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藏高原城镇化肩负着捍卫国家安全屏障与护卫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及“亚洲水塔”的特殊使命,对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确保“地球第三极”同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让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生活更幸福、使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更牢固、使国家安全屏障更坚固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青藏高原新型城镇化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特殊驱动过程、特殊发展道路、特殊发展目标、特殊发展格局、绿色发展模式与路径,认为青藏高原
【基金项目】
: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1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2121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城镇化肩负着捍卫国家安全屏障与护卫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及“亚洲水塔”的特殊使命,对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确保“地球第三极”同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让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生活更幸福、使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更牢固、使国家安全屏障更坚固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青藏高原新型城镇化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特殊驱动过程、特殊发展道路、特殊发展目标、特殊发展格局、绿色发展模式与路径,认为青藏高原城镇化是一个在高寒缺氧环境下,由单一投资拉动、游客带动、服务驱动、对口支援等特殊驱动形成的低度开发型、文化传承型、守土固边型、护卫水塔型、小聚大散型、社会包容型、生态富民型城镇化过程。未来发展思路是:以守土固边为先导,保障国家安全,快稳有度,确保边境和农村地区有足量人口,到2035年高原常住人口将达到1600万人,城镇化率宜为52.5%左右,将长期稳定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以绿色发展为主导,不断提高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能力及水平,突出特色,彰显民风,弘扬文化,住在镇里,牧在乡里,就近就地镇民化,建设高原美丽城市与城镇;以小聚大散为布局原则,聚散有度,在散聚中形成由“三圈四带多节点”构成“星星点灯”式固边型城镇空间格局,突出“三圈”(西宁都市圈、拉萨城市圈和柴达木城镇圈)、“四带”(青藏铁路沿线城镇带、川藏铁路沿线城镇带、唐蕃古道沿线城镇带、边境地区固边城镇带)和“多节点”(多个重要城市节点和重要固边城镇)的集聚效应;以通道建设为保障,超前建设青藏高铁等基础设施,筑牢国家安全保障线,加快引进“新基建”上高原,建设高原智慧城市;加快边境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设边境土地改革试验特区,以国土安全为重,在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考虑边境城市。
其他文献
基于2004—2020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数据,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和交互胁迫模型,探究二者动态耦合及交互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相对发展度逐步下降,“无序态→无序态与低稳态并存→低稳态→低稳态与中稳态并存”阶段有序接替;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资源要素状态优于生态环境响应,生态环境压力与
<正>一曲"红腔"动人寰,有多少人为之心醉、为之痴迷,亦是多少粤剧人心之向往。众所周知红线女嗓音条件好,音色如百灵鸟般灵动悦耳。然则"红腔"所以能独树一帜,声音好只是说具备了先天优势,同时期嗓音条件好的歌者也不乏其人,但要说引领当代粤剧旦角艺术,却唯有红线女。不少红派专家都曾评论红派以及"红腔"最大的特色在于能"随物赋情、沿情造声",其实从演唱技巧来看,红线女的"天籁之音"正是源于她在演唱过程中对
本文回顾了2021年7月28日临沂市龙门水库险情及抢险过程。得到几点启示:一是科学实施大坝除险加固,做好大坝坝端来水、截水、排水措施,防止冲刷大坝;二是加强运行管护,加强巡查责任人业务培训,强化落实水雨情测报;三是建立高效的抢险调度指挥体系,确保防汛道路畅通,做好抢险应急物资储备;四是对于已发生液化的滑坡情形,要坚持“先降水后修复”的思路,避免对出险部位造成扰动。
2016年7月九江地区连日普降暴雨,彭泽县白子山中湖降雨量高达300.5 mm,太泊湖水位居高不下,7月12日超过警戒水位、大堤内外水位差达7 m,与之贯通的中湖大堤长时间受到高水位浸泡多处出现渗漏、崩岸及管涌等严重险情。在险情处置中,对迎水面采取"填筑戗堤、构筑子堤、加宽夯实"的处置方案,对背水面采取"木桩固脚、沙袋压重"的处置方案,采用"浮船沉布"的方法进行堤坝加固防渗,取得满意的处置效果。对
文章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并结合黄淮地区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淮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淮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上呈现东部优于西部、北部优于南部的特征;2009—2019年除山东的耦合协调度略有下降外,安徽、河南、江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是一种涉及因素多、技术含量高、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和社会影响大的非常规防灾减灾行动,救援装备是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当前以滑坡、泥石流为代表的地质灾害救援装备调配存在效率低、匹配度低、利用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灾害情景-救援任务-救援装备调配”的思路,分析中国地质灾害救援案例,总结出“情景-任务-装备”的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救援任务完成时间最短和救援装备利用率最高为目标,构建基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依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1950~2018年人口城市化数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及城镇人口规模快速提升,城镇化率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但当前差距依然较大,突出表现为欧洲与亚洲、非洲国家之间的差异;沿线大中小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快速增加,具有明显的大城市优先发展趋势;到2035年,“一带一路”沿线城镇人口规模及城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应对自然灾害时趋利避害,在减少灾害损失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界的无穷力量为人民造福,是国家和行业发展要求的重大趋势。“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堰塞坝险情处置与开发利用保障技术与装备研发”针对重大科技问题挑战,从机理揭示和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与装备研发、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多层次开展研究工作,在堰塞坝险情演化过程、长期工作性态演变
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处理好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新型城镇化间的关系,探究县域城镇化战略取向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本在分析县域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镇化相关政策、县域城镇化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明确了县域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向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