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藏品 弘扬文化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nger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兆实先生 是香港知名的古董鉴定家、鉴赏家、收藏家。因缘际会之间,他自少即与收藏有缘。迫於生计,十一岁,他成为了一名雕刻好手;二十岁,他成为专业的家具製造设计师。往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以收藏为乐, 一心一意研究古玩。他於香港德辅道西开设的“云轩”古玩店,更是以店为平台,汇集了一批古玩爱好者,互相学习、切磋、交流,以此弘扬中华文化。
  【陈兆实先生,1949年出生,福建人,香港知名鉴定家、鉴赏家、收藏家,全球炎黄子孙爱国促进总会副会长、兼理事长“云轩”古玩店创办人、中美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1986年来港後,经营过地产、建筑、装潢公司,平时最爱收藏田黄、瓷器、玉石、钩骨,最大的愿望是开一家个人博物馆,传播中国文化。】
  云轩,旨在打造古董基地
  在香港,古董集散地位於荷李活道、摩罗上街、下街及乐古道之间,这里,是海内外古董爱好者的必到之处,每天来往的人群川流不息。然而,有一些古董店卻未选择在这里,设於香港德辅道西的云轩古玩店则是其中的一个例外,有人疑惑,古玩店为什麽不设於古玩街呢?店主陈兆实先生为众人解开了谜底,“开在‘古董街’偏向於商业行为,爭取利润,而德辅道西拥有大批的香港文人墨客,我愿意在这里设店,是希望与更多的文人、学者交流,共同推广文化。”
  在陈兆实先生的眼中,古董並非仅仅是一种买卖,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开设云轩的目标,销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交换、交流、学习和传承才是其更丰富的内容。当年,为了学习相关的古董文化,他曾经关闭了自己所有的生意,花了整整十多年时间专程攻关。期间,他孜孜以求,与大量的古董界学者、收藏家深交,同时翻阅大量书籍,从而沉淀了日後成为一名鉴赏家、鉴定家的基础。
  今日,陈兆实先生坐镇云轩古玩店,与前来的客人共话古董,不亦乐乎,他言,“德辅道西也是在港福建人较集中的老社区,在这里不但可以结识到老乡,而且还可以跟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也是人生中一大幸事。”平时常有作家、古董收藏爱好者及收藏家聚在云轩,谈古说今,好不开心。他还会送给朋友们一些自己收藏的古玩,与众人共同分享这份收藏的喜悦。
  随着到访云轩古玩店的朋友越来越多,许多人将各自收藏的古玩带到店内让陈兆实先生对其进行鉴定,这时,他的心里是愉悦的,“这说明大家信任我、相信我的专业水平。”在他的计划里,他不单单希望将云轩打造成一个交流平台,更是希望通过此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古董文化,从而打造成一个古董文化基地並由李幼歧、唐至量三人创办隽艺文物研究会。
  收藏,是缘分是乐趣更是事业
  1949年,陈兆实先生出生在福建,出生之地就离田黄石的盛产地——寿山乡不远。儿时,由於家境清贫,不到十岁的他就开始想办法补贴家用,“当时,有许多华侨需寄东西回国,领包裹之时,人们需要印章。”那时,他就开始学着用寿山石雕刻印章,十一岁时,他已成为了一名雕刻好手,赚得一毛两毛换来零食。
  进入文革时期,初中阶段的陈兆实先生被迫放棄求学,文革之後,他即转向更务实的木匠学徒。由於以前具备仿古家具经验和基础,学起木工来,他得心应手,短短几年时间,他的木工已是熟练,且变化多端,富有创意。当年他所製造的一些木工作品,几十年过後,被一些专家鉴定为清代的古董,可想其技艺的高超。
  其後,十九岁的陈兆实先生步入婚姻殿堂,同样身为木匠的岳父是一位颇具慧眼之人,将一箱上好的寿山石作为新婚礼物送予了他。这也为陈兆实先生步入收藏之路奠定下了基础。
  凭借着一手高超的仿古家具技艺,陈兆实先生於1986年赴港之後的发展亦是如鱼得水,九十年代,他已开始经营建筑、装潢公司,承接大小工程无数,事业达至高峰。与此同时,伴随着事业腾飞,他亦加大了收藏的脚步,通过自己的专业眼光收藏了一大批的古玩,比如说田黄、瓷器、玉石及钩骨等,此种投入还曾遭受到子女的不解,但他的坚持,反而打动了子女,将子女带到了收藏的队伍中。
