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就是六十年。在这六十年中,我国的主要工业部门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一百乃至二百年才走完的道路,回顾历史,令人鼓舞和振奋!
汽车工业:从无到有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六十年的努力,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形成一个产品种类比较齐全、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工业体系。来自国家商务部消息,2008年我国生产汽车934.5万辆,同比增长5.2%,超过美国的868.1万辆位居世界第二。
根据汽车产量增长情况、汽车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战略基本特征的变化,可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是通过国家集中投资和全方位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的,其标志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投产。建国后,由于国内汽车专门人才缺乏,重工业部于1950年8月决定聘请苏联专家承担汽车制造厂的整体设计工作。1953年,在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动下,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经过短短的三年时间,便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第一个汽车生产基地。这种全盘引进的方式不仅为一汽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而且为中国学习和迅速掌握汽车生产技术、积累经验提供了捷径。一汽建成后,先后发展了4吨解放牌汽车、2.5吨越野车、红旗轿车等产品,并形成一定生产能力。
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期间,全国范围企业下放,各省市纷纷利用汽车配件厂和修理厂仿制和拼装汽车,形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热潮”。到50年代未,中国的汽车制造厂迅速增长到16家,汽车改装厂增加到28家,汽车、特别是载货汽车产量迅速稳步增长,达到两万多辆的水平。中国各地方发展汽车工业的积极性,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汽车产品的品种,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货汽车生产体系(具备轻型、中型、重型载货汽车和各种专用改装汽车的生产能力)、满足了国民经济的多种需要,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汽车工业投资的严重分散和浪费、布点混乱,重复生产的“小而全”畸形格局,为以后汽车工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另外,中国汽车工业未能形成独立开发和研制汽车新产品的能力,零部件工业也比较薄弱。
摸索成长阶段
该阶段从1960年到1980年,跨越了四个“五年”计划,以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为主线。
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二个生产基地,1965年开始筹划,由于各种因素干扰,到1975年才建成投产,建设周期长达10年之久。不过,二汽是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建成的,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以自己的力量设计产品、确定工艺、制造设备、兴建工厂的纪录,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汽建设中所需的2万多套设备,1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只有1%的关键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他均由国内自行研制生产,所以二汽的建设对促进汽车行业及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特别是机床行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60年代后期,为满足重型载货汽车需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以及一大批配套厂先后投入建设。进入70年代,在全国汽车供不应求和国家再次下放企业到地方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入第二次高潮。到1976年,全国汽车厂家增加到66个,专用改装车厂增加到166个,其中上海汽车厂形成5000辆以上的小规模生产能力,一批零部件和附配件厂也得到快速发展。到1979年,中国汽车产量己达到19万辆,形成了以载货车和越野车为主体的汽车产品体系。
不过,由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处于孤立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潮流之外的封闭发展状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以强调战备为代表的若干次重大决策失误的影响、汽车工业在总量增加,体系完善的同时,使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汽车生产厂家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另外由于多数汽车厂选择在交通不便和无工业基础的山区,专业厂之间的布置也过于分散,不仅增大了建设成本,也制约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快速全面发展阶段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调整、提高和快速发展阶段。
8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不但产品数量不能满足要求,产品结构也以中型载货车为主,“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工业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注重了微型车、轻型车和重型车的产品开发,先后建立了一个微型车生产基地(天津汽车厂),两个装配点(柳州拖拉机厂和国营伟建机械厂)和四个轻型车生产基地(东北、北京、南京和西南),并集中投资建成了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神龙、天津夏利等具备15万辆或15万辆以上规模的轿车生产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到80年代中后期,中国载货汽车产量和品种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轿车市场的供需矛盾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到九十年代,中国汽车生产能力比七十年代未增长了几乎10倍,全国汽车年产量1992年首次超过100万辆。1998年汽车产量162.8万辆,世界排名第10位,其中商用车生产112.1万辆,世界排名第3位;轿车生产50.7万辆,世界排名第14位。1992—1998年,全国生产汽车累计984.7万辆,其中轿车234.8万辆,基本满足了国内快速增长的汽车需求。另外,中国汽车工业基本车型形成了6大类120多个品种的较完整体系,各类改装汽车、专用汽车750多种。基本上扭转了改革开放初期汽车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局面。
