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式教学在“揭开情绪面纱”一课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maomao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兼具知识性和艺术性,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感受,实现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揭开情绪面纱”为例,从“设境—入境—悟境”三个基本环节出发,浅谈情境体验式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设境;入境;悟境
   情境教学法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成为教师比较认可也经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即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的感受,实现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的。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利用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课堂中开展有效的情境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要遵循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针对所授内容进行合理的“设境”和“呈境”,同时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情境体验,去经历“设境—入境—悟境”三个基本环节,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就结合八年级下册这一课,来谈一谈情境体验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的运用。
   一、设境
   情境体验式教学首先要进行合理的“设境”,联系我们生活实际的“设境”是最具有代入感的。我们每天会遇到各种事,比如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遭遇不公平的对待,看一些感人泪下的电影,看恐怖片会害怕,等等,结合这些小事情,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总结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当然人的情绪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情境,进行设境。
   图画也是展示具体形象的一种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二、入境
   接下来我们要让学生能“入境”,自己去体会情绪的复杂和多变。譬如在讲“情绪对我们的影响”中有一个“踢猫效应”的家庭情境短视频:“父母在公司受气了,回家泄愤给了原想表孝心的子女,委屈的孩子愤怒之下踢走了家里的猫,突降道路的小猫咪引发了交通事故。”这一系列过程都是由坏情绪产生的不良反应,这样的情境在家庭中多多少少都有发生。在情境出现时,我们将情境教学的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结合,教师伴以有感情的语言描绘,会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促进自己融入这一特定的情境之中,再从自身的体验中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当,负面情绪就会像“踢猫效应”一样不断向外传染,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当我们发脾气时,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这种伤害可能让人很久都无法释怀。这说明情绪的表达关乎人际交往。
   三、悟境
   当然,“入境容易悟境难”,当负面情绪产生时,怎样去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呢?学生要悟出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这里我们可以从问题情境入手:2020年2月,全国中小学第一次实行线上教学。对此学生的评价不一,由此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情绪,在这里我们请说说自己的负面情绪,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帮你调节情绪。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A组畅言心中的不快,B组帮忙调节,然后再进行互换,这样就很自然地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放一段舒缓的音乐,用音乐去渲染情境,因为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能将听者带到舒缓的意境中,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些放松训练。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去尝试体会适合自己的方法,实现真正的“悟境”,也能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合理的情境设计,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自觉性。由情境自然入境,能使学生融入课程内容,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拓展了思维能力。身入其中的悟境终将有助于我们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堂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卓玉.体验与探究: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N].光明日报,2001-03-23.
   [2]富争.情景·话题·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
   [3]谢燕萍.思政课情境教学整体性设计的再思考[J].江苏教育,2017(43).
   [4]周平成.情境教学法[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4).
   注:本文是泰州市2018教育规划重点专项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jksmszdzx010)、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379)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三環联动”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自觉阅读,提高教师的阅读能力和指导水平,学生在感知到教师的文化底蕴和饱读诗书的气质之后,自发地进行阅读,而教师也会因为学生阅读的反馈来促进自己的成长,学生也会因为在家庭中的阅读,带动家长的阅读,最终开展亲子阅读的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美的家校读书链。   关键词:家校共读;最佳阅读;阅读生态   阅读启迪智慧,书香滋养精神。记得英国的毛姆曾经说过“阅读是一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开始探索并应用新方法开展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其中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备受老师关注。简单论述了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相关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应用措施   小学阶段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阶段,学会认字后学生就可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生字辨识有难度,原因在于汉字构成差异
摘 要:阐述深度学习与问题链设计的关系,以此确立研究对象;接着简述借助深度学习设计问题链的重要性,直接展示研究价值;最后详细论述借助深度学习设计问题链的有效策略:实施教师导引催发深度探究、开展小组合作释放集体智慧、组织课堂讨论开发团队合力,以此完成本次研究的全面介绍。   关键词:深度学习;问题链设计;初中生;物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和日益完善,广大教师群体纷纷探寻物理教学的创新化、趣
摘 要:微课具有形式多样、内容紧凑的特点,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很多科目都会借助微课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并且在经过长期的、多科目的教学实践之后,发现微课教学形式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基于此,分析微课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意义,探究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微课进行
摘 要:众所周知,想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打好基础,否则越往后就会发现越难学,进而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应用题答题技巧的增加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应用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性掌握。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技巧对学生而言,是提升学生成绩的关键点。据此,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并浅析解题策略。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解题策略   应用题设计包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