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其造型的空间纬度缺失感。文章分别从艺术的表征再现、全方位性、透视缺失性和视觉屏障的透明方面展开论述,采用案头调研法、观察法、实验法进行论证,通过丰富的实例论证两种艺术形式混淆了客观物象的远近关系和各个面的空间定向,不遵循以形似的临摹观点,而是通过捕捉和体现创作对象的本质和内涵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创作出不以常态的眼睛观察的艺术作品;采用对比法总结两者间的差异性。经过详细的对比分析,从而重新认识两种艺术形式的本质特点,为现代艺术与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意思维和造型表现形式,更有助于为儿童艺术插画的创作提供较好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表征再现 缺失性 艺术造型 空间维度
绘画是在平面中临摹客观对象,表达画者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见证之一。而儿童绘画既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存在着独特的逻辑思维和表现形式。低龄儿童的绘画元素主要由简单的点线面和少数特质清晰的色彩组成,既是感官与情感的知觉活动产物,同时也是再现活动的产物,早期的儿童绘画造型与中国民间艺术造型在二维空间的表现形式上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
早期的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艺术都是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条件下产生的,他们混淆主体与客体、空间层次与时间次序的关系,将愿望与现实融合,作品中抛开现实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呈现出想象、情绪等主观创作因素,达到以形写神,得其神而忘其形,形有限而意无限的境界。纵观艺术发展的历史,许多有名的绘画造型和设计作品都有着相似之处。
儿童绘画与中国民间的造型艺术在空间表现上都体现出纬度的缺失感,混淆了客观物象的远近关系和各个面的空间定向,从而创作出不以常态的眼睛观察的艺术作品。
一 早期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表征再现
“表征再现”指的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外部表现,其核心是根据客观对象的本质和创作者主观的情感表达,借用特定的载体创造与客观对象本质相一致的等价物。其造型不是对客观对象的精确临摹,而是本质特征的呈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支持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论画以形似的临摹观点,而是通过捕捉和体现创作对象的本质和内涵表达自己的思想。
1 早期儿童绘画的表征再现
由涂鸦形式发端,发展到再现形式的儿童绘画中,体现出儿童早期作品的再现能力。观察儿童绘画的人物作品,不一定是以形似为准则的表现物体,从中可以发现是以圆形来再现头、眼睛、鼻子和嘴巴,依据阿恩海姆的观点,儿童画出以圆形为人物的再现元素,不是错误地观察,而是将圆形看作人物特征的再现等价物。
儿童早期,儿童对图形没有形成特定的概念,主要以自己的客观感受控制身体的动作,用画笔在纸张上留下想象中的轨迹。身体的运动行为和客观对象直觉化的表征行为相互结合,促使儿童早期的绘画已经具备了象征意义的自由标记。例如,飞机起飞的声音是喧嚣的,儿童会以无序的旋转线条来代表飞机起飞的噪音。这种简单的抽象线条图画是表征性绘画活动的开始,儿童经过抽象线条图画的阶段后,会在偶然间发现自己画出的封闭性的不规则的线条,这种封闭性的线条形成儿童早期的绘制图形——圆形,圆形代表了儿童绘画中表征再现的早期形状,对儿童后期的绘画起到了重要的开启作用。笔者在与自己孩子的绘画游戏中,孩子口中一边念着圆形,一边涂鸦不规则的闭合图形,并且很自豪的大声告诉我,这是圆形。经过笔者个人对2周岁左右儿童的观察和分析,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初期涂鸦是一些随意且凌乱的线条,随着对图形认知的逐渐加深,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圆形的认知要比三角形和四边形更为深刻,会有意识地涂鸦出圆形,当然此时的圆形并不是多数人认为的规则图形,而是不规则的闭合图形。由此实验发现,早期的儿童绘画,特别是2周岁左右的儿童,虽然不能准确地绘制出圆形的形态,但是已经具备了清晰的图形意识,并且能画出代表圆形的表征图形。
圆形是儿童最早绘画的图形,而“人”是儿童最早产生绘画意识的对象之一,在儿童进入观察期后,可以画出可识别的形状来代表某种物体或形象,所以早期儿童的人物绘画中通常是以圆形来表征人的形象,在儿童绘画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蝌蚪形象的人物图形出现。在成人的图形世界中,人物形象应该包括头、躯干、四肢等基本构成部分,但是在儿童绘画的蝌蚪形象人物中,躯干的缺失和人物比例的失衡是最为鲜明的特征。主要特征集中于人物头部比例夸张,身体躯干不完整,完全违背了正常人物的结构要求。很多成年人会觉得主体形象非常可笑,甚至会批评孩子,这样画是错误的。究其现象的本质,错误的并不是儿童,儿童的思维世界中没有过多的规则和约束,而是在表达最真实的意识和客观物体。那么根据阿恩海姆的观点来看,蝌蚪人并不是错误的绘制,更不是有缺陷的人物形象,而是人物形象的简单表征再现。蝌蚪人是儿童认识物体的一种沟通媒介,是一种最为简单的表征再现,并且把握了人物形象的共性和本质属性。