另外,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汽车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基本从计划经济格局转变为面向市场、面向用户、开拓经营的市场经济格局。汽车工业的行业管理体制基本从自律性行业管理入手,逐步建立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网络和方便用户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目前正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使用条件,进一步完善营销体系和服务功能,理顺和规范市场秩序。在此过程,汽车工业的宏观管理体制几经调整,正不断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里,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绝大多数年份,汽车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高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趋势。特别是90年代以后,汽车工业的增长趋势明显超前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趋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时期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出GDP增长速度平均约4-5个百分点左右。由于汽车工业本身产值规模较大和与前向后向产业关联程度很高,它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所发挥的带动作用是比较大的。
最后,汽车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职工人数400万人,相关制造业部门约225万人,能源及材料部门502万人,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劳动力总数占全部劳动力的4%左右。如果再考虑与汽车服务业有关的就业人数,这一比例还要大些。所以,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和劳动力的转移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总体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大约20-25年,零部件技术力量尤其薄弱,轿车生产技术几乎是空白。此后,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不断加大R&D投资,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加快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步伐。近十多年来,通过直接利用外资,中国汽车工业先后引进国外技术300余项,其中整车26项,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主要总成25项,零部件153项,工艺、研究开发等79项。引进车型涉及除中型载货车以外的几乎所有车型。与此同时,300余家汽车工业的重点企业,还通过直接引进外资进行了技术改造。
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工业己基本具备除轿车外的多种重要车型和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
石油工业:撑起脊梁
1949年,我国原油产量只有区区12万吨,而2008年达到1.9亿吨,60年增长了1583倍,居世界第五位。194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700万立方米,2008年则达到760.8亿立方米,60年增长了10868倍,居世界第九位。六十年,我石油工业甩掉了“贫油”的帽子,成为崛起的石油大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2009年7月份出炉的2009年世界500强,中国石油再创奇迹!经历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洗礼,中石化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前10强,排名第9位;中石油首次进入前20位,名列第13位;中国海油由去年的第409位跃升至第318位。中国石油企业已成为全球大公司阵营和世界石油工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这仅仅是中国石油工业从落后走向强大的一个缩影。
原油储量增长是中国石油主业发展的基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就提出“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今年,中国石油根据国内能源需求的变化,适时提出了“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的新战略。
东部老油田的稳产事关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关心。中国石油提出:原油生产重点要做好大庆、辽河等老油区的稳产工作,做好吉林、冀东油田的上产工作,使东部油区整体实现稳定。
大庆油田全面推行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等措施,主力油田采用新技术保稳产;外围油田力争上产,使产量达到530万吨至550万吨。辽河、大港、吉林、华北和冀东油田,尽管面临着不同的稳产和上产难题,但新思维和新技术给老油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特别是冀东油田勇于应用新技术,实现了储量的快速增长。渤海湾畔这一串串“明珠”,表明这里是“东部硬稳定”的基本资源区域之一。
3年前,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新疆油田,年产油突破了千万吨大关,成为我国西部首个千万吨级大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油气产量连年增长,于2003年攀上千万吨大关。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塔里木油田,也实现了年原油产量超过500万吨的目标。青海油田去年也跨过年产400万吨的关口。
