.945、0.311、0.808、0.836,P=0.377、0.235、0.072、0.235、0.367、0.347、0.756、0.421、0.4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V不耐受评分、SAS评分、VAS评分、呼吸频率、FiO2和PaCO2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pH值及PaO2/FiO2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5).布托啡诺组和丙泊酚组患者咪达唑仑使用情况(44/57 vs.48/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845);而芬太尼使用情况(4/57 vs.49/61)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9/57 vs.26/6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7、10.169,P<0.001、=0.001).其中,两组患者的低血压(2/57 vs.16/61)及低血容量(1/57 vs.13/61)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4.213,P=0.042、0.040).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较,持续静脉输注布托啡诺可以减少ARF行NIV躁动患者芬太尼的需要量,并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P)患者和血压正常(normotension, NT)男性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观察高血压伴随肥胖(obesity)患者血浆脂联素
肺损伤是乳腺癌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不良反应,因病情的复杂性及多变性,往往不能及时诊治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导致
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两党分歧的升级和逐步公开化,是以1956年2月14日到25日的苏共二十大为起点的。  当时,中国共产党派了一个重要的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大。代表团团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成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秘书长邓小平。以及王稼祥、谭震林、刘晓(驻苏大使)等人。  苏共二十大开幕前,朱德对苏联的第一个阶段访问已结束。苏方邀请他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周年前夕的2月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