由此可见,早期的儿童绘画在造型表现和空间的把握能力上极为不准确,并不是对对应物体的错误认识,而是抓住最概括的物体特征,不受细节拘束,毫无顾忌地表达感受,体现创作对象的本质。
2 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表征再现
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由几千年农业发展的文化背景下酿造而成的、带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特殊产物,并且在农村土壤中滋生与繁衍。这种艺术形式具备特定的审美心理和世界观,与劳作、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几年由于民间艺术价值的发现,中国民间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高潮。
观察民间艺术,由于其艺术精髓聚集了劳动人民的想象智慧,表征再现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风土人情、民俗节令、感情气质和审美观念,其创作的形式和思想都散发着独特的美的形式。不难发现,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物体与现实物体不怎么相像,民间造型艺术追求的“真”并不是由表及里的机械复制,而是艺术者以主观情绪为依托,对现实的再造过程,属于主观的真实反映。例如,民间艺术崇尚于圆形,认为圆形是“圆满”、“团圆”、“完整无缺”的吉祥寓意,所以在很多民间艺术的表现中以圆形作为表征再现的形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间剪纸中的人物形象,传统剪纸艺术中的人物眼睛完全不符合写实眼睛的比例要求,其眼睛形状近似圆形,整体结构大而圆,并且双眼相互连接,在整体构图中显得饱满而浑厚。“以大为美”也是中国民间艺术表征再现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头大或眼大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原始性的绘画中,重要的人物画得比其他的人物都要大,表现出人们对此人的崇尚和仰慕,这种表现形式常见于古代的“帝王图”,在近代社会的红色文化中,对于毛主席的领袖形象刻画也是以“大”为塑造的标准。由此可见,中国民间艺术造型的“真实性”是客观对象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充分体现出“神似而形不似”的境界。中国民间艺术的表征再现是一种神似而形不似的表现手法,论画以形似不太符合民间造型艺术的精髓。 中国民间艺术往往是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包含了精神与生活两个方面,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提炼出的艺术形式,是一种主观愿望的表达。在空间的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性,这种缺失性不是错误的表现,而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总结,雕塑出心中的真实,表达出事物本质的特点。
综上所述,早期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造型艺术都存在着“表征再现”的特性,在对物体造型的准确性和空间把握度上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种缺失性对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提供了有利的启示。
二 早期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空间维度缺失
绘画创造了画面的空间。画面的空间和物理的常态空间不同,画面空间是在二维空间中创造体积和深度效应从而表现对应物体的三维体。但是,在二维的画面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空间表现形式,不同的空间表现形式在技巧、审美心理以及信息传递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一般称为艺术造型中空间纬度的缺失。
早期儿童绘画基于自身的认识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劳动人民融合精神与生活的总结从而创作出民间艺术,但这两者不论从何种目的出发,其表现形式都存在着表征再现的特征,在其艺术的造型上也都存在着空间维度的缺失。
1 空间维度缺失性之全方位性