天然气是21世纪的能源。中国石油经历了从油气并举到油气并重的战略发展历程。统计表明,上半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完成年计划的60%左右;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1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6%;陕京二线比原计划提前近3个月正式进气,增强了保障北京安全稳定供气的能力。
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克拉2探井获得了高产气流,标志着克拉2大气田的成功发现,其储量之大、单井产量之高国内前所未有。克拉2气田的发现与探明,为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奠定了资源基础,一条横贯全国东西的能源大动脉由此诞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气田,资源前景良好,将对资源接替起到重要作用。
可喜的是,近年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深层也获高产气流,千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目标基本落实;四川盆地川中天然气勘探也获得新成果,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气田已在掌控之中。
伴随着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的发展,炼油与化工业务也在快速成长。
中国石油炼油业务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炼制能力。今年上半年,炼油加工业务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努力增加加工量,加工原油同比增长10.4%,生产成品油增长10.8%。
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业务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市场营销,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化工产品总销量同比增长10.6%。上半年,化工生产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优化资源配置,满负荷高效生产,努力增产厚利产品,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及效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石油的炼化基地和重点技改项目建设也顺利实施。大连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及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工作有序展开;长庆、大港、华北和克拉玛依石化500万吨年炼油改造项目步伐进一步加快。吉林、兰州和大庆石化乙烯改造项目全面开工。
中国石油的重点油气产能建设项目陆续铺开并取得积极进展。仅2009年上半年就建成原油生产能力490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35亿立方米,保证了油气产量稳定增长。
石油资源的稳定供应,为下游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炼油大国。按照《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到2011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4.05亿吨,并在现有基础上形成20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石油下游产品乙烯产量已由1978年的38万吨猛增到2008年的1025.6万吨,增长26倍;2008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产量分别达到3129.6万吨、238.3万吨和2241.3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5.1倍、22.2倍和153.3倍,已跻身石化产品生产大国。
电力工业:世纪奇迹
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至1949年,装机容量只有1.85 GW;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2008年我国共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051万千瓦,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79253万千瓦,跃居世界第2位。
同时,从1998年开始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以此为标志,在中国结束了由国家垄断电力的局面,由此向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电力改革潮流一致。电力供应缓和的出现、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及电力市场的起步,是我国电力工业在20世纪末所出现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两件大事。
纵观20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一个突出特点是,电力的使用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电力具有便于转换能源型式,能高度集中和无限划分,清洁干净和易于控制,可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等特性,使电力发展和应用的程度,即一个国家的电气化程度成了衡量其社会现代化水平高低,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特别是在进入以信息、电子、生物技术为代表,从集中到分散,从等级结构到网络结构,从简单选择到多种选择的21世纪,电力将继续发挥其他能源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且对电力的依赖程度将更高,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品质也将提出更大、更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很重。同时,电力的发展还要合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受到环境的严重制约;还将接受全球范围内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挑战,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将迎接全球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挑战,使电网互联范围不断扩大。
