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米兰不仅是世界顶级的时尚之都,而且拥有几十处享誉寰宇的一流名胜古迹,没有十天半月的时间你根本玩不过来,所以只能根据时间和兴趣进行选择。当然,米兰大教堂和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是必去之处。热那亚在12~16世纪期间曾是一个独立的海洋共和国,为了争夺海洋和商业霸权,和威尼斯共和国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战争,也是历史名城,古迹和名人不胜枚举,哥伦布、帕格尼尼、马志尼等都出生在这块土地上。
米兰
从德国法兰克福坐火车到意大利米兰,全程约8个小时。我去那年,米兰正在举行2015世博会,我一出火车站就感受到了盛会的氛圍,除了到处是“EXPO”的路标和旗帜外,还有就是满大街的警察与荷枪实弹的男女士兵。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目的为追求食品安全,这对目前中国大陆的国情倒是一语中的。我三次到欧洲,得到的第一个直观感受是,那里的饮食很安全。
米兰不仅是世界顶级的时尚之都,而且拥有几十处享誉寰宇的一流名胜古迹,没有十天半月的时间你根本玩不过来,所以我只能根据时间和兴趣进行选择。当然,米兰大教堂和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是必去之处。
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宗教地位乃至人文内涵,米兰大教堂皆位居欧洲四大教堂的榜眼,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总面积达11 700平方米,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米兰大教堂不仅是一栋建筑,它还是米兰的精神象征和标志,更是世界建筑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它从1386年动土到1965年竣工,历时近6个世纪,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当今世界都说达芬奇为米兰大教堂发明了电梯,但我心中存疑,因为他拟就出升降梯的草图,并不等于发明了电梯。
我估摸100个中国人中,有99个不知道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但我敢肯定,至少有50%的成年中国人知道画作《最后的晚餐》,这幅巨作就在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中。《最后的晚餐》与米开朗基罗的《末日的审判》、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绘画杰作。达芬奇创作此画历时4年,期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自是不必赘言。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流芳百世,除了创作者本人的艺术天分外,还有就是功力和时间的成就。二战时,盟军轰炸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被毁,但《最后的晚餐》所在的那面墙却得以幸存,这真是个奇迹。
朝觐《最后的晚餐》程序严格,每次只能进去30人,每次时间为15分钟,门票还需预定。我觉得意大利人在旅游上的文化保护意识很强,相对中国大陆来说,很值得借鉴。
热那亚
热那亚在12~16世纪期间曾是一个独立的海洋共和国,为了争夺海洋和商业霸权,它和威尼斯共和国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战争。1380年,热那亚在海战中击垮威尼斯,并包围后者长达半年之久。当时居住在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就是被热那亚人俘虏的,但祸兮福所倚,这也让马可·波罗在热那亚的监狱里通过口述完成了传世巨作。
因为是历史名城,所以热那亚的古迹和名人不胜枚举,哥伦布、帕格尼尼、马志尼等都出生在这块土地上。囿于停留的时间,我没有前往拜谒这些伟人的故居,因为有一个更为著名地标景点吸引着我——斯塔格列诺公墓(Staglieno)。
据说早先热那亚的有钱人,喜欢在自己的墓碑前树立巨型的雕塑,以此表达对死亡的理解。后来这种形式在当地逐渐演绎成一种民俗,以致葬在斯塔格列诺公墓中的逝者,不管有钱无钱,墓碑前都放有形状各异、精美绝伦的雕塑作品。该公墓自1851年启用至今,一百多年中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墓碑雕塑,而且无一雷同。严格地说,斯塔格列诺公墓是一个以死亡为主题的,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户外雕塑博物馆。
陵园也葬有名人,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朱塞佩·马志尼就长眠于此。列宁曾称马志尼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而我对马志尼的认识,初始来自烧炭党人、青年意大利、小说《牛虻》等历史教科书和小说,后来则是他的“国家是为道德而存在”的理论影响了我。马志尼认为,道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亦是一个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而道德的来源是责任。我信奉这个观点。