在常规绘画中一般采取的是“焦点透视”,而在中国民间艺术和早期儿童绘画中采取的是全方位透视,又可以称为多点透视。在绘画过程中,绘画者不是以一个点为标准的视觉观察点,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将不同立足点上所观察到的对象,按照特定的次序组织在画面中。
(1)早期儿童绘画中的全方位性
早期儿童绘画中的全方位性即是如何在一个平面中表现出物体的各个方面。早期的儿童没有经过焦点透视的训练,无法从一个视点出发,表现物体的多个面。所以,在绘画作品时会从自己的认识出发,全方位地观察客观物体。儿童一般用与画面垂直的方向表示物体的上部和下部,用与画面平行的方向表示物体的左部和右部,这样就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整体性。
(2)中国民间艺术的全方位性
中国民间艺术就是生活在艺术中的表征再现,既来源于生活又不完全临摹生活,民间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主客体关系,更是一种“主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中表达构图方位中主要以“自我”为中心,从而感受周围的一切事物,与儿童绘画相似的是都是与画面垂直的方向表示物体的上部和下部,用与画面平行的方向表示物体的左部和右部,从而表现画面的整体构图。
《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插图——“四方城”。观察者位于图画中间,与画面垂直于平行的方向代表了前后左右的关系,以多点的透视方法,全方位展现了建筑的布局,这种方法多见于古代的平面地图的绘制方法。当然,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也有类似全方位透视的方法展现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图画,云南苍源岩画中的《祭祀舞蹈图》从全方位展现出“身临其境”的舞蹈状态。这种造型的画面在民间艺术中比较常见,表现出劳动人民能在生活与实践中总结方法,以朴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2 空间维度缺失性之透视缺失性
透视的缺失性就是淡化焦点透视的原理,不以近大远小的固定视角观察点来描述物象,而是采用非常规的透视形式进行表现,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1)早期儿童绘画的透视缺失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必然的过程,当儿童早期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二维空间,而是要求再现事物的深度表现,要求如何将物体的不同定向区分开。由于儿童在发育早期还没有经过任何的专业绘画训练,所以无法用透视缩短法准确地刻画出倾斜的物体定向,往往采用的是“方向的倾斜法”表达物体的深度。所谓“方向的倾斜法”就是先描绘出物体的常规状态,然后再把画好的画倾斜到一定的角度进行观察,刻画出的物体表现为近小远大的视觉效果,与焦点透视的方法形成较大差异。
儿童早期绘画的透视缺失往往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儿童往往以一个四边形代表一个立方体,称为“正交投影”,这个阶段的四边形并不是代表立方体的一个面,而是代表完整的立方体形态,以平面来表征绘制对象的立体性;第二阶段,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儿童不再满足于用四边形代表立方体的二维空间要求,而是要求表现出立方体的两边侧面的定向,就会在四方形的两边附加上两个规则的长方形。这一现象充分证明儿童在此发展阶段还不能自发地掌握透视缩短法;第三阶段,由于儿童早期绘画的不断发展,儿童逐渐对物体的深度和空间产生兴趣,从而采用“倾斜投影”表现物体的深度定向,将画面中二维物象的垂直线进行倾斜变化而表现立体视角;第四阶段,儿童为了追求立方体的完整性,会表现出物体侧边的深度,将垂直线进行倾斜,将两个倾斜的侧边相连接,表现出物象的顶部,从而形成近小远大的特殊透视形态
儿童早期绘画通过四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实现物体的深度表现,这种方法不是对物体作了精确分析的结果,而是为了克服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而采取的一种自发措施。但是,这种表现的方法导致描绘的物象产生透视的缺陷感,完全不用考虑物象的距离远近所造成的大小差异,也就是近小远大的“透视颠倒”。
(2)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透视缺失性
老百姓在生活和劳动过程的积累中产生艺术的灵感,并且将生活和劳作的场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在不同的载体上。这些乡村老百姓没有经过正规的绘画培训,其艺术的表现形式和造型通常是很直接和淳朴的。所以,仔细观察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其透视遵循物体本源结构的特色,不依据焦点透视的视角观察物体。通常不以近大远小的正常视角刻画物体,而是采用相反的形式进行艺术表现,农民所画的侧面的房子都是近小远大。例如,在民间艺术中,农民为了多方位展现椅子的造型,采取了近小远大的构图方法,能将物体的不同侧面完全收入视角。在民间剪纸艺术中,物体的透视造型类似于儿童早期绘画中透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和第四个阶段。 3 空间维度缺失性之视觉屏障的透明性