2008年8月,中国最大的“风电巨子”国电龙源集团风电装机成功突破200万千瓦—这一风电规模,在亚洲同类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六。同年,中国风电总装机量突破1000万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从风电装机44万千瓦,到突破1000万千瓦,这一企业仅用了3年的时间。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透露,世界上首台使用AP1000技术的核电机组——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将于2013年11月投入商业运行。
无论是龙源集团引领的“追风时代”,还是“国家核电”成立所折射出的崭新核电方略,都是中国电力工业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煤碳产量:增长明显
煤炭,被誉为工业的粮食。我国贫油、少气、富煤,在能源禀赋失衡的条件下,煤炭产业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工业整体实力的进步。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62183.2 万吨, 同比增长 12.8%, 增速高于2002—2007 年年均增速,纵有豪情多壮志,艰难创业铸丰碑。六十年拼搏创造卓越,六十年奉献彪炳未来。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按国际通用的经济可采煤定义,现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煤炭资源远景储量为 50592 亿吨,位居世界第二。翻开尘封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中国 60 年来,煤炭工业经历了一场如同凤凰涅槃般的发展历程。
作为世界头号煤炭生产大国,煤炭产量和在一次能源需求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富甲全球,但 1949 年产煤只有 3000 多万吨,连国内基本用煤都不能完全满足。60 年风雨沧桑,60 年灿烂辉煌。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新中国煤炭工业以令人瞩目的步伐,从人工挖掘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开采,每一步都浸透着不屈不挠的中国精神;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饱含着几代矿工可歌可泣的付出。
中央在 1998 年撤销了煤炭工业部,将重点煤矿下放给各地方政府,并针对煤炭行业的问题相继颁布了若干政策,整个煤炭行业进入了整顿期。从 2005 年到 2007 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发展的文件法令,使得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产业的进入门槛大幅度提高,逐步形成了煤炭,运输一体化经营的巨型煤炭公司,同时这些公司将向下游延展产业链,拓展电力和以煤炭为基础原料的化工业务,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医药产业:今非昔比
在经历了2006年的行业低谷、2007年的反弹之后,2008年中国医药行业可谓全面复苏。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中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7486.79亿元,同比增长26.33%;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达6909.14亿元,同比增长25.71%;实现利润683.63亿元,同比增长28.39%。
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由13亿人口疾病治疗、保健康复、生育等必须的医药消费所带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6.6%左右,“八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2%,九五期间仍保持年平均增长率17%的发展速度。
目前的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家左右。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生产总产量为43万吨,位居世界第2位;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余个品种;还有中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另外,中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能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中国还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2009年中国药物创新领域可能出现四大变化。一是随着中国新药临床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临床研究审批速度将逐渐加快,目前已经由原来的平均10—12个月缩短至6—8个月。未来一到两年内,有望将国际多中心临床的审批时限缩短到6个月以内。在加快审批的同时,政府对于药物临床试验的监管能力也越来越强,正从事件性监管向系统性监管过渡。二是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制药企业投入的增加,本土企业创新药物研发逐步走向正轨,目前不断有创新药物申报,有些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中国正逐步由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转变。三是临床试验的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国家不断加大研究投入,十分重视新药创制,对机构和研究项目的核查力度不断加强,临床研究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对全球同步的临床研究吸引力也日益增加。四是药物创新研究呈现出模块化趋势。过去药物创新研究或者由企业自行组织实施,或者全部外包给CRO公司,而现在企业在研发中采用的模式越来越灵活:有时制药企业和CRO进行横向分工合作,制药企业和CRO各负责一部分医院的临床研究,或者监察同一个临床研究的不同部分;有时则进行纵向合作,制药企业将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筛选、临床试验监察与稽查等环节外包给CRO公司。
船舶工业:阔步前行
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达2881万载重吨,占世界总量的29.5%,成为世界第二造船大国。同时手持订单量、新增订单量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韩国,已超过日本。
从20世纪50年代的万吨级货轮到21世纪初年的30万吨级原油轮,从普通干散货轮到15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系统,中国的船舶工业走过了六十年的奋斗旅程。尽管步伐并不是非常迅速的,但还是很有收获的。随着我国造船业的重组、竞争和发展,我们走路的样子,应该会从幼年的蹒跚而行变成充满自信的阔步前行!
