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必修科目,若想从太极拳中得到技击本领,则应先研究和剖析推手。
太极推手本不是技击,可能因为国家设立推手为竞赛项目,故很多朋友误认为推手是技击。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明确提出对太极推手与“推手”的看法:推手比赛用拙力将对方推倒或将对方推出场外即获胜;而太极推手则要求参赛者严格按照太极松柔、阴阳变转、举动轻灵和用意不用力等太极拳之特性,若参赛一方用力,则被罚下场,这一规则不容讨论。太极拳理包含道家思想,其阴阳学说为“易”之阴阳变化,习练太极拳要循道而修,绝不能违背太极之根本。
推手不是习太极拳的惟一途径,它是通过双方推手,以此习练□、□、挤、按、采、挒、肘、靠等四正四隅八种劲法,说通俗点,是修炼八种劲的化解法。笔者在拙作《太极解秘十三篇》一书的《太极揉手艺术修炼篇》一文中,探讨了推手、揉手(单手揉手、四正揉手、四隅揉手)、松柔训练(轻灵、步幅要适中、重心的变转)以及触觉训练等方面的问题,希望对提高拳友太极推手技艺能略助一二。
笔者常思:对太极推手倍感兴趣的拳友为什么热衷于推手?答案有二:一是为健体强身;二是想通过推手提高太极拳艺,进而深研太极功夫。前者为了强健体质,有益身心健康,无可厚非,但如果想通过推手提高太极拳艺,进而深研得到太极内功,故两个人推来推去,恐难以功成。杨式太极拳家杨振基先生认为,功夫是拳上练出来的,不是推手推出来的,这是肺腑之言,后学者应牢记这一点。依笔者多年练拳的体验,欲想深研太极功夫,不要过早地去推手,经常推手不但于长功夫无益,反而有碍,乍看闪腰挪胯,身手妄动表面灵活,实则关节越推越僵紧,功夫难以上身。
吴图南大师说,太极拳是科学,阴动阳动,动动衔接,丝丝相扣,须循太极拳规律行动,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代代拳家从实践中得来的教训,后学者当借鉴。笔者年轻时也喜好推手,20世纪70年代进入杨禹廷大师的门下后,大师的第一个教诲即是不要到外边乱推手,笔者谨遵师嘱不敢再去推手,当时不领会其中道理,后来明白了。习练太极拳是松开周身上下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关节的过程,也是退去身上本力、拙力,增长内功的过程。拳理要求关节要松,且节节贯串,似一挂佛珠,九大关节九颗珠,串在一条线上,看似整体,每颗珠子又是分开的,手指和脚趾的56个小关节也是如此。太极拳要求手腕、脚踝要绝对放松,松开、松空,绝对是太极拳技艺真谛,是高境界的拳法。不练拳去推手,跟做体操没什么两样,全民健身的双人操而已。
太极拳博大精深,如果两个人不合规矩地推来推去,能推出太极功夫才怪。双人推手应站在八门五步十三势的中心位置上,即所谓中土位,太极拳功法最难的是“中土不离位”。双方搭手,接触点不能丢,还要做到似接非接,不丢、不顶、不动。进者主动进攻,注意,不是手在进攻,而是脚下阴阳变化而进,形于手。另一方则被动行功,脚不变化反映在手上,不丢不顶,松空而随,身体保持安舒中正,不可主动、妄动。从四四方方、见楞见角起练,到二人将四正四隅走成圆环,周身上下不挂力,再练习“烂柔花”、散手技击,到那时,技击功夫才会达到很高的境界。
推手习练的过程大约如此,说时轻松,但修炼很难,常人难求。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循太极拳规律,严格规范,在明师指导下多悟勤练,定会成功!
