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中国人受教育程度低,恐怕只能指初级教育,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各地各界大兴“希望工程”——希望小学。但我国的高等教育程度应当不在世界水平之下,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8年,全国高校在校学生数增长了两倍(不包括近年来高校扩招人数),而与此同时,研究生则增长了8倍!据有关部门预测,到明年——2005年,在校研究生将突破100万。
我们都知道一句俗话:物以稀为贵。研究生多了,就不值钱了,所以研究生就业就成了问题,君不见上个世纪的媒体就曾载文疾呼:硕士研究生找工作难!这似乎是个规律,什么东西多了就贬值,哪怕是研究生。果真如此吗?不然,今天我国研究生集体贬值源于我们教育中的几种怪现状——
十几个学生,一个导师
多少年来,国内外的导师都只指导两三名学生,居里夫人、胡适博土等概莫能外,研究生导师的功夫在于“单个教练”。今日中国导师神通广大了,一个导师指导二三十名学生,不知道洋洋十万字的论文,仅此一项老眼昏花的导师如何应对?看它两遍、三遍就够你受的,再细细思量,反复斟酌,多做思忖,提出意见,指导修改,再研读、再思量,老师你有几多精力?何况,既然是研究生导师,为人师表,你还得出自己的成果呀!
于是问题出来了,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说得很形象。他说,现在的研究生很多处于“放羊”状态,师生之间能一两个星期见一面已属不易,有的要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能上一次课。有的导师忙于“赚外快”和“做学问”,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有的导师、学生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北大一位在校生直言不讳:“导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最后论文答辩的时候,给你圈定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以保证你的论文顺利通过”。
筷子里拔旗杆,越扳越细
我国现在的研究生导师一般是“内部消化”,只要我这个学校有招研资格,不论本校师资如何,不会外聘,更少像篮球、足球队一样请外援。为了完成学校的研究生扩招既定目标,学校的苦衷是“研究生扩招导师数量不够”,于是质就不顾了,筷子里面拔旗杆。
这就难为了一些导师,他们被“赶鸭子上架”,论题尚未就绪,学生的问题倒出来了,导师连导读的资料都无从说起,所以一些高校出现了尴尬场面:学生发问,导师无言。
当然,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不完善,地方院校的教师少有国际交流的机会而无缘接触国际学术交流前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近亲繁殖,师生—道 不了解哈佛、剑桥大学是不是这样,教授、副教授,博导、助教,从学科带头人到普通教员,几乎清一色都是本校子弟,这是目前中国许多高校的传统。
这个中国特色造就了中国许多高校温馨的工作、生活氛围。你想,本校毕业后报考本系x老师的研究生,然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后再导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能有什么冲突?但是,这种温和的读研环境缺乏学术竞争的生气,学生无从接受其它门派学术观点的启发,学寡见少,打不开思路。如此往复,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抄袭意中事,老师闭只眼
目前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办法过于量化。以文科博士生为例,要求该生读书期间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毕业论文须在10万字上下。如此硬性指标,使学生无法潜心做自己的学问,研究生都应该有自己特定的问题,比如北京猿人头盖骨,这个命题需要十万字吗?
但是没办法,既然考了研就要读下去到毕业,而你的问题离导师的要求、方方面面的规定、特别是那洋洋十万言相去甚远,怎么办?“拿来主义”。于是近年来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可谓“洋洋洒洒”——理工科的编造数据,文史类的抄袭剽窃,乃至找“枪手”代做,这些现象见诸报端的已为数不少。
这种情况各高校想都能想出来,但是“近亲繁殖”的导师们于心何忍?他们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往往利用“师生情份”在论文答辩时大睁另一只眼:为学生提供方便。
考研为择业学术靠边站 近年在读的研究生,许多是在职的,他们考研不是为了就业,而是“择业”。这些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学术功底薄弱,甚至读几年研,还无法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研究生”重在研究二字,贵在做学问,而这些研究生考研不是冲着学问而来,他们的精力不在学习和科研上,只在乎一个研究生学历。拿到这个文凭后,升迁、调动自然又多了一个保险系数。
我们尚无详实数据,但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自治区某厅一位副厅级干部,就是XX党校的研究生(毕业),你只要问一个党校生最起码的常识,就可知他到底做没做过学问,《资本论》第一个中文版本泽者是谁?他只能猜,还猜不对。
导师为老板学生成劳力
当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时,我们不少知识导师却荣膺老板“称号”。据了解,许多研究生(当然是在校的)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都要为老师干活,不是指换煤气买菜之类的粗活,主要是为导师的学问付出艰苦的劳动。你把资料查到了规类了,乃至一些项目实验成功了,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劳务费,但课题项目是老师的,否则你还毕不毕业?所以,今天凡有导师的研究生都称老师为“老板”。
采访了那么多研究生,当然也就知道了那么多导师。我只念过大学,所以至今深深记得两位老师,一位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她教我:人宇左一撇,你走路先迈左脚;右一捺,要你站稳了。另一位是怕今生也难以谋面的季羡林大师,记得曾在某报上读过他的谈话,他说不要叫我季导(可他的确是博士生导师呀),现在有大学伙食科长都申报博导。
我想,我们今天的研究生、研究生导师是不是可以从中品味出点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一句俗话:物以稀为贵。研究生多了,就不值钱了,所以研究生就业就成了问题,君不见上个世纪的媒体就曾载文疾呼:硕士研究生找工作难!这似乎是个规律,什么东西多了就贬值,哪怕是研究生。果真如此吗?不然,今天我国研究生集体贬值源于我们教育中的几种怪现状——
十几个学生,一个导师
多少年来,国内外的导师都只指导两三名学生,居里夫人、胡适博土等概莫能外,研究生导师的功夫在于“单个教练”。今日中国导师神通广大了,一个导师指导二三十名学生,不知道洋洋十万字的论文,仅此一项老眼昏花的导师如何应对?看它两遍、三遍就够你受的,再细细思量,反复斟酌,多做思忖,提出意见,指导修改,再研读、再思量,老师你有几多精力?何况,既然是研究生导师,为人师表,你还得出自己的成果呀!
