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多且杂,给学生的记忆背诵带来很大挑战,在考试时容易出现细节性错误。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抽象文字具体化、脉络化的记忆方式,它通过对冗杂内容的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让学生在框架之中填充学习知识,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学习方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可以看出,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十分必要。本文立足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思维导图与地理教学的融合问题做探讨,力求获得更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也被及时填充,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记忆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中。高中地理与思维导图的结合是全新且有效的尝试,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学习难、记忆难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进而把握不同课本与章节间的联系,达到有效学习。
一、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的融合性探讨
(一)传统地理教学存在的弊端
教学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以高中为例,学生面临高考这一重要转折点,所学知识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基础,因此课本的内容涵盖面更广,单个科目的课本有近十本。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学习时间必须分散给不同学科,如果单科的学习出问题,也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而高中地理涉及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到自然资源的分布,再到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等,涉及的知识点多、范围广,记忆起来也十分困难,这就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地理科目的认知也仅是一堆知识点混杂在一起,失去主动探索的兴趣。许多高中生为了节省时间甚至直接放弃地理课程的学习。然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知识之间很多都是相通的,如果能跳出被局限的范围,从更广的角度来看,掌握课本知识脉络,进行有目的且有计划的学习,也能啃下地理这块硬骨头,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二)思维导图与地理教学结合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巧妙地将图文结合,利用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将关键词与图像或文字形成一种记忆链,而每个关键词的中心点可以不断向外发散拓展知识;被拓展的关键词又可重新作为一个中心点,向周围再次放射。这样每个节点都成为一个记忆点,通过不断地发散思考,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它更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再用新知识去巩固和发展旧知识,符合人的记忆与学习特点,通过这些关联性达到不断巩固记忆的目的。将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相结合,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明确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打破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局面,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联想记忆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养成优质的学习习惯。
(三)应用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
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工具可以应用到地理教学的各个方面。在面对知识间没有联系,仅是硬性计算的章节时,如果非要注重形式插入导图,也会打乱学生对所学的记忆,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另外,应该教育学生一味追求知识全面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课本包括考试内容,而思维导图提供知识脉络,学生需要具备根据思维导图说出具体内容的能力,而不是把思维导图变成一个百科全书,这样既费时费力,也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另外,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结合不同个体特点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前预习
高中地理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下复习以及应对考试几个步骤,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在学习中有不同的作用。预习是在教师讲授前通过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浏览进行自学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大概分清知识的重难点,以及难以弄通的疑问点,让学生在听讲时能够更加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学生的预习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度不够;二是难以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三是对于地理学科,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而思维导图在地理预习中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腾出时间进行查漏补缺。
例如:鲁教版高中地理中对“从宇宙看地球”中“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学习,通过课本可以知道所有星体存在于宇宙之中,那么宇宙就是一个大的概念,宇宙可以细分为各个星系,地球处在银河系,则宇宙下分的连线可以是银河系与其他星系;对于银河系还能细化为太阳系及其他星系,太阳系中又包含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等行星,有些行星还会存在卫星,如月球是围着地球转。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以宇宙为起点的发散型结构,根据结构可以研究不同星体对地球的影响,让学生知晓地球在进行自转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的引力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在银河系中也按照一定的方向运动,银河系又同其他大的星系按照相应的形式运动。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理解太阳对地球昼夜更替时间以及四季变换的影响,理解地球运动的形式,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性学习。
(二)结合思维导图创建高效课堂
课前预习中,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正式课堂中,学生也可利用思维导图做好笔记,调动眼、耳、手、脑同步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加强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课堂是学习的最主要阵地,然而许多学生在课上听讲不认真,疲于记笔记,把希望寄托于课后的复习。一节课有四十五分钟,如果浪费了课堂时间,则需要在课下花更多倍的时间去复习理解,因此在听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忆,化繁为简,把笔记简化为知识脉络,达到课后能通过导图回忆起课上所學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关于“主要地貌类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脉络结构,从地貌类型延伸,下分为河流地貌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其中每两组相近的地貌放在一个体系中,让学生能结合其中一个联想到另一种地貌名称。每种地貌名称后应该散出几个分支,写上相应地貌类型的景观,在课上对学生提问,让学生迅速把握不同地貌地形的特点,能够结合景观名称在脑中形成画面,又结合这些画面联想到相应景观的类型。如:沙丘和戈壁属于风沙地貌,它主要分布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雨稀少、植被覆盖稀疏,因此风力作用明显,会形成独特的地貌类型。让学生想到与之相近的是黄土地貌,也是主要由风力作用,但与风沙地貌不同的是该地貌是黄土这样的细小颗粒物受强烈侵蚀而形成的,再提问学生能想到具有黄土地貌的景观。这样的提问结构形成一个闭环,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在脑中游走一遍,达到当堂所学当时掌握的目的。 (三)应用思维导图做到及时复习
