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世界,足球运动已成为最受关注的体育运动之一。然而,随着足球项目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足球暴力也成为了当今国际体育竞赛中的严重问题之一。足球暴力是指在足球领域内,一切与足球比赛有关的,发生在观众之间、球员之间、观众与球员之间、球员与裁判之间和观众与裁判之间的一种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包括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
中国有关足球暴力的第一次记载出现在1933年10月全国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中。近年来,我国职业足球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影响了足球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分析我国足球暴力产生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因素:
一、经济因素
从发生过暴力事件的赛区来看,除北京外,沿海及经济发达城市几乎没有发生过足球暴力事件。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生活节奏快,经济意识强,工作竞争激烈,他们将足球仅仅作为消遣活动,并不非常看中比赛结果。反观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受传统观念及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人们观念陈旧、业余文化生活单一,又习惯固有的生活方式,没有那种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决心,加之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环境中的一些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和强烈的不满,如下岗失业、腐败贪污等。他们看到一些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富裕,有些人会羡慕与自卑,但并不愿意将这种感情外露,这种情绪压抑久了,导致人们的心理烦躁。在足球赛场上的热烈气氛中,受现场裁判、对方球员或球迷的影响,他们内心的不平衡、不满情绪就发泄了出来。
二、观众因素
球迷(观众)依据看球的目的可分为六类:a.求知型:求知比赛结果是此类观众的主要动机,此外还包括有偏重对比赛技术、战术和规则的求知。b.审美型:这类球迷把足球比赛当成艺术品来欣赏,他们和求知型球迷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常常是观众席上的“斯文派”,其行为表现为狂而不噪。c.娱乐型:这类球迷来到球场是为了娱乐、消遣、度过余暇。d.求同型:人们有一种求得社会归属和他人认同的社会心理。求同型与娱乐型球迷往往随赛场气氛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其行为一般表现为随波逐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认同与比赛结果的功利关系相一致。e.发泄狂热型:这部分球迷特别迷恋球场的热烈气氛(呐喊、嘘吹、唱歌、吹口哨、鸣喇叭等),他们一般表现为心理因素不稳定,场内外任何正常或不正常的事件均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该群体是足球赛场热烈场面的主力军,再加上足球比赛之外的种种社会问题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过失的狂热行为,也是影响赛场秩序不稳定的关键群体。f.足球流氓:足球流氓是指那些经常在足球场上寻衅滋事,借看球之名发泄情绪和寻找刺激,他们往往故意制造事端,惟恐天下不乱,并以此为乐为荣。在上述各类型中除足球流氓外,其余均寄情于足球,都有自己所喜欢的球队。
在特定的场所和氛围中,观众之所以会有暴力行为,主要是受其自身的唤醒水平、去个体化、自我显示心理、输不起的偏爱心理等心理因素以及球迷的自身素养问题的影响而导致。
三、环境因素
米勒研究认为:自然环境(气温、噪音、空气污染)的变化会构成紧张性刺激,这种变化通过促进优势反应、削弱信息加工或察觉失控,使暴力行为发生。气温和噪音对暴力行为的影响已有了明确的证据。安德森对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热的地区、较热的时间段和暴力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Wilson研究发现,噪音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暴力欲望。
球场的人口密度也会对球场暴力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米勒的研究同时发现,人际环境(领域的侵占、个体空间的打扰、过高的人口密度)的变化也会构成紧张性刺激,而这种紧张性刺激会引发人们对个人空间的偏爱,球场中的人口密度又高,所以嘈杂的环境也是引发球迷之间的暴力冲突的因素之一。
四、职能部门因素
一些赛区的管理者地区主义严重,缺乏大局观,对球迷实施不正确和过激的管理。管理者对主场球迷倾向于本队的一些过激行为,往往持默许的态度,认为这种过激行为是热爱己队的表现,这极易形成麻痹思想,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必然无法控制事态。一些管理者还在公共场合对球迷的过激行为大加赞赏,认为球迷够“热情”,主场气氛热烈,球市火爆,这也容易给球迷带来一种心理暗示,极易成为暴力事件的导火线。另一方面,一些赛区为了防止球迷闹事,草木皆兵,往往采取过激行为,出动警力粗鲁地进行镇压,训斥似的对待观众,非常不礼貌地检查,让观众感觉自己就像罪犯一样受到“特殊关照”,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产生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带着怨气和愤怒去看球,并借此发泄,成为球迷滋事的一个重大隐患。
五、裁判因素
我国足球裁判总体水平不高,顶尖裁判员不多。2008年我国的国际足球裁判员只有7人,其中3名主裁判员,4名助理裁判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裁判水平间接反映了我国足球水平。裁判员是足球比赛场上的法官,其公平正直、不偏不倚、摒弃私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品质和态度,以及对比赛双方,尤其对重点对象的理解和监控能力,对于防止和杜绝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有的裁判员因为“收黑钱”、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等,在比赛中出现错判、漏判等行为,足球暴力事件的情形时有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卫荣.试谈中国足球的暴力隐患[J].四川体育科学,2001(3):5-7.
