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容量加大,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动手、动脑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而是为教学内容服务,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千万不要滥用,科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应该把握好“时度”。
关键词:科学; 信息技术; 整合; 把握; 时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61-00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容量加大,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动手、动脑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而是为教学内容服务,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千万不要滥用。要实现科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巧妙整合,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统筹安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遵照“适时、适度”的原则,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和设备。
一、适时切入,突出重点
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响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巧妙整合,必须以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科学课的教学重点显现的时候,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视频。
案例1:教学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火山和地震》一课,该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壳的内部运动。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有关地震、火山喷发的录像。由于学生对火山喷发现象缺乏亲身体验,如果按传统的教法——看看挂图,读读课文,教学过程将会枯燥无味,学生对火山的成因也将似是而非。对此,教师首先巧用电视录像,放映火山喷发现象发生的全过程,并提醒学生边看边听边记录火山喷发时的事实。形象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解说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由然而生。这样的录像提供了难以观察到的宏观世界的动画场面,逼真反映了各种事物的状态,扣紧了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地壳内部运动情况。
二、化小为大,突破难点
在科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一个突出的难点。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演示实验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很常见的。而演示实验的收效是与学生的观察效果相关的。但有些演示实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学生的观察造成了阻碍,影响了效果。而信息技术能使事物化小为大,不仅可以为课堂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提供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协助教师指导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以求在探索中更好的发展思维,提高操作技能。这对于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案例2:教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叶和花》一课,要求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解剖植物的花来了解花的构造,使学生了解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区别,这是本课的难点。由于花很小,雌蕊和雄蕊又很纤细、娇弱,解剖时如果方法错误,极易损坏花蕊。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花的实体进行解剖示范,学生无论如何也看不清解剖时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没办法科学准确地解剖,进而了解不到组成花的各个部分,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前把解剖花的步骤和方法录制成录像,教学时播放录像,屏幕上就会出现清晰的解剖过程,同时,简明扼要的友情提示,对一些细节可以运用特写镜头展示。这样,既扩大了观察的范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强化直观效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解剖花的实物,动作熟练准确,进而对花的构造及解剖的方法就有了更深刻、透彻的认识,这样既突破教学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可运用实物投影的方式进行演示实验的“现场直播”。
三、化难为易,超越时空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信息技术可使教学超越地域和时域的限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条件,改变被动的、被支配的、受监控的地位,大大扩展了学生的信息来源。在科学教材中,有很多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课堂上不可能把这些短则数十天,长则数月的过程完整清晰地表述出来。教师可巧用多媒体课件,化难为易,轻松地把这一过程连续动态地表现出来,超越了时空和地域的局限,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了解大自然中无穷的知识。
案例3:教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水》一课中,第4个知识点“浮力”,该内容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对浮力现象容易理解,但对浮力的实质理解则是一个难点。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如小木块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木块受到向上浮力的缘故,这个力叫做“浮力”。这种方法引入,由于现象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而且设置的问题又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容易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在教学中采取课前播放一段剪辑的录像:有一群小朋友在玩皮球,不小心小球掉进了一个小直洞里,洞又较深,小朋友都在想办法把球取出。我就把取球的答案让学生来回答。结果学生由于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而议论起来,大多数同学说用水灌入洞中,让球浮起来,接着又提出为什么?假如掉进去的不是皮球,而是一个比皮球重得多的小铁球,能否也同样用灌水的办法取出小铁球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探究科学的水平就会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关键词:科学; 信息技术; 整合; 把握; 时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61-00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容量加大,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动手、动脑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而是为教学内容服务,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千万不要滥用。要实现科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巧妙整合,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统筹安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遵照“适时、适度”的原则,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和设备。
一、适时切入,突出重点
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响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巧妙整合,必须以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科学课的教学重点显现的时候,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视频。
案例1:教学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火山和地震》一课,该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壳的内部运动。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有关地震、火山喷发的录像。由于学生对火山喷发现象缺乏亲身体验,如果按传统的教法——看看挂图,读读课文,教学过程将会枯燥无味,学生对火山的成因也将似是而非。对此,教师首先巧用电视录像,放映火山喷发现象发生的全过程,并提醒学生边看边听边记录火山喷发时的事实。形象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解说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由然而生。这样的录像提供了难以观察到的宏观世界的动画场面,逼真反映了各种事物的状态,扣紧了教学重点,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地壳内部运动情况。
二、化小为大,突破难点
在科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一个突出的难点。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演示实验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很常见的。而演示实验的收效是与学生的观察效果相关的。但有些演示实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学生的观察造成了阻碍,影响了效果。而信息技术能使事物化小为大,不仅可以为课堂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提供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协助教师指导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以求在探索中更好的发展思维,提高操作技能。这对于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案例2:教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叶和花》一课,要求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解剖植物的花来了解花的构造,使学生了解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区别,这是本课的难点。由于花很小,雌蕊和雄蕊又很纤细、娇弱,解剖时如果方法错误,极易损坏花蕊。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花的实体进行解剖示范,学生无论如何也看不清解剖时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没办法科学准确地解剖,进而了解不到组成花的各个部分,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前把解剖花的步骤和方法录制成录像,教学时播放录像,屏幕上就会出现清晰的解剖过程,同时,简明扼要的友情提示,对一些细节可以运用特写镜头展示。这样,既扩大了观察的范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强化直观效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在此基础上,再解剖花的实物,动作熟练准确,进而对花的构造及解剖的方法就有了更深刻、透彻的认识,这样既突破教学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可运用实物投影的方式进行演示实验的“现场直播”。
三、化难为易,超越时空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信息技术可使教学超越地域和时域的限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条件,改变被动的、被支配的、受监控的地位,大大扩展了学生的信息来源。在科学教材中,有很多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课堂上不可能把这些短则数十天,长则数月的过程完整清晰地表述出来。教师可巧用多媒体课件,化难为易,轻松地把这一过程连续动态地表现出来,超越了时空和地域的局限,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了解大自然中无穷的知识。
案例3:教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水》一课中,第4个知识点“浮力”,该内容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对浮力现象容易理解,但对浮力的实质理解则是一个难点。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如小木块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木块受到向上浮力的缘故,这个力叫做“浮力”。这种方法引入,由于现象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而且设置的问题又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容易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在教学中采取课前播放一段剪辑的录像:有一群小朋友在玩皮球,不小心小球掉进了一个小直洞里,洞又较深,小朋友都在想办法把球取出。我就把取球的答案让学生来回答。结果学生由于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而议论起来,大多数同学说用水灌入洞中,让球浮起来,接着又提出为什么?假如掉进去的不是皮球,而是一个比皮球重得多的小铁球,能否也同样用灌水的办法取出小铁球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探究科学的水平就会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