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园林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e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了提高中职园林专业职业技能教学的有效性,应明确园林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从而增强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园林专业职业技能培养
  随着经济建设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园林产业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从单一的苗木栽培岗位发展到如今的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养护、观赏植物栽培、花卉储运保鲜、花艺设计、观赏植物营销等众多岗位;由当初林业工人、农民和少数林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低层次人员结构发展到如今的园林花卉专业教授、博士、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园林绿化工、花卉工等组成的多层次人才结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园林工程师的需求是不断扩大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为园林产业服务的具有园林树木与花卉养护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综合职业技能的专业性园林技术人员相对奇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是很低的,而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则更低。这是不能适应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不能满足建立绿色城市特别是生态城市的需要。如何培养会操作、懂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就成为了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即如何使教学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本行业职业技能的合格的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作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在中职园林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上,提出以下策略。
  一、 明确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生源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学生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教育过程和方式。因此,中职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区别于本科和高职院校的园林专业,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城乡园林绿化部门、城建部门、花卉生产企业、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与防治等工作,“精养护、会生产、懂经营、能设计”的高素质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上。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双高”,即高学历、高职称,因而要政策鼓励,资金投入,支持年青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学习,同时通过努力提高职称水平。
  (二)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要培养出具有较高技能的中职园林专业的毕业生,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以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等各级各类专业培训;严格执行专业教师下厂下店制度,要求所有的专业教师必须每两年到各大园林行业企业实践两个月以上,以丰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园林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
  (三)聘请行业专家、园林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进行教学改革
  中职园林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一)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专业课程实际教学效果
  中等职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比较差。如果仍以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专业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式,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技术训练有机融合。如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以项目为中心,动脑动手,寻求完成项目的方法。作者在“园林植物无土栽培”实训项目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学生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做,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除此以外,还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扩大学生眼界。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接受直观、生动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完善考核评价,训练与考证相结合
  中職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或理论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自信。如果一味地用传统的方法评价学生,只会再次挫伤其积极性,甚至导致其放弃学习。中职学生基础不牢,但热爱动手操作,园林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应以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重点,要根据岗位和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需求,制定考核内容、具体要求、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专业教学课程中。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考证、竞赛,学生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结束后,可参加与该课程紧密相关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证书,作为该专业课程的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如《园林植物栽培》课程考核以学生考取“中级绿化工”证书为要求,突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园林专业课校内考试应遵循技能考试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原则,突出以技能考试为核心,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的重要保障。由实践训练项目、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果组成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每门专业课的毕业成绩中技能成绩应该占70%以上,以此促使学生加强平时的职业技能训练。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中职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精养护、会生产、懂经营、能设计”的高素质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在校内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园林实训基地,是实现中职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功能专业实训室,如园林工程实训室、植物保护实训室、花艺实训室、园林设计实训室、计算机辅助机房等。其次,学校要建立起具有真实或仿真企业环境的校内园林实训基地。园林实训基地包括园林植物露地栽培区、盆栽植物区、扦插大棚,育苗温室、模拟园林工程实训区等。在这里学生可以完成从园林植物识别、播种、育苗、上盆、养护管理、模拟工程施工等一系列实践过程的操作。其次,校园是一个典型的园林区,校园绿化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教学及实习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校园绿地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按季节、工作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在绿地管理过程中进行,
  实现了教学场所一体化和学习内容和工作过程知识一体化。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能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为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期园林行业的发展为中职园林专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职业技能作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核心,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我们应该通过对学科的建设、教学的改革,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效果,使园林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职业技能、受社会广泛欢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
  [2]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天黑以后》是村上春树出版于2004年的长篇小说,英版译名。这部小说是村上先生第一次以“我们”的视角进行的写作尝试,所要表达的主题则变得更加有普适性。
本文针对现有的门锁啮合深度测量方法难以实现准确测量,以及对新版检规中底坑空间的要求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啮合深度测量方法——电压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危险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审核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是针对过程及活动所开展相关的检查,审核所得出的结果是管理者制定措施的重要依据。审核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三种:审核范围分类法、审核方分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