绘画作品中视觉屏障的透明性是一种理想境界的表现形式,将一些不同过程、情节和不同空间、时间的画面组织在一起,形成灵活变化、内容丰富的特殊画面。展现了事物的过程和延续性,不受自然规律的束缚,形成视觉屏障的透明性。
(1)早期儿童绘画中视觉屏障的透明性
早期儿童绘画中物体叠加的形式成为绘画的主要视觉效果,即为透明画。儿童绘画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透明画是理智写实主义的一个标志,即图形重叠起来,本身被遮挡的线条没有删除。例如,绘制人物图形,其人物的服装是叠加在身体上面的,衣服的线条与身体的线条共同存在,人物形象是在穿上衣服之前就画好的。儿童的意识中认为人物的身体是首先存在的,只有在身体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穿上衣服。儿童没有预知的能力,没有意识到随着绘画程序的展开所带来的特殊视觉效果。
由此案例可以发现,透明画并不是儿童刻意追求的视觉效果,也不是人们刻意灌输给儿童的绘画方法,而是代表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展现了儿童意识中存在的一系列行为次序,这种次序是没有计划和任何目的的。
透明画是儿童绘画中的一种典型视觉表现形式,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大,透明画的表现形式就会开始慢慢减少并消失。
(2)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中视觉屏障的透明性
民间艺术通常会淡化方位、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例如,以孕妇为描绘对象时,通常以直接的主观性来表现特殊的造型。会将肚子里的胎儿与母亲同时绘制在同一画面中;在表现房屋的绘画作品中,房屋、屋外的大树、屋内的陈设也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这种造型表现给予欣赏者无视觉屏障的无限遐想。
在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构图中,经常发现一些不合乎自然时空规律的画面表现形式,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将多种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跨越时空的理想境界。这种人为的组合形式通常以剖面图进行表现,是一种物象深层次内质结构的造型形式,烘托出民间绘画中追求事物真相的本色,这种特殊的认知方式是突破时空的局限,跨越客观时间、超越生态逻辑的主观自由创造,使得视觉的屏障透明了。
早期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艺术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没有经过正规美术绘画的学习,绘画对象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不是想象虚化的结果,并且表现了绘画者的真实内心世界,两者在空间维度缺失性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作为绘画的表现形式仍然存在诸多的差异性。
第一,发展性。中国民间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在特殊环境中自发形成的,并且带有不同地域性的明显特征;早期的儿童绘画体现出儿童与生俱来的观察与创作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意识形态的成熟发生变化,形成规范的常态表现形式。
第二,繁琐性。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是以民间的劳作和日常生活为主要创作源泉,其创作思维和意识形态成熟,艺术造型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大巧若拙。在较多的传统艺术中会融入植物花卉、丰富的人物形态以及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早期的儿童绘画虽然也是从主观意识出发,表达出所见所闻,但是由于幼儿的思维与意识形态尚不成熟,所形成的绘画表现形式幼稚。
