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音”考辨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chen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德音”一词常见于先秦的典籍,尤其在《诗经》中,它更是频繁地出现。这个词语看似简单,却引起了诸家各种不同的解说,让人莫衷一是,不知何从。事实上,诸家之所以未能准确地解释其含义,是因为不了解“德音”一词的起源和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本文通过梳理先秦有关“德音”一词的文献,试图正确地解释“德音”的含义。并从“德音”一词的演变中,关照先秦至西汉政治文化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 《诗经》;德音;思想变革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2-0042-02
  一、《诗经》中的“德音”
  本文最初关注“德音”,就是因为在《诗经》中频繁地遇见这一词语。而对这一个词语的解释,各家莫衷一是,难以定夺,造成了理解上的困扰。《诗经》中涉及“德音”一词凡十二次,涉及篇目共十一篇。兹将相关经文引于下:
  《邶风 · 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邶风 · 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郑风 · 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秦风 · 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豳风 · 狼跋》公孙硕肤,德音不瑕。《小雅 · 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小雅 · 南山有台》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小雅 · 南山有台》乐只君子,德音是茂。《小雅 · 车舝》匪饥匪渴,德音来括。《小雅 · 隰桑》既见君子,德音孔胶。《大雅 · 皇矣》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大雅 · 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郑玄对“德音”的解释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夫妇之言”,认为“德音”是夫妇间诉说情意的话,如《日月》《谷风》;二是“性与德”,将“德音”中“音”的含义省去,更强调“德”的一面,认为“德音”指其本性与道德,如《有女同车》《小戎》;三是“道德之教”,认为“德音”是君主的“教令”“教化”,如《鹿鸣》《车舝》《隰桑》《假乐》。
  鄭玄是汉末的经学大师,曾遍注群经,他对经文的解释自有其根据和来源。“德音”一词如此频繁的在《诗经》中出现,郑玄肯定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最终并没有将“德音”整齐划一的解释为一个意思,而是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这说明至少在郑玄看来,“德音”一词确实有其丰富的内涵。那么“德音”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不妨看看其他典籍中对“德音”的解释。
  二、“德音”的基本内涵
  事实上,除了《诗经》,先秦的其他典籍中,“德音”一词也大量的出现。通过考察这些“德音”的内涵,对理解《诗经》中“德音”的含义,也十分有帮助。《礼记 · 乐记》云: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子夏对曰:“……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
  魏文侯向子夏请教,问子夏为何他听郑国、卫国的音乐不知道疲倦,而听古乐就想睡觉呢?子夏阐明了“音”和“乐”的区别,他认为“音”与“乐”虽有相似的地方而不同。“音”有好有坏,分为“德音”和“溺音”。“溺音”包含了各种极端的情感,让人的情绪自由抒发而没有节制,所以让人不知疲倦。但是它对人的道德和志向的培养不仅没有丝毫帮助,反而还会起到不好的作用。而“德音”节奏、声律和谐适度,并配以内容合适的诗加以咏诵,让人听了心气平和,有助于修身养性,涵养性情。很显然,在这里“德音”是“中正平和的乐音”之意。《礼记 · 文王世子》:
  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
  在《文王世子》中记叙了周代的养老之礼。其中有一个环节是乐工奏完《清庙》之后,接受供养的老人们可以自由的交谈,但是交谈的内容必须与“君臣父子长幼”相关,这样才能“合德音之致”。《说文》“致,送诣也”,引申为“到达、到来”之意。“合德音之致”也就是说,老人们说的话要与到来的“德音”相符合。郑玄所谓“说合乐之所美,以成其意。”是也。很明显,这里的“乐”“德音”指的就是刚才演奏过的《清庙》。那么,与《清庙》相类似的,中正平和的乐歌,似乎都可以被称作“德音”。那么“德音”是怎么产生的呢?《礼记正义》云:
  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
  “德音”一定要在“天地顺”“五谷昌”的“大当”的情况下才会存在。只有在这样状况下,再配合适宜的乐器演奏,神才会愉悦并赐福。那么这样的国和民治的状况是怎样来的呢?首先是要尊崇先王道德之教,只有符和了先王之教,国家才能和顺,“德音”才能真正被奏响。所以表示中正平和的乐音的“德音”,又产生了“先王道德之教”的含义。
  《小雅 ·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笺云:德音,先王道德之教也。孔,甚。昭,明也。视,古示字也。饮酒之礼,於旅也语。嘉宾之语先王德教甚明,可以示天下之民,使之不愉於礼义。是乃君子所法傚,言其贤也。