早在晚清时,太极拳先贤即在修炼实践中遇到推手的课题,看到练拳者在推手中互相用力,有碍太极功法的修炼,总结出用力推有悖拳理的阴阳变化,有悖轻灵、松柔等原则。可惜至今,用力推手者却日渐增多,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背道而驰。
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大师将“推手”改称“揉手”,“揉”和“推”的内在涵义大大不同。清末陈鑫大师将太极拳不正确练法总结为“36病手”,其中“推”为病。故汪永泉大师将“推手”改称“揉手”。
纵观当前的太极拳爱好者推手五花八门,用力较技的,轻轻找劲的,撕皮掠肉的,喂手发放的,手脚齐上摔跤的,各显其能。其实,归纳起来也就是两种手法:一种是本力加招法,一种是运用不熟练的虚实手。这两种手法都犯同样的病,即身形上的缺陷、凹凸、断续,手上的顶、偏、丢、抗,脚下的双重等。为什么呢?因为有以上毛病者,未曾推手,精神先紧张,一是怕被对方推出去,二是想把对方推出去。持这种心态去推手,心里不能安静,手上也难“神贯顶”。一遇对方来手,即迎上去以手用力支住对方,身体向回凹,精神上用力,手也用力顶住对方,来力和本身力都压在自己身上,也就是砸在脚下,这种状态无虚实可讲,没有松柔可求,只有“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这条出路。拳论云:“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如不知阴阳,周身不轻灵,只有被动挨打。要提高推手技艺,不要去推“手”,而应去推“脚”。拳论云:“其根在脚,形于手指。”道理清楚,无须赘言。凡习太极拳者,皆应勤习拳论,下功夫反复琢磨,悟太极拳深奥拳理。太极技击没有固定模式,出手即见输赢,双方一接手,实力弱的一方自觉浑身不得劲,没有化解和思考的时间。原因很简单,高手知阴阳、明虚实,浑身极柔软又极虚空,其根在脚下,脚下变动反映在手上,“上下相随人难进”,就是这个理。
从字面上看,揉手比推手更为松柔。从现象看,揉手时二人一来一往习练,而变化在脚。归根到底,循拳理推手(揉手)是脚下阴阳变化的艺术。□
太极推手本不是技击,可能因为国家设立推手为竞赛项目,故很多朋友误认为推手是技击。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明确提出对太极推手与“推手”的看法:推手比赛用拙力将对方推倒或将对方推出场外即获胜;而太极推手则要求参赛者严格按照太极松柔、阴阳变转、举动轻灵和用意不用力等太极拳之特性,若参赛一方用力,则被罚下场,这一规则不容讨论。太极拳理包含道家思想,其阴阳学说为“易”之阴阳变化,习练太极拳要循道而修,绝不能违背太极之根本。
推手不是习太极拳的惟一途径,它是通过双方推手,以此习练□、□、挤、按、采、挒、肘、靠等四正四隅八种劲法,说通俗点,是修炼八种劲的化解法。笔者在拙作《太极解秘十三篇》一书的《太极揉手艺术修炼篇》一文中,探讨了推手、揉手(单手揉手、四正揉手、四隅揉手)、松柔训练(轻灵、步幅要适中、重心的变转)以及触觉训练等方面的问题,希望对提高拳友太极推手技艺能略助一二。
笔者常思:对太极推手倍感兴趣的拳友为什么热衷于推手?答案有二:一是为健体强身;二是想通过推手提高太极拳艺,进而深研太极功夫。前者为了强健体质,有益身心健康,无可厚非,但如果想通过推手提高太极拳艺,进而深研得到太极内功,故两个人推来推去,恐难以功成。杨式太极拳家杨振基先生认为,功夫是拳上练出来的,不是推手推出来的,这是肺腑之言,后学者应牢记这一点。依笔者多年练拳的体验,欲想深研太极功夫,不要过早地去推手,经常推手不但于长功夫无益,反而有碍,乍看闪腰挪胯,身手妄动表面灵活,实则关节越推越僵紧,功夫难以上身。
