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网络环境特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新时代网络环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坚持理念革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探索技术革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提高队伍素质,重视高校网络思政主体建设;推动措施革新,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7-0085-03
新时代网络环境视域下,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铸造了崭新的网络空间,并衍生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秩序与形态。网络技术的更迭能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短板,依托信息交互渗透的方式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覆盖率,增强影响力。但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亦面临诸多乱象。如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对抗、舆论阵地的销蚀、不良信息的急速散播等。为应对时代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网络空间背景下应直面环境更迭特点,把握发展现状,探寻优化路径,从多角度推动良好网络空间环境的营造,实现从理念到模式的全方位变革,顺应社会结构的调整,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聚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前现状及优化节点,探索其创新形式、精神实质及理论内涵,为进一步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提供借鉴。
一、新时代网络环境特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4亿,其中学生占比最高,达25.4%,在校大学生中网民人数超过95%。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加速经济社会各领域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融合,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转型、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力。新时代互联网影响广泛、发展迅速,使其在社会舆论引导、主流文化传播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意识形态多元化
改革开放40余年,随着技术与资金进入中国的还有各种理论学说与思想论断,这些反映着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及制度的思潮,形成了我国与外界长期存在的碰撞与冲突,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传统认知。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开放的扩大,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利益的分配方式、社會层级的调整变革对人们当前的思想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现实正是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潮相互作用的真实写照。二是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保守势力的兴起,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各地区间新增关税壁垒鳞次栉比,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抬头进一步加剧了国家与国家、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割裂,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冲突更为尖锐。三是信息技术的瞬息万变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能力及认知方式,意识形态从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途径和渠道中形成并发生作用, 其中既包括能够开阔视野、开启民智的正面影响,亦存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负面诱导,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发挥应有作用正经受着巨大考验。
(二)生活方式数字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成就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信息均能以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形式所记录,并衍生出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人们的一天从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始,无论是满足衣、食、住、行等低层次需求,还是社交娱乐、金融理财等高层次需求,在数字化生活时代均能得到延伸和拓展。
(三)传播渠道多样化
新时代网络环境视域下,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与存储的海量化推进了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高度组织性和相对单一的信息来源与传播方式,一方面,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新时代,网络技术实现了视、听、读的有机结合与即时互动,任何网民均能通过自己的手机基于直播、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社交网络对信息进行更直接、转化率更高的传播。另一方面,受众从被动接受统一口径的信息传播,到主动控制信息接收,还能凭借大数据技术、AI技术以自身需求为中心精准选择信息,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成效,带来更多收益。
二、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存在困难及原因
1.多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加大教育者的引导难度
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并代表各层次人群的多元价值观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当前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了教育者的引导难度。其原因为互联网的出现破除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它所具有的虚拟、便捷、去中心化等主要特征,消解着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语、反动言论等不良信息的传播限制,传统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的概念亦在纷繁的思想理念、复杂的道德准则及前卫的文化意识里逐渐模糊,以传播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语言的信息输送体系形成,并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青年学生。大学生在开阔视野提升认知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难以甄别并深陷其中,形成思想认识的偏差。
2.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者提出更高要求
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加,“00后”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在潜意识里拒绝传统教育方式的生硬灌输,并习惯于用网络形成自己的判研标准。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信息储备远远不足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这种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本质区别的认知模式使得教师在工作中的权威性与主导性被极大削弱。如何加强和改进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维护教师主体地位过程中繁荣高校网络文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文化建设,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议题。
3.思政教育平台的发展滞后无法对思政工作形成助力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近年来国家在高校大力推进易班这一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旨在通过“网民共建、师生共建、校际共建”以繁荣高校网络文化,发挥易班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虽然易班等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出现是贯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创新探索,但从现实结果上看其总体上利用率不高,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进行推广,未能真正遵循教育规律并迎合学生群体需求。一是该类思政教育平台上的教育教学资源有限,难以吸引教师用户,通常只是将其作为信息发布以及少量思政教育活动宣传所用;二是平台社交互动性设计欠缺,程序优化不足,用户体验不佳,在社交软件繁多、学习资源充足的信息时代无法获得学生青睐,只是为应付学校的要求而进行少量使用。学生毕业后,该平台被弃用,整体用户黏性较低。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迎来发展新机遇
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初入中国的自发探索时期,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完善进入了个性化探索阶段。互联网不仅是获取信息、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1.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高校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在大数据、云计算及智能终端等新技术的加持下,信息流通与传播进一步破除时空的桎梏并能瞬间得以呈现。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乏善可陈,抽象的理论体系使得思政理论课堂教学想要吸引学生的兴趣相较其他课程更为困难。部分学生机械化应付式地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在高校面临挑战。
