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物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现就在学习新课标及贯彻新课标理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1. 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
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讲相对运动,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的子弹的真实故事;讲液体浸润、解释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说 “ 落汤鸡 ” 而不说 “ 落汤鸭 ” 的道理;讲实深与视深,引用了毛主席诗词名句: “ 鱼翔浅底 ” 来例证。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信,宣传递轻松愉快。
我们的老师经常采用细嚼慢咽式的讲法。初上讲台,一节课的内容很快就讲完了,学生学习后就发生错误。随着老师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讲得就越细,课就越拉越长。譬如说,老师讲课不仅讲了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讲了一些学生听课之后容易发生的错误。学生自己学习后对内容理解发生的错误,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后才能纠正,才能摆脱错误观点,真正地理解所学内容。美国学生通常是按自己的想法解题,中国学生有时自己没有想通,仍然按照课本上的作法去作。在课堂教学中,面面俱到封闭式的讲法,把各种可能的想法都给学生讲到,并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2.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使之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高中教育作为将学生培养成人才雏形的重要阶段,我们为学生做了什么?事实上,我们的重点学科(如语、数、外、物、化、生)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教育,而这个能力可能还大多局限在解题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要实现完善的高中教育,首先要发挥各个学科的综合作用,从某个程度上可以说是学生表现出的气质。
3. 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性变化,新课程不仅仅改变了教材内容,更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程度。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师素质是: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素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素质、课堂教学设计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教学评价素质。
为了适应这些特殊素质要求,教师应从学科专业性知识与教育专业性知识两方面加强自身修改。使自身在学科专业性知识方面 具有广博的物理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基础知识、物理学史以及广义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知识、跨学科及边缘学科的知识。在教育专业性知识方面具有相关的教育的政策法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论与学习论知识、教学评价知识、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
4. 关于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的“2+1”模式指的是在高中三年教学中,用2年的时间教完高考所要求考查的内容,用1年的时间总复习。这给新课程的推进带来了很大阻力。有人说,这种模式可以提高高考物理成绩,而事实上,2003、2004及2005年三年理科综合中物理部分的得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不是考试题目难了,而是应付考试需要的是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题海”中“泡大”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已淡然无存。认真分析一下近年学生的答题情况后发现,每年计算题的得分率都很低,很多学生只能完成物理考试的选择题部分。难怪有人说:我们高中三年教学就是为了高考的几道选择题。为了最后能用一年的时间总复习,很多教师在高一、二就赶进度,本该做的实验没做,本该探究的没探究,将物理教学等同于物理知识,又等同于物理题目,从而失去了物理课程原本所就具有的功能,失去了借助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培养学生的机会,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5. 关于教案的设计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而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要有一个设计科学、思路创新的好教案。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变革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使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创新。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过去的一言堂变为现在的师生互动大课堂,过去的以知识为中心要转换成今天的能力立意。要求教师做到在教案中要渗透先进的教育思想,充分展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个教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45分钟全程,充分体现教学进程的导入、推进、高潮、结束几个阶段,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教学思路的创新。要重视技能技巧的传授,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到能力,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突出研究性、开发性课题的设计。
6. 关于物理实验的探讨
(1)进行多项实验活动,建立立体交叉体系的实验教学体系才能取得。
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分为由课内到课外,由演示实验到学生自制教具和学具等六 个方面。在实验中,我们把这六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课堂教学、学生实验、教具学具的制作、小发明和小创造、实验竞赛、专题讲座六个要素组成的实验教学系统的总功能不是各个部门各自直接地、单独地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特殊联系间接地、综合地表现出来。
(2)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寓实验课改革于趣味之中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系统各部分能否协调运转,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兴趣的培养必须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综合进行。
(3)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
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还通过制作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
收稿日期:2013-03-25
1. 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
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讲相对运动,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的子弹的真实故事;讲液体浸润、解释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说 “ 落汤鸡 ” 而不说 “ 落汤鸭 ” 的道理;讲实深与视深,引用了毛主席诗词名句: “ 鱼翔浅底 ” 来例证。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信,宣传递轻松愉快。
我们的老师经常采用细嚼慢咽式的讲法。初上讲台,一节课的内容很快就讲完了,学生学习后就发生错误。随着老师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讲得就越细,课就越拉越长。譬如说,老师讲课不仅讲了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讲了一些学生听课之后容易发生的错误。学生自己学习后对内容理解发生的错误,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后才能纠正,才能摆脱错误观点,真正地理解所学内容。美国学生通常是按自己的想法解题,中国学生有时自己没有想通,仍然按照课本上的作法去作。在课堂教学中,面面俱到封闭式的讲法,把各种可能的想法都给学生讲到,并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2.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使之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高中教育作为将学生培养成人才雏形的重要阶段,我们为学生做了什么?事实上,我们的重点学科(如语、数、外、物、化、生)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教育,而这个能力可能还大多局限在解题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要实现完善的高中教育,首先要发挥各个学科的综合作用,从某个程度上可以说是学生表现出的气质。
3. 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革命性变化,新课程不仅仅改变了教材内容,更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程度。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师素质是: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素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素质、课堂教学设计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教学评价素质。
为了适应这些特殊素质要求,教师应从学科专业性知识与教育专业性知识两方面加强自身修改。使自身在学科专业性知识方面 具有广博的物理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基础知识、物理学史以及广义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知识、跨学科及边缘学科的知识。在教育专业性知识方面具有相关的教育的政策法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论与学习论知识、教学评价知识、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
4. 关于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的“2+1”模式指的是在高中三年教学中,用2年的时间教完高考所要求考查的内容,用1年的时间总复习。这给新课程的推进带来了很大阻力。有人说,这种模式可以提高高考物理成绩,而事实上,2003、2004及2005年三年理科综合中物理部分的得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不是考试题目难了,而是应付考试需要的是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题海”中“泡大”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已淡然无存。认真分析一下近年学生的答题情况后发现,每年计算题的得分率都很低,很多学生只能完成物理考试的选择题部分。难怪有人说:我们高中三年教学就是为了高考的几道选择题。为了最后能用一年的时间总复习,很多教师在高一、二就赶进度,本该做的实验没做,本该探究的没探究,将物理教学等同于物理知识,又等同于物理题目,从而失去了物理课程原本所就具有的功能,失去了借助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培养学生的机会,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5. 关于教案的设计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而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须要有一个设计科学、思路创新的好教案。素质教育下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变革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使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创新。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过去的一言堂变为现在的师生互动大课堂,过去的以知识为中心要转换成今天的能力立意。要求教师做到在教案中要渗透先进的教育思想,充分展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个教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45分钟全程,充分体现教学进程的导入、推进、高潮、结束几个阶段,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教学思路的创新。要重视技能技巧的传授,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到能力,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突出研究性、开发性课题的设计。
6. 关于物理实验的探讨
(1)进行多项实验活动,建立立体交叉体系的实验教学体系才能取得。
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分为由课内到课外,由演示实验到学生自制教具和学具等六 个方面。在实验中,我们把这六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课堂教学、学生实验、教具学具的制作、小发明和小创造、实验竞赛、专题讲座六个要素组成的实验教学系统的总功能不是各个部门各自直接地、单独地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特殊联系间接地、综合地表现出来。
(2)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寓实验课改革于趣味之中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系统各部分能否协调运转,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兴趣的培养必须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综合进行。
(3)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
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还通过制作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
收稿日期:201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