我国船舶工业有了今天的成就是经过了由封闭到开放的曲折进程。
50年代引进苏联船舶产品技术,学习苏联的造船管理,改变了解放初期船舶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此时因技术科研差距较大,而无法立刻参与国际竞争。后来由于“文革”的冲击,片面强调自力更生,陷入了闭关自守,停滞不前的境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外开放政策,指出了船舶工业发展的新方向。此时正追及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引发的造船热潮末期,我国的船舶科研能力也达到了相当高度并稳定下来,此时,凭借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的优势,我国迅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份额。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上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船舶业的迅速应用,船舶修造技术产生了质的变化,我国船舶工业突然又失去了优势,市场形势又变得严峻起来。现代造船技术对我国船舶工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的船舶企业都在努力学习、探索、应用新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式。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船舶业也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奋斗时期,此时不仅仅是进一步努力开拓市场的阶段,更是努力学习掌握船舶先进生产与管理技术的新阶段。
2009年,列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不仅有助于我国造船业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造船完工量6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5.5%;截至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99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7%。 而且,针对我国船舶工业存在的大而不强问题,提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技术改造,支持高技术新型船舶等措施,既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升级和增强整体竞争力,更将加快我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的步伐。
汽车工业:从无到有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六十年的努力,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形成一个产品种类比较齐全、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工业体系。来自国家商务部消息,2008年我国生产汽车934.5万辆,同比增长5.2%,超过美国的868.1万辆位居世界第二。
根据汽车产量增长情况、汽车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战略基本特征的变化,可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阶段
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是通过国家集中投资和全方位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的,其标志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投产。建国后,由于国内汽车专门人才缺乏,重工业部于1950年8月决定聘请苏联专家承担汽车制造厂的整体设计工作。1953年,在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动下,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经过短短的三年时间,便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第一个汽车生产基地。这种全盘引进的方式不仅为一汽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而且为中国学习和迅速掌握汽车生产技术、积累经验提供了捷径。一汽建成后,先后发展了4吨解放牌汽车、2.5吨越野车、红旗轿车等产品,并形成一定生产能力。
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期间,全国范围企业下放,各省市纷纷利用汽车配件厂和修理厂仿制和拼装汽车,形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热潮”。到50年代未,中国的汽车制造厂迅速增长到16家,汽车改装厂增加到28家,汽车、特别是载货汽车产量迅速稳步增长,达到两万多辆的水平。中国各地方发展汽车工业的积极性,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汽车产品的品种,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货汽车生产体系(具备轻型、中型、重型载货汽车和各种专用改装汽车的生产能力)、满足了国民经济的多种需要,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汽车工业投资的严重分散和浪费、布点混乱,重复生产的“小而全”畸形格局,为以后汽车工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另外,中国汽车工业未能形成独立开发和研制汽车新产品的能力,零部件工业也比较薄弱。
摸索成长阶段
该阶段从1960年到1980年,跨越了四个“五年”计划,以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为主线。
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二个生产基地,1965年开始筹划,由于各种因素干扰,到1975年才建成投产,建设周期长达10年之久。不过,二汽是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建成的,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以自己的力量设计产品、确定工艺、制造设备、兴建工厂的纪录,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汽建设中所需的2万多套设备,1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只有1%的关键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他均由国内自行研制生产,所以二汽的建设对促进汽车行业及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特别是机床行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60年代后期,为满足重型载货汽车需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以及一大批配套厂先后投入建设。进入70年代,在全国汽车供不应求和国家再次下放企业到地方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入第二次高潮。到1976年,全国汽车厂家增加到66个,专用改装车厂增加到166个,其中上海汽车厂形成5000辆以上的小规模生产能力,一批零部件和附配件厂也得到快速发展。到1979年,中国汽车产量己达到19万辆,形成了以载货车和越野车为主体的汽车产品体系。
不过,由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处于孤立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潮流之外的封闭发展状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以强调战备为代表的若干次重大决策失误的影响、汽车工业在总量增加,体系完善的同时,使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汽车生产厂家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另外由于多数汽车厂选择在交通不便和无工业基础的山区,专业厂之间的布置也过于分散,不仅增大了建设成本,也制约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快速全面发展阶段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调整、提高和快速发展阶段。