网络时代通过对时空要素的整合优化,在多维空间将认知需求通过音频视频、图形图像、文字符号进行片段化呈现。经过信息技术加工的网络讯息更为直观感性,能够帮助教师将课堂教学实践与知识体系的解读充分融合,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
2.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拓展变革空间
新时代网络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研发及应用如火如荼,间断性产生的新兴概念在拓展人类思维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传统行业的变迁。当人们直面这些社会变化并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时,便能够感受到革命性的改变与无限的前景。
高校思政教育长期以来的难点在于教育工作者无法准确获知学生的思想波动情况,一些隐蔽的变化通常不被人所知。直到一些事故发生后才清楚地看到来自外界的意识形态对学生思想的侵袭。时至今日,西方的文化符号、价值理念仍在缓慢消解我国青年的民族精神,抢占网络这一意识形态主阵地。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我国使用手机作为网络终端的人数为9.32亿,占全网民人数的99.2%。高校的青年学子更是信息时代的急先锋,除了即时通信、购物支付、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教育、交通、金融等领域不断出现的新型应用和商業模式也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智能终端的普及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每个人的背景情况、消费偏好、生活轨迹、价值取向的记录成为可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波动进行数据挖掘,能够将思想政治工作从传统的以价值理念灌输为主要方式的应然性教育转化为以事实为出发点的实然性教育。
3.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多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终端的普及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互联网转移。师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诉求。各高校也应顺应时代要求,加大校园网络建设投入。在此发展变革过程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真正抢占网络思政教育先机,树立网络阵地意识,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网络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具有情绪感性化、行为方式个性化、价值趋向现实化、思维意识独立化等特点,对待事物好奇但缺乏理性,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容易被误导利用,在不良网络舆情下发生集体事件。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一是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把握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从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上对其进行合理研判,找到学校与学生间的契合点。二是能依据网络信息分散性、多元化的特点,重新审视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设计缺陷,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维渠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当前社会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提高。
三、新时代网络环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其重要使命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群体中落地生根。为达成上述目标,新时代网络环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坚持理念革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德教育及法治教育等内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对原有教育形式的积极补充和深入探索。在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转型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以教育客体—— 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导向为指引,根据当前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一是要求教师顺应时代变革,积极应对网络中存在的各类负面言论、错误思潮,不断提升高校舆论引导的主导性和权威性。二是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行为方式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牢牢占据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自信为突破,主动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袭。
(二)探索技术革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探索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应用。一是要深化思政教育创新,加强多元化信息渠道中的协同意识,积极深耕主流信息传播平台,创立思政教育品牌栏目,举办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特色活动,挖掘具有时代精神的青年学生典范。二是提升网络思政教育传播能力,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中话语表述水平,用生活化、通俗化的教育引导替代抽象理论的刻板说教,深入浅出地答疑解惑,潜移默化地传递思想。三是持续推进思政网络平台建设,构建统一思政教学数据库,优化平台设置,强调教育内容的直观性及对日常教学活动的支持,促进各个独立、分散的高校思政平台的横向互动和流程再造。
(三)提高队伍素质,重视高校网络思政主体建设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破除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其所带来的便捷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一是要求高校提高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认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网络应用的同时辩证思考中西方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区别,保护其免受不良文化信息的侵蚀。二是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深刻认识新时代青年学子所具有的情绪感性化、行为方式个性化、价值趋向现实化、思维意识独立化等特点,正确应对学生思想变动,并能通过个人教学实践有效地将复杂枯燥的思想理论与生动活泼的现实案例联结,引导其理性思考问题,辩证看待事物。 (四)推动措施革新,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将作为未来互联网监管与建设的重点任务,网络不再是法外之地,推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是“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实践之需。在感受互联网信息多样性、便捷性的同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及匿名性的特点,不少网络平台中充斥大量封建迷信、反动言论、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制约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塑造。为破解这一困局,应从四个角度出发。一是各级政府作为监管机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新媒体、新技术的监控,探索对互联网行业寡头垄断的制衡,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社会舆情分析提供准确的判研依据,及时处置不良信息和网络违规行为,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二是各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网络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思想,辩证看待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政治经济文化冲突下的时代印记,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和接受度。三是推进社会协同思维构筑,积极引导组织与个人依据自身社会角色共同参与到网络的综合治理中,激发社会主体主观能动作用,在各个层面形成合力,实现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的转化,保障网络环境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关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青年亚文化,如饭圈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多重影响,及其背后的偏执偶像崇拜所衍生的过激行为、网络舆情、非理性狂热,引导学生提高自身认知、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坚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坚定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的实践探索。当前形势下,多元的意识形态纷繁复杂,只有秉承兼收并蓄思想去认识、探究社会发展大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金昕.新时代意识形态创新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2]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张力.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4]董雅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边界[J].思想理论教育,2019(9).
