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补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与我生活少有交集的人,我却忍不住去猜测她的生活,并且已经多年。在她,或许是一无所知的。每一个人是不是都曾经被另一个好不相干的人,关注过?
  每次我走过这条古老的小街,脚步就会慢下来,眼睛感觉不够用,看了刻印章的,看了老照相馆,看了一棵七老八十的树,看了卖丹珍汤圆的店,看了长蛇般蠕动着的买锅贴的人……好不容易挪到了街的尽头处,总要找找她,看她在不在。
  她像是这条街的一个句号,一个长故事的结尾。走在这条街上,有点儿像读莫泊桑的小说,收笔处总让人余犹未尽,让人忍不住去抓挂点儿什么,或猜想点儿什么。
  她坐在一把矮脚椅子上,身边紧贴着一个鼓囊囊的提包,提包里蜗居着各种各样的针头线脑盒子,类似老家奶奶辈的针线筐。她满头蓬松的乌发高挽着,梳得用心而精致,我曾一度怀疑她戴着假发,但看她舒展红润的面孔,推测一下她的年龄才感觉那是真实的。
  她是一个缝补工。
  每次见到她的时候,她不是在收就是在交缝补的衣物,大多时候在低着头飞针走线。有时我站在她旁边偷看她的手艺,她就扭过头问:你需要缝补点什么吗?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她笑一下便低头摆弄她的针线去了,仿佛我已不存在,街上熙熙的人流已不存在。
  我一直好奇,她靠这个,能维持生计吗?
  以前,穿戴离不开缝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居家过日子的常态。而当下,生活都上了多少个台阶了,那些老奶奶辈的观念早已秃了羽毛。衣服只有过时的,哪有穿破的?有时,孩子们还巴不得衣服早点破旧,好有个借口换新款的。穿着柜里的,瞅着商场的,“喜新厌旧”的快节拍也似乎撵不上新面料、新款式的诞生。因此,有谁还会去考虑一件旧衣服的缝补呢?
  倘若,她生活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间,她的巧手肯定是最受欢迎的。她这个巧姑娘,也肯定让十里八村的少年郎都做着迎娶她的梦。
  她也肯定会嫁一个好人家,生一群可人的孩子。也肯定是做了好多手工,一件衣服老大穿过,然后老二穿,老二穿过,然后老三穿,直到补丁摞补丁,直到面目全非也不放过。破衣烂衬拿去在砧板上糊了一层又一层,再做成鞋底子,让孩子们踩着走向远方。
  她也肯定会有一个男孩儿,在爬树捋榆钱时把裤子撕了个三角口,坐在地上捂着屁股掉金豆儿;有一个女孩儿,在过年烤火取暖时,把一件花工缎棉袄烤了个洞,哭着不吃饭。
  她也肯定会拿出一根针拨灯芯,亮着一朵煤油灯,坐在深更半夜里,缝啊缝、补啊补,让伤口极大限度地复原,直到假的乱了真,直到孩子們破啼为笑。
  而活在当下的她,二十一世纪的她,以缝补为业,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你好,我这件双面绒大衣的下摆处有个小洞,可以缝补吗?”一个顾客来了,不用叩门也不用迈门坎就站在了她的对面,这可能就是在街上露天摆摊儿的简便吧?
  “你好,我这件旗袍有个地方脱丝了,可以缝补吗?”顾客娇滴滴地从包里拿出一件藕荷色的长款旗袍。丝质的旗袍,细滑柔亮,像一帧画牵走了我的眼睛。
  她一一收下。我有些明白了,缝补仍然活跃在当下,那些不可多得的面料,那些经典的款式,那些主人喜爱的构图与色泽,那些黏着情意的纪念,即使有了裂缝与漏洞,也是掂来掂去,怜惜不已,哪里舍得轻易舍弃呢?就像人类的生命之路,即使有疾病、有坎坷、有不如意的地方,也要缝缝补补,不会弃绝一样。
  又一次,我走到她这个句号的时候,我惊叹了,于是我不得不把她这个句号,改成了感叹号。
  只见她用一个绣花的花箍,将衣服破损的部位圈住、撑开、展平。这是一件粉色的小女生羽绒服。她捻了一根粉色的丝线,阳光在她的指尖,形成一个小小的光环。她捏着银针,微翘指尖,先纵向缝合一遍,再横向直针编织。缝缝复缝缝,衣服的伤口合拢了、抹平了,一只粉色的小蝴蝶,在粉色的背景上飞起来了,小女生的愁眉舒展了,我惊叹。
  她这手工,与妙手回春的医生有一比了。
  她有时候是缝,有时候是补。这是一件男子的西裤,裤腿内侧有个小洞,一定是男子翘着二郎腿抽烟时,被落下的烟灰烫伤的。这一条崭新的西裤,或许是妻子特意买给他的生日礼物,男子一定懊恼不已。于是,男子悄悄地瞒着妻子,在一个洒满阳光的早晨,经过反复打听,走了很多弯路,终于来到了她的面前。
  她以轻描淡写的话,安慰了他;她以缝补的手工,掩饰了他的诚惶诚恐。
  她从各种各样的布头里,挑出一块同面料同色泽的布头,衬在破损的里层。挑针、选线、找花箍,像一个老道的医师,不慌不忙地做着术前的准备工作。
  一切就绪后,手下就快了起来。先围绕孔洞的外周,以隐形针法,飞针走线一圈、两圈。再在伤口的边缘处轻轻折叠,以斜行小针脚,再飞针走线一圈、两圈,然后反复揉摸、压平,使之与原布料的平面吻合。最后,撤去花箍,折叠了裤子交给男子,轻轻一笑。男子感激地看着,点点头,欢喜地付了钱。
  这一刻,她是得意的,有成就感的,也是幸福的。
  在这样的缝缝补补中,日子滑走了十余年,我也把这条小街走老了十余年,也注目了她十余年。
  这十余年,不知她缝补了多少人间的裂缝与漏洞,而她的生活是否也曾开过缝、破过洞?巧手的她,对付那些东西早已驾轻就熟。她的日子,肯定过得既平淡也美好吧?