8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不但产品数量不能满足要求,产品结构也以中型载货车为主,“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工业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注重了微型车、轻型车和重型车的产品开发,先后建立了一个微型车生产基地(天津汽车厂),两个装配点(柳州拖拉机厂和国营伟建机械厂)和四个轻型车生产基地(东北、北京、南京和西南),并集中投资建成了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神龙、天津夏利等具备15万辆或15万辆以上规模的轿车生产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到80年代中后期,中国载货汽车产量和品种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轿车市场的供需矛盾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到九十年代,中国汽车生产能力比七十年代未增长了几乎10倍,全国汽车年产量1992年首次超过100万辆。1998年汽车产量162.8万辆,世界排名第10位,其中商用车生产112.1万辆,世界排名第3位;轿车生产50.7万辆,世界排名第14位。1992—1998年,全国生产汽车累计984.7万辆,其中轿车234.8万辆,基本满足了国内快速增长的汽车需求。另外,中国汽车工业基本车型形成了6大类120多个品种的较完整体系,各类改装汽车、专用汽车750多种。基本上扭转了改革开放初期汽车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局面。
另外,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汽车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基本从计划经济格局转变为面向市场、面向用户、开拓经营的市场经济格局。汽车工业的行业管理体制基本从自律性行业管理入手,逐步建立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网络和方便用户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目前正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使用条件,进一步完善营销体系和服务功能,理顺和规范市场秩序。在此过程,汽车工业的宏观管理体制几经调整,正不断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里,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绝大多数年份,汽车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高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趋势。特别是90年代以后,汽车工业的增长趋势明显超前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趋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时期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出GDP增长速度平均约4-5个百分点左右。由于汽车工业本身产值规模较大和与前向后向产业关联程度很高,它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所发挥的带动作用是比较大的。
最后,汽车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职工人数400万人,相关制造业部门约225万人,能源及材料部门502万人,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劳动力总数占全部劳动力的4%左右。如果再考虑与汽车服务业有关的就业人数,这一比例还要大些。所以,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和劳动力的转移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总体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大约20-25年,零部件技术力量尤其薄弱,轿车生产技术几乎是空白。此后,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不断加大R&D投资,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加快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步伐。近十多年来,通过直接利用外资,中国汽车工业先后引进国外技术300余项,其中整车26项,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主要总成25项,零部件153项,工艺、研究开发等79项。引进车型涉及除中型载货车以外的几乎所有车型。与此同时,300余家汽车工业的重点企业,还通过直接引进外资进行了技术改造。
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工业己基本具备除轿车外的多种重要车型和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
石油工业:撑起脊梁
1949年,我国原油产量只有区区12万吨,而2008年达到1.9亿吨,60年增长了1583倍,居世界第五位。194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700万立方米,2008年则达到760.8亿立方米,60年增长了10868倍,居世界第九位。六十年,我石油工业甩掉了“贫油”的帽子,成为崛起的石油大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2009年7月份出炉的2009年世界500强,中国石油再创奇迹!经历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洗礼,中石化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前10强,排名第9位;中石油首次进入前20位,名列第13位;中国海油由去年的第409位跃升至第318位。中国石油企业已成为全球大公司阵营和世界石油工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这仅仅是中国石油工业从落后走向强大的一个缩影。
原油储量增长是中国石油主业发展的基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就提出“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今年,中国石油根据国内能源需求的变化,适时提出了“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的新战略。
东部老油田的稳产事关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关心。中国石油提出:原油生产重点要做好大庆、辽河等老油区的稳产工作,做好吉林、冀东油田的上产工作,使东部油区整体实现稳定。
大庆油田全面推行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等措施,主力油田采用新技术保稳产;外围油田力争上产,使产量达到530万吨至550万吨。辽河、大港、吉林、华北和冀东油田,尽管面临着不同的稳产和上产难题,但新思维和新技术给老油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特别是冀东油田勇于应用新技术,实现了储量的快速增长。渤海湾畔这一串串“明珠”,表明这里是“东部硬稳定”的基本资源区域之一。
3年前,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新疆油田,年产油突破了千万吨大关,成为我国西部首个千万吨级大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油气产量连年增长,于2003年攀上千万吨大关。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塔里木油田,也实现了年原油产量超过500万吨的目标。青海油田去年也跨过年产400万吨的关口。
