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群发展已成为推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各国各地区高度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对鄱阳湖城市群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与中部其他四大城市群进行比较,得出鄱阳湖城市群建设中需要注意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群 优势 劣势
一、 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基本现状
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涉及南昌、九江、抚州、鹰潭、景德镇、上饶等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0%,人口占全省的50%以上。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南昌为中心的城市群格局。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城市群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城市群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层次,有国家级层次,也有区域性层次。目前,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面临着层次过低、产业承接竞争不足,区域内各城市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
二、 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优美
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内在土地、矿产、有色金属等资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流域面积更是达到了97%。同时,在区域内人口总数占全省的50%以上,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江西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提出绿色崛起口号的省份,在生态环保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好,环保设施施较为完善,为企业入驻集聚解决了后顾之忧。
2.交通、科技日益发展完善
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交通条件优越。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京九、浙赣等五条铁路干线都途经该区域。同时,该区域位于赣江、长江交汇处,内陆航运业较为发达。鄱阳湖城市群区域内具有普通高校65所,高校在校学生70.01万,在科技、人才和智力资源等方面比较密集,这位区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政策支持力度大
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将环鄱阳湖城市群列为重点培育的六大城市群之一。同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国务院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列为全国18个重点开发区域。这一切优惠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凸显环鄱阳湖城市群在全国的重要经济地位,也有利于区域内各城市明确功能定位,打造各自的优势平台。同时,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出台《江西省昌九工业走廊“十一五”区域规划》,优先以昌九工业走廊为突破口,加快产业集聚,实现南昌、九江两大工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 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劣势分析
1.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严重缺陷
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是支撑城市群发展的必要基础。虽然经过较长时期的投入和改善,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交通、通讯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区域内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就以省城南昌为例,南昌依然存在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有待改善、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同时各城市之间“一小时经济圈”效应尚未形成,一体化的公路、铁路网络还有待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日益成为市场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今天,各城市之间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尚未建立。
2. 区外与中部其他城市群存在较大差异
在江西大力发展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同时,中部地区各省份也在大力发展本省的城市群。目前主要有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在五大城市群中,由于都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因此各区域都存在很大的竞争性。而鄱阳湖城市群起步有比较晚,劣势比较明显。首先,在经济总量上,2009年五大城市群生产总值排在前三的分别是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群,而江西環鄱阳湖城市群生产总值比前三位分别落后62.12%、46.54%、36.48%。汽车,在财政收入上,环鄱阳湖城市群的财政收入最低,比首位的皖江城市群落后72.29%,即使与稍前一位的长株潭城市群也要落后30%.
3. 区内产业布局同质性严重
江西长期处于欠发达地区,各地区为促进各自经济发展都采取了类似的经济发展策略。环鄱阳湖城市群各城市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特点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从而使各城市之间重复建设,产业布局雷同,这就造成城市内部之间的激烈竞争,不利于加速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
4. 缺乏辐射带动的经济引擎
环鄱阳湖城市群中,只有南昌是国家特大城市,其余都是地级市,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都与南昌有较大差距。虽然南昌在环鄱阳湖城市群中处于“核心增长极”的地位,然而,其经济总量2011年只有2680亿元,定位还是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中心,与其他城市之间缺乏政策对接、市场对接、机制对接、生产要素对接,还将处于自我完善、发展阶段,很难发挥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四、 促进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优势劣势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前景和面临的困难,对此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建设,完善交通通信网络。
2. 加强对区域内各城市的总体规划,明确各自定位和分工,避免区域内盲目竞争,削弱自身对外实力。
3. 注重集中力量发展中心城市,培育南昌向全国特大城市看齐,争取实现南昌成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增长点,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加大开放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有利政策。江西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集全省之力优先发展环鄱阳湖地区,使之成为江西改革发展的一大窗口,成为全省率先崛起的排头兵。(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维.环鄱阳湖城市群与中部四大城市群的比较研究[J].社会发展,2011