  又一次来到这条小街上,她仍坐在那儿缝补,乌黑而蓬松的头发依然高挽着,梳得很用心,极精致。这条街尽头的一个感叹号,让我长时间地着迷。不知她的缝补何时了,但我想只要人间有裂缝、有漏洞,就会有像她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的缝补工。就像人间只要有病痛,就会有医生一样。
其他文献
煮酒捻雪,酒分子弥漫  添一把薪火,坐擁一缕尘烟  观看蚂蚁上上下下  打马而过窗前,长鬃拂过  楼榭啸叫,震耳发聩  风,穿透蹄声  身体的柔软,褶皱里起伏  种子羽翅,撬动岩石  头颅渐次泛起,衔接天地  一股气流,横扫原野  目光止息于白夜,击碎时光  一种亢奋,跃出谷底  击碎了云崖
期刊
风的名字,五彩斑斓  一阵阵,抚摸年轻的视线  红裙子绽放如花  吸引目光,伸出村落  背着行囊,把故乡的月亮  丢在小河,刺痛守巢的眸子  花信子,捎回汽笛声  返鄉的年轮,挂在窗前  无风吹起  入梦,嗅到了咖啡屋  飘出南山。猩红注满高脚杯  摇晃着落叶愁绪  信手折叠一只纸鸢  飞到你窗台,风的名字——  叫村头的土路
期刊
灯火,力及纸背  夜墙倒塌  焚,一種剧痛  灼伤内脏  线装书内,智者  摇头晃脑。毛发坚硬  折断枝柯  灵魂熟睡,病兆悬于温床  几声呻吟,散落在危崖  抵达不了的,岸  很迷茫  突破嬗变的头颅  洞穿暗夜的墙
期刊
渔舟野渡,浆声走不出岸畔  渔火与浪,愁眠  潮汐,进  或许退,把莲子埋葬  一声轻咳,吐出血红  鼓起飘摇的帆  水鸟夜游,乔装打扮  嘴角叼走  一池梦呓  浪,湍急,击穿小舟  靠向低洼深处。棹子背水而立  淘洗水声  走不出的岸,残阳落红  一位盲者,坦然地  把豐腴,或嶙峋  引渡
期刊
热烈地,焚毁寒冰  光,让魅影丑态百出  天地开光,物象晴和  你,成了图腾  甲午年,一个春夜  天不干,物不燥  一聲呻吟,拷问你  无名火烛,因何燃烧  我的眼槽,挥洒一场春雨  水,结晶成一把利刃  斩你,于平度的梨涡深处
期刊
潮汐,涌上沙滩  残月,寄托氤氲  涛声如歌,桨声跌落  风裹寒气  划断一丝泪痕  渔火烈烈,舔舐一片殘雪  孕育坚韧。风,微笑  拍睡羽毛  归于平静,河床静谧  日子消停,在沙砾中打磨  海鸟忘情,掠过水面  礁石狡黠,划破帆  羽翼,剪碎斧钺  海,经受不住浪击  红日,在暴风雨中酣睡  醒来。曾经沧海  成了今日荷塘
期刊
许你一个人的狂欢  在巍巍的山颠  许你一世的清欢  在汤汤的江湖  许你一场盛宴  在人生的中场  诸神无言  江山静寂  大地在狂笑  笑你与世道格格不入  眼前的山,不是山  是漫无边际的树和山石  它们在暗地里纠缠不休  眼下的江湖  不是誰的江山社稷  是无数失语隐忍者的天堂  他们之间没有隔阂  那仅存的一点点未泯的良知  用来明哲保身  是谁许了你一场盛宴  与灵魂对话  与江湖决裂
期刊
一  所有去不到的地方都叫远方  所有停下来的地方都叫车站  二  我看不見,熙熙攘攘的鱼群  鱼游远方  云翔浅底  三  太远了,泗水畔  太近了,艳阳天  一个是经典  一个是快餐  四  别哭,那停靠的车站  别笑,这笑话般的远方  因为  所有要去到的地方,都叫远方  所有想离开的地方,都有车站
期刊
母亲说,老家的杏花开了。   这电话,恰到好处。而电话这头的我,正困在陕北的沉默里。这里,光秃秃的,一脸的土黄色,草木不醒,飞鸟不鸣。此时,需要一支故园的杏花,解除乡愁,恰好在老家,有一些。也许是一支,也许是满园。   其实,对于乡愁,我们也理解不透。   古人的乡愁,有实指,在某个地方,承载着一个文人一辈子的诗句,而我辈的乡愁,却是泛化的,已无寸瓦之地,来供养乡愁的草木。   在文字里,
期刊
你从第一缕曙光里走来,  五千年文明是你的情怀。  你从夏商周汉魏晋走来,  千年帝都是你非凡的气概。  二里頭是你扬帆的起点,  隋唐城是你辉煌的峰巅。  大运河是你川流不息的血脉,  丝绸之路是你连接世界的纽带。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啊,洛阳,啊,洛阳,  十三朝古都盛誉响天外!  你从东方红霞光中走来,  新兴的工业是你的风釆。  你从开放的春风里走来,  牡丹花城是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