第三,表现手法。中国民间传统造型艺术的画面造型精细、内容丰富;而早期儿童绘画是以涂鸦为主要表现方法,两者在艺术手法和最终的视觉效果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不论是早期的儿童绘画还是中国民间造型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其艺术形态和造型都不是以物象的准确性为唯一标准的,而是以艺术表征形式呈现物象的本质,这种造型的表现形式在当代更多地用于绘画和设计的造型中。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格罗姆,李甦译:《儿童绘画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3] 吕胜中:《造型的原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 吕胜中:《再见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彭娅菲,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关键词:表征再现 缺失性 艺术造型 空间维度
绘画是在平面中临摹客观对象,表达画者情感的一种艺术活动,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见证之一。而儿童绘画既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存在着独特的逻辑思维和表现形式。低龄儿童的绘画元素主要由简单的点线面和少数特质清晰的色彩组成,既是感官与情感的知觉活动产物,同时也是再现活动的产物,早期的儿童绘画造型与中国民间艺术造型在二维空间的表现形式上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
早期的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艺术都是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条件下产生的,他们混淆主体与客体、空间层次与时间次序的关系,将愿望与现实融合,作品中抛开现实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呈现出想象、情绪等主观创作因素,达到以形写神,得其神而忘其形,形有限而意无限的境界。纵观艺术发展的历史,许多有名的绘画造型和设计作品都有着相似之处。
儿童绘画与中国民间的造型艺术在空间表现上都体现出纬度的缺失感,混淆了客观物象的远近关系和各个面的空间定向,从而创作出不以常态的眼睛观察的艺术作品。
一 早期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表征再现
“表征再现”指的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外部表现,其核心是根据客观对象的本质和创作者主观的情感表达,借用特定的载体创造与客观对象本质相一致的等价物。其造型不是对客观对象的精确临摹,而是本质特征的呈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支持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论画以形似的临摹观点,而是通过捕捉和体现创作对象的本质和内涵表达自己的思想。
1 早期儿童绘画的表征再现
由涂鸦形式发端,发展到再现形式的儿童绘画中,体现出儿童早期作品的再现能力。观察儿童绘画的人物作品,不一定是以形似为准则的表现物体,从中可以发现是以圆形来再现头、眼睛、鼻子和嘴巴,依据阿恩海姆的观点,儿童画出以圆形为人物的再现元素,不是错误地观察,而是将圆形看作人物特征的再现等价物。
儿童早期,儿童对图形没有形成特定的概念,主要以自己的客观感受控制身体的动作,用画笔在纸张上留下想象中的轨迹。身体的运动行为和客观对象直觉化的表征行为相互结合,促使儿童早期的绘画已经具备了象征意义的自由标记。例如,飞机起飞的声音是喧嚣的,儿童会以无序的旋转线条来代表飞机起飞的噪音。这种简单的抽象线条图画是表征性绘画活动的开始,儿童经过抽象线条图画的阶段后,会在偶然间发现自己画出的封闭性的不规则的线条,这种封闭性的线条形成儿童早期的绘制图形——圆形,圆形代表了儿童绘画中表征再现的早期形状,对儿童后期的绘画起到了重要的开启作用。笔者在与自己孩子的绘画游戏中,孩子口中一边念着圆形,一边涂鸦不规则的闭合图形,并且很自豪的大声告诉我,这是圆形。经过笔者个人对2周岁左右儿童的观察和分析,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初期涂鸦是一些随意且凌乱的线条,随着对图形认知的逐渐加深,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圆形的认知要比三角形和四边形更为深刻,会有意识地涂鸦出圆形,当然此时的圆形并不是多数人认为的规则图形,而是不规则的闭合图形。由此实验发现,早期的儿童绘画,特别是2周岁左右的儿童,虽然不能准确地绘制出圆形的形态,但是已经具备了清晰的图形意识,并且能画出代表圆形的表征图形。
圆形是儿童最早绘画的图形,而“人”是儿童最早产生绘画意识的对象之一,在儿童进入观察期后,可以画出可识别的形状来代表某种物体或形象,所以早期儿童的人物绘画中通常是以圆形来表征人的形象,在儿童绘画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蝌蚪形象的人物图形出现。在成人的图形世界中,人物形象应该包括头、躯干、四肢等基本构成部分,但是在儿童绘画的蝌蚪形象人物中,躯干的缺失和人物比例的失衡是最为鲜明的特征。主要特征集中于人物头部比例夸张,身体躯干不完整,完全违背了正常人物的结构要求。很多成年人会觉得主体形象非常可笑,甚至会批评孩子,这样画是错误的。究其现象的本质,错误的并不是儿童,儿童的思维世界中没有过多的规则和约束,而是在表达最真实的意识和客观物体。那么根据阿恩海姆的观点来看,蝌蚪人并不是错误的绘制,更不是有缺陷的人物形象,而是人物形象的简单表征再现。蝌蚪人是儿童认识物体的一种沟通媒介,是一种最为简单的表征再现,并且把握了人物形象的共性和本质属性。
