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去往从来”?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anji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向西”与“东风来”
  2016年12月,“去往从来——雕塑实践与传统文化精神”学术论坛暨第二回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举行,作为一个由从事创作实践的艺术家发起、并具有延续性的系列学术活动,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原发性的特质。而就其的发生、方式、目的及宗旨来说,这个“去往从来”与其说是展览或者活动,不如说它是带着问题,并从自身的问题出发,试图努力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关系的讨论,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只是我们把它放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时空进程和问题当中,有着不一样的前提和现实需要。
  作为一门学科,中国近现代雕塑的建立发端于西学涌入的时易世变之初,因国势的衰弱与落后,为求民族新生,大批的社会精英转向西方寻求解决之道。然而,昔时彻底怀疑自己、西风东渐的结果,至今日几已有演变为全盘西化之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当中蕴含着巨大的宝藏和能量,在之后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虽然不断有中国雕塑家从传统中汲取文化精神,回溯根源文化,试图在吸收西方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中化西”,并融入到民族和时代的语境当中,但自一百多年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出迄至于今,中国并未真正形成过自己新的文化学术体系,包括人文、经济、教育等等方面,“体”“用”皆在西学。我们既没能充分继承和深入自己的文化传统,更难言真正地进入乃至超越西方文化,中学为体的实质建构流于空言,以中化西的应有效用无从达成,或又因无所取舍地借用欧美社会思想及学术体系,其价值观衍生出的社会情绪和崇洋情结,致使文化生态多呈乱象丛生局面。
  由于西方当代文明的强劲态势以及我们自身的历史原因,虽经几辈先生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中国传统雕塑研究及其当代有效性的转化至今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建构成果。尤其晚近这二三十年,此方向之创作及研究,更是落于“非主流”的边缘境地,以至于在2014年筹备第一届“去往从来”时,在网上居然搜索不到一个以传统为主题的群体性雕塑展,这对业已经历百年、且资讯如此发达、每天都有无数个展览在同时开幕的当下,实在太过令人匪夷所思,由此可知,业内于此的研究和探讨,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怎样的层面和状况。
  然超乎我预料的是,“去往从来”首展于2015年8月23日在上海拉开帷幕,其相关主题的呈现及研讨在获得业界关注和反响的同时,亦在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特定的影响及扩散效应。不久,一系列与传统相关的讨论和展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从官办到民间,甚至许多原来搞西方当代观念的艺术家,都开始做起“传统”来了...... “忽如一夜东风来”, “传统”仿佛变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
  《解放日报》的“上海观察”在2016年末盘点2016年文博界的“热词”是:寻根。我想,或者还可以再加上一个 “转向”。
  “去往从来”与“近炙远旨”
  首届“去往从来”展是在中国雕塑近百年的历程中,以典型化、切片化的方式,选择对中国传统雕塑和传统文化精神有观照、并付诸于探索与实践的艺术家作品及相关文献组成,其中有第一代的开山大师、卓有建树的前辈师长、国内诸多美术院校和重要学术机构的中坚力量,以及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其脉络梳理和主题研究,在业界尚属首次。
  与首届展览有所不同,第二回的“去往从来”是以“论坛”为主,展览以作品+文献的形式与“论坛”相辅相成。对于主题的设定,则采取由艺术家根据“去往从来”内涵,结合自己的创作研究与实践,以提出问题和主张的方式提交主旨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议题收集和整理,最后在兼顾包容、体现针对性趋向和建设性目的的前提下,明确了“建构”或“建立”的主题。
  当时,我的问题是:中国的当代雕塑,是否该有自己实质性的体系建构?
  在这个开放与融和的体系当中,应该包含哪些不可或缺的部分(如认识论、方法论、语言系统、独特性等),其本体内质与评判标准如何?