于是问题出来了,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说得很形象。他说,现在的研究生很多处于“放羊”状态,师生之间能一两个星期见一面已属不易,有的要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能上一次课。有的导师忙于“赚外快”和“做学问”,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有的导师、学生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北大一位在校生直言不讳:“导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最后论文答辩的时候,给你圈定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以保证你的论文顺利通过”。
筷子里拔旗杆,越扳越细
我国现在的研究生导师一般是“内部消化”,只要我这个学校有招研资格,不论本校师资如何,不会外聘,更少像篮球、足球队一样请外援。为了完成学校的研究生扩招既定目标,学校的苦衷是“研究生扩招导师数量不够”,于是质就不顾了,筷子里面拔旗杆。
这就难为了一些导师,他们被“赶鸭子上架”,论题尚未就绪,学生的问题倒出来了,导师连导读的资料都无从说起,所以一些高校出现了尴尬场面:学生发问,导师无言。
当然,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不完善,地方院校的教师少有国际交流的机会而无缘接触国际学术交流前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近亲繁殖,师生—道 不了解哈佛、剑桥大学是不是这样,教授、副教授,博导、助教,从学科带头人到普通教员,几乎清一色都是本校子弟,这是目前中国许多高校的传统。
这个中国特色造就了中国许多高校温馨的工作、生活氛围。你想,本校毕业后报考本系x老师的研究生,然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后再导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能有什么冲突?但是,这种温和的读研环境缺乏学术竞争的生气,学生无从接受其它门派学术观点的启发,学寡见少,打不开思路。如此往复,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抄袭意中事,老师闭只眼
目前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办法过于量化。以文科博士生为例,要求该生读书期间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毕业论文须在10万字上下。如此硬性指标,使学生无法潜心做自己的学问,研究生都应该有自己特定的问题,比如北京猿人头盖骨,这个命题需要十万字吗?
但是没办法,既然考了研就要读下去到毕业,而你的问题离导师的要求、方方面面的规定、特别是那洋洋十万言相去甚远,怎么办?“拿来主义”。于是近年来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可谓“洋洋洒洒”——理工科的编造数据,文史类的抄袭剽窃,乃至找“枪手”代做,这些现象见诸报端的已为数不少。
这种情况各高校想都能想出来,但是“近亲繁殖”的导师们于心何忍?他们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往往利用“师生情份”在论文答辩时大睁另一只眼:为学生提供方便。
考研为择业学术靠边站 近年在读的研究生,许多是在职的,他们考研不是为了就业,而是“择业”。这些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学术功底薄弱,甚至读几年研,还无法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研究生”重在研究二字,贵在做学问,而这些研究生考研不是冲着学问而来,他们的精力不在学习和科研上,只在乎一个研究生学历。拿到这个文凭后,升迁、调动自然又多了一个保险系数。
我们尚无详实数据,但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自治区某厅一位副厅级干部,就是XX党校的研究生(毕业),你只要问一个党校生最起码的常识,就可知他到底做没做过学问,《资本论》第一个中文版本泽者是谁?他只能猜,还猜不对。
导师为老板学生成劳力
当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时,我们不少知识导师却荣膺老板“称号”。据了解,许多研究生(当然是在校的)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都要为老师干活,不是指换煤气买菜之类的粗活,主要是为导师的学问付出艰苦的劳动。你把资料查到了规类了,乃至一些项目实验成功了,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劳务费,但课题项目是老师的,否则你还毕不毕业?所以,今天凡有导师的研究生都称老师为“老板”。
采访了那么多研究生,当然也就知道了那么多导师。我只念过大学,所以至今深深记得两位老师,一位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她教我:人宇左一撇,你走路先迈左脚;右一捺,要你站稳了。另一位是怕今生也难以谋面的季羡林大师,记得曾在某报上读过他的谈话,他说不要叫我季导(可他的确是博士生导师呀),现在有大学伙食科长都申报博导。
我想,我们今天的研究生、研究生导师是不是可以从中品味出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