天然气是21世纪的能源。中国石油经历了从油气并举到油气并重的战略发展历程。统计表明,上半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完成年计划的60%左右;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1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6%;陕京二线比原计划提前近3个月正式进气,增强了保障北京安全稳定供气的能力。
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克拉2探井获得了高产气流,标志着克拉2大气田的成功发现,其储量之大、单井产量之高国内前所未有。克拉2气田的发现与探明,为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奠定了资源基础,一条横贯全国东西的能源大动脉由此诞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气田,资源前景良好,将对资源接替起到重要作用。
可喜的是,近年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深层也获高产气流,千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目标基本落实;四川盆地川中天然气勘探也获得新成果,千亿立方米储量规模的气田已在掌控之中。
伴随着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的发展,炼油与化工业务也在快速成长。
中国石油炼油业务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炼制能力。今年上半年,炼油加工业务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努力增加加工量,加工原油同比增长10.4%,生产成品油增长10.8%。
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业务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市场营销,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化工产品总销量同比增长10.6%。上半年,化工生产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优化资源配置,满负荷高效生产,努力增产厚利产品,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及效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石油的炼化基地和重点技改项目建设也顺利实施。大连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及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工作有序展开;长庆、大港、华北和克拉玛依石化500万吨年炼油改造项目步伐进一步加快。吉林、兰州和大庆石化乙烯改造项目全面开工。
中国石油的重点油气产能建设项目陆续铺开并取得积极进展。仅2009年上半年就建成原油生产能力490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35亿立方米,保证了油气产量稳定增长。
石油资源的稳定供应,为下游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炼油大国。按照《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到2011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4.05亿吨,并在现有基础上形成20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石油下游产品乙烯产量已由1978年的38万吨猛增到2008年的1025.6万吨,增长26倍;2008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产量分别达到3129.6万吨、238.3万吨和2241.3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5.1倍、22.2倍和153.3倍,已跻身石化产品生产大国。
电力工业:世纪奇迹
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至1949年,装机容量只有1.85 GW;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2008年我国共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051万千瓦,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79253万千瓦,跃居世界第2位。
同时,从1998年开始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以此为标志,在中国结束了由国家垄断电力的局面,由此向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电力改革潮流一致。电力供应缓和的出现、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及电力市场的起步,是我国电力工业在20世纪末所出现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两件大事。
纵观20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一个突出特点是,电力的使用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电力具有便于转换能源型式,能高度集中和无限划分,清洁干净和易于控制,可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等特性,使电力发展和应用的程度,即一个国家的电气化程度成了衡量其社会现代化水平高低,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特别是在进入以信息、电子、生物技术为代表,从集中到分散,从等级结构到网络结构,从简单选择到多种选择的21世纪,电力将继续发挥其他能源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且对电力的依赖程度将更高,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品质也将提出更大、更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很重。同时,电力的发展还要合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受到环境的严重制约;还将接受全球范围内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挑战,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将迎接全球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挑战,使电网互联范围不断扩大。
2008年8月,中国最大的“风电巨子”国电龙源集团风电装机成功突破200万千瓦—这一风电规模,在亚洲同类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六。同年,中国风电总装机量突破1000万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从风电装机44万千瓦,到突破1000万千瓦,这一企业仅用了3年的时间。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透露,世界上首台使用AP1000技术的核电机组——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将于2013年11月投入商业运行。
无论是龙源集团引领的“追风时代”,还是“国家核电”成立所折射出的崭新核电方略,都是中国电力工业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煤碳产量:增长明显
煤炭,被誉为工业的粮食。我国贫油、少气、富煤,在能源禀赋失衡的条件下,煤炭产业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工业整体实力的进步。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62183.2 万吨, 同比增长 12.8%, 增速高于2002—2007 年年均增速,纵有豪情多壮志,艰难创业铸丰碑。六十年拼搏创造卓越,六十年奉献彪炳未来。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按国际通用的经济可采煤定义,现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煤炭资源远景储量为 50592 亿吨,位居世界第二。翻开尘封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中国 60 年来,煤炭工业经历了一场如同凤凰涅槃般的发展历程。