  在这里,郑玄认为“德音”是先王道德之教。他认为,在饮酒礼上旅酬的环节,嘉宾要根据所听的乐歌,阐释先王的道德之教,也就是阐释先王事迹、政令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对后人的启示。这么看来,《清庙》不止有因为其音乐上有旋律中正平和的特点而被称作“德音”,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包含了先王的神圣的、具有示范效应的事迹,而被称为“德音”。
  三、“德音”之变
  到了西周末期,“诗”与“乐”分离,“诗”成了可以被单独认识的对象,“诗”的独特价值也被逐渐发掘。原本需要与“乐”配合,在礼典上咏诵的“诗”,由于礼崩乐坏、诸侯力征,加之王权的衰微,逐渐地脱离了“乐”和“礼”的束缚。它被贵族们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的引用与诠释。它原本固化的、高居庙堂的“王者之迹”“先王道德之教”的意义,被逐渐地应用到现实的政治环境之中。人们不再盲目的祭祀与崇拜,而是更加务实,强调勤政爱民,富国强兵。   由于礼崩乐坏,诸侯之间侵伐加剧,西周时期由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维持的相对和平的状况被打破。出于现实的政治需要,国家要想立足和生存,就必须修德勤政,富国强兵。以往对“神”的崇拜,逐渐转移到对“民”的重视上来。这个时候,各国的君主成了关键,只有君主有德,并兢兢业业、勤政爱民,才能使一个国家富强,在诸侯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君权”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君权地位的“提高”,反映在“德音”一詞上,就是“德音”的主体发生了转移。原本“德音”只能是“先王道德之教”,只有伟大的先王圣贤如文王、武王、周公、成王等人的事迹和教令才能称之为“德音”。《新书》云:
  仁行而义立,德博而化富。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行,是以德音远也。是故尧教化及雕题蜀越,抚交趾,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训及大夏渠叟,北中幽都,及狗国与人身而鸟面,及焦侥。
  《新书》虽然是西汉的作品,但这则材料记载的却是上古时期的事。将尧之教化称为“德音”,可见哪怕到了西汉,“德音”为“远古先王的教化与事迹”这一含义仍然保留了下来。然而,到了春秋时期,出于实际的政治需要,庙堂之上“先王”“神祖”的影响逐渐减弱,人们将国富民强的希冀寄托在现世的君主身上。所以现世君主的教化和政令也可以被称为“德音”。《左传 · 襄公九年》:
  公子騑趋进,曰:“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大国不加德音而乱以要之,使其鬼神不获歆其禋祀。”
  很明显,这里的“德音”指晋、楚两国的道德教化和政令,它强调现世晋、楚二君的恩惠政策。由此,“德音”一词到了春秋时期,确实由“先王”的“道德之教”“王者之迹”,转化为了现世君主的道德教化和恩惠政策。“德音”的主体完成了由“神”“先王”到“现世君主”的下移。到了战国晚期,这种以君主为主体的“德音”观念,则完全形成了。
  四、结语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材料,首先阐明了“德音”的基本含义。从“乐”的角度来讲,“德音”是“中正平和的乐音”,从“诗”的角度来讲,“德音”是“先王道德之教”“王者之迹”。在西周早期,“德音”的主体只能是如文王、武王、周公、成王一类的“先王”,他们的事迹和政令被称作“德音”。人们只能在“先王”的光环下匍匐,并且对先王的事迹和政令做合理性、合法性和神圣性的论证,所谓“合德音之致”是也。最晚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礼崩乐坏、诸侯力征,由礼乐制度和宗法制维系的和平被打破。诸侯为了应对与别国的竞争,出于实际的政治考量,不得不勤政爱民,以求富国强兵。这个时期,“德音”的主体逐渐由“先王”下达到“现世之君”。所以“现世之君”的道德教令也可以被称作“德音”。到了战国,“现世之君”的权威已经完全稳固,他们的政令教化就是“德音”,总之,“德音”的主体由“先王”到“现世之君”再到的转变,反映了西周以来神权和王权不断衰微的过程。“德音”终于从庙堂之上,走到了世俗之中。
  参考文献:
  [1](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清)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马银琴.两周诗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彭明宏,男,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
其他文献
【摘要】 情诗是世界文学常见的体裁,在贵州侗族情歌和英国浪漫主义情诗中均可见大量的自然意象,这一跨时空、跨国别、跨民族的文学共性并非巧合。本文通过对两种情诗在艺术手法、社会背景及其折射出的哲学思想三个方面的平行比较,试图解释二者均将自然与爱情相勾连背后的深层逻辑。  【关键词】 侗族情歌;英国浪漫主义情诗;自然;平行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X一时爽,Y”构式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两种结构模式,一种体现消极的语义的特征,包含转折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比,凸显劝勉;另一种表达积极的语义特征,包含递进的逻辑关系,强化递进,凸显状态。该构式之所以演变出两种不同的用法,最大动因就是语言主体的主观认知不同,说话人为了构建自己的立场而选用不同的构式表达。  【关键词】 流行构式;主观性;立场表达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作为解构笛福经典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的经典作品,库切的《福》中最为明显的突破便是以女性叙述人身份介入经典的苏珊 · 巴顿。