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舆论监督以其强大的舆论压力在维持社会整体性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媒体下的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开创了舆论监督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舆论监督 传统媒体 新媒体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强势地位逐渐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在一些重大社会事件上不如网络媒体反应迅速、跟进及时甚至集体缺位失声,而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中逐渐扮演起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给舆论监督带来怎样的变化,以及它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
诺依曼曾说“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在维护社会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作为社会公意的代表,舆论监督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以其强大的舆论压力在维持社会整体性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公众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以及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物进行揭露、批评和提出建议的行为。”②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媒介通过向公众提供新闻事实或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引导舆论,达到监督的效果。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由于其新闻来源渠道窄以及“把关人”的作用,公民通过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其实远远不够充分。大量的民意反映到媒体之后,需要通过媒体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媒体的主管部门的审核,当舆论监督到权力部门的时候,便有了很大的局限性,这种状态伤害了舆论监督本身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此外,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威性及其影响力,一经其报道,必会引起社会反响,因此,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正如一个媒体从业者所说:“对一些社会黑暗的揭露,新闻记者需要做好出生入死的准备”③。总而言之,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存在其局限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也就是说“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④当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出现局限性时,新媒体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1、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人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它的概念较为宽泛,笔者倾向采用这一定义:“所谓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⑤在新媒体中,对舆论监督影响最大的是互联网,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各种平台,如各种社交网站、新闻网站、微博等。
2、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特点
(1)网络舆论监督面更加广泛,舆论的发酵时间缩短。盘点2012年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三亚宰客”事件、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蒙牛产品黄曲霉素超标事件、哈尔滨民居造强拆事件、温岭女教师虐童事件等等。据统计,在2012年第1季度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就有1000多件。⑥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受其技术手段及制度的限制,它们不可能做到有闻必录,因此,只有重大的、对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才能进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领域。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以及开放性,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在这一平台发布信息或是接收信息,所以舆论监督的客体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此外,在互联网中公众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件或话题关注,信息的反馈也非常及时,互联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其具有共同关注点和兴趣偏好的广大网民,为形成舆论创造了条件。例如在上述的“温岭女教师虐童”事件中,有网友将女教师虐待幼儿的照片发到网络上,温岭市的相关部门以及被虐待儿童的父母都还不知情的情况下,该事件已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全社会就教师师德及教师准入问题进行广泛讨论,而这一讨论的主要场所还是互联网。
(2)意见的表达更充分,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9.9%,手机网民达3.88亿”。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使舆论的汇聚更加广泛,而且意见表达更加丰富多元,可以说互联网是广大公众意见的汇集市场,此外,网络的匿名性还使网民在发表评论和意见时能畅所欲言,因此,网络舆论更体现民意。
从监督方式看,网络舆论监督实现了监督方式的转变。我国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受组织控制色彩较浓,对于重大舆论事件的报道,要经过层层审批,受各种利益群体的影响较多,同时行政干预的色彩较浓厚。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平台的平等和开放性,使网民较少受到各种外在条件和压力的束缚,可以无拘束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公民的舆论监督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和自发性,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对个人、公共权利机构以及一些公共事件实行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
(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主力由传统媒体转向网络等新媒体,传统媒体扮演着新媒体追随者的角色,不少事件是先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然后传统媒体才予以跟进报道。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并没有削弱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而是他们以其优势互补的作用力推动着舆论事件的发展,如果说网络等新媒体是舆论事件的发生地,那么传统媒体则是舆论事件的“放大镜”。