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系统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GXGZJG2020B06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廖依山(1985—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
(責编 苏 林)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7-0085-03
新时代网络环境视域下,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铸造了崭新的网络空间,并衍生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秩序与形态。网络技术的更迭能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短板,依托信息交互渗透的方式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覆盖率,增强影响力。但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亦面临诸多乱象。如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对抗、舆论阵地的销蚀、不良信息的急速散播等。为应对时代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网络空间背景下应直面环境更迭特点,把握发展现状,探寻优化路径,从多角度推动良好网络空间环境的营造,实现从理念到模式的全方位变革,顺应社会结构的调整,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聚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前现状及优化节点,探索其创新形式、精神实质及理论内涵,为进一步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提供借鉴。
一、新时代网络环境特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4亿,其中学生占比最高,达25.4%,在校大学生中网民人数超过95%。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加速经济社会各领域在深度与广度上的融合,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转型、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力。新时代互联网影响广泛、发展迅速,使其在社会舆论引导、主流文化传播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意识形态多元化
改革开放40余年,随着技术与资金进入中国的还有各种理论学说与思想论断,这些反映着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及制度的思潮,形成了我国与外界长期存在的碰撞与冲突,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传统认知。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开放的扩大,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利益的分配方式、社會层级的调整变革对人们当前的思想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现实正是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潮相互作用的真实写照。二是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保守势力的兴起,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各地区间新增关税壁垒鳞次栉比,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抬头进一步加剧了国家与国家、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割裂,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冲突更为尖锐。三是信息技术的瞬息万变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能力及认知方式,意识形态从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途径和渠道中形成并发生作用, 其中既包括能够开阔视野、开启民智的正面影响,亦存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负面诱导,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发挥应有作用正经受着巨大考验。
(二)生活方式数字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成就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信息均能以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形式所记录,并衍生出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人们的一天从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始,无论是满足衣、食、住、行等低层次需求,还是社交娱乐、金融理财等高层次需求,在数字化生活时代均能得到延伸和拓展。
(三)传播渠道多样化
新时代网络环境视域下,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与存储的海量化推进了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高度组织性和相对单一的信息来源与传播方式,一方面,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新时代,网络技术实现了视、听、读的有机结合与即时互动,任何网民均能通过自己的手机基于直播、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社交网络对信息进行更直接、转化率更高的传播。另一方面,受众从被动接受统一口径的信息传播,到主动控制信息接收,还能凭借大数据技术、AI技术以自身需求为中心精准选择信息,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成效,带来更多收益。
二、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存在困难及原因
1.多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加大教育者的引导难度
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并代表各层次人群的多元价值观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当前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了教育者的引导难度。其原因为互联网的出现破除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它所具有的虚拟、便捷、去中心化等主要特征,消解着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语、反动言论等不良信息的传播限制,传统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的概念亦在纷繁的思想理念、复杂的道德准则及前卫的文化意识里逐渐模糊,以传播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语言的信息输送体系形成,并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青年学生。大学生在开阔视野提升认知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难以甄别并深陷其中,形成思想认识的偏差。
2.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者提出更高要求
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加,“00后”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在潜意识里拒绝传统教育方式的生硬灌输,并习惯于用网络形成自己的判研标准。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信息储备远远不足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这种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本质区别的认知模式使得教师在工作中的权威性与主导性被极大削弱。如何加强和改进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维护教师主体地位过程中繁荣高校网络文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文化建设,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议题。
3.思政教育平台的发展滞后无法对思政工作形成助力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近年来国家在高校大力推进易班这一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旨在通过“网民共建、师生共建、校际共建”以繁荣高校网络文化,发挥易班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虽然易班等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出现是贯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创新探索,但从现实结果上看其总体上利用率不高,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进行推广,未能真正遵循教育规律并迎合学生群体需求。一是该类思政教育平台上的教育教学资源有限,难以吸引教师用户,通常只是将其作为信息发布以及少量思政教育活动宣传所用;二是平台社交互动性设计欠缺,程序优化不足,用户体验不佳,在社交软件繁多、学习资源充足的信息时代无法获得学生青睐,只是为应付学校的要求而进行少量使用。学生毕业后,该平台被弃用,整体用户黏性较低。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迎来发展新机遇
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初入中国的自发探索时期,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完善进入了个性化探索阶段。互联网不仅是获取信息、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1.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高校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在大数据、云计算及智能终端等新技术的加持下,信息流通与传播进一步破除时空的桎梏并能瞬间得以呈现。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内容乏善可陈,抽象的理论体系使得思政理论课堂教学想要吸引学生的兴趣相较其他课程更为困难。部分学生机械化应付式地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在高校面临挑战。
网络时代通过对时空要素的整合优化,在多维空间将认知需求通过音频视频、图形图像、文字符号进行片段化呈现。经过信息技术加工的网络讯息更为直观感性,能够帮助教师将课堂教学实践与知识体系的解读充分融合,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
