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课题借幼儿园红色故事屋为着力点,以红色故事为主体,利用微信公众号为载体,通过“红色故事屋”内容选取、呈现方式以及组织策略等方法,开展了实践研究活动。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使幼儿在感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能够获取知识,明白事理,同时也促进了幼儿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让师幼双方收获成长和快乐。
关键词:红色故事屋;红色故事;阅读载体
幼儿园红色故事屋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下,以微信推送平台为方式的传播方式。幼儿园红色故事屋的有效实施与互动取决于教师将红色故事当作幼儿的阅读载体,以红色故事为主体,基于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正确把握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针对红色故事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正确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及为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价值,寻找红色故事屋的有效组织和实施的途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借幼儿园红色故事屋为切入点,以期望达到促进师幼双方收获成长和快乐。
一、课题的提出
1.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
《指南》中提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红色故事屋是一种载体,是教师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节庆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2.教师、家长对红色故事的需要:
家长对于幼儿能够接触一些红色故事是非常希望的,98%的家长都愿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园开展红色故事活动,96%的家长认为阅读红色故事对于孩子有一定的帮助。在整个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虽然希望幼儿阅读红色故事,但陪幼儿一起阅读红色故事的意识是比较薄弱的,时间也是相对较少,78%的家长只是偶尔陪伴幼儿阅读一些红色故事。
二、概念的界定
红色故事:本课题所指的红色故事,是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节庆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红色故事屋:红色故事屋是一种载体,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下,以微信推送平台为方式的传播方式。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幼儿园“红色故事屋”组织与实施的有效策略与方法;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幼儿对红色故事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感恩的情感,促进幼儿语言倾听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 研究内容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注重以幼儿的兴趣和实际出发,从“红色故事屋”内容选取、“红色故事屋”呈现方式以及“红色故事屋”组织策略三方面的内容来研究本课题。一是“红色故事屋”内容选取的研究。二是“红色故事屋”呈现方式的研究。三是“红色故事屋”组织策略的研究。
五、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1.故事选取,童心童趣,选择幼儿喜欢的内容。
红色故事的内容选取是教师与幼儿开展红色故事屋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在内容选取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班级,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喜好,红色故事选择应有不同内容也有所不一样,以感恩的故事、节庆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为内容。把握时间,结合特定节日和纪念日,将红色资源巧妙融入到幼儿园活动中,选择趣味强、片幅短、情节简单的绘本,还有一些简短的经典关于感恩之类爱的小故事。教师可以通过对故事的选材、故事内容的提供,将教育的意图及教师期望幼儿达到的行为,物化在指导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幼儿。那么,在故事选取过程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创设故事选取的舒适空间。二是创造故事选取的表达空间。三是重视故事选取的意义价值。
六、研究的成效
通过对该课题近一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结合研究的对象,以及和家长的交流与配合,对研究的结果较为满意,基本达到先前的预期效果。探索出了幼儿园“红色故事屋”的组织与实施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1.幼儿多元能力提高了。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红色故事的内涵潜力,促进了幼儿在阅读方面的发展。一是阅读兴趣与日俱增--孩子更喜欢“听”故事了。二是表达能力日渐提升--孩子更喜欢“讲”故事了。三是情感体验日趋丰富。
2.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了。在一年多的研究中,参与实验的老师最深的感悟就是:实践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困惑,不断实践,不断走向理性的过程,同时也不断地拓宽着教师组织红色故事活动的形式。红色故事屋让园内每一位教师和很多幼儿参与活动,深刻感受到自己是红色故事屋的主角,在故事选取、组织策略和呈现方式过程中,人人在成长,并且将变成了常态。
本次课题的实验过程,也是幼儿园借助“红色故事”这一载体引导家园合作教育的过程,家长们从无意识或被动参与逐渐转变为主动、有意识的参与,在深刻领会课程生活化的意义的同时,更全面地认识了当代的幼儿园教育,从而也转变了育儿观念,逐步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技能,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在班级微信群,QQ群,经常会看到家长之间对红色故事的推荐以及一些好书的推荐,还会聊一聊陪孩子在参加红色故事屋活动中的一些感受和经历等。
七、分析与讨论
通过这一年来对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们收获了诸多惊喜,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引发了我们对二个问题的思考。
1.要注重渗透性。要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光靠几分钟的故事讲述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我們要把阅读和一日生活有效对接起来,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餐前故事诱导,故事情境的延伸体验,故事角色的评价强化等,这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
2.要注重互动性。在运用故事情境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故事教学不应是教师唱“独角戏”,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师幼互动。故事的活动方式要多样,要将讲述与角色扮演、实践练习、环境营造、讨论分享、图片展示、示范演示等形式相结合,使幼儿从感受发展到体验,从体验发展到实践,逐步由外部的阅读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10月