本文以赋予了经典故事以女性声音的苏珊为切入点,分析《福》中“女性书写”,进而对库切试图通过小说传达出的对“二元”与“多元”等后现代、后殖民问题的反思进行解读。  【关键词】 《福》;苏珊 · 巴顿;女性书写;解构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帘”在宋词中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意象。李清照作为宋代极具代表性的女词人,其笔下的“帘”意象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功能。通过卷帘与垂帘两种“帘”的状态,表达不同的心境。别出心裁创设“卷帘人”形象,增进了人与物的互动。相较于男词人程式化、单一化地运用“帘”这一意象,李清照笔下的“帘”体现出女词人对意象使用的灵动和敏感。  【关键词】 帘;李清照;卷帘人;宋词;女性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 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引入民俗文化保护领域,是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当前,珠海民俗文化面临失传危机,本文结合珠海民俗文化保护现状,分析珠海民俗文化保护面临的危机以及民俗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存在的问题,总结和反思了珠海民俗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民俗文化;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体系;知识产权利益分配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至新世纪,反应王昭君的影视剧有很多。本文选取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部影视剧以及2000年以后的两部影视剧作为解读的文本,分析楚文化与大众文化随着不同时代,在这五个不同版本的影视剧中怎样相互博弈、不同取舍,由此探讨楚文化在当今影视剧中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 昭君形象;楚文化;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浓缩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文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通过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来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途径。我国的“非遗”木雕文化涵盖了传统技艺、民族文化、道德精神,这其中又以东阳木雕为代表。本文就以对东阳木雕的保护与传承为例来探讨“非遗”木雕文化的传承及路径。  【关键词】 东阳木雕;教育传
期刊
【摘要】 唐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在唐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统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藩镇割据成为唐中叶至五代十国时期一个重要政治历史现象。安史之亂后,藩镇割据威胁唐王朝的统治,唐王朝为应对危机,稳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唐中后期的问题基本是围绕藩镇而展开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究唐统治方式变化的缘由,即:安史之乱后的政治形势;安史之乱后社会状况;安史之乱后边疆状况。  【关键词】 唐开元天
期刊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审美观念上带来的影响较大。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使得声乐艺术审美观念发生巨变。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与文化积淀,声乐艺术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审美观念方面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基于传统文化审美的视角,就声乐艺术的审美观进行了
期刊
【摘要】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传承的重要工具与艺术形式,也是古人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之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元素逐渐进入到了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当中,为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带来美的体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画本身与视觉传达设计就有许多共通之处。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使用中国画元素,不仅能够使得相关的设计变得更加独特更具历史厚重感,还能够通过有关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