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景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水景由古至今依旧重要的原因,其次讨论了水景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浅析了水景设计中小品以及水景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水景设计;景观设计;自然;小品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自古以来,水给人的感受就是变幻莫测的,欢快愉悦的,灵动的,从古代文人留下的千古佳句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水的热爱。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有曹操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更有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不胜枚举。因此,水景不仅在古代园林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导致人工环境越来越充斥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难求,对于大自然的渴望成为了现代人强烈的需求之一。而将水景引入人们的生活环境能够从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心理功能使人们获得回归自然快感,使人们工作学习之后的紧张精神得以松弛,调节人们的情绪。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水景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景观设计中最富有表现魅力的元素,是人与自然联系的重要纽带之一。水具有流动性,因为地球的重力使水从高向低不停地流动,从而体现出水柔美、活泼的特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引用水景往往可以使得环境更具有灵气,更加满足人们对赏水、亲水的需要。此外,水景设计还有很多作用。首先,可以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其次,在公园或公共绿地中引用水景,可以起到增加景观层次、趣味和档次的作用。然后,喷泉、瀑布、池塘等等,动态水景因其变化的形态和声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游人的视线。水景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有很多,但是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水景设计要自然、不做作,要融入周围环境。水景观的形式、色彩要与环境协调,要根据现实的看客观物质环境,如建筑、植物、地理环境来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要求。要做到自然就必须满足生态性设计,要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整个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减少因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
在设计水景观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当地水资源的情况,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设计水景,一般多考虑设计小水体景观,如喷泉、游泳池、池塘等。小水体往往更容易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也极具趣味性,通过水体的声音与颜色来吸引眼球。水的运动可以产生不同的声响,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借助水声来构建景观的意境美。水本来无色,但是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植物树木相结合,水的颜色便体现出来。并且由于不同的季节水体周围的植物树木所呈现的颜色不同,水的色彩更加丰富,使水景更加美丽动人。
目前景观水景设计有两种建造模式,一种是自然生态式水景,另一种则是硬质铺装的水景。硬质铺装的水景,水系必须保持透明和清澈,略有杂质,硬质铺装的水底就会很明显。因此就必须经常清理,否则,时间久了水看上去就会很脏,尤其是采用黑色、蓝色的颜色铺装的水底。同时还要经常换水,在中国南方一般夏天每周换一次水,冬天一个月换一次水,而在中国北方,由于空气干燥,空气中灰尘的含量相应要高的多,维护成本自然也高很多,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成本问题,不能为了纯粹的景观效果而不实际的做大水体的量;而自然生态式水系需要全部用涵管铺设,一次投入较大,建成后则不用经常换水。
景观设计中需要多姿多彩的小品设计,而水景就是其中变化比较大的设计因素之一,它能形成不同的水景形式,如平展的水池,流动的跌水和叠水,壮观的水帘喷泉。
跌水即跌落的水,由于地形突然的高差变化而产生的水流现象。跌水能够携带空气中大量的氧进入河流,给水流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飞溅的水花还能增加空气湿度,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可视、可听,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
叠水即地形呈阶梯状的落差和地貌的凹凸变化,使水流呈现层叠流落而成水流现象。叠水景观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式,如水帘、洒落、涌流、管流、壁流、阶梯式、塔式等等。而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水立面的变化。
水帘喷泉是水体沿着特殊的线流动,由于水孔较细小、单薄,流下时仿若水的帘幕,构成了无声的闪烁水幕,而流水不会喷溅到四周,并使空气变湿润,可以在室内起到观赏、间隔空间等作用,满足人们的亲水要求。水帘喷泉适用于花园、大厅、露台、茶餐厅等场所。