例如2012年的“表哥”落马事件就充分体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合力作用的强大。8月26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后,省安监局长杨达才的一张事故现场面带微笑的照片,引起网民的极大不满,并很快被网友人肉出数张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各不相同的名表的照片,由此引发了网友的众多质疑。这一事件在网络平台不断发酵的同时,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跟进报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及事件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短短26天时间,就让一个贪官落马,与其说这是网络反腐的胜利,倒不如说这更是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互动的结果。 综上,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给舆论监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其突破传统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不足,使舆论监督发挥了更有效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迎接机遇时,新媒体也给舆论监督带来了挑战。
1、“网络暴力”——侵害他人权利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利用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低成本与低风险优势,非理性地向他人进行集体性的大规模舆论攻击,给他人造成严重伤害”⑦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说:“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⑧可见,由于网络媒体有目的地议程设置以及网络舆论的快速形成,导致人宁可相信谎言,也不相信真相。
2、“媒介审判”——影响司法公正
“媒介审判”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存在,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较为典型的应该是温岭女教师虐童事件。女教师颜艳红虐童照片一经在网络上曝光,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纷纷谴责女教师的恶劣行为,随后温岭公安局以寻衅滋事罪将其逮捕。可以说警方对其的刑拘,在一定程度上是迫于舆论压力,因为我国法律对“虐待儿童”并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做出审判,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的结论,这不仅干预了法院的审判权,也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⑨虽然其行为让人痛恨,但是,在法制社会凡事都应以法律为准绳,这一点是不容侵犯的。
3、“网络推手”——干扰真正的民意
“所谓网络推手,就是以网络营销为目的,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和大众心理,使用互联网的各种传播工具,以事件策划和舆论引导让受众知晓、关注特定信息的人”⑩舆论如果是真实民意的表现,那么它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舆论是由网络推手造成,那么,其代表的就不是民意,而是某个集团或团体的利益。网络世界中鱼龙混杂,网民的辨识能力有限,如果网络推手潜伏在舆论的浪潮中,那么它对真实舆论的形成以及事件的正常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克服新媒体的缺陷和不足,在舆论监督中使其正面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是研究者应更加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2、118
②周甲禄:《舆论监督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5-26
③王美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80
⑤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6):66
⑥《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热点舆情报告》,http://f.unn.people.com.cn/
201205/4-a14023.html
⑦陈哲,《中国网络群体时代下的网络暴力》,《知识经济》,2009(6):69
⑧古斯塔夫·勒庞 著,冯克利 译:《乌合之众: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
⑨魏永征:《新闻传播法规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9
⑩王佳丽,《“网络推手”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中国商界》,2010(12):358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舆论监督 传统媒体 新媒体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强势地位逐渐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在一些重大社会事件上不如网络媒体反应迅速、跟进及时甚至集体缺位失声,而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中逐渐扮演起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给舆论监督带来怎样的变化,以及它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
诺依曼曾说“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在维护社会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作为社会公意的代表,舆论监督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以其强大的舆论压力在维持社会整体性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公众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以及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物进行揭露、批评和提出建议的行为。”②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媒介通过向公众提供新闻事实或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引导舆论,达到监督的效果。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由于其新闻来源渠道窄以及“把关人”的作用,公民通过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其实远远不够充分。大量的民意反映到媒体之后,需要通过媒体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媒体的主管部门的审核,当舆论监督到权力部门的时候,便有了很大的局限性,这种状态伤害了舆论监督本身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此外,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威性及其影响力,一经其报道,必会引起社会反响,因此,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正如一个媒体从业者所说:“对一些社会黑暗的揭露,新闻记者需要做好出生入死的准备”③。总而言之,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存在其局限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也就是说“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④当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出现局限性时,新媒体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1、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人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它的概念较为宽泛,笔者倾向采用这一定义:“所谓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⑤在新媒体中,对舆论监督影响最大的是互联网,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各种平台,如各种社交网站、新闻网站、微博等。
2、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特点