由此可见,早期的儿童绘画在造型表现和空间的把握能力上极为不准确,并不是对对应物体的错误认识,而是抓住最概括的物体特征,不受细节拘束,毫无顾忌地表达感受,体现创作对象的本质。
2 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表征再现
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由几千年农业发展的文化背景下酿造而成的、带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特殊产物,并且在农村土壤中滋生与繁衍。这种艺术形式具备特定的审美心理和世界观,与劳作、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几年由于民间艺术价值的发现,中国民间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高潮。
观察民间艺术,由于其艺术精髓聚集了劳动人民的想象智慧,表征再现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风土人情、民俗节令、感情气质和审美观念,其创作的形式和思想都散发着独特的美的形式。不难发现,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物体与现实物体不怎么相像,民间造型艺术追求的“真”并不是由表及里的机械复制,而是艺术者以主观情绪为依托,对现实的再造过程,属于主观的真实反映。例如,民间艺术崇尚于圆形,认为圆形是“圆满”、“团圆”、“完整无缺”的吉祥寓意,所以在很多民间艺术的表现中以圆形作为表征再现的形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间剪纸中的人物形象,传统剪纸艺术中的人物眼睛完全不符合写实眼睛的比例要求,其眼睛形状近似圆形,整体结构大而圆,并且双眼相互连接,在整体构图中显得饱满而浑厚。“以大为美”也是中国民间艺术表征再现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头大或眼大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原始性的绘画中,重要的人物画得比其他的人物都要大,表现出人们对此人的崇尚和仰慕,这种表现形式常见于古代的“帝王图”,在近代社会的红色文化中,对于毛主席的领袖形象刻画也是以“大”为塑造的标准。由此可见,中国民间艺术造型的“真实性”是客观对象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充分体现出“神似而形不似”的境界。中国民间艺术的表征再现是一种神似而形不似的表现手法,论画以形似不太符合民间造型艺术的精髓。 中国民间艺术往往是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包含了精神与生活两个方面,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提炼出的艺术形式,是一种主观愿望的表达。在空间的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性,这种缺失性不是错误的表现,而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总结,雕塑出心中的真实,表达出事物本质的特点。
综上所述,早期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造型艺术都存在着“表征再现”的特性,在对物体造型的准确性和空间把握度上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种缺失性对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提供了有利的启示。
二 早期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空间维度缺失
绘画创造了画面的空间。画面的空间和物理的常态空间不同,画面空间是在二维空间中创造体积和深度效应从而表现对应物体的三维体。但是,在二维的画面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空间表现形式,不同的空间表现形式在技巧、审美心理以及信息传递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一般称为艺术造型中空间纬度的缺失。
早期儿童绘画基于自身的认识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劳动人民融合精神与生活的总结从而创作出民间艺术,但这两者不论从何种目的出发,其表现形式都存在着表征再现的特征,在其艺术的造型上也都存在着空间维度的缺失。
1 空间维度缺失性之全方位性
在常规绘画中一般采取的是“焦点透视”,而在中国民间艺术和早期儿童绘画中采取的是全方位透视,又可以称为多点透视。在绘画过程中,绘画者不是以一个点为标准的视觉观察点,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将不同立足点上所观察到的对象,按照特定的次序组织在画面中。
(1)早期儿童绘画中的全方位性
