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过了八十。妹说,爸的记性差了,前几天散步回家差点进不了门。母亲走得早,父亲是独苗,我们的家谱,“钥匙”也在父亲那儿呢。再回家时,我便要父亲念叨念叨“费家往事”。
父亲却念叨不出啥,问一句,挤出小半句,只能说到他爷爷,连奶奶都是空白。
他小时候爷爷在上海,是“斩肉的”——屠夫。铺前有只八哥,学嘴最妙的是叫“黄包车”。“来啦来啦”,黄包车夫拉着车飞快跑来,发现上当,把八哥骂一通。
斩肉不体面,太爷爷不让三个儿子操刀,爷爷到太爷爷的裁缝朋友家当学徒,那时西式裁缝在上海很时髦。看来太爷爷还是有眼光的。
爷爷也有眼光。他打小就当学徒,而父亲一到学龄就进了本乡学堂。上海解放前,爷爷回无锡开个服装铺,又让父亲进城念书。但爷爷的眼光终究还是浅。1952年,政府反偷税,让店铺设台账,爷爷没文化,奶奶是文盲,才读一年初中的父亲回家记账,自然而然就操起了裁剪刀。
我1979年高中毕业,之前小学到初中在“小红花”——文艺宣传队,上课少,想读大学只好多花功夫死记硬背,晚上也背。母亲心疼我,也可能心疼电费,道不必那么用功,“考不上没啥,做裁缝也蛮好”。
压力来自学校。高中就读无锡市八中,参加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幸运得了一等奖,学校就把我列入考重点大学名单。可数学极差,校长见了总问:“费伟伟,你上趟数学考着几分?”幸亏那个奖,让我数学屡考几分还依然拼高考。那次得奖,捧回上下两册《辞海》,布脊,精装,硬皮,很气派。那是家里第一本真正的“大书”。以前除了我买过一些“小书”连环画,家里只有几本裁剪式样图。
父亲的念叨,让人实在是失望。而失望,还在接踵而来。那次回家见过高中老师同学才知道,我的母校——当年无锡城响当当的“八中”没了,并入市三中。
“人往高处走,要改也该改回‘无锡国专’呀。”有老师十分痛惜。
没错,无锡国专!那满载多少荣光啊。
知道无锡国专,是上山东大学后,我认识了校图书馆的无锡人王绍曾先生。
“八中?就是学前街上那个中学吧?老底子是孔庙。”
“对对,那个孔庙关着门,学生不让进。”
“你晓得不晓得,八中的前身就是‘无锡国专’。”
王先生是国专毕业的,于是将母校的前世娓娓道来。
国专全称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虽只是“专科”,当年却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齐名南北,聚集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古典文史和书画、戏曲艺术研究大家,如章太炎、唐文治、钱基博、王蘧常、吕思勉、唐兰、钱仲联、周谷城、童书业、朱东润、赵景深、吴其昌等。好多人后来落脚在各地大学里。可以说,中国传统学术的文脉在无锡国专重兴。
冯其庸,公认的文史大家,就凭着国专毕业生这个身份,1954年被中国人民大学聘为大学语文老师。最“奇葩”的是钱伟长,曾就读于国专,以中文、历史两个一百考进清华,大学转攻了物理。国专校史上少了一位国学大师,却旷世罕见地多了一位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似是暗合了钱家无锡城里七尺场故居的那副门联:文采传希白,雄风劲射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回我请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拙著写序,一聊起来,这位新闻界享有盛誉的老总自豪地说:“我也是国专毕业的呀。”
1952年全国大学改革,无锡国专并入江苏师范学院,但其文脉一直在无锡跳动。无锡自明清以来一直是江南人文荟萃、书香鼎盛之地,学前街更是教育重地。孔庙也称学宫,清代无锡县学即在其内。学宫门前,县学所在,街名由此而来。县中、国专、师范及附小、卫生学校等,或者毗邻,或是相望。
我家就在这条街上——学前街六十一号。对面是薛福成故居,无锡人俗称“薛家花园”。小时候只知道薛家有铜钱,房屋上百间,人称“江南第一豪宅”。我读书的塔坊桥小学,就是从薛家豪宅里割出一小块,厅堂改教室,天井做操场。读了大学才知道,薛福成在清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是著名外交家,也是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他还是散文家,《出使日记》堪称近代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作之一。
学前街名门不少。八中西侧,原有座嵇氏牌坊。嵇曾筠、嵇璜父子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位至大学士,官居一品。那牌坊据说是无锡城里最大的一座,小时候还曾爬上高处呢,“文革”中拆没了。牌坊往西一点,是杨家。清末民初,杨春灏官至邮传部郎中。无锡市中心的公花园,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杨春灏就是建园创意者之一。他这支文脉不旺,但从学前街杨氏分出去的杨绛家那一支,确是文气馥郁。杨绛就不必说了,她的三姑母杨荫榆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学前街最有名的传说,当数“一门五博士”和“一门十院士”。
