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承认网络作为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情绪,那么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学家群体正越来越失去公众的尊敬。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学被奉为显学,经济学家也一度风光无限。后来,中国20余年经济改革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逐步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等。在此过程中,对经济学家群体的批评也越来越多。
2005年可谓经济学家的多事之秋。当年10月26日,香港经济学者丁学良在接受某媒体访问时提出“中国合格经济学家不到五个”的言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风波。继之媒体及网络展开激烈争论,尽管也有对经济学家的声援辩护,但多数是“一边倒”的批评声浪。
2005年11月7日,《中国青年报》公布了一项专题调查,83%的公众支持丁学良的说法。该调查结果显示:14位主流经济学家中,公众信任率超过10%者,仅有郎咸平和吴敬琏两人。其中郎咸平的信任率为31.0%,吴敬琏为19.8%。另有12.5%的投票者选择“谁都不相信”
在刚刚闭幕的今年全国“两会”上,经济学家又一次“受伤”。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公开发言,批评国内四位经济学家,认为他们以学者身份揽财,与学生、亲属形成利益共同体谋取私利。“他们可说是中国最先富起来的精英代表,但其魔术般致富与敛财速度超过了任何垄断企业,因为他们是靠权力和不对称信息致富”。在媒体广泛报道后,洪可柱被网民视为“敢言、能言、善言”代表,得到广泛支持。
统观近年来舆论对经济学家的批评,尽管林林总总,不外乎集中在以下两个方向:
一是批评某些经济学家缺乏职业道德和操守,没有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而是拿了利益集团的钱,为利益集团代言。
仍然是前文提及的《中国青年报》那项调查显示,针对“你觉得学者发表的言论站在了什么立场上”这个题目,总数为1279的投票中,69.7%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经济学家发表言论是站在利益集团立场,14.3%认为是站在政府立场,认为经济学者站在学术立场、公众立场上的,分别只有7.4%及4.1%。
更有言辞刻薄者,把中国经济学家分为十类:决策圈经济学人、“议会”经济学人、诸侯经济学人、方案经济学人、课题经济学人、讲坛经济学人、绿卡经济学人、公司经济学人、民间经济学人、报刊经济学人。
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指责,是批评一些经济学家对效率无限推崇,而忽视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忽视了公平。
类似的舆论并不“诛心”于经济学家群体的人格和品德缺陷,但批评他们中的部分人脱离中国现实,固守本本。这种观点认为,在改革开放初年,市场经济的启蒙观念的确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时至今日,今天的中国社会更需要的已不是启蒙,而是解决市场经济极度不规范的问题。仍然以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理想来指导现实就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时宜。其研究与应用,自然也就缺乏对民生的关注,“过分注重效率、忽视了公平,有‘嫌贫爱富’之态”;而“目无百姓的经济学家,只能被百姓报以不屑”。
当然,在潮水般的批评中,也有声音对经济学家予以支持。他们认为,不能把当今的社会问题归咎于经济学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必须坚持改革不动摇;同时,对经济学家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把经济学家还原成普通人、经济人,承认乃至宽容经济学家的逐利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学家得不到公众好感,并非异常,而恰是常态。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经济学家往往不能顾忌某一个时段的社会情绪,而致力于独立发掘表象底下的规律性认识。如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大部分的公共角色就是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得出无情的结论……经济学家们总是给大家带来坏消息,也因此获得了坏信使的骂名。”
如何客观评价经济学家在改革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否要经济学家负责任?中国经济学界需要反思什么?面对社会信任危机,经济学家该怎样重新赢回公众的信任?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无法回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学被奉为显学,经济学家也一度风光无限。后来,中国20余年经济改革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逐步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等。在此过程中,对经济学家群体的批评也越来越多。
2005年可谓经济学家的多事之秋。当年10月26日,香港经济学者丁学良在接受某媒体访问时提出“中国合格经济学家不到五个”的言论,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风波。继之媒体及网络展开激烈争论,尽管也有对经济学家的声援辩护,但多数是“一边倒”的批评声浪。
2005年11月7日,《中国青年报》公布了一项专题调查,83%的公众支持丁学良的说法。该调查结果显示:14位主流经济学家中,公众信任率超过10%者,仅有郎咸平和吴敬琏两人。其中郎咸平的信任率为31.0%,吴敬琏为19.8%。另有12.5%的投票者选择“谁都不相信”
在刚刚闭幕的今年全国“两会”上,经济学家又一次“受伤”。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公开发言,批评国内四位经济学家,认为他们以学者身份揽财,与学生、亲属形成利益共同体谋取私利。“他们可说是中国最先富起来的精英代表,但其魔术般致富与敛财速度超过了任何垄断企业,因为他们是靠权力和不对称信息致富”。在媒体广泛报道后,洪可柱被网民视为“敢言、能言、善言”代表,得到广泛支持。
统观近年来舆论对经济学家的批评,尽管林林总总,不外乎集中在以下两个方向:
一是批评某些经济学家缺乏职业道德和操守,没有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而是拿了利益集团的钱,为利益集团代言。
仍然是前文提及的《中国青年报》那项调查显示,针对“你觉得学者发表的言论站在了什么立场上”这个题目,总数为1279的投票中,69.7%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经济学家发表言论是站在利益集团立场,14.3%认为是站在政府立场,认为经济学者站在学术立场、公众立场上的,分别只有7.4%及4.1%。
更有言辞刻薄者,把中国经济学家分为十类:决策圈经济学人、“议会”经济学人、诸侯经济学人、方案经济学人、课题经济学人、讲坛经济学人、绿卡经济学人、公司经济学人、民间经济学人、报刊经济学人。
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指责,是批评一些经济学家对效率无限推崇,而忽视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忽视了公平。
类似的舆论并不“诛心”于经济学家群体的人格和品德缺陷,但批评他们中的部分人脱离中国现实,固守本本。这种观点认为,在改革开放初年,市场经济的启蒙观念的确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时至今日,今天的中国社会更需要的已不是启蒙,而是解决市场经济极度不规范的问题。仍然以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理想来指导现实就显得脱离实际,不合时宜。其研究与应用,自然也就缺乏对民生的关注,“过分注重效率、忽视了公平,有‘嫌贫爱富’之态”;而“目无百姓的经济学家,只能被百姓报以不屑”。
当然,在潮水般的批评中,也有声音对经济学家予以支持。他们认为,不能把当今的社会问题归咎于经济学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必须坚持改革不动摇;同时,对经济学家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把经济学家还原成普通人、经济人,承认乃至宽容经济学家的逐利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学家得不到公众好感,并非异常,而恰是常态。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经济学家往往不能顾忌某一个时段的社会情绪,而致力于独立发掘表象底下的规律性认识。如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大部分的公共角色就是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得出无情的结论……经济学家们总是给大家带来坏消息,也因此获得了坏信使的骂名。”
如何客观评价经济学家在改革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否要经济学家负责任?中国经济学界需要反思什么?面对社会信任危机,经济学家该怎样重新赢回公众的信任?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无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