早期儿童绘画中的全方位性即是如何在一个平面中表现出物体的各个方面。早期的儿童没有经过焦点透视的训练,无法从一个视点出发,表现物体的多个面。所以,在绘画作品时会从自己的认识出发,全方位地观察客观物体。儿童一般用与画面垂直的方向表示物体的上部和下部,用与画面平行的方向表示物体的左部和右部,这样就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整体性。
(2)中国民间艺术的全方位性
中国民间艺术就是生活在艺术中的表征再现,既来源于生活又不完全临摹生活,民间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主客体关系,更是一种“主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中表达构图方位中主要以“自我”为中心,从而感受周围的一切事物,与儿童绘画相似的是都是与画面垂直的方向表示物体的上部和下部,用与画面平行的方向表示物体的左部和右部,从而表现画面的整体构图。
《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插图——“四方城”。观察者位于图画中间,与画面垂直于平行的方向代表了前后左右的关系,以多点的透视方法,全方位展现了建筑的布局,这种方法多见于古代的平面地图的绘制方法。当然,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也有类似全方位透视的方法展现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图画,云南苍源岩画中的《祭祀舞蹈图》从全方位展现出“身临其境”的舞蹈状态。这种造型的画面在民间艺术中比较常见,表现出劳动人民能在生活与实践中总结方法,以朴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2 空间维度缺失性之透视缺失性
透视的缺失性就是淡化焦点透视的原理,不以近大远小的固定视角观察点来描述物象,而是采用非常规的透视形式进行表现,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1)早期儿童绘画的透视缺失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必然的过程,当儿童早期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二维空间,而是要求再现事物的深度表现,要求如何将物体的不同定向区分开。由于儿童在发育早期还没有经过任何的专业绘画训练,所以无法用透视缩短法准确地刻画出倾斜的物体定向,往往采用的是“方向的倾斜法”表达物体的深度。所谓“方向的倾斜法”就是先描绘出物体的常规状态,然后再把画好的画倾斜到一定的角度进行观察,刻画出的物体表现为近小远大的视觉效果,与焦点透视的方法形成较大差异。
儿童早期绘画的透视缺失往往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儿童往往以一个四边形代表一个立方体,称为“正交投影”,这个阶段的四边形并不是代表立方体的一个面,而是代表完整的立方体形态,以平面来表征绘制对象的立体性;第二阶段,在儿童早期发展阶段,儿童不再满足于用四边形代表立方体的二维空间要求,而是要求表现出立方体的两边侧面的定向,就会在四方形的两边附加上两个规则的长方形。这一现象充分证明儿童在此发展阶段还不能自发地掌握透视缩短法;第三阶段,由于儿童早期绘画的不断发展,儿童逐渐对物体的深度和空间产生兴趣,从而采用“倾斜投影”表现物体的深度定向,将画面中二维物象的垂直线进行倾斜变化而表现立体视角;第四阶段,儿童为了追求立方体的完整性,会表现出物体侧边的深度,将垂直线进行倾斜,将两个倾斜的侧边相连接,表现出物象的顶部,从而形成近小远大的特殊透视形态
儿童早期绘画通过四个阶段的发展,逐步实现物体的深度表现,这种方法不是对物体作了精确分析的结果,而是为了克服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而采取的一种自发措施。但是,这种表现的方法导致描绘的物象产生透视的缺陷感,完全不用考虑物象的距离远近所造成的大小差异,也就是近小远大的“透视颠倒”。
(2)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透视缺失性
老百姓在生活和劳动过程的积累中产生艺术的灵感,并且将生活和劳作的场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在不同的载体上。这些乡村老百姓没有经过正规的绘画培训,其艺术的表现形式和造型通常是很直接和淳朴的。所以,仔细观察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其透视遵循物体本源结构的特色,不依据焦点透视的视角观察物体。通常不以近大远小的正常视角刻画物体,而是采用相反的形式进行艺术表现,农民所画的侧面的房子都是近小远大。例如,在民间艺术中,农民为了多方位展现椅子的造型,采取了近小远大的构图方法,能将物体的不同侧面完全收入视角。在民间剪纸艺术中,物体的透视造型类似于儿童早期绘画中透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和第四个阶段。 3 空间维度缺失性之视觉屏障的透明性
绘画作品中视觉屏障的透明性是一种理想境界的表现形式,将一些不同过程、情节和不同空间、时间的画面组织在一起,形成灵活变化、内容丰富的特殊画面。展现了事物的过程和延续性,不受自然规律的束缚,形成视觉屏障的透明性。
