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良:34年守望村小“蝶变”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elinlinbojiebj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片
  彭国良,男,1966年1月生,郴州宜章县人,中共党员,宜章县迎春镇碚石承启红军小学校长。34年坚守乡村教育,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将一所破烂不堪的村级小学,建设成全县教育教学条件最好的村级小学。两次获评“全国红军小学优秀校长”。2020年8月,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8月24日,宜章县迎春镇碕石承启红军小学的校长彭国良起了个大早,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为学校捐赠的三张乒乓球桌今天就要运过来了,他准备将预留的那块空地重新清扫一遍。新学期开学后,村里的学生又将增添一项新活动。
  “对于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一点资源都弥足珍贵。”碕石村是宜章县最偏远的地区之一,生长于此的彭国良深知农村孩子的不易。1986年高中毕业的他留在了村小任教,立志为当地的孩子走出闭塞的大山奉献自己。
  1997年彭国良调任为承启学校(现碕石承启红军小学)校长,如何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有优质的资源,成为他日思夜想的问题。
  “学校面积很小,没有围墙,操场也是泥巴地,一下雨教室、寢室全是黄泥巴印……”回忆23年前刚来学校的场景,彭国良十分感慨。
  修建围墙、硬化地面,上哪筹资金?彼时当地县、镇两级财政紧张、教育经费不足,彭国良找到了碲石村村委会,希望村民共同出力,建好学校。
  “你们相信我,我一定让村里的学校越办越好。”挨家挨户走访,彭国良真诚地向每—位村民作出承诺。在他的感召下,乡亲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学校迈出了“蜕变”第一步。
  任校长以来,彭国良不放弃任何一个建设学校的机会。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他第一个跑到教育局申请;有公益组织计划捐赠体育器材,他熬夜填写申请材料;爱心人士想捐建图书馆,不善言谈的他和对方聊了3个小时。从老教学楼去厕所有一段很长的泥泞路,为了省人工费,他一个人挑沙子、背水泥,一节节、一段段铺平了这条路。
  宽敞的操场、崭新的教学楼、种类齐全的功能教室……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如今的碲石承启红军小学面积扩大了3倍,各类活动有模有样地开展。原本破烂不堪的村小焕然成为了全县教学条件最好的小学,美丽的校园让每一位家长和学生展露笑颜。
  五年级的欧阳浩最喜欢的地方是新教学楼二楼一角的“小红星图书馆”,“这里很安静,有很多书可以看。”阅览室还配备了投影仪,值班老师会为学生播放电影,书中的故事生动地跃然于眼前,这对于他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我们家三个孩子都在这里上学,虽然离家远了一点,但学习有了保障。”欧阳浩的母亲告诉记者,他们来自距离学校5公里的欧家村,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一家人在学校附近租住。
  孩子入学以来,欧阳妈妈也见证了学校变化的历程,“校园越来越漂亮,老师们更是尽心尽责。”提起碕石承启红军小学,她赞不绝口。
  “除了上好学、读好书,农村的孩子更要注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开展特色化办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彭国良为这些农村孩子想得更深更远。
  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何以建设自己独有的校园文化,形成特色的办学理念?依托学校内的革命旧址“承启书院”和碕石村深厚的革命历史,彭国良积极开发地方资源,以“牢记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办学特色,2012年9月申报建设全国红军小学,2013年7月正式挂牌。
  走近学校,围墙外部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令人驻足。这是彭国良和学生一起创作的40余幅关于革命先烈奋斗历程的画作,“让红军精神铸就孩子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彭国良说,学校还开展了红色故事进课堂、红歌比赛、讲革命故事比赛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们的血脉。
  每天吃过午饭,五年级的彭梦婷便会来到学校的广播室,为大家声情并茂地朗诵一篇红军故事。她在一次讲革命故事比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赢得了这个广播员的身份。一年多的朗诵经历,这些英雄的故事和精神激励着她一步步成长。
  彭梦婷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和弟弟以及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小年纪的她淘米做饭、打扫清理、照顾弟弟都不在话下。2019年,彭梦婷被评选为“郴州市孝心少年”和“湖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对比红军叔叔和革命烈士,我做的事情很普通。”在碲石承启红军小学,像彭梦婷一样的好少年不在少数。革命先烈们勇于奉献、顽强不屈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传承。
  由于出色的办学业绩,彭国良2014年和2020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优秀校长”。一心为校的他并不会止步于此,54岁的彭国良将继续扎根农村教育土壤,为乡村孩子撑起一片天。
其他文献
■名片  曹峰,女,1971年出生,娄底双峰县人,正高级教师。投身教育事业30年,她先后获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等殊荣,四次获全国小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其事迹载入《全国中小学德育成果》一书。2020年8月,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8月21日,学校还未开学,在湘潭市岳塘区滴水湖学校,门卫告诉记者:“我们8月初就开始忙了,曹校长每天都在学校。”  30年从教生