2.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拓展变革空间
新时代网络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研发及应用如火如荼,间断性产生的新兴概念在拓展人类思维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传统行业的变迁。当人们直面这些社会变化并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时,便能够感受到革命性的改变与无限的前景。
高校思政教育长期以来的难点在于教育工作者无法准确获知学生的思想波动情况,一些隐蔽的变化通常不被人所知。直到一些事故发生后才清楚地看到来自外界的意识形态对学生思想的侵袭。时至今日,西方的文化符号、价值理念仍在缓慢消解我国青年的民族精神,抢占网络这一意识形态主阵地。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我国使用手机作为网络终端的人数为9.32亿,占全网民人数的99.2%。高校的青年学子更是信息时代的急先锋,除了即时通信、购物支付、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教育、交通、金融等领域不断出现的新型应用和商業模式也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智能终端的普及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每个人的背景情况、消费偏好、生活轨迹、价值取向的记录成为可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波动进行数据挖掘,能够将思想政治工作从传统的以价值理念灌输为主要方式的应然性教育转化为以事实为出发点的实然性教育。
3.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多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终端的普及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互联网转移。师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诉求。各高校也应顺应时代要求,加大校园网络建设投入。在此发展变革过程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真正抢占网络思政教育先机,树立网络阵地意识,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网络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具有情绪感性化、行为方式个性化、价值趋向现实化、思维意识独立化等特点,对待事物好奇但缺乏理性,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容易被误导利用,在不良网络舆情下发生集体事件。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一是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把握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从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上对其进行合理研判,找到学校与学生间的契合点。二是能依据网络信息分散性、多元化的特点,重新审视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设计缺陷,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维渠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当前社会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提高。
三、新时代网络环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入新征程,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其重要使命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群体中落地生根。为达成上述目标,新时代网络环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坚持理念革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德教育及法治教育等内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对原有教育形式的积极补充和深入探索。在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转型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以教育客体—— 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导向为指引,根据当前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一是要求教师顺应时代变革,积极应对网络中存在的各类负面言论、错误思潮,不断提升高校舆论引导的主导性和权威性。二是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行为方式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牢牢占据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自信为突破,主动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袭。
(二)探索技术革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探索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应用。一是要深化思政教育创新,加强多元化信息渠道中的协同意识,积极深耕主流信息传播平台,创立思政教育品牌栏目,举办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特色活动,挖掘具有时代精神的青年学生典范。二是提升网络思政教育传播能力,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中话语表述水平,用生活化、通俗化的教育引导替代抽象理论的刻板说教,深入浅出地答疑解惑,潜移默化地传递思想。三是持续推进思政网络平台建设,构建统一思政教学数据库,优化平台设置,强调教育内容的直观性及对日常教学活动的支持,促进各个独立、分散的高校思政平台的横向互动和流程再造。
(三)提高队伍素质,重视高校网络思政主体建设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破除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其所带来的便捷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一是要求高校提高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认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网络应用的同时辩证思考中西方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区别,保护其免受不良文化信息的侵蚀。二是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深刻认识新时代青年学子所具有的情绪感性化、行为方式个性化、价值趋向现实化、思维意识独立化等特点,正确应对学生思想变动,并能通过个人教学实践有效地将复杂枯燥的思想理论与生动活泼的现实案例联结,引导其理性思考问题,辩证看待事物。 (四)推动措施革新,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将作为未来互联网监管与建设的重点任务,网络不再是法外之地,推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是“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实践之需。在感受互联网信息多样性、便捷性的同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及匿名性的特点,不少网络平台中充斥大量封建迷信、反动言论、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制约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塑造。为破解这一困局,应从四个角度出发。一是各级政府作为监管机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新媒体、新技术的监控,探索对互联网行业寡头垄断的制衡,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社会舆情分析提供准确的判研依据,及时处置不良信息和网络违规行为,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二是各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网络环境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思想,辩证看待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政治经济文化冲突下的时代印记,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和接受度。三是推进社会协同思维构筑,积极引导组织与个人依据自身社会角色共同参与到网络的综合治理中,激发社会主体主观能动作用,在各个层面形成合力,实现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的转化,保障网络环境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关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青年亚文化,如饭圈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多重影响,及其背后的偏执偶像崇拜所衍生的过激行为、网络舆情、非理性狂热,引导学生提高自身认知、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坚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坚定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的实践探索。当前形势下,多元的意识形态纷繁复杂,只有秉承兼收并蓄思想去认识、探究社会发展大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金昕.新时代意识形态创新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2]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张力.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4]董雅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边界[J].思想理论教育,2019(9).
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系统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GXGZJG2020B06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廖依山(1985—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
(責编 苏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