(1)早期儿童绘画中视觉屏障的透明性
早期儿童绘画中物体叠加的形式成为绘画的主要视觉效果,即为透明画。儿童绘画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透明画是理智写实主义的一个标志,即图形重叠起来,本身被遮挡的线条没有删除。例如,绘制人物图形,其人物的服装是叠加在身体上面的,衣服的线条与身体的线条共同存在,人物形象是在穿上衣服之前就画好的。儿童的意识中认为人物的身体是首先存在的,只有在身体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穿上衣服。儿童没有预知的能力,没有意识到随着绘画程序的展开所带来的特殊视觉效果。
由此案例可以发现,透明画并不是儿童刻意追求的视觉效果,也不是人们刻意灌输给儿童的绘画方法,而是代表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展现了儿童意识中存在的一系列行为次序,这种次序是没有计划和任何目的的。
透明画是儿童绘画中的一种典型视觉表现形式,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大,透明画的表现形式就会开始慢慢减少并消失。
(2)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中视觉屏障的透明性
民间艺术通常会淡化方位、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例如,以孕妇为描绘对象时,通常以直接的主观性来表现特殊的造型。会将肚子里的胎儿与母亲同时绘制在同一画面中;在表现房屋的绘画作品中,房屋、屋外的大树、屋内的陈设也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这种造型表现给予欣赏者无视觉屏障的无限遐想。
在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构图中,经常发现一些不合乎自然时空规律的画面表现形式,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将多种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跨越时空的理想境界。这种人为的组合形式通常以剖面图进行表现,是一种物象深层次内质结构的造型形式,烘托出民间绘画中追求事物真相的本色,这种特殊的认知方式是突破时空的局限,跨越客观时间、超越生态逻辑的主观自由创造,使得视觉的屏障透明了。
早期儿童绘画和中国民间艺术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没有经过正规美术绘画的学习,绘画对象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不是想象虚化的结果,并且表现了绘画者的真实内心世界,两者在空间维度缺失性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作为绘画的表现形式仍然存在诸多的差异性。
第一,发展性。中国民间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在特殊环境中自发形成的,并且带有不同地域性的明显特征;早期的儿童绘画体现出儿童与生俱来的观察与创作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意识形态的成熟发生变化,形成规范的常态表现形式。
第二,繁琐性。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是以民间的劳作和日常生活为主要创作源泉,其创作思维和意识形态成熟,艺术造型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大巧若拙。在较多的传统艺术中会融入植物花卉、丰富的人物形态以及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早期的儿童绘画虽然也是从主观意识出发,表达出所见所闻,但是由于幼儿的思维与意识形态尚不成熟,所形成的绘画表现形式幼稚。
第三,表现手法。中国民间传统造型艺术的画面造型精细、内容丰富;而早期儿童绘画是以涂鸦为主要表现方法,两者在艺术手法和最终的视觉效果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不论是早期的儿童绘画还是中国民间造型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其艺术形态和造型都不是以物象的准确性为唯一标准的,而是以艺术表征形式呈现物象的本质,这种造型的表现形式在当代更多地用于绘画和设计的造型中。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格罗姆,李甦译:《儿童绘画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3] 吕胜中:《造型的原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 吕胜中:《再见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彭娅菲,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