[2]段晓娅.《教师组织幼儿用餐活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红色故事屋;红色故事;阅读载体
幼儿园红色故事屋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下,以微信推送平台为方式的传播方式。幼儿园红色故事屋的有效实施与互动取决于教师将红色故事当作幼儿的阅读载体,以红色故事为主体,基于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正确把握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针对红色故事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正确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及为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价值,寻找红色故事屋的有效组织和实施的途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借幼儿园红色故事屋为切入点,以期望达到促进师幼双方收获成长和快乐。
一、课题的提出
1.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
《指南》中提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红色故事屋是一种载体,是教师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节庆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2.教师、家长对红色故事的需要:
家长对于幼儿能够接触一些红色故事是非常希望的,98%的家长都愿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园开展红色故事活动,96%的家长认为阅读红色故事对于孩子有一定的帮助。在整个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虽然希望幼儿阅读红色故事,但陪幼儿一起阅读红色故事的意识是比较薄弱的,时间也是相对较少,78%的家长只是偶尔陪伴幼儿阅读一些红色故事。
二、概念的界定
红色故事:本课题所指的红色故事,是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节庆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红色故事屋:红色故事屋是一种载体,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下,以微信推送平台为方式的传播方式。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幼儿园“红色故事屋”组织与实施的有效策略与方法;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幼儿对红色故事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感恩的情感,促进幼儿语言倾听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 研究内容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注重以幼儿的兴趣和实际出发,从“红色故事屋”内容选取、“红色故事屋”呈现方式以及“红色故事屋”组织策略三方面的内容来研究本课题。一是“红色故事屋”内容选取的研究。二是“红色故事屋”呈现方式的研究。三是“红色故事屋”组织策略的研究。
五、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1.故事选取,童心童趣,选择幼儿喜欢的内容。
红色故事的内容选取是教师与幼儿开展红色故事屋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在内容选取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班级,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喜好,红色故事选择应有不同内容也有所不一样,以感恩的故事、节庆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为内容。把握时间,结合特定节日和纪念日,将红色资源巧妙融入到幼儿园活动中,选择趣味强、片幅短、情节简单的绘本,还有一些简短的经典关于感恩之类爱的小故事。教师可以通过对故事的选材、故事内容的提供,将教育的意图及教师期望幼儿达到的行为,物化在指导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幼儿。那么,在故事选取过程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创设故事选取的舒适空间。二是创造故事选取的表达空间。三是重视故事选取的意义价值。
六、研究的成效
通过对该课题近一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结合研究的对象,以及和家长的交流与配合,对研究的结果较为满意,基本达到先前的预期效果。探索出了幼儿园“红色故事屋”的组织与实施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1.幼儿多元能力提高了。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红色故事的内涵潜力,促进了幼儿在阅读方面的发展。一是阅读兴趣与日俱增--孩子更喜欢“听”故事了。二是表达能力日渐提升--孩子更喜欢“讲”故事了。三是情感体验日趋丰富。
2.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了。在一年多的研究中,参与实验的老师最深的感悟就是:实践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困惑,不断实践,不断走向理性的过程,同时也不断地拓宽着教师组织红色故事活动的形式。红色故事屋让园内每一位教师和很多幼儿参与活动,深刻感受到自己是红色故事屋的主角,在故事选取、组织策略和呈现方式过程中,人人在成长,并且将变成了常态。
本次课题的实验过程,也是幼儿园借助“红色故事”这一载体引导家园合作教育的过程,家长们从无意识或被动参与逐渐转变为主动、有意识的参与,在深刻领会课程生活化的意义的同时,更全面地认识了当代的幼儿园教育,从而也转变了育儿观念,逐步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技能,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在班级微信群,QQ群,经常会看到家长之间对红色故事的推荐以及一些好书的推荐,还会聊一聊陪孩子在参加红色故事屋活动中的一些感受和经历等。
七、分析与讨论
通过这一年来对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们收获了诸多惊喜,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引发了我们对二个问题的思考。
1.要注重渗透性。要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光靠几分钟的故事讲述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我們要把阅读和一日生活有效对接起来,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餐前故事诱导,故事情境的延伸体验,故事角色的评价强化等,这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
2.要注重互动性。在运用故事情境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故事教学不应是教师唱“独角戏”,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师幼互动。故事的活动方式要多样,要将讲述与角色扮演、实践练习、环境营造、讨论分享、图片展示、示范演示等形式相结合,使幼儿从感受发展到体验,从体验发展到实践,逐步由外部的阅读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10月
[2]段晓娅.《教师组织幼儿用餐活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