吴图南大师说,太极拳是科学,阴动阳动,动动衔接,丝丝相扣,须循太极拳规律行动,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代代拳家从实践中得来的教训,后学者当借鉴。笔者年轻时也喜好推手,20世纪70年代进入杨禹廷大师的门下后,大师的第一个教诲即是不要到外边乱推手,笔者谨遵师嘱不敢再去推手,当时不领会其中道理,后来明白了。习练太极拳是松开周身上下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关节的过程,也是退去身上本力、拙力,增长内功的过程。拳理要求关节要松,且节节贯串,似一挂佛珠,九大关节九颗珠,串在一条线上,看似整体,每颗珠子又是分开的,手指和脚趾的56个小关节也是如此。太极拳要求手腕、脚踝要绝对放松,松开、松空,绝对是太极拳技艺真谛,是高境界的拳法。不练拳去推手,跟做体操没什么两样,全民健身的双人操而已。
太极拳博大精深,如果两个人不合规矩地推来推去,能推出太极功夫才怪。双人推手应站在八门五步十三势的中心位置上,即所谓中土位,太极拳功法最难的是“中土不离位”。双方搭手,接触点不能丢,还要做到似接非接,不丢、不顶、不动。进者主动进攻,注意,不是手在进攻,而是脚下阴阳变化而进,形于手。另一方则被动行功,脚不变化反映在手上,不丢不顶,松空而随,身体保持安舒中正,不可主动、妄动。从四四方方、见楞见角起练,到二人将四正四隅走成圆环,周身上下不挂力,再练习“烂柔花”、散手技击,到那时,技击功夫才会达到很高的境界。
推手习练的过程大约如此,说时轻松,但修炼很难,常人难求。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循太极拳规律,严格规范,在明师指导下多悟勤练,定会成功!
早在晚清时,太极拳先贤即在修炼实践中遇到推手的课题,看到练拳者在推手中互相用力,有碍太极功法的修炼,总结出用力推有悖拳理的阴阳变化,有悖轻灵、松柔等原则。可惜至今,用力推手者却日渐增多,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背道而驰。
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大师将“推手”改称“揉手”,“揉”和“推”的内在涵义大大不同。清末陈鑫大师将太极拳不正确练法总结为“36病手”,其中“推”为病。故汪永泉大师将“推手”改称“揉手”。
纵观当前的太极拳爱好者推手五花八门,用力较技的,轻轻找劲的,撕皮掠肉的,喂手发放的,手脚齐上摔跤的,各显其能。其实,归纳起来也就是两种手法:一种是本力加招法,一种是运用不熟练的虚实手。这两种手法都犯同样的病,即身形上的缺陷、凹凸、断续,手上的顶、偏、丢、抗,脚下的双重等。为什么呢?因为有以上毛病者,未曾推手,精神先紧张,一是怕被对方推出去,二是想把对方推出去。持这种心态去推手,心里不能安静,手上也难“神贯顶”。一遇对方来手,即迎上去以手用力支住对方,身体向回凹,精神上用力,手也用力顶住对方,来力和本身力都压在自己身上,也就是砸在脚下,这种状态无虚实可讲,没有松柔可求,只有“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这条出路。拳论云:“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如不知阴阳,周身不轻灵,只有被动挨打。要提高推手技艺,不要去推“手”,而应去推“脚”。拳论云:“其根在脚,形于手指。”道理清楚,无须赘言。凡习太极拳者,皆应勤习拳论,下功夫反复琢磨,悟太极拳深奥拳理。太极技击没有固定模式,出手即见输赢,双方一接手,实力弱的一方自觉浑身不得劲,没有化解和思考的时间。原因很简单,高手知阴阳、明虚实,浑身极柔软又极虚空,其根在脚下,脚下变动反映在手上,“上下相随人难进”,就是这个理。
从字面上看,揉手比推手更为松柔。从现象看,揉手时二人一来一往习练,而变化在脚。归根到底,循拳理推手(揉手)是脚下阴阳变化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