  俗话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静下来思考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开设一家个人博物馆。多年来,他的收藏品种繁多,不乏珍藏,其中,他收藏的一幅吴冠中大师的江南水乡景色长幅画,据专家估值达8000万港元;收藏的另一件元代官窑製品——国家级元青花瓷梅瓶,市值超过2亿港元;还有其收藏的两套十大元帅紫砂壶,壶身小巧可爱,能全套收藏十分少见……这些社会上极为少见的珍藏坚定了他走古玩之路的决心,於是就有了他在前文中努力学习古董文化的那一幕,也有了今日的云轩古玩店。
  另外,陈兆实先生在美国生活期间,为加强推广中华文化,他参加筹建了中美收藏家协会,担任常务理事。“海外的移民朋友们常常会思念祖国,大家到了一定的年龄,也想为祖国做一点事情,因而我们就牵头加入收藏家协会,旨在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华文化,收藏中国古董。”陈兆实先生的这般举动,收到了国家文化部门的鼎力支持,也大大鼓励了他,使他信心百倍,更加坚信“推广中华文化,也是对社会的一种爱、一种作为。”
  集“三家”於一身
  “我十分衷情於求知,对文化充满向往。”活到老学到老的陈兆实先生,每一天都坚持求知,辅以实战经验,久而久之,在古董鉴定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令收藏界学者、专家们刮目相看。
  曾经,陈兆实先生以几千元钱买到一块价值逾亿的上等田黄石,消息传出,在收藏界传为佳话。
  陈兆实先生担忧鉴定市场被一些机构垄断,更有甚者,存在不懂装懂的情况,若鉴定偏离真实,仅以一张鉴定书就决定了一件真古董的“生死大权”,被人们抛棄、毁灭,十分可惜。
  针对此种情况,陈兆实先生有意於免费提供古董鉴定服务,大力推广、普及古董鉴定知识,“再过五十年,中国的高端艺术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身为收藏家,陈兆实先生坦言,收藏古董是一件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行为,也是一种享受,一种贡献。
  他指出,收藏並非一定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只要你有专业的知识和眼光,就能买到好东西。”他不建议为收藏而倾家荡产,而是首先具备了相关的文化,看準时机,有的放矢,量力而行。
  回顾陈兆实先生所走过的路,他从最开始的纯粹爱好,到大力收藏,再到鉴定、鉴赏,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鉴定、鉴赏、收藏家,表面上,他藏的是一批珍品,实质上,他藏的是一种文化,沉淀的是一种广博的心境,承传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宝贵历史文化。
其他文献
许伟坚先生十二岁始进入豬肉行业,迄今已在业界耕耘五十二年。经过努力成为一名资深人士,先后创立两家肉食公司,为事业投入无尽的心血。此外,他还投身行业服务,积极维护业界权益,为市民吃上放心、廉宜的豬肉作出奉献。閒暇之余,他与太太同跳国标舞,舞动幸福、美妙的人生。在他身上,有着实干家的高度与深度,其沉稳、踏实、凭良心做事的质量,更让他彰显出具有极高社会责任感的形象。  风雨半世纪经营路  当夕阳慢慢落下
期刊
季竹青,80後沈阳女孩,带着对电影的无比热爱,在美国求学电影专业7年,完成超过5部短篇微电影,並在毕业前联合监製一部纽约独立长片。精通中文、英语、韩语三门语言的她,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向世界电影节。戛纳电影节、釜山电影节、纽约影展……几乎都留下了这个沈阳女孩的足跡。哥大研究生毕业时,她凭毕业製片作品《响尾蛇与蝴蝶》拿下了哥伦比亚大学电影节最优秀製片人奖。  来到哥伦比亚大学之後,季竹青几乎每年都会拍摄
期刊
近日,张艺谋新片《归来》在上映38天後已全面下线,影片最终票房约为2.90亿元左右,逼近3亿元大关。《归来》自公映以来,打破多项纪录,公映当天即打破国产文艺片首日票房纪录,随後一路高歌以四天的速度打破国产文艺片最快破亿纪录,更超越《南京!南京!》(1.72亿元)、《山楂树之恋》(1.6亿元)以及《色戒》(1.38亿元)等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国产文艺片。《归来》创造了如此之多的国产文艺片新纪录,影片
