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体也有大作为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qin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级。接班不久,我发现这个班级有一些学生经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时间久了,与其他同学形成了尖锐的对立,破坏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面对这些班级小团体,我必须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思来想去,我认为,既然强行拆散和制止会让他们的对立情绪愈发强烈,我何不顺水推舟,承认小团体的存在?于是,第二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告诉他们:老师同意你们的组合,肯定你们讨论的内容。如此一来,这些长期被否定的学生见我允许他们“建团”,反而开始与我拉近距离了。
  虽然我承认了小团体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小团体就可以在班级里为所欲为。几个熟悉且友好的同学聚在一起,肯定有志趣相投的方面。因此,我抓住这一特征,对他们说:“既然大家志趣相投,干脆成立一个团队,要有团队名、队长、目标、计划……”听了我的一席话,这些平时聚众聊八卦、聊游戏的孩子顿时来劲了,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会被老师委以重任。
  于是,在我的引导下,他们绞尽脑汁为自己的团队取名。几个游戏高手组成“科技天团”队,几个喜欢夸夸其谈的孩子组成“快乐书迷”队,平时午休偷偷跑去打篮球的男生组成“篮球小将”队,还有“天才画家”队,“我是贝多芬”队……一时间,班级小团队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当然,最重要的变化是他们不再碌碌无为、毫无规矩,而是根据团队中的发展愿景制订目标和计划。
  当孩子们的兴致被提高时,我决定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通过开展小团队活动,原来一群懒懒散散、群龙无首的孩子,俨然成了一支支有组织、有纪律的小团队。接下来,我便要在合适的时机,指导他们在活动中各尽其能、展现团队风采。
  比如,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我立刻想到“篮球小将”和“铁人N项”两个小团队,其他没有参加的同学则自动成为啦啦队、后勤团,为两个小团队的同学加油助威;学校每个月都有“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这是班级文化评选中重要的一环,我立刻组织“天才画家”和“快乐书迷”两个团队强强联手,为班级争光。
  慢慢地,这些看似各自发展的小团队在每次集体活动中緊密配合,久而久之,不仅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更提升了集体的向心力。
  其实,每个小团体也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每个被认同的小团体也能有大作为。当班主任围堵、拆散都收效甚微时,不妨试着允许他们存在,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取长补短、相互合作,从而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英埔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人的成长综合了家庭、学校、社会诸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应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看成丰富的教育资源,让三者密切合作。  智者凝心,打造共同理念,创建共育环境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要形成教育合力,就需要班主任在专业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开学家长会,正规养习。知规守正,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我邀请家长共建班规,共同学习罗恩·克拉克的55条班规,结合校规,制订了20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