斯塔格列诺公墓建在一个山坡上,很大,资料上说占地1平方公里,但我觉得不止,因为我在里面转悠了一下午,大该也就仅仅涉足了其三分之一左右。
责任编辑:施 煜
米兰
从德国法兰克福坐火车到意大利米兰,全程约8个小时。我去那年,米兰正在举行2015世博会,我一出火车站就感受到了盛会的氛圍,除了到处是“EXPO”的路标和旗帜外,还有就是满大街的警察与荷枪实弹的男女士兵。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目的为追求食品安全,这对目前中国大陆的国情倒是一语中的。我三次到欧洲,得到的第一个直观感受是,那里的饮食很安全。
米兰不仅是世界顶级的时尚之都,而且拥有几十处享誉寰宇的一流名胜古迹,没有十天半月的时间你根本玩不过来,所以我只能根据时间和兴趣进行选择。当然,米兰大教堂和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是必去之处。
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宗教地位乃至人文内涵,米兰大教堂皆位居欧洲四大教堂的榜眼,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总面积达11 700平方米,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米兰大教堂不仅是一栋建筑,它还是米兰的精神象征和标志,更是世界建筑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它从1386年动土到1965年竣工,历时近6个世纪,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当今世界都说达芬奇为米兰大教堂发明了电梯,但我心中存疑,因为他拟就出升降梯的草图,并不等于发明了电梯。
我估摸100个中国人中,有99个不知道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但我敢肯定,至少有50%的成年中国人知道画作《最后的晚餐》,这幅巨作就在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中。《最后的晚餐》与米开朗基罗的《末日的审判》、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绘画杰作。达芬奇创作此画历时4年,期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自是不必赘言。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流芳百世,除了创作者本人的艺术天分外,还有就是功力和时间的成就。二战时,盟军轰炸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被毁,但《最后的晚餐》所在的那面墙却得以幸存,这真是个奇迹。
朝觐《最后的晚餐》程序严格,每次只能进去30人,每次时间为15分钟,门票还需预定。我觉得意大利人在旅游上的文化保护意识很强,相对中国大陆来说,很值得借鉴。
热那亚
热那亚在12~16世纪期间曾是一个独立的海洋共和国,为了争夺海洋和商业霸权,它和威尼斯共和国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战争。1380年,热那亚在海战中击垮威尼斯,并包围后者长达半年之久。当时居住在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就是被热那亚人俘虏的,但祸兮福所倚,这也让马可·波罗在热那亚的监狱里通过口述完成了传世巨作。
因为是历史名城,所以热那亚的古迹和名人不胜枚举,哥伦布、帕格尼尼、马志尼等都出生在这块土地上。囿于停留的时间,我没有前往拜谒这些伟人的故居,因为有一个更为著名地标景点吸引着我——斯塔格列诺公墓(Staglieno)。
据说早先热那亚的有钱人,喜欢在自己的墓碑前树立巨型的雕塑,以此表达对死亡的理解。后来这种形式在当地逐渐演绎成一种民俗,以致葬在斯塔格列诺公墓中的逝者,不管有钱无钱,墓碑前都放有形状各异、精美绝伦的雕塑作品。该公墓自1851年启用至今,一百多年中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墓碑雕塑,而且无一雷同。严格地说,斯塔格列诺公墓是一个以死亡为主题的,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户外雕塑博物馆。
陵园也葬有名人,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朱塞佩·马志尼就长眠于此。列宁曾称马志尼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而我对马志尼的认识,初始来自烧炭党人、青年意大利、小说《牛虻》等历史教科书和小说,后来则是他的“国家是为道德而存在”的理论影响了我。马志尼认为,道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亦是一个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而道德的来源是责任。我信奉这个观点。
斯塔格列诺公墓建在一个山坡上,很大,资料上说占地1平方公里,但我觉得不止,因为我在里面转悠了一下午,大该也就仅仅涉足了其三分之一左右。
责任编辑:施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