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人与自然间的均衡、和谐,一直是中国美学重要的理念,具体实践于玉石工艺的领域中,即为“量材就质”的设计观。“量材就质”,简而言之,就是顺应材料自然天成的色泽或形态,以决定作品的主题、纹样。这是匠人在预设的条件下,透过充分理解质材特色,以激发个人创意,协调天然与人为的创作方式,其结果往往出人意表,却又似乎理所当然,恰如其分,所以称巧,是所谓“巧雕”。
目前可知,最早的一件巧雕玉石作品,是出土于安阳殷墟,距今已三千余年、商代晚期的玉龟。其自身黑壳,生动讨喜,没有一般远古遗物给人的神秘与疏离感,可见“巧”的意念是能够穿越时空距离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巧雕器,多为十八、九世纪的作品,除“真玉”外,玛瑙、玉髓类亦常用“俏色”的处理方式,取材则灵活多元,从吉祥寿意、人物花鸟,甚至是果蔬肉品,包罗万象,趣味盎然。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且钟爱者,则非“清翠玉白菜”莫属,其天然材质、人为创作、象征意义,三者搭配圆满,最足以呈现天人契合之妙。
众多石材中,玉兼具石之坚实,水之润泽,犹如山川精英的汇集凝结,是中国人八千年共有的美感经验。“真玉”之中,不论闪玉或辉玉,其色彩都饶富变化:闪玉除白色外,尚有青、灰、黑、褐、黄、绿……等,而辉玉则有纯白、翠绿、褐红、淡紫的不同。巧雕中的俏色手法,就是掌握此特点,依据色彩的变化和分布进行构图、造型,使视觉讯息更趋完整,如展品“玉人与熊”与“翡翠松鼠葡萄”皆为很好的例子。
似玉美石里,石英类的玛瑙、碧石等,亦因为具有特殊且多样的纹理与色彩,而经常施以巧雕。院藏名品“清肉形石”即碧石类矿物,其纹理层层堆栈,艺匠就此天然特征再予以加工。首先于表面细密钻点,除营造毛孔的效果外,还使质地较为酥松,易于染色。其次便是将顶层染成褐红色,像是肉皮浸过酱油一般。让明明是冷硬的石头,却令人联想“东坡肉”鲜嫩多汁、入口即化的好滋味,真可以说是天人间最有默契,且又幽默的巧作。
目前可知,最早的一件巧雕玉石作品,是出土于安阳殷墟,距今已三千余年、商代晚期的玉龟。其自身黑壳,生动讨喜,没有一般远古遗物给人的神秘与疏离感,可见“巧”的意念是能够穿越时空距离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巧雕器,多为十八、九世纪的作品,除“真玉”外,玛瑙、玉髓类亦常用“俏色”的处理方式,取材则灵活多元,从吉祥寿意、人物花鸟,甚至是果蔬肉品,包罗万象,趣味盎然。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且钟爱者,则非“清翠玉白菜”莫属,其天然材质、人为创作、象征意义,三者搭配圆满,最足以呈现天人契合之妙。
众多石材中,玉兼具石之坚实,水之润泽,犹如山川精英的汇集凝结,是中国人八千年共有的美感经验。“真玉”之中,不论闪玉或辉玉,其色彩都饶富变化:闪玉除白色外,尚有青、灰、黑、褐、黄、绿……等,而辉玉则有纯白、翠绿、褐红、淡紫的不同。巧雕中的俏色手法,就是掌握此特点,依据色彩的变化和分布进行构图、造型,使视觉讯息更趋完整,如展品“玉人与熊”与“翡翠松鼠葡萄”皆为很好的例子。
似玉美石里,石英类的玛瑙、碧石等,亦因为具有特殊且多样的纹理与色彩,而经常施以巧雕。院藏名品“清肉形石”即碧石类矿物,其纹理层层堆栈,艺匠就此天然特征再予以加工。首先于表面细密钻点,除营造毛孔的效果外,还使质地较为酥松,易于染色。其次便是将顶层染成褐红色,像是肉皮浸过酱油一般。让明明是冷硬的石头,却令人联想“东坡肉”鲜嫩多汁、入口即化的好滋味,真可以说是天人间最有默契,且又幽默的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