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园地选择与整地
草莓具有喜光性,但也耐荫蔽,喜水,也怕涝。喜肥和怕旱等特点。栽植草莓应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豆类或葱蒜类蔬菜地为宜,园地应先行除杂草、灭地下害虫。可用50%锌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湿润土层5-6cm),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1周后,亩基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000kg,过磷酸钙1OOkg、氯化钾三元复合肥50kg。结合深翻园地,精细整地,做成高20cm,宽50cm的畦面,畦沟宽30cm。大棚长度以20m为限。
2、品种搭配和选择
草莓自花授粉能结果,但异花授粉的增产效果明显。因此,除主栽品种外,还应搭配授粉品种。1个主栽品种可搭配2-3个授粉品种。主栽品种占的种植面积不少于70%,其余为授粉品种。为了延长供应期,可采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栽植。如:“童子—号”,“全明星”丰香“静香”、“保交早生”“土德拉”等。大面积栽植时,品种不少于3-4个。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相距一般不宜超过20-30m。
3、壮苗移栽,合理密植
壮苗是草莓高产的基础,保护地栽培尤为重要。栽植时,要从育苗威选择具有5-6片发育正常的复叶,植株矮壮,新根较多,根长在5-6cm以上,单株重25g以上的草莓植株进行移栽。
栽植时间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冬前苗子的强弱及花芽分化的时间,苗子壮、花芽分化时间长花蕾就多,结果也多。否则结果就少。草莓栽植后要有7天左右的缓苗期,故草莓定植时间以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为好。为培育壮苗,最好7月中,下旬先在假植圃假植匍匐茎苗,9月上中旬再定植到拱棚内。
定植密度每亩l万株,每垄栽双株,垄上株间距20cm,定植在下午或阴天进行,栽时点水,栽后及时浇水,5-7天内应每天浇一水,确保成活率。
4、栽植方向
栽苗时应注意草莓苗弓形新茎方向,草莓的花序从新茎上伸出有一定规律性。通常植株新茎略呈弓形,而花序是从弓背方向伸出。为了便于垫果和采收,应使每株抽出的花序均在同一方向,因此栽苗时应让新茎的弓背朝固定的方向。
5、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是草莓成活的关键。栽植过深,苗心被土埋住,易造成秧苗腐烂;栽植过浅,根茎外露,不易产生新根,引起秧苗干枯死亡。合理的深度应使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如畦面不平或土壤过暄,浇水后易造成秧苗被冲或淤心现象,降低成活率。因此,栽植前要特别强调整地质量,栽植时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6、操作方法
先把土挖开,将根舒展置于穴内,然后填入细土,压实,并轻轻提一下苗,使根系与土紧密结合,栽后立即浇1次定植水。浇水后如果出现露根或淤心的植株以及不符合花序预定伸出方向的植株,均应及时调整或重新栽植,漏栽的应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和达到栽植的高质量。
7、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草莓栽植成活率,保证全苗,是获得高产的基础。生产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7.1定植前对根系进行药物处理。能促进生根和生长 常用5~1Oppm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钠浸根2~6小时,可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效果显著。
7.2剪除枯老叶、黑根 定植前剪除秧苗部分老叶和黑色老根,以减少叶面积,减少植株水分蒸腾,并可促使抽发新根。
7.3阴雨天或早晚栽植 阴雨天栽植能避免阳光曝晒,因空气湿度大,叶片蒸发量小,能加快缓苗,提高成活率。但雨水过多或遇暴雨,应及时排水,防止水淹、淤心或受涝死亡。晴天栽植可在早晨或傍晚。
7.4遮荫覆盖 栽后如遇晴天烈日,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可采用遮荫措施,如用苇帘、塑料纱、带叶的细枝条覆盖;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塑料遮阳网、绿色或银灰色塑料薄膜扣置成临时小棚。但成活缓苗后,要及时晾苗,注意通风,以免突然撤除遮荫物时灼伤幼苗,3-4天方可撤棚。
7.5及时供水秧苗定植后立即浇透水。为保持土壤湿润并起降温作用,定植后3天内每天灌1次小水,经4-5天后改为2-3天灌1次小水,但也要防止过湿,造成通气不良,影响根系呼吸,导致沤根、烂苗,影响秧苗成活和生长。定植成活后可适当晾苗。但刚成活的幼苗仍不耐干旱,还要注意适时浇水,促进生长。
8、冬天管理
进入冬季后,草莓也进入了休眠期,此时可以建棚,为了便于操作,减少用工,建棚一般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建棚前首先要根据畦宽设计好拱棚的跨度,一般跨度在3-6m为宜,如建造6~1Om的大型拱棚,要注意多加立柱,3-6m的拱棚可用1~3行立柱,6-10m的大型拱棚宜用3-5行立柱。