水景设计的重要性直接导致水景的发展越来越好,并且越来越丰富。首先,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减少,水景设计逐渐转向自然水景的开发利用,尽量开发邻水的景观空间。其次,由景观观赏转向了景观构建,多临近居住区与旅游区,给居民与游客带来方便,不仅提供观赏性还提供休闲娱乐性,多强调亲水活动。再次,水景设计逐渐表现出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趋势,不再移植或抄袭外来的风格,而是更多地利用和塑造原有的地形地貌的自然式水景。最后,水景设计还融入了当地的历史和人文,充分体现了地区的独特性,有效杜绝景观设计千篇一律的风格,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 水景设计;景观设计;自然;小品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自古以来,水给人的感受就是变幻莫测的,欢快愉悦的,灵动的,从古代文人留下的千古佳句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水的热爱。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有曹操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更有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不胜枚举。因此,水景不仅在古代园林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导致人工环境越来越充斥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难求,对于大自然的渴望成为了现代人强烈的需求之一。而将水景引入人们的生活环境能够从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心理功能使人们获得回归自然快感,使人们工作学习之后的紧张精神得以松弛,调节人们的情绪。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水景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景观设计中最富有表现魅力的元素,是人与自然联系的重要纽带之一。水具有流动性,因为地球的重力使水从高向低不停地流动,从而体现出水柔美、活泼的特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引用水景往往可以使得环境更具有灵气,更加满足人们对赏水、亲水的需要。此外,水景设计还有很多作用。首先,可以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其次,在公园或公共绿地中引用水景,可以起到增加景观层次、趣味和档次的作用。然后,喷泉、瀑布、池塘等等,动态水景因其变化的形态和声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游人的视线。水景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有很多,但是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水景设计要自然、不做作,要融入周围环境。水景观的形式、色彩要与环境协调,要根据现实的看客观物质环境,如建筑、植物、地理环境来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要求。要做到自然就必须满足生态性设计,要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整个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减少因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
在设计水景观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当地水资源的情况,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设计水景,一般多考虑设计小水体景观,如喷泉、游泳池、池塘等。小水体往往更容易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也极具趣味性,通过水体的声音与颜色来吸引眼球。水的运动可以产生不同的声响,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借助水声来构建景观的意境美。水本来无色,但是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植物树木相结合,水的颜色便体现出来。并且由于不同的季节水体周围的植物树木所呈现的颜色不同,水的色彩更加丰富,使水景更加美丽动人。
目前景观水景设计有两种建造模式,一种是自然生态式水景,另一种则是硬质铺装的水景。硬质铺装的水景,水系必须保持透明和清澈,略有杂质,硬质铺装的水底就会很明显。因此就必须经常清理,否则,时间久了水看上去就会很脏,尤其是采用黑色、蓝色的颜色铺装的水底。同时还要经常换水,在中国南方一般夏天每周换一次水,冬天一个月换一次水,而在中国北方,由于空气干燥,空气中灰尘的含量相应要高的多,维护成本自然也高很多,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成本问题,不能为了纯粹的景观效果而不实际的做大水体的量;而自然生态式水系需要全部用涵管铺设,一次投入较大,建成后则不用经常换水。
景观设计中需要多姿多彩的小品设计,而水景就是其中变化比较大的设计因素之一,它能形成不同的水景形式,如平展的水池,流动的跌水和叠水,壮观的水帘喷泉。
跌水即跌落的水,由于地形突然的高差变化而产生的水流现象。跌水能够携带空气中大量的氧进入河流,给水流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飞溅的水花还能增加空气湿度,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可视、可听,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
叠水即地形呈阶梯状的落差和地貌的凹凸变化,使水流呈现层叠流落而成水流现象。叠水景观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式,如水帘、洒落、涌流、管流、壁流、阶梯式、塔式等等。而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水立面的变化。
水帘喷泉是水体沿着特殊的线流动,由于水孔较细小、单薄,流下时仿若水的帘幕,构成了无声的闪烁水幕,而流水不会喷溅到四周,并使空气变湿润,可以在室内起到观赏、间隔空间等作用,满足人们的亲水要求。水帘喷泉适用于花园、大厅、露台、茶餐厅等场所。
水景设计的重要性直接导致水景的发展越来越好,并且越来越丰富。首先,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减少,水景设计逐渐转向自然水景的开发利用,尽量开发邻水的景观空间。其次,由景观观赏转向了景观构建,多临近居住区与旅游区,给居民与游客带来方便,不仅提供观赏性还提供休闲娱乐性,多强调亲水活动。再次,水景设计逐渐表现出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趋势,不再移植或抄袭外来的风格,而是更多地利用和塑造原有的地形地貌的自然式水景。最后,水景设计还融入了当地的历史和人文,充分体现了地区的独特性,有效杜绝景观设计千篇一律的风格,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