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核心能力的竞争。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公司业务流程的深入研究,并借助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科学地构建出我国证券公司核心能力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证券公司核心能力指标体系验证性因子分析
一、证券公司核心能力结构研究的现实意义
核心能力又名核心竞争力,是当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是第五代战略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石。1990年,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成功发表其论文《公司核心竞争力》,标志着核心能力理论走向成熟。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市场兴衰变迁的主角,也是市场风险分散功能的主要载体。我国证券业经营绩效自2002年大面积滑坡以来,已经历五年之久的霜冻之季,目前仍没有草长莺飞之迹象。曾几何时,证券业被誉为“躺在温床上收钱”的行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环境变迁,似乎有些茫然失措。经过这五年步履维艰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公司市场能力之脆弱,犹如幼童蹒跚蹀躞,远不能与国外成熟证券业相提并论。面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外证券业的咄咄逼人之势,我国证券公司必须发奋自强,尽快培育起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风雨飘摇的困境中绝处逢生。而构建证券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是证券公司培植核心能力的首要前提。
二、我国证券公司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生成
1.我国证券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就是对每个构成要素(一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得出若干相应的二级指标。行业适应性是检测指标体系有效性的惟一标准。下面以四个构成要素为基点,做出一些必要的概括和说明,为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提供依据。
(1)经营能力。 主要包括主营业务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和信息化能力。首先,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广义上指全方位经营业务,一般包括八个方面:证券承销、证券交易、企业并购、资产管理、咨询顾问、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和金融创新,而我国证券公司主营业务目前仍局限于“老三样”,即自营、承销和经纪,创新型业务尚属荒芜之地,有待开拓。其次,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违规业务时有发生:挪用客户资金、非法融资融券、违规自营失控等,函待加强业务流程优化和资金管理控制;最后,证券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均需高起点的信息化平台,以便与我国在世界上尚属先进的自动交易系统相对接。
(2)管理能力。主要包括领导层决策效率、组织结构、公司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首先,我国证券公司尚不能称之完整意义上的现代企业,行政主导性较强,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其次,我国证券业公司文化建设有待提高,各证券公司要大力缔造企业价值观、美化企业环境、导扬企业英雄、培育企业文化网络,为孕育核心竞争能力铺平道路。最后,我国证券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应予高度重视。证券业是高智力密集型行业,许多证券公司素有“博士军团”的美誉。人力资源的效能是证券公司的动力之源,因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都要以人为本。
(3)市场能力。主要包括销售网络性能、市场適应性、产品研发等方面。首先,证券公司的客户是投资主体和融资主体,在国内证券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客户开发如逆水行舟,而客户流失则变生肘腋,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公司业务的蚁穴之溃。其次,证券公司的市场适应能力也至关重要。证券市场是一个多头体系,市场主体包括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投资方、融资方、监管机构,甚至地方政府,各主体方利益唇齿相依,关系盘根错节。证券公司若要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必须有八面玲珑之能,才能协调好周边利益关系,共存共荣。最后,我国证券市场上金融产品的品种单调,流动性不强。随着市场开放与规模扩张的进展,衍生品开发必将是行业竞争的新焦点之一。因此,证券公司应注重提高自身的金融工程水平,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为长治久安开辟道路。
(4)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型业务能力、证券电子商务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等。首先,创新型业务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合并、管理咨询等。这些业务在国外被称为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高技术的“金牛”型业务,而在国内证券业中近乎空白,尚属不毛之地。证券公司应该明白,公司前景高度取决于创新型业务潜力的培植。其次,证券业进行网上营销已是大势所趋,在国外已渐入主流。我国证券市场网上交易量尽管份额不大,但极具发展潜力,自1996年以来一直扶摇直上。最后,我国证券公司业务领域主要局限于国内,经营范围狭隘、融资渠道扁窄,和我国证券市场“亚洲第二”“世界第八”的光环极不相称。我国证券公司应具备国际证券市场上纵横驰骋的能力。证监委主席尚福林一再呼吁证券公司要“走出去”,若干大型证券公司正厉兵秣马,冲出国门似乎已指日可待。
2.我国证券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确立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确立我国证券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如下表。共包括4个构成要素(一级指标)、13个指标要素(二级指标)。
三、模型验证
本文采用了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固定方差法),样本量为127,Cronbach α系数为0.861,在因子负荷与因子相关系数显著性较强的条件下得模型拟和指数列表如下:
所以,模型拟和效果较好,无需进行指标修正。因此,本文得出的证券公司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可以为现阶段我国证券业培育核心能力、实施第五代战略管理提供有效的基础平台。
参考文献:
[1]Prahald,C.K.And Hamel,G.(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P79~91
[2]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证券公司核心能力指标体系验证性因子分析
一、证券公司核心能力结构研究的现实意义
核心能力又名核心竞争力,是当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是第五代战略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石。1990年,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成功发表其论文《公司核心竞争力》,标志着核心能力理论走向成熟。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市场兴衰变迁的主角,也是市场风险分散功能的主要载体。我国证券业经营绩效自2002年大面积滑坡以来,已经历五年之久的霜冻之季,目前仍没有草长莺飞之迹象。曾几何时,证券业被誉为“躺在温床上收钱”的行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环境变迁,似乎有些茫然失措。经过这五年步履维艰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公司市场能力之脆弱,犹如幼童蹒跚蹀躞,远不能与国外成熟证券业相提并论。面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外证券业的咄咄逼人之势,我国证券公司必须发奋自强,尽快培育起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风雨飘摇的困境中绝处逢生。而构建证券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是证券公司培植核心能力的首要前提。
二、我国证券公司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生成
1.我国证券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就是对每个构成要素(一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得出若干相应的二级指标。行业适应性是检测指标体系有效性的惟一标准。下面以四个构成要素为基点,做出一些必要的概括和说明,为指标体系的最终确立提供依据。
(1)经营能力。 主要包括主营业务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和信息化能力。首先,证券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广义上指全方位经营业务,一般包括八个方面:证券承销、证券交易、企业并购、资产管理、咨询顾问、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和金融创新,而我国证券公司主营业务目前仍局限于“老三样”,即自营、承销和经纪,创新型业务尚属荒芜之地,有待开拓。其次,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违规业务时有发生:挪用客户资金、非法融资融券、违规自营失控等,函待加强业务流程优化和资金管理控制;最后,证券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均需高起点的信息化平台,以便与我国在世界上尚属先进的自动交易系统相对接。
(2)管理能力。主要包括领导层决策效率、组织结构、公司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首先,我国证券公司尚不能称之完整意义上的现代企业,行政主导性较强,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其次,我国证券业公司文化建设有待提高,各证券公司要大力缔造企业价值观、美化企业环境、导扬企业英雄、培育企业文化网络,为孕育核心竞争能力铺平道路。最后,我国证券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应予高度重视。证券业是高智力密集型行业,许多证券公司素有“博士军团”的美誉。人力资源的效能是证券公司的动力之源,因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都要以人为本。
(3)市场能力。主要包括销售网络性能、市场適应性、产品研发等方面。首先,证券公司的客户是投资主体和融资主体,在国内证券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客户开发如逆水行舟,而客户流失则变生肘腋,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公司业务的蚁穴之溃。其次,证券公司的市场适应能力也至关重要。证券市场是一个多头体系,市场主体包括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投资方、融资方、监管机构,甚至地方政府,各主体方利益唇齿相依,关系盘根错节。证券公司若要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必须有八面玲珑之能,才能协调好周边利益关系,共存共荣。最后,我国证券市场上金融产品的品种单调,流动性不强。随着市场开放与规模扩张的进展,衍生品开发必将是行业竞争的新焦点之一。因此,证券公司应注重提高自身的金融工程水平,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为长治久安开辟道路。
(4)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型业务能力、证券电子商务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等。首先,创新型业务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合并、管理咨询等。这些业务在国外被称为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高技术的“金牛”型业务,而在国内证券业中近乎空白,尚属不毛之地。证券公司应该明白,公司前景高度取决于创新型业务潜力的培植。其次,证券业进行网上营销已是大势所趋,在国外已渐入主流。我国证券市场网上交易量尽管份额不大,但极具发展潜力,自1996年以来一直扶摇直上。最后,我国证券公司业务领域主要局限于国内,经营范围狭隘、融资渠道扁窄,和我国证券市场“亚洲第二”“世界第八”的光环极不相称。我国证券公司应具备国际证券市场上纵横驰骋的能力。证监委主席尚福林一再呼吁证券公司要“走出去”,若干大型证券公司正厉兵秣马,冲出国门似乎已指日可待。
2.我国证券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确立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确立我国证券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如下表。共包括4个构成要素(一级指标)、13个指标要素(二级指标)。
三、模型验证
本文采用了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固定方差法),样本量为127,Cronbach α系数为0.861,在因子负荷与因子相关系数显著性较强的条件下得模型拟和指数列表如下:
所以,模型拟和效果较好,无需进行指标修正。因此,本文得出的证券公司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可以为现阶段我国证券业培育核心能力、实施第五代战略管理提供有效的基础平台。
参考文献:
[1]Prahald,C.K.And Hamel,G.(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P79~91
[2]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