(1)网络舆论监督面更加广泛,舆论的发酵时间缩短。盘点2012年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三亚宰客”事件、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蒙牛产品黄曲霉素超标事件、哈尔滨民居造强拆事件、温岭女教师虐童事件等等。据统计,在2012年第1季度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就有1000多件。⑥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受其技术手段及制度的限制,它们不可能做到有闻必录,因此,只有重大的、对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才能进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领域。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以及开放性,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在这一平台发布信息或是接收信息,所以舆论监督的客体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此外,在互联网中公众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件或话题关注,信息的反馈也非常及时,互联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其具有共同关注点和兴趣偏好的广大网民,为形成舆论创造了条件。例如在上述的“温岭女教师虐童”事件中,有网友将女教师虐待幼儿的照片发到网络上,温岭市的相关部门以及被虐待儿童的父母都还不知情的情况下,该事件已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全社会就教师师德及教师准入问题进行广泛讨论,而这一讨论的主要场所还是互联网。
(2)意见的表达更充分,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9.9%,手机网民达3.88亿”。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使舆论的汇聚更加广泛,而且意见表达更加丰富多元,可以说互联网是广大公众意见的汇集市场,此外,网络的匿名性还使网民在发表评论和意见时能畅所欲言,因此,网络舆论更体现民意。
从监督方式看,网络舆论监督实现了监督方式的转变。我国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受组织控制色彩较浓,对于重大舆论事件的报道,要经过层层审批,受各种利益群体的影响较多,同时行政干预的色彩较浓厚。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平台的平等和开放性,使网民较少受到各种外在条件和压力的束缚,可以无拘束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公民的舆论监督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和自发性,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对个人、公共权利机构以及一些公共事件实行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
(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主力由传统媒体转向网络等新媒体,传统媒体扮演着新媒体追随者的角色,不少事件是先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然后传统媒体才予以跟进报道。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并没有削弱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而是他们以其优势互补的作用力推动着舆论事件的发展,如果说网络等新媒体是舆论事件的发生地,那么传统媒体则是舆论事件的“放大镜”。
例如2012年的“表哥”落马事件就充分体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合力作用的强大。8月26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后,省安监局长杨达才的一张事故现场面带微笑的照片,引起网民的极大不满,并很快被网友人肉出数张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各不相同的名表的照片,由此引发了网友的众多质疑。这一事件在网络平台不断发酵的同时,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跟进报道,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及事件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短短26天时间,就让一个贪官落马,与其说这是网络反腐的胜利,倒不如说这更是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互动的结果。 综上,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给舆论监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其突破传统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不足,使舆论监督发挥了更有效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迎接机遇时,新媒体也给舆论监督带来了挑战。
1、“网络暴力”——侵害他人权利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利用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低成本与低风险优势,非理性地向他人进行集体性的大规模舆论攻击,给他人造成严重伤害”⑦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所说:“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⑧可见,由于网络媒体有目的地议程设置以及网络舆论的快速形成,导致人宁可相信谎言,也不相信真相。
2、“媒介审判”——影响司法公正
“媒介审判”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存在,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较为典型的应该是温岭女教师虐童事件。女教师颜艳红虐童照片一经在网络上曝光,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纷纷谴责女教师的恶劣行为,随后温岭公安局以寻衅滋事罪将其逮捕。可以说警方对其的刑拘,在一定程度上是迫于舆论压力,因为我国法律对“虐待儿童”并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做出审判,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的结论,这不仅干预了法院的审判权,也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⑨虽然其行为让人痛恨,但是,在法制社会凡事都应以法律为准绳,这一点是不容侵犯的。
3、“网络推手”——干扰真正的民意
“所谓网络推手,就是以网络营销为目的,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和大众心理,使用互联网的各种传播工具,以事件策划和舆论引导让受众知晓、关注特定信息的人”⑩舆论如果是真实民意的表现,那么它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舆论是由网络推手造成,那么,其代表的就不是民意,而是某个集团或团体的利益。网络世界中鱼龙混杂,网民的辨识能力有限,如果网络推手潜伏在舆论的浪潮中,那么它对真实舆论的形成以及事件的正常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克服新媒体的缺陷和不足,在舆论监督中使其正面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是研究者应更加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2、118
②周甲禄:《舆论监督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5-26
③王美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80
⑤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6):66
⑥《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热点舆情报告》,http://f.unn.people.com.cn/
201205/4-a14023.html
⑦陈哲,《中国网络群体时代下的网络暴力》,《知识经济》,2009(6):69
⑧古斯塔夫·勒庞 著,冯克利 译:《乌合之众: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
⑨魏永征:《新闻传播法规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9
⑩王佳丽,《“网络推手”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中国商界》,2010(12):358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