期刊
■名片  郭晓芳,女,1979年12月生,湖南邵阳人,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首席名师兼总班主任。从教21年,她曾获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奖等70多项奖励,在全国率先开创了中小学生网络思政大课堂,策划并主讲17堂大课、近400堂小课,学习人次近5亿,先后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案例。2020年8月,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心中
期刊
■名片  魏华,男,1973年5月生,永州零陵区人,现任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他用爱心、细心、恒心助力乡村孩子走出困境,用真情、真心、真意教育中职学子在职业生涯中活出精彩。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坚持赏识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实施“靶向”教学。2019年9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2020年8月,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8月底,距离零陵古城不远的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学校里
期刊
■名片  陈雯,女,1963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二幼儿院(下称“省二幼”)院长、书记,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授课专家。带领“省二幼”获得了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家园共育百所示范园”、湖南省“三八红旗集体”、湖南省首批“保育教育规范园”等荣誉。她的教科研成果6次获全国奖项。2020年8月,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期刊
■名片  唐新秋,男,1962年7月生,株洲市醴陵人。中共党员,现为醴陵市第二中学(下称“醴陵二中”)教师。他坚守农村教育I作39年,主持和参与的多个课题获省市教育科研成果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多篇,其中有两篇发表于国家级核心刊物。主编的校本教学资源获株洲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曾获湖南省特级教师称号。2020年8月,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开学第一周,醴陵二中高一2002、20
期刊
“我们对9个省(区、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疫情期间视力变化情况做了调研,调研结果还是很不乐观的。”8月27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大规模线上教学客观上增加了青少年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9省份的调研显示,与2019年年底的普测相比,中小学生半年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增加最多。(8月28日《北京青年报》)   这些年来,围绕
期刊
金秋九月,既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感恩的季节。第36个教师节前夕,由湖南省教育厅联合湖南日报社、湖南省教育基金会推选的24名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获奖者站到了鲜花簇拥的舞台中央,接受全社会的礼赞。  仰望這些良师,虽然他们地域不同,岗位不同,教育对象不同,个性与爱好不同,阅历与学识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他们以不同的发光源,照耀相同的焦点;以深
期刊
吴安华 中南大学教授  这辈子,我就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治病救人,一件事是教书育人。  彭林富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校长  走山里的孩子需要我,我就要把他们送出大山。  申玢彥 邵东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教育是爱的事业,它需要以爱育爱,以德养德。  刘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学习与创新是人生前进的不懈动力。  李佑新 湘潭大学教授  思政课是学生人生的重要导航。  张光柱 龙山县石牌镇初级中学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盘海军)“村寨前罗喂有座小竹桥,闪呀闪呀闪,摇呀摇呀摇,瑶汉少年上学罗……”8月31日,走进美丽的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民族学校,汉族瑶族少年动听的歌聲从校园里飘出。   双牌县共居住瑶、壮、苗等13个少数民族,近年来,该县教育部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   地处瑶山深处的上梧江瑶族乡民族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
期刊
校园历经了夏的炙烤,在初秋翻开清凉的书卷,等着她的孩子们来親近,来阅读……   这卷书,最先阅读的是校园林荫道上飘舞的叶片;是清晨足球场上滴着露珠的草尖;是教室窗口迎接的第一缕朝阳……   当蝉鸣不再唱响,风儿清爽,这卷书里,跑进了金子般灿亮的笑脸,他们是在夏天离开校园的伙伴们;他们是可人的小一新生;他们是少年派的初一萌新;他们欢笑走来,校园这卷书开始跃动着生命的精彩。   翻开新的书本,撞见了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