建棚时,可根据地块的走向进行建棚。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的棚均可。但南北方向的棚由于采光均匀,成熟更加一致。棚体长度一般50m左右,对过长的为保证栽培效果,可分为两个棚,中间留3m。棚的骨架建好后,可在初冬或早春进行扣棚,但初冬扣棚后,由于地温高于早春扣棚的,因此早熟效果更好。
扣棚保温的塑料薄膜种类很多,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聚乙烯薄膜、聚乙烯无滴膜、聚氯乙烯无滴膜三种,这三种棚膜以第三种升温保温早熟效果最好。
9、扣棚后的管理
扣棚后,由于草莓正在休眠,处于停止生长状态,此时为了增强保温效果,须覆盖—层无色地膜。早春时节,随着棚温的不断升高,万物开始复苏、草莓也开始生长。当草莓长出2 3枚新叶时,可以将地膜撤除,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也可以不撤地膜,而是剖破地膜,将草莓从膜下接出来,这样不但可以保湿,还可以提高草莓的果实品质,防止烂果的发生。
拱棚草莓的日常管理是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在开花前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开花期间到果实膨大期间一般适宜温度为20~25℃,最高不超过30℃,当温度过高时必须进行放风降温。前期放风可在中午进行,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放风时间要逐渐延长,前期放风时,将棚两头的棚膜要由低到高掀起,温度降不下来时,还应籽一侧的棚膜打开放地风。放风时要注意不要放风过急,当温度过高,出现35℃~40℃的高温时,须逐渐降温,否则由于植株的新叶对温度的骤变不适应,易出现干叶现象。
草莓大量坐果以后,为了促进果实膨大,可每亩开沟追施一次草莓专用肥1O-15kg或叶面喷洒施地丰,追肥后灌一次小水。为了预防草莓灰霉病,疫霉病的发生,灌水宜在草莓由青变白时进行,灌水前后还应用百菌清或速克灵烟剂进行密闭熏蒸杀菌,也可以用上述药剂的可湿性粉剂或农利灵等进行喷雾防病。经过一个冬春的管理,进入四月份以后,当草莓着色八、九成 时,就到了成熟采收的季节,草莓成熟以后,一般每天采摘一次,当草莓采摘一段时间,可结合浇水,再每亩追一次三元素复合肥1O-15kg或喷洒施地丰。以利于后期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和质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入五月份以后,草莓采摘后期,可以撤除棚膜。
摘叶疏果 衰老叶制造光合产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对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不利,匍匐茎的无为发生也消耗母体营养。因此,结果期对下部衰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去除匍匐茎。另外,在开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10、采收
草莓苗开花、坐果到浆果着色,软化,释放特有香味,时间约30天。草莓浆果成熟后。应分批采收上市。
11、病害防治
11.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使用药剂: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00g对水75kg进行喷雾。
11.2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使用药剂: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11.3友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使用药剂: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11.4椎腐病 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使用药剂: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11.5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使用药剂: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L~20L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11.6蚜虫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使用药剂: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50%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施1次~2次。
11.7缸蜘蛛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
使用药剂:花序初显时,可喷0.3度石硫台剂,隔七天再喷一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20%增效杀灭菊酯5000倍液-80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农药。