作为世界头号煤炭生产大国,煤炭产量和在一次能源需求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富甲全球,但 1949 年产煤只有 3000 多万吨,连国内基本用煤都不能完全满足。60 年风雨沧桑,60 年灿烂辉煌。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新中国煤炭工业以令人瞩目的步伐,从人工挖掘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开采,每一步都浸透着不屈不挠的中国精神;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饱含着几代矿工可歌可泣的付出。
中央在 1998 年撤销了煤炭工业部,将重点煤矿下放给各地方政府,并针对煤炭行业的问题相继颁布了若干政策,整个煤炭行业进入了整顿期。从 2005 年到 2007 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发展的文件法令,使得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产业的进入门槛大幅度提高,逐步形成了煤炭,运输一体化经营的巨型煤炭公司,同时这些公司将向下游延展产业链,拓展电力和以煤炭为基础原料的化工业务,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医药产业:今非昔比
在经历了2006年的行业低谷、2007年的反弹之后,2008年中国医药行业可谓全面复苏。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中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7486.79亿元,同比增长26.33%;医药工业销售收入达6909.14亿元,同比增长25.71%;实现利润683.63亿元,同比增长28.39%。
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由13亿人口疾病治疗、保健康复、生育等必须的医药消费所带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6.6%左右,“八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2%,九五期间仍保持年平均增长率17%的发展速度。
目前的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家左右。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生产总产量为43万吨,位居世界第2位;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余个品种;还有中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另外,中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能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中国还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2009年中国药物创新领域可能出现四大变化。一是随着中国新药临床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临床研究审批速度将逐渐加快,目前已经由原来的平均10—12个月缩短至6—8个月。未来一到两年内,有望将国际多中心临床的审批时限缩短到6个月以内。在加快审批的同时,政府对于药物临床试验的监管能力也越来越强,正从事件性监管向系统性监管过渡。二是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制药企业投入的增加,本土企业创新药物研发逐步走向正轨,目前不断有创新药物申报,有些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中国正逐步由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转变。三是临床试验的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国家不断加大研究投入,十分重视新药创制,对机构和研究项目的核查力度不断加强,临床研究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对全球同步的临床研究吸引力也日益增加。四是药物创新研究呈现出模块化趋势。过去药物创新研究或者由企业自行组织实施,或者全部外包给CRO公司,而现在企业在研发中采用的模式越来越灵活:有时制药企业和CRO进行横向分工合作,制药企业和CRO各负责一部分医院的临床研究,或者监察同一个临床研究的不同部分;有时则进行纵向合作,制药企业将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筛选、临床试验监察与稽查等环节外包给CRO公司。
船舶工业:阔步前行
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达2881万载重吨,占世界总量的29.5%,成为世界第二造船大国。同时手持订单量、新增订单量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韩国,已超过日本。
从20世纪50年代的万吨级货轮到21世纪初年的30万吨级原油轮,从普通干散货轮到15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系统,中国的船舶工业走过了六十年的奋斗旅程。尽管步伐并不是非常迅速的,但还是很有收获的。随着我国造船业的重组、竞争和发展,我们走路的样子,应该会从幼年的蹒跚而行变成充满自信的阔步前行!
我国船舶工业有了今天的成就是经过了由封闭到开放的曲折进程。
50年代引进苏联船舶产品技术,学习苏联的造船管理,改变了解放初期船舶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此时因技术科研差距较大,而无法立刻参与国际竞争。后来由于“文革”的冲击,片面强调自力更生,陷入了闭关自守,停滞不前的境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外开放政策,指出了船舶工业发展的新方向。此时正追及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引发的造船热潮末期,我国的船舶科研能力也达到了相当高度并稳定下来,此时,凭借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的优势,我国迅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份额。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上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船舶业的迅速应用,船舶修造技术产生了质的变化,我国船舶工业突然又失去了优势,市场形势又变得严峻起来。现代造船技术对我国船舶工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的船舶企业都在努力学习、探索、应用新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式。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船舶业也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奋斗时期,此时不仅仅是进一步努力开拓市场的阶段,更是努力学习掌握船舶先进生产与管理技术的新阶段。
2009年,列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不仅有助于我国造船业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造船完工量6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5.5%;截至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99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7%。 而且,针对我国船舶工业存在的大而不强问题,提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技术改造,支持高技术新型船舶等措施,既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升级和增强整体竞争力,更将加快我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