  在当代语境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与当代雕塑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对接和转化?按当前的发展趋势,通常概念下的“雕塑艺术”设若还有存在的必要(不可替代性),其价值及以出路何在?这最终形成了我的主旨议题:《当代中国雕塑的近炙远旨》。
  “近炙远旨”这个题目中的“炙”,指炙热、焦灼、熏陶、教诲、传授、聚焦。在这里,它有以下几层意思:一是近百年来西方美术体系对中国雕塑的决定性因素,以及苏联革命现实主义艺术的影响和作用,这几乎也是整个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缩影;二是20世纪上半叶,第一代雕塑前辈先师们具有主动意识地观照自身文化传统,深入考察、梳理,并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他们的作为,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是对我们的熏染;三是“八五美术新潮”运动对中国当代美术进程和状况的作用。当今中国美术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代表人物,都有着极强的借助中国本土资源和中国文化元素的创作策略,他们虽然在某個阶段起到了将中国艺术带入国际视野的作用,但趣味上的西化,也是他们被诟病的显著特征。
  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方近当代艺术主导世界潮流、并在中国成为主流话语的当下,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惯性地在使用着别人的语言。曾有一段时间,我骇然发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思考,竟然都会落入到某一种带有西方痕迹的套路当中,再看周遭人与物的运转,这才发现体系的巨大作用和影响。一个民族饱满与自信的理由,在于其文化体系的自足与生发的活力,如果失去了这些,那么所谓的开放融合,就只能是自欺欺人。当前,在更具有挑战性的全球化态势下,如何树立起我们民族国家新时期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建构我们具有文化归属感的精神坐标和价值体系,应为当务之急。
  百年回望,第一代老先生们的遗志未竟,这些年来虽然国内已有九所重点院校成立了与传统方向相关的专业教学工作室,且都有具体而明确的教学和研究指向,然而,却也尚未看到关于当代中国雕塑体系建构的完整意识。
  体系·建构与美术馆保安   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已经给了我们启示,无论从政治或是文化上,西学都无法真正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 在当前国内国际社会大环境中,中国当代新文化和新学术体系构建的价值和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扩而言之,这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及其思想体系所应当面对的问题。
  《解放日报》那位著文盘点2016年文博界年度“热词”的记者曾问我: 2017年的会是什么?我说:“体系建构”,或者“构建”。
  体系建构自然会碰到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认识论、方法论,语言系统,判断标准等等,然而,这些也都还脱不开西化的一种认知理念和结构范式。那么,全然地投身而入后的抽离、寻根溯源后的重构与创立,是否仍将是我们的必经之途?
  “去往从来”的字、词之间,可以有多种组合,对应着多重的解读,这一点,在运用了河图洛书原理设计的标识上,有着刻意的安排。在这里,甚至是歧义,也或会带来一种新的可能。
  与西方学科建制化的方式不同,中国的学术传统向来推崇的是“通学通儒”。此次“去往从来”,我们除了在展览开幕时联合批评家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雕塑论坛”,更在展览结束之际,以跨界论坛的方式,邀请来自哲学、音乐、戏剧、文学、美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艺术实践与体系建构的问题展开探讨,后继还将有延展性的深入及呈现。
  关于建构之路,截流而过总是不容易的,“近炙远旨”所指的体系建构也只是“去往从来”中的一个部分,“去往”,我们首先需要真正地了解自己,搞清楚问题的之所由来,去掉附加的、表面的、外在的,避免狭隘、偏执和固步自封,甚至要警惕“民粹主义”与“伪传统”的迷雾;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稳住自己的本。“从来”,安住,不盲从;观照当下,思考辨别。在接续自己国家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开放融合,继续学习西方的实践智慧传统,包括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成果,找寻我们的出路。“来”即“远旨”,是希望和目标,是理想和愿景,以期在重整与开建当中融汇古今东西,同生共荣。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论坛第二天,我在美术馆的员工通道碰到了保安吴师傅,他很认真告诉我说“我听了一上午,吃午饭时都不舍得离开”,这很令我振奋。在交谈中我得知,许多研讨内容与他心有戚戚,因为他女儿学的专业也是与社会状况、身份焦虑、文化建构有关。这个小插曲愈发提醒我们,新体系建构的迫切。这样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例子,比许多的理论或者呼吁都更有说服力,它不仅关乎社会、制度、文化的基础,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现实。
  为什么是在上海?与“为什么不能是上海?!”
  在“去往从来”展酝酿之初,曾与受邀的北京艺术家谈到这个将要举办的展览、宗旨以及目的时,其中的一位闻言脱口说道:“哎呀,这事儿如果能够做成,那可是一个事件!可是,如果那样,为什么是在上海?”
