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韵悠悠 龙飞凤舞--且说紫砂壶“龙凤呈祥“的艺术魅力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陶瓷艺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紫砂壶艺作为陶瓷殿堂中的后起之秀,深深地扎根于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并凭借现代多元文化融合的氛围中发芽、抽 枝,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陶瓷器皿中,紫砂壶为众人所熟知,它是公认的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紫砂壶在中国的传承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它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着无法比拟的艺术美以及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 上合桃壶:紫砂:艺术美  紫砂壶用得天独厚的紫砂泥料制成,历代艺人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吸收了其它传统艺术的精髓.辛勤探究、揣摩并精心设计了造型各异的器型.孕育了紫砂壶艺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紫砂艺术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
均陶是中国陶瓷工艺品的一朵奇葩,与紫砂、彩陶、青瓷、精陶共称为宜兴的“五朵金花”,彰显了宜兴陶艺的成就。宜兴均陶本起于粗陶,后随着贴花工艺、釉面装饰等制作工艺的进步,提升了其艺术感,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愫,成为纯粹的艺术品。  1 宜兴均陶的发展历史  宜兴均陶特指宜兴均山一带生产的施釉陶器,又称为宜均。宜兴均陶起于东汉时期,明代达到鼎盛时期,其中“粉青紫长颈瓶”作为贡品为朝廷皇室所用。清代葛明祥参与
摘要 紫砂壶是通过造型设计与工艺技法来完成的,它承袭着传统工艺闪亮的光环,展示历史生活的痕迹,又在不断的传承中显示崭新的活力。紫砂“如意壶”从主题定位、造型设计、装饰手法上经过提炼加工、反复修改、最终定型,使壶艺形式与吉祥的蕴意契合,为现代壶艺注入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 紫砂“如意壶”;吉祥;工艺  紫砂壶是用得天独厚的“五色土”制成的,历代艺人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吸收了其它传统艺术的精髓,
陆羽,唐代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文化及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蜀水,一路之上,他逢山采茶,遇泉品水,每有心得,即记之于文,后寄居升州(今江苏南京)、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专心著述《茶经》一书。他写成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的有关茶叶科学知识和制茶、品茶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因《茶经》的问
摘 要 如意纹常常被应用到紫砂壶的装饰中,人们之所以将看似简单的如意纹反复进行使用,经久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如意纹本身具有美的外形,还因为透过如意纹和符号本身,使壶器成为了吉祥、美好的象征。  关键词 水浪壶;紫砂;设计  中国的传统纹样有如意纹、云纹、鱼纹、涡纹等等,在很多紫砂壶的设计作品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它们的身影。在古代,传统纹样象征身份、权利、贵族。时至今日,传统纹样在紫砂壶设计上的应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