草莓具有喜光性,但也耐荫蔽,喜水,也怕涝。喜肥和怕旱等特点。栽植草莓应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豆类或葱蒜类蔬菜地为宜,园地应先行除杂草、灭地下害虫。可用50%锌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湿润土层5-6cm),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1周后,亩基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000kg,过磷酸钙1OOkg、氯化钾三元复合肥50kg。结合深翻园地,精细整地,做成高20cm,宽50cm的畦面,畦沟宽30cm。大棚长度以20m为限。
2、品种搭配和选择
草莓自花授粉能结果,但异花授粉的增产效果明显。因此,除主栽品种外,还应搭配授粉品种。1个主栽品种可搭配2-3个授粉品种。主栽品种占的种植面积不少于70%,其余为授粉品种。为了延长供应期,可采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栽植。如:“童子—号”,“全明星”丰香“静香”、“保交早生”“土德拉”等。大面积栽植时,品种不少于3-4个。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相距一般不宜超过20-30m。
3、壮苗移栽,合理密植
壮苗是草莓高产的基础,保护地栽培尤为重要。栽植时,要从育苗威选择具有5-6片发育正常的复叶,植株矮壮,新根较多,根长在5-6cm以上,单株重25g以上的草莓植株进行移栽。
栽植时间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冬前苗子的强弱及花芽分化的时间,苗子壮、花芽分化时间长花蕾就多,结果也多。否则结果就少。草莓栽植后要有7天左右的缓苗期,故草莓定植时间以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为好。为培育壮苗,最好7月中,下旬先在假植圃假植匍匐茎苗,9月上中旬再定植到拱棚内。
定植密度每亩l万株,每垄栽双株,垄上株间距20cm,定植在下午或阴天进行,栽时点水,栽后及时浇水,5-7天内应每天浇一水,确保成活率。
4、栽植方向
栽苗时应注意草莓苗弓形新茎方向,草莓的花序从新茎上伸出有一定规律性。通常植株新茎略呈弓形,而花序是从弓背方向伸出。为了便于垫果和采收,应使每株抽出的花序均在同一方向,因此栽苗时应让新茎的弓背朝固定的方向。
5、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是草莓成活的关键。栽植过深,苗心被土埋住,易造成秧苗腐烂;栽植过浅,根茎外露,不易产生新根,引起秧苗干枯死亡。合理的深度应使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如畦面不平或土壤过暄,浇水后易造成秧苗被冲或淤心现象,降低成活率。因此,栽植前要特别强调整地质量,栽植时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6、操作方法
先把土挖开,将根舒展置于穴内,然后填入细土,压实,并轻轻提一下苗,使根系与土紧密结合,栽后立即浇1次定植水。浇水后如果出现露根或淤心的植株以及不符合花序预定伸出方向的植株,均应及时调整或重新栽植,漏栽的应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和达到栽植的高质量。
7、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草莓栽植成活率,保证全苗,是获得高产的基础。生产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7.1定植前对根系进行药物处理。能促进生根和生长 常用5~1Oppm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钠浸根2~6小时,可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效果显著。
7.2剪除枯老叶、黑根 定植前剪除秧苗部分老叶和黑色老根,以减少叶面积,减少植株水分蒸腾,并可促使抽发新根。
7.3阴雨天或早晚栽植 阴雨天栽植能避免阳光曝晒,因空气湿度大,叶片蒸发量小,能加快缓苗,提高成活率。但雨水过多或遇暴雨,应及时排水,防止水淹、淤心或受涝死亡。晴天栽植可在早晨或傍晚。
7.4遮荫覆盖 栽后如遇晴天烈日,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可采用遮荫措施,如用苇帘、塑料纱、带叶的细枝条覆盖;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塑料遮阳网、绿色或银灰色塑料薄膜扣置成临时小棚。但成活缓苗后,要及时晾苗,注意通风,以免突然撤除遮荫物时灼伤幼苗,3-4天方可撤棚。
7.5及时供水秧苗定植后立即浇透水。为保持土壤湿润并起降温作用,定植后3天内每天灌1次小水,经4-5天后改为2-3天灌1次小水,但也要防止过湿,造成通气不良,影响根系呼吸,导致沤根、烂苗,影响秧苗成活和生长。定植成活后可适当晾苗。但刚成活的幼苗仍不耐干旱,还要注意适时浇水,促进生长。
8、冬天管理
进入冬季后,草莓也进入了休眠期,此时可以建棚,为了便于操作,减少用工,建棚一般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建棚前首先要根据畦宽设计好拱棚的跨度,一般跨度在3-6m为宜,如建造6~1Om的大型拱棚,要注意多加立柱,3-6m的拱棚可用1~3行立柱,6-10m的大型拱棚宜用3-5行立柱。