遗忘是学习最大的攔路虎,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及时复习、总结十分重要。复习接触到的都是学过的内容,但也会存在记忆偏差,因而复习也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将众多琐碎的知识串联起来,结合中心词以点带面,通过对每一个分支的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地理知识系统。
例如:在有关地理区域的复习时,可以以我们所生活的亚洲为例,把“亚洲”作为知识网络的起点,再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两大主干,自然环境部分再细化为地形、气候等小枝干;人口、民族等作为人文环境的小枝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网络结构,理论上继续往下细化可以把所有知识都融入其中,但这样的难度大,也会让学生产生混乱的感觉,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帮助构建脉络体系。还是以亚洲为例,点名让一位同学说出跟亚洲相关的知识点,如该同学回答“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陆,东临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西北方向与欧洲相连”。接下来让下一位同学说出与前面同学涉及的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如“欧洲处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气候类型”。对此,下一位同学可以就气候带知识进行补充,这样的网络式复习能够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运用思维导图提升解题能力
应试教育下,取得好的成绩是学生与家长的最直接诉求,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要完成高中地理知识试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结合,在合适的时机运用。采用思维导图答题时也要注意避免解题的盲目性,产生“想当然”的想法,教师需帮助学生建立题目和课本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地理习题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有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记住了不代表会做题,而在复杂题型的解答时也会有基本的脉络体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思考,在做题后及时查漏补缺,构建错题的积累体系。如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中,由于涉及的内容过于繁杂,学生总会产生记忆偏差,而资源的考查又多是相结合出题,更增加了题目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从地区到资源,再从资源到地区的双箭头导图构建,重点掌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在做题时,即使把握不明确,也能够首先排除错误选项。做题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提示学生发现隐藏的信息联系,逐步做出解答思路的导图,进行题目剖析。
结束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思维导图与地理学科的特点,在预习、学习、复习以及做题四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帮助建立课本知识脉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曙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7):0232-0233.
[2]王智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11):41-42.
[3]钱荻宁.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2):77-80.
[4]陈映珊.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气候非地带性分布及成因分析”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24):35-36.
[5]刘渤.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20(11):100-101.
[6]唐清龙.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6):71-72.
作者简介:王军(1982—),男,汉族,江苏大丰人,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硕士研究生,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与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也被及时填充,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记忆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中。高中地理与思维导图的结合是全新且有效的尝试,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学习难、记忆难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进而把握不同课本与章节间的联系,达到有效学习。
一、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的融合性探讨
(一)传统地理教学存在的弊端
教学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以高中为例,学生面临高考这一重要转折点,所学知识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基础,因此课本的内容涵盖面更广,单个科目的课本有近十本。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学习时间必须分散给不同学科,如果单科的学习出问题,也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而高中地理涉及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到自然资源的分布,再到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等,涉及的知识点多、范围广,记忆起来也十分困难,这就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地理科目的认知也仅是一堆知识点混杂在一起,失去主动探索的兴趣。许多高中生为了节省时间甚至直接放弃地理课程的学习。然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知识之间很多都是相通的,如果能跳出被局限的范围,从更广的角度来看,掌握课本知识脉络,进行有目的且有计划的学习,也能啃下地理这块硬骨头,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二)思维导图与地理教学结合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巧妙地将图文结合,利用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将关键词与图像或文字形成一种记忆链,而每个关键词的中心点可以不断向外发散拓展知识;被拓展的关键词又可重新作为一个中心点,向周围再次放射。这样每个节点都成为一个记忆点,通过不断地发散思考,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它更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再用新知识去巩固和发展旧知识,符合人的记忆与学习特点,通过这些关联性达到不断巩固记忆的目的。将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相结合,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明确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打破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局面,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联想记忆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养成优质的学习习惯。
(三)应用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
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工具可以应用到地理教学的各个方面。在面对知识间没有联系,仅是硬性计算的章节时,如果非要注重形式插入导图,也会打乱学生对所学的记忆,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另外,应该教育学生一味追求知识全面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课本包括考试内容,而思维导图提供知识脉络,学生需要具备根据思维导图说出具体内容的能力,而不是把思维导图变成一个百科全书,这样既费时费力,也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另外,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结合不同个体特点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前预习