学前街三号,如今是顾毓琇纪念馆。“纵堪万象推演物理玄真,横量千帆激扬艺韵诗情。”门口的楹联概括了这位文理巨擘的传奇一生。前者赞其科学上的贡献,他是现代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后者称道其育人伟业,他是清华工学院主要奠基者之一,又曾任中央大学、政治大学校长,还出版过诗词曲集三十四部。顾氏家族一门出了五位博士。
“一门十院士”的钱家名声更炽。无锡钱家“东有七房桥,西有七尺场”,近代出了十位院士。紧邻学前街的七尺场,是钱家在城里的祖宅,钱基博、钱基厚两兄弟都是国学大师,后代钱锺书更是名满天下。七尺场钱家世称“钱绳武堂”,如今便以“钱锺书故居”闻世。我就出生在七尺场的无锡中医院,如我的小学是占了薛家一角一样,这个医院也部分占了原先钱家的大宅。
宅院深深深几许,但不管隔了多少重屋檐,论起来,我和这些深宅重院里的大师们还是乡邻。
江南自古水道多,无锡城河流纵横交错,大大小小水道两旁,是一条条大街小巷,河上修好多桥,方便人们往来。无锡人有句老话:“出门不走回头路,势必要过三座桥。”而桥畔人家的门前,自然也就留下更多熙熙攘攘的脚印。
我家位于健康路和学前街交界的西南角,从前也是两河相交处。共和国成立后,很多河填了桥拆了,只留下桥名还保留在路名或其他名称里,比如我的小学还叫“塔坊桥小学”。坐落在桥畔的我家,每天門前该路过多少东奔西走、南来北往客,当然,也少不了那些乡邻贤达、大师名家的身影。
人杰地灵,连八哥听多了都会惟妙惟肖学舌呢,那些大师们的足迹,每天在这条街上、在这门前踏来踏去,想来,这块土地也就自然格外地富有灵性了。
令人痛憾的是,我的家比母校八中消逝得还早——20世纪末,就在一浪城市拆迁中被夷为平地,化身拓成大街。
故乡是什么?是故居往昔的烟云霜花,是同学少年的音容笑靥。如今,故居及街的这边早已荡然无存,街那边则复建为“薛福成故居”,那些乡邻早已迁离这个“文保单位”。伫立于曾经的故居——被拓宽的马路边上,我只能隔着时光的河流,穿过岁月的惆怅,任思绪飞扬,追忆我的故居,我的母校,我的旧时街道,我的往昔乡邻,还有,那些曾经在这条长街上走来走去的高邻大贤……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日报2018年散文精选》)
父亲却念叨不出啥,问一句,挤出小半句,只能说到他爷爷,连奶奶都是空白。
他小时候爷爷在上海,是“斩肉的”——屠夫。铺前有只八哥,学嘴最妙的是叫“黄包车”。“来啦来啦”,黄包车夫拉着车飞快跑来,发现上当,把八哥骂一通。
斩肉不体面,太爷爷不让三个儿子操刀,爷爷到太爷爷的裁缝朋友家当学徒,那时西式裁缝在上海很时髦。看来太爷爷还是有眼光的。
爷爷也有眼光。他打小就当学徒,而父亲一到学龄就进了本乡学堂。上海解放前,爷爷回无锡开个服装铺,又让父亲进城念书。但爷爷的眼光终究还是浅。1952年,政府反偷税,让店铺设台账,爷爷没文化,奶奶是文盲,才读一年初中的父亲回家记账,自然而然就操起了裁剪刀。
我1979年高中毕业,之前小学到初中在“小红花”——文艺宣传队,上课少,想读大学只好多花功夫死记硬背,晚上也背。母亲心疼我,也可能心疼电费,道不必那么用功,“考不上没啥,做裁缝也蛮好”。
压力来自学校。高中就读无锡市八中,参加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幸运得了一等奖,学校就把我列入考重点大学名单。可数学极差,校长见了总问:“费伟伟,你上趟数学考着几分?”幸亏那个奖,让我数学屡考几分还依然拼高考。那次得奖,捧回上下两册《辞海》,布脊,精装,硬皮,很气派。那是家里第一本真正的“大书”。以前除了我买过一些“小书”连环画,家里只有几本裁剪式样图。
父亲的念叨,让人实在是失望。而失望,还在接踵而来。那次回家见过高中老师同学才知道,我的母校——当年无锡城响当当的“八中”没了,并入市三中。
“人往高处走,要改也该改回‘无锡国专’呀。”有老师十分痛惜。
没错,无锡国专!那满载多少荣光啊。
知道无锡国专,是上山东大学后,我认识了校图书馆的无锡人王绍曾先生。
“八中?就是学前街上那个中学吧?老底子是孔庙。”
“对对,那个孔庙关着门,学生不让进。”
“你晓得不晓得,八中的前身就是‘无锡国专’。”
王先生是国专毕业的,于是将母校的前世娓娓道来。
国专全称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虽只是“专科”,当年却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齐名南北,聚集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古典文史和书画、戏曲艺术研究大家,如章太炎、唐文治、钱基博、王蘧常、吕思勉、唐兰、钱仲联、周谷城、童书业、朱东润、赵景深、吴其昌等。好多人后来落脚在各地大学里。可以说,中国传统学术的文脉在无锡国专重兴。