中国有关足球暴力的第一次记载出现在1933年10月全国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中。近年来,我国职业足球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影响了足球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分析我国足球暴力产生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因素:
一、经济因素
从发生过暴力事件的赛区来看,除北京外,沿海及经济发达城市几乎没有发生过足球暴力事件。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生活节奏快,经济意识强,工作竞争激烈,他们将足球仅仅作为消遣活动,并不非常看中比赛结果。反观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受传统观念及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人们观念陈旧、业余文化生活单一,又习惯固有的生活方式,没有那种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决心,加之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环境中的一些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和强烈的不满,如下岗失业、腐败贪污等。他们看到一些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富裕,有些人会羡慕与自卑,但并不愿意将这种感情外露,这种情绪压抑久了,导致人们的心理烦躁。在足球赛场上的热烈气氛中,受现场裁判、对方球员或球迷的影响,他们内心的不平衡、不满情绪就发泄了出来。
二、观众因素
球迷(观众)依据看球的目的可分为六类:a.求知型:求知比赛结果是此类观众的主要动机,此外还包括有偏重对比赛技术、战术和规则的求知。b.审美型:这类球迷把足球比赛当成艺术品来欣赏,他们和求知型球迷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常常是观众席上的“斯文派”,其行为表现为狂而不噪。c.娱乐型:这类球迷来到球场是为了娱乐、消遣、度过余暇。d.求同型:人们有一种求得社会归属和他人认同的社会心理。求同型与娱乐型球迷往往随赛场气氛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其行为一般表现为随波逐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认同与比赛结果的功利关系相一致。e.发泄狂热型:这部分球迷特别迷恋球场的热烈气氛(呐喊、嘘吹、唱歌、吹口哨、鸣喇叭等),他们一般表现为心理因素不稳定,场内外任何正常或不正常的事件均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该群体是足球赛场热烈场面的主力军,再加上足球比赛之外的种种社会问题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过失的狂热行为,也是影响赛场秩序不稳定的关键群体。f.足球流氓:足球流氓是指那些经常在足球场上寻衅滋事,借看球之名发泄情绪和寻找刺激,他们往往故意制造事端,惟恐天下不乱,并以此为乐为荣。在上述各类型中除足球流氓外,其余均寄情于足球,都有自己所喜欢的球队。
在特定的场所和氛围中,观众之所以会有暴力行为,主要是受其自身的唤醒水平、去个体化、自我显示心理、输不起的偏爱心理等心理因素以及球迷的自身素养问题的影响而导致。
三、环境因素
米勒研究认为:自然环境(气温、噪音、空气污染)的变化会构成紧张性刺激,这种变化通过促进优势反应、削弱信息加工或察觉失控,使暴力行为发生。气温和噪音对暴力行为的影响已有了明确的证据。安德森对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热的地区、较热的时间段和暴力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Wilson研究发现,噪音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暴力欲望。
球场的人口密度也会对球场暴力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米勒的研究同时发现,人际环境(领域的侵占、个体空间的打扰、过高的人口密度)的变化也会构成紧张性刺激,而这种紧张性刺激会引发人们对个人空间的偏爱,球场中的人口密度又高,所以嘈杂的环境也是引发球迷之间的暴力冲突的因素之一。
四、职能部门因素
一些赛区的管理者地区主义严重,缺乏大局观,对球迷实施不正确和过激的管理。管理者对主场球迷倾向于本队的一些过激行为,往往持默许的态度,认为这种过激行为是热爱己队的表现,这极易形成麻痹思想,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必然无法控制事态。一些管理者还在公共场合对球迷的过激行为大加赞赏,认为球迷够“热情”,主场气氛热烈,球市火爆,这也容易给球迷带来一种心理暗示,极易成为暴力事件的导火线。另一方面,一些赛区为了防止球迷闹事,草木皆兵,往往采取过激行为,出动警力粗鲁地进行镇压,训斥似的对待观众,非常不礼貌地检查,让观众感觉自己就像罪犯一样受到“特殊关照”,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产生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带着怨气和愤怒去看球,并借此发泄,成为球迷滋事的一个重大隐患。
五、裁判因素
我国足球裁判总体水平不高,顶尖裁判员不多。2008年我国的国际足球裁判员只有7人,其中3名主裁判员,4名助理裁判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裁判水平间接反映了我国足球水平。裁判员是足球比赛场上的法官,其公平正直、不偏不倚、摒弃私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品质和态度,以及对比赛双方,尤其对重点对象的理解和监控能力,对于防止和杜绝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有的裁判员因为“收黑钱”、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等,在比赛中出现错判、漏判等行为,足球暴力事件的情形时有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卫荣.试谈中国足球的暴力隐患[J].四川体育科学,200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