高中地理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下复习以及应对考试几个步骤,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在学习中有不同的作用。预习是在教师讲授前通过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浏览进行自学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大概分清知识的重难点,以及难以弄通的疑问点,让学生在听讲时能够更加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学生的预习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学生对预习的重视度不够;二是难以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三是对于地理学科,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而思维导图在地理预习中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腾出时间进行查漏补缺。
例如:鲁教版高中地理中对“从宇宙看地球”中“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学习,通过课本可以知道所有星体存在于宇宙之中,那么宇宙就是一个大的概念,宇宙可以细分为各个星系,地球处在银河系,则宇宙下分的连线可以是银河系与其他星系;对于银河系还能细化为太阳系及其他星系,太阳系中又包含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等行星,有些行星还会存在卫星,如月球是围着地球转。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以宇宙为起点的发散型结构,根据结构可以研究不同星体对地球的影响,让学生知晓地球在进行自转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的引力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在银河系中也按照一定的方向运动,银河系又同其他大的星系按照相应的形式运动。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理解太阳对地球昼夜更替时间以及四季变换的影响,理解地球运动的形式,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性学习。
(二)结合思维导图创建高效课堂
课前预习中,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正式课堂中,学生也可利用思维导图做好笔记,调动眼、耳、手、脑同步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加强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课堂是学习的最主要阵地,然而许多学生在课上听讲不认真,疲于记笔记,把希望寄托于课后的复习。一节课有四十五分钟,如果浪费了课堂时间,则需要在课下花更多倍的时间去复习理解,因此在听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忆,化繁为简,把笔记简化为知识脉络,达到课后能通过导图回忆起课上所學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关于“主要地貌类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脉络结构,从地貌类型延伸,下分为河流地貌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其中每两组相近的地貌放在一个体系中,让学生能结合其中一个联想到另一种地貌名称。每种地貌名称后应该散出几个分支,写上相应地貌类型的景观,在课上对学生提问,让学生迅速把握不同地貌地形的特点,能够结合景观名称在脑中形成画面,又结合这些画面联想到相应景观的类型。如:沙丘和戈壁属于风沙地貌,它主要分布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雨稀少、植被覆盖稀疏,因此风力作用明显,会形成独特的地貌类型。让学生想到与之相近的是黄土地貌,也是主要由风力作用,但与风沙地貌不同的是该地貌是黄土这样的细小颗粒物受强烈侵蚀而形成的,再提问学生能想到具有黄土地貌的景观。这样的提问结构形成一个闭环,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在脑中游走一遍,达到当堂所学当时掌握的目的。 (三)应用思维导图做到及时复习
遗忘是学习最大的攔路虎,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及时复习、总结十分重要。复习接触到的都是学过的内容,但也会存在记忆偏差,因而复习也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将众多琐碎的知识串联起来,结合中心词以点带面,通过对每一个分支的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地理知识系统。
例如:在有关地理区域的复习时,可以以我们所生活的亚洲为例,把“亚洲”作为知识网络的起点,再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两大主干,自然环境部分再细化为地形、气候等小枝干;人口、民族等作为人文环境的小枝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网络结构,理论上继续往下细化可以把所有知识都融入其中,但这样的难度大,也会让学生产生混乱的感觉,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帮助构建脉络体系。还是以亚洲为例,点名让一位同学说出跟亚洲相关的知识点,如该同学回答“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陆,东临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西北方向与欧洲相连”。接下来让下一位同学说出与前面同学涉及的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如“欧洲处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气候类型”。对此,下一位同学可以就气候带知识进行补充,这样的网络式复习能够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运用思维导图提升解题能力
应试教育下,取得好的成绩是学生与家长的最直接诉求,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要完成高中地理知识试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结合,在合适的时机运用。采用思维导图答题时也要注意避免解题的盲目性,产生“想当然”的想法,教师需帮助学生建立题目和课本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地理习题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有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记住了不代表会做题,而在复杂题型的解答时也会有基本的脉络体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思考,在做题后及时查漏补缺,构建错题的积累体系。如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中,由于涉及的内容过于繁杂,学生总会产生记忆偏差,而资源的考查又多是相结合出题,更增加了题目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从地区到资源,再从资源到地区的双箭头导图构建,重点掌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在做题时,即使把握不明确,也能够首先排除错误选项。做题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提示学生发现隐藏的信息联系,逐步做出解答思路的导图,进行题目剖析。
结束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思维导图与地理学科的特点,在预习、学习、复习以及做题四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帮助建立课本知识脉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曙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7):0232-0233.
[2]王智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11):41-42.
[3]钱荻宁.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2):77-80.
[4]陈映珊.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气候非地带性分布及成因分析”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24):35-36.
[5]刘渤.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20(11):100-101.
[6]唐清龙.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6):71-72.
作者简介:王军(1982—),男,汉族,江苏大丰人,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硕士研究生,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与地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