期刊
阮衍章先生  正直、脚踏实地、毫不张扬;他诚挚、热心、胸怀坦荡。联繫校友、寻找失散的同窗校友、办会刊,几十年来乐此不疲,从不计较报酬,亦从不在乎名利。他细心、认真、执著;他谦虚、感恩、热爱朋友。无论学生时期还是数十年后的今天,坚守着对文学的虔诚、痴心和鍾爱。执笔写文章,衍衍不息献华章,文字隽永,让人动容。  【阮衍章先生,祖籍福建龙海,1960年考入福建师范学院,修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八十年代移居香
期刊
日前,由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全力推动,並由家庭议会举办的“2013/14年度家庭友善僱主奖励计划”举行颁奖典礼,共有1763间不同界别的大、中、小型企业和机构获嘉许为“家庭友善僱主”。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致辞时表示,要协助僱员平衡工作与家庭责任,僱主的支持和配合尤为重要。希望香港僱主在推行家庭友善措施方面的宝贵经验,能够提升社会大眾对家庭友善精神的重视,並鼓励更多僱主在工作场所採纳
期刊
郭绿明先生  是一位乐观、豁达的人。他经商有道,一生锺爱美食,以睿智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他相信行善助人为快乐之本,积极投入社团,服务乡亲。他家教宽容,将子女德育置於首位,不忘教导年轻一代热爱家乡,为家乡事业贡献力量。“三山五嶽食为天,四组八珍全席宴”,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品质。  【郭绿明先生,香港漳州同乡总会监事长,福囍集团、怡轩饮食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199
期刊
郑会友先生 鍾情物流行业数十载,开公司、办协会,在物流行业引领潮流,累积经验,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他高瞻远瞩、清醒理智、尽心尽力,每一个不会磨灭的深深脚印记录着他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也奠定了他在整个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那份坚定执著、锐意进取的热情。他喜欢看书,看书是他对“活到老,学到老”承诺的履行;他喜欢爬山,爬山是对自己的较量;他喜欢旅遊,旅遊是对见识的增长,思维的发散。这些习惯注定了他的智
期刊
解读澳門教育 心裝千萬青年  馮家輝先生與教育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離校之後又回到母校任教,那是他人生一個新的起點,他的青春便是在這裏度過的。數十載歲月匆匆而過,而他卻在教育領域中一如既往,教育赤心不移。  對於教育工作,馮家輝先生是“樂而不疲”、“退而不休”,從他行走過的人生歷程和未來規劃來看,他心中最牵挂的就是澳門的教育事業,最解不開的就是那份教育情結。  “我認為澳門的教育事業是在一直進步的。
期刊
多元发展 专注於医药行业  黄炳明先生出生於一个经商家庭,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二代接班人,其父亲黄定中先生更於四十年代以十七之龄在家乡创立事业,经营贸易,开办工厂並常称自己为“兩棲动物”,工贸並进。辗转间五十年代来到香港再次创业,经营洋行进出口贸易,並在1960年,已在港澳两地开设工厂,经营化纤、塑胶、机械、绳缆、五金等多方面产业,生意渐具规模。黄炳明先生在家中排行老大,几乎是从小学起,每逢暑假严父都
期刊
葛锐浩先生  号悦山人,是一位多才之士,他见证了历史的风起云湧,又亲身感受了港澳回归的欢喜雀跃;他专攻中医,又机缘巧合精通玄学,双重才华赢得众人尊敬;他擅长经商,经营春草堂养生茶多年,曾在珠海开有商场、酒店等,又鍾情传统文化,喜吟诗作对,热爱书法,以单纯的付出之心,在推动澳门与内地的文化事业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多才如他,悦山人是也!  【葛锐浩先生,号悦山人,广东肇庆市政协委员、1988-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