[2]刘耀彬,刘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特区经济,2011,(01)
[3]魏后凯,成艾华.携手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J].经济,2012,(04)
关键词:城市群 优势 劣势
一、 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基本现状
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涉及南昌、九江、抚州、鹰潭、景德镇、上饶等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0%,人口占全省的50%以上。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南昌为中心的城市群格局。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城市群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城市群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层次,有国家级层次,也有区域性层次。目前,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面临着层次过低、产业承接竞争不足,区域内各城市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
二、 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优美
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内在土地、矿产、有色金属等资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流域面积更是达到了97%。同时,在区域内人口总数占全省的50%以上,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江西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提出绿色崛起口号的省份,在生态环保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好,环保设施施较为完善,为企业入驻集聚解决了后顾之忧。
2.交通、科技日益发展完善
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交通条件优越。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京九、浙赣等五条铁路干线都途经该区域。同时,该区域位于赣江、长江交汇处,内陆航运业较为发达。鄱阳湖城市群区域内具有普通高校65所,高校在校学生70.01万,在科技、人才和智力资源等方面比较密集,这位区域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政策支持力度大
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将环鄱阳湖城市群列为重点培育的六大城市群之一。同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国务院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列为全国18个重点开发区域。这一切优惠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凸显环鄱阳湖城市群在全国的重要经济地位,也有利于区域内各城市明确功能定位,打造各自的优势平台。同时,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出台《江西省昌九工业走廊“十一五”区域规划》,优先以昌九工业走廊为突破口,加快产业集聚,实现南昌、九江两大工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 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劣势分析
1.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严重缺陷
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是支撑城市群发展的必要基础。虽然经过较长时期的投入和改善,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交通、通讯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区域内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就以省城南昌为例,南昌依然存在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有待改善、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同时各城市之间“一小时经济圈”效应尚未形成,一体化的公路、铁路网络还有待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日益成为市场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今天,各城市之间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尚未建立。
2. 区外与中部其他城市群存在较大差异
在江西大力发展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同时,中部地区各省份也在大力发展本省的城市群。目前主要有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在五大城市群中,由于都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因此各区域都存在很大的竞争性。而鄱阳湖城市群起步有比较晚,劣势比较明显。首先,在经济总量上,2009年五大城市群生产总值排在前三的分别是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群,而江西環鄱阳湖城市群生产总值比前三位分别落后62.12%、46.54%、36.48%。汽车,在财政收入上,环鄱阳湖城市群的财政收入最低,比首位的皖江城市群落后72.29%,即使与稍前一位的长株潭城市群也要落后30%.
3. 区内产业布局同质性严重
江西长期处于欠发达地区,各地区为促进各自经济发展都采取了类似的经济发展策略。环鄱阳湖城市群各城市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特点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从而使各城市之间重复建设,产业布局雷同,这就造成城市内部之间的激烈竞争,不利于加速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
4. 缺乏辐射带动的经济引擎
环鄱阳湖城市群中,只有南昌是国家特大城市,其余都是地级市,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都与南昌有较大差距。虽然南昌在环鄱阳湖城市群中处于“核心增长极”的地位,然而,其经济总量2011年只有2680亿元,定位还是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中心,与其他城市之间缺乏政策对接、市场对接、机制对接、生产要素对接,还将处于自我完善、发展阶段,很难发挥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四、 促进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优势劣势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前景和面临的困难,对此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建设,完善交通通信网络。
2. 加强对区域内各城市的总体规划,明确各自定位和分工,避免区域内盲目竞争,削弱自身对外实力。
3. 注重集中力量发展中心城市,培育南昌向全国特大城市看齐,争取实现南昌成为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增长点,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加大开放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的有利政策。江西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集全省之力优先发展环鄱阳湖地区,使之成为江西改革发展的一大窗口,成为全省率先崛起的排头兵。(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维.环鄱阳湖城市群与中部四大城市群的比较研究[J].社会发展,2011
[2]刘耀彬,刘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特区经济,2011,(01)
[3]魏后凯,成艾华.携手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J].经济,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