冯其庸,公认的文史大家,就凭着国专毕业生这个身份,1954年被中国人民大学聘为大学语文老师。最“奇葩”的是钱伟长,曾就读于国专,以中文、历史两个一百考进清华,大学转攻了物理。国专校史上少了一位国学大师,却旷世罕见地多了一位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似是暗合了钱家无锡城里七尺场故居的那副门联:文采传希白,雄风劲射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回我请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拙著写序,一聊起来,这位新闻界享有盛誉的老总自豪地说:“我也是国专毕业的呀。”
1952年全国大学改革,无锡国专并入江苏师范学院,但其文脉一直在无锡跳动。无锡自明清以来一直是江南人文荟萃、书香鼎盛之地,学前街更是教育重地。孔庙也称学宫,清代无锡县学即在其内。学宫门前,县学所在,街名由此而来。县中、国专、师范及附小、卫生学校等,或者毗邻,或是相望。
我家就在这条街上——学前街六十一号。对面是薛福成故居,无锡人俗称“薛家花园”。小时候只知道薛家有铜钱,房屋上百间,人称“江南第一豪宅”。我读书的塔坊桥小学,就是从薛家豪宅里割出一小块,厅堂改教室,天井做操场。读了大学才知道,薛福成在清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是著名外交家,也是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他还是散文家,《出使日记》堪称近代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作之一。
学前街名门不少。八中西侧,原有座嵇氏牌坊。嵇曾筠、嵇璜父子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位至大学士,官居一品。那牌坊据说是无锡城里最大的一座,小时候还曾爬上高处呢,“文革”中拆没了。牌坊往西一点,是杨家。清末民初,杨春灏官至邮传部郎中。无锡市中心的公花园,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杨春灏就是建园创意者之一。他这支文脉不旺,但从学前街杨氏分出去的杨绛家那一支,确是文气馥郁。杨绛就不必说了,她的三姑母杨荫榆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学女校长。
学前街最有名的传说,当数“一门五博士”和“一门十院士”。
学前街三号,如今是顾毓琇纪念馆。“纵堪万象推演物理玄真,横量千帆激扬艺韵诗情。”门口的楹联概括了这位文理巨擘的传奇一生。前者赞其科学上的贡献,他是现代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后者称道其育人伟业,他是清华工学院主要奠基者之一,又曾任中央大学、政治大学校长,还出版过诗词曲集三十四部。顾氏家族一门出了五位博士。
“一门十院士”的钱家名声更炽。无锡钱家“东有七房桥,西有七尺场”,近代出了十位院士。紧邻学前街的七尺场,是钱家在城里的祖宅,钱基博、钱基厚两兄弟都是国学大师,后代钱锺书更是名满天下。七尺场钱家世称“钱绳武堂”,如今便以“钱锺书故居”闻世。我就出生在七尺场的无锡中医院,如我的小学是占了薛家一角一样,这个医院也部分占了原先钱家的大宅。
宅院深深深几许,但不管隔了多少重屋檐,论起来,我和这些深宅重院里的大师们还是乡邻。
江南自古水道多,无锡城河流纵横交错,大大小小水道两旁,是一条条大街小巷,河上修好多桥,方便人们往来。无锡人有句老话:“出门不走回头路,势必要过三座桥。”而桥畔人家的门前,自然也就留下更多熙熙攘攘的脚印。
我家位于健康路和学前街交界的西南角,从前也是两河相交处。共和国成立后,很多河填了桥拆了,只留下桥名还保留在路名或其他名称里,比如我的小学还叫“塔坊桥小学”。坐落在桥畔的我家,每天門前该路过多少东奔西走、南来北往客,当然,也少不了那些乡邻贤达、大师名家的身影。
人杰地灵,连八哥听多了都会惟妙惟肖学舌呢,那些大师们的足迹,每天在这条街上、在这门前踏来踏去,想来,这块土地也就自然格外地富有灵性了。
令人痛憾的是,我的家比母校八中消逝得还早——20世纪末,就在一浪城市拆迁中被夷为平地,化身拓成大街。
故乡是什么?是故居往昔的烟云霜花,是同学少年的音容笑靥。如今,故居及街的这边早已荡然无存,街那边则复建为“薛福成故居”,那些乡邻早已迁离这个“文保单位”。伫立于曾经的故居——被拓宽的马路边上,我只能隔着时光的河流,穿过岁月的惆怅,任思绪飞扬,追忆我的故居,我的母校,我的旧时街道,我的往昔乡邻,还有,那些曾经在这条长街上走来走去的高邻大贤……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日报2018年散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