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力争于2060年前在二氧化碳排放上实现“碳中和”.为积极回应这一目标,文章从国家及地方政策出发,对全国建筑业能源消费总量及主要能源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解析江苏省建筑业
【机 构】
: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力争于2060年前在二氧化碳排放上实现“碳中和”.为积极回应这一目标,文章从国家及地方政策出发,对全国建筑业能源消费总量及主要能源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解析江苏省建筑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并对比分析2011—2017年省级能源结构、新建节能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推动新增节能建筑面积不断增长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建筑业碳排放量,节能率标准提升及新增节能建筑面积大幅上升有效降低了单位面积碳排量.最后建议贯彻落实一定的政策与采用适当技术措施来进一步控制建筑业碳排放量波动趋势,以稳步实现“2060年0碳计划”.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铁路站区的商业空间规划与实际开发建设脱节的现状,选取武汉三个铁路站区作为研究案例,从车站周边商业和外围区商业2个圈层对站区商业开发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总结
商业步行街是人们消费购物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许多商业步行街的外部公共空间只是作为商业空间的衍生,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因此,人们对商业步行街外
杭州市实施商品房配建公租房政策已近十年,该政策持续且有效地保障着市民“住有所居”。文章选取杭州市区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房配建公租房项目,以配建面积及比例大小作为筛分依据,分组比对不同建设时期项目的特点与差异,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商品房与公租房的协同设计导则,从而为今后此类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从社区安全现状和老年人需求角度出发,梳理分析我国老龄化社区调研数据的统计结果,针对社区中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究。当今大量老旧社区的环境早已不能保障老年人在日常养老生活中的行为安全,为预防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文章针对既有老龄化的社区提出科学合理的适老化更新策略。
城市新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是未来空间生长的方向,也是规划设计实践最为广泛的类型.文章从空间形态的概念出发,阐释空间形态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关联,以亚的斯亚贝巴新区—
当前我们迈入了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时代——万物互联,生活状况、社会形态、社会秩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给予了事物变幻的可能性。居住区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发展单元和治理单元,社区要根据科技的发展、生活模式的变化,打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社区。为了适应这个多元的时代,提升社区居住空间的舒适性,文章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通过对万物互联时代的特点及对社会生活的转变的分析,主要讨论万物互联时代的居住空间的发展,总结出复合、开放、多中心、共享、移动等空间状态。
杭州市气象台天气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市雾霾天气季节性特征明显,在冬半年出现雾霾天气的频率越来越高,恶劣的空气环境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PM2.5浓度的升高则是形成雾霾天的直接原因。文章选取杭州主城区运河段一个典型沿河住宅小区,通过实测住宅小区居住环境中PM2.5浓度及室外气象参数(如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探索PM2.5浓度与室外气象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模拟研究掌握沿河住宅小区PM2.5浓度分布及变化规律提供依据,为改善沿河住宅小区空气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对煤矿塌陷区进行规划改造有助于解决煤炭资源型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邢台市中央生态公园是基于煤矿塌陷区进行改造,文章在对中央生态公园建设战略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应当遵循的七大战略目标。并在此前提下提出独具特色的“一环六区”规划布局和“五湖十二湾”风景结构思路,总结了中央生态公园提供的八大平台系统。之所以剖析邢台市中央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思路,也是意欲为同类型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教育界对中小学建筑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项目基于我国中小学建筑实地调研与国外中小学循证设计案例分析,研究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变化以及师生对建筑空间环境要求。文章选取国内典型中小学建筑进行使用后评估,从空间的多功能性、多层次性、灵活性、引导性以及物理环境的可控制性出发,通过前期策划和设计把控,达到辅助教学与引导自发性学习的目的,最终总结出一套基于建筑使用后评估的中小学建筑空间与环境特色构建的原则与手法。
近年来,泛阅览空间在中小学校园中已成为常态。文章从校园规划层面、空间层面对泛阅览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得出中小学校园泛阅览空间的有机组合策略、结合其他功能空间策略、布置完善的阅览硬件策略、量化设计面积要求策略,以期为中小学校园泛阅览空间设计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