建棚时,可根据地块的走向进行建棚。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的棚均可。但南北方向的棚由于采光均匀,成熟更加一致。棚体长度一般50m左右,对过长的为保证栽培效果,可分为两个棚,中间留3m。棚的骨架建好后,可在初冬或早春进行扣棚,但初冬扣棚后,由于地温高于早春扣棚的,因此早熟效果更好。
扣棚保温的塑料薄膜种类很多,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聚乙烯薄膜、聚乙烯无滴膜、聚氯乙烯无滴膜三种,这三种棚膜以第三种升温保温早熟效果最好。
9、扣棚后的管理
扣棚后,由于草莓正在休眠,处于停止生长状态,此时为了增强保温效果,须覆盖—层无色地膜。早春时节,随着棚温的不断升高,万物开始复苏、草莓也开始生长。当草莓长出2 3枚新叶时,可以将地膜撤除,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也可以不撤地膜,而是剖破地膜,将草莓从膜下接出来,这样不但可以保湿,还可以提高草莓的果实品质,防止烂果的发生。
拱棚草莓的日常管理是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在开花前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开花期间到果实膨大期间一般适宜温度为20~25℃,最高不超过30℃,当温度过高时必须进行放风降温。前期放风可在中午进行,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放风时间要逐渐延长,前期放风时,将棚两头的棚膜要由低到高掀起,温度降不下来时,还应籽一侧的棚膜打开放地风。放风时要注意不要放风过急,当温度过高,出现35℃~40℃的高温时,须逐渐降温,否则由于植株的新叶对温度的骤变不适应,易出现干叶现象。
草莓大量坐果以后,为了促进果实膨大,可每亩开沟追施一次草莓专用肥1O-15kg或叶面喷洒施地丰,追肥后灌一次小水。为了预防草莓灰霉病,疫霉病的发生,灌水宜在草莓由青变白时进行,灌水前后还应用百菌清或速克灵烟剂进行密闭熏蒸杀菌,也可以用上述药剂的可湿性粉剂或农利灵等进行喷雾防病。经过一个冬春的管理,进入四月份以后,当草莓着色八、九成 时,就到了成熟采收的季节,草莓成熟以后,一般每天采摘一次,当草莓采摘一段时间,可结合浇水,再每亩追一次三元素复合肥1O-15kg或喷洒施地丰。以利于后期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和质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入五月份以后,草莓采摘后期,可以撤除棚膜。
摘叶疏果 衰老叶制造光合产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对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不利,匍匐茎的无为发生也消耗母体营养。因此,结果期对下部衰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去除匍匐茎。另外,在开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10、采收
草莓苗开花、坐果到浆果着色,软化,释放特有香味,时间约30天。草莓浆果成熟后。应分批采收上市。
11、病害防治
11.1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使用药剂: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00g对水75kg进行喷雾。
11.2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使用药剂: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11.3友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使用药剂: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11.4椎腐病 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使用药剂: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11.5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使用药剂: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L~20L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11.6蚜虫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使用药剂: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50%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施1次~2次。
11.7缸蜘蛛为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
使用药剂:花序初显时,可喷0.3度石硫台剂,隔七天再喷一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20%增效杀灭菊酯5000倍液-80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