  斯问有趣矣!至少,我们应该要从这个颇有意味的发问中领悟出一种自我批评的态度,如此,我们或者才能看到上海的美术界,上海的文化艺术承受别人那样的一种“眼光”和“疑问”。当今沪上身负各种艺术介质、从属各种艺术门类的业内人士,对上海的艺术状况大多抱持着不满甚至失语,其中也包括艺术批评。一位沪上的著名批评家、策展人就曾表示:“上海的文化生态不适合批评家,留不住人。”然而,有鉴于上海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作用,以及它所具有的“国际码头”效应,我们当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为什么不能是上海?!
  当下的中国,当下的上海,林林总总的艺展“盛会”轮番“上演”,不过,我们真的能就此感到自豪和满足?艺展会的繁荣,并不能等同于艺术创作、尤其是艺术的繁荣,艺术的批评同样如此。
  在我们这两三代人的经历当中,中国的艺术生态,还从未有过如今日般的空前的“闹猛”和繁荣,然而,却也是从未有过这般的无趣和贫乏;话语权、市场手段对艺术乃至大文化的影响力与导向,都是需要我们加以进一步思考和审视的问题。在社会呼唤“精品力作”、在质疑“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正在不断地创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在艺术界都在批评着“批评无效”的当口,一众批评家也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活计”最为繁忙、“奔波”最是劳苦的日子。事实上,我们确实在经历着一个艺术资本最为疯狂的时代,而不是艺术最繁荣的时代。物质主义风行之下,又有几人真正能够得到心灵的悠然与慰藉?那么,我们的自主性在哪里?我们的理想和精神又在哪里?
  纵观上个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上海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影响与作用是何等的深巨?比如土山湾之于中国近现代美术(西洋美术传入的发端);比如上海对于梅兰芳一代戏剧大师地位的奠定;再比如,中国电影的开启,以及早期中国动漫的辉煌和国际盛誉(不禁联想到近期再度引起关注和争议的新“国漫”)。20世纪初汇聚于上海的诸多文学艺术界巨擘,对那个时期整个中国社会、中国教育、中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又是何等的至关重要?!上海曾以其国际大舞台的区位优势,作为多方博弈的前沿阵地对中国现代化和城市文化的进程,起到过关键性的作用,百年轮回,昔日从这里启航的冼星海、林风眠、刘海粟、张充仁等前辈先师,怀揣一腔报国的理想,去国万里寻求真知所为何求?后继诸君切莫让慧火暗燃,须知世袭罔替的精神火种就在手中。联系“上海2040年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定位,面对那样的发问,我们是当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是的!为什么不能是上海?!甚至,面对当前波诡云谲的世界时局,我们是也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是的!为什么不能是中国?!
  无论全球的上海,还是世界的中国,怎样的理想、情怀和高屋建瓴,最终都须当落实到具体的践行中来;古代先哲“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斯义宏深处,正是“去往从来”之所景行景止。
  結语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两办国学传承18条”),指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要性,明确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体系。尚德崇文,斯于同义,令人鼓舞。放眼未来可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我们的文化和生活,将会有怎样的“去往从来”!
  本期“上海论坛”推出的这几篇文字内容,将“去往从来”的背景和状况略呈于诸方,除了有本次雕塑论坛的学术主持吴洪亮先生的导语,还从全国十所重要美术学院和学术机构的18位参展艺术家中,节选了8位艺术家的论坛发言,以及论坛现场批评家与他们的互动评议。并特邀带着“观察”任务连续两届参加“去往从来”活动的作家、艺评人陈海蓝先生,就论坛和展览所带来的多角度思维和理论碰撞,为“去往从来”提写报告。希望以这样不同层面的组合,启引多维的批评、思考,和助益,并共同参与到这样的一个行动中来。这也是“去往从来”的本意所在,更是又一种形式的“去往从来”。
  “去往从来”译为“An Odyssey between Past and Present”,奥德赛,意指漫长而曲折的旅程,其中意味溢于言表。
其他文献
针对复杂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信息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不完全性等特点,在分析云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和D-S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与故障模式识别新方法,研
经过艰难的潜心创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无数次深入商飞公司,深入到航空人的心灵深处,采撷他们精神世界深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锲而不舍地以大国工匠的精神,反复修改、加工、打
胡萝卜肉质根颜色鲜,味道甜美,生熟可食,营养丰富,市场不仅秋冬需要,春夏也需要。因此,进行胡萝卜多茬口栽培,可达到周年供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