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邮票的增值速度明显很低,工薪阶层的投资者和集邮爱好者应该将它们列入自己心目中的“黑名单”敬而远之。它们分别是:一、不利于长期保存的邮票。1986年,邮电部发行了“白鹤”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1枚。其中邮票采用金粉印刷,初拿到手时看起来还比较漂亮,但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一看,就发现有些地方发黑,品相已经不可收拾了,原来是金粉易被氧化。同样的例子还有“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国庆50周年”和“马王堆汉墓帛画”,它们都采用金粉印刷,难以长期保存,说不定几万元的货就烂在手里了。因此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应该慎之又慎。
二、面值过高的邮票。在老纪特邮票、文革邮票、编号邮票和早期JT票中,许多邮票全套面值都是国内平信基本邮资,这种面值安排深受集邮爱好者的欢迎。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邮票的面值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实用,90年代以后尤其严重。比如“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一枚2角、一枚2元,“野骆驼”和“围棋”都是一枚2角,一枚1元6角。自从1990年与加拿大联合发行“白求恩”邮票以来,我国与外国联合发行了好几套邮票,国外邮票的面值一般都是国内平信邮资,而我国的高面值则非常普遍,除了1997年与新西兰联合发行的“花卉”邮票以外几乎都是如此。比如“瘦西湖与莱芒湖”、“承德普宁寺与德国维尔茨堡”,两套邮票的总面值高达590分,和1枚小型张的面值差不多。由于面值过高,加重了投资者和集邮爱好者的负担,这些邮票一直遭到市场的抵制,绝大多数都跌破了面值。
三、设计思想僵化、画面缺乏美感的邮票。1997年发行的“十五大”邮票,设计者能够自出机杼,因此比较受人欢迎,一直没有跌破面值。而在此之前,“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的图案内容大同小异,了无新意,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自然不欢迎。1991年发行的“陶行知”邮票背景采用浅蓝色,令人非常不舒服。我国人物邮票的数量较多,但基本上都难以摆脱人头像加工作照的窠臼。“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亚运会”这两个系列邮票题材一般,画面缺乏美感。凡此种种,均不被看好。
四、不符合国人审美习惯的邮票。1978年,邮电部发行了“药用植物”邮票一套5枚,发行量250万;1982年又发行了第二组“药用植物”邮票一套6枚,发行量273万,小型张1枚,发行量115万。从画面上看,这些植物和观赏花卉相似,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同时发行量在同期邮票中也不算大。尽管如此,它们的市场价格却长期相对滞后。比如“益鸟”小型张,发行量101万,市场价格180元,而“药用植物”小型张市价却只有100元。究其原因,中国人向来“讳疾忌医”,当然谁也不愿意将这些“药”买回家来,放进邮册中长期保存。
五、给投资者和集邮爱好者造成过心理伤害的邮票。“熊猫”小型张是绞杀第一次邮市高潮的“刽子手”,“马王堆”小型张则将第二次邮市高潮推上了断头台。在这两款小型张身上出现了许多套牢族,许多人因此血本无归,因此对这些邮票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深刻印象,一旦解套就再也不愿意接近它们,由此导致它们的价格相对于发行量而言长期滞后。1992年以后,多数邮票面值不保,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因此伤痕累累,于是对这些邮票也自然敬而远之。尤其是1997年的“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许多人对其前景看好,于是大胆介入,但结果其价格从350元上“自由落体”,一直击穿官方原始售价的实际面值,许多人一提起来就头疼不已。可以预见,金箔张将成为“熊猫”第三。
六、单枚成套的邮票。邮票枚数是由其题材的分量所决定的,重大题材邮票不仅枚数多,而且还可能同时发行小型张,有的甚至还要以系列的形式反复渲染,比如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由此可见单枚套票的题材分量一般都是比较轻的,因此难以引起集邮爱好者的普遍重视。不仅如此,单枚套票一般都采用平信邮资面值,而且发行量比一般的纪特邮票大出许多,像编号票中的“严惩入侵之敌”,发行量竟然高达14亿。近年来单枚套票的发行量虽然比这少许多,但还是比一般邮票高,比如1996年邮票的平均发行量在2300万左右,而3套单枚票“奥运会”、“地质大会”和“议会联盟”的发行量分别为3675万、3781和3605万,高出一多半。管理层将单枚票发行量加大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方便邮政寄递,但近年来纪特邮票的邮政属性逐渐淡化,成为单独的“集邮邮票”,因此使用损耗微乎其微。这样的品种自然不能指望它们快速增值。
二、面值过高的邮票。在老纪特邮票、文革邮票、编号邮票和早期JT票中,许多邮票全套面值都是国内平信基本邮资,这种面值安排深受集邮爱好者的欢迎。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邮票的面值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实用,90年代以后尤其严重。比如“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一枚2角、一枚2元,“野骆驼”和“围棋”都是一枚2角,一枚1元6角。自从1990年与加拿大联合发行“白求恩”邮票以来,我国与外国联合发行了好几套邮票,国外邮票的面值一般都是国内平信邮资,而我国的高面值则非常普遍,除了1997年与新西兰联合发行的“花卉”邮票以外几乎都是如此。比如“瘦西湖与莱芒湖”、“承德普宁寺与德国维尔茨堡”,两套邮票的总面值高达590分,和1枚小型张的面值差不多。由于面值过高,加重了投资者和集邮爱好者的负担,这些邮票一直遭到市场的抵制,绝大多数都跌破了面值。
三、设计思想僵化、画面缺乏美感的邮票。1997年发行的“十五大”邮票,设计者能够自出机杼,因此比较受人欢迎,一直没有跌破面值。而在此之前,“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的图案内容大同小异,了无新意,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自然不欢迎。1991年发行的“陶行知”邮票背景采用浅蓝色,令人非常不舒服。我国人物邮票的数量较多,但基本上都难以摆脱人头像加工作照的窠臼。“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亚运会”这两个系列邮票题材一般,画面缺乏美感。凡此种种,均不被看好。
四、不符合国人审美习惯的邮票。1978年,邮电部发行了“药用植物”邮票一套5枚,发行量250万;1982年又发行了第二组“药用植物”邮票一套6枚,发行量273万,小型张1枚,发行量115万。从画面上看,这些植物和观赏花卉相似,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同时发行量在同期邮票中也不算大。尽管如此,它们的市场价格却长期相对滞后。比如“益鸟”小型张,发行量101万,市场价格180元,而“药用植物”小型张市价却只有100元。究其原因,中国人向来“讳疾忌医”,当然谁也不愿意将这些“药”买回家来,放进邮册中长期保存。
五、给投资者和集邮爱好者造成过心理伤害的邮票。“熊猫”小型张是绞杀第一次邮市高潮的“刽子手”,“马王堆”小型张则将第二次邮市高潮推上了断头台。在这两款小型张身上出现了许多套牢族,许多人因此血本无归,因此对这些邮票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深刻印象,一旦解套就再也不愿意接近它们,由此导致它们的价格相对于发行量而言长期滞后。1992年以后,多数邮票面值不保,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因此伤痕累累,于是对这些邮票也自然敬而远之。尤其是1997年的“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许多人对其前景看好,于是大胆介入,但结果其价格从350元上“自由落体”,一直击穿官方原始售价的实际面值,许多人一提起来就头疼不已。可以预见,金箔张将成为“熊猫”第三。
六、单枚成套的邮票。邮票枚数是由其题材的分量所决定的,重大题材邮票不仅枚数多,而且还可能同时发行小型张,有的甚至还要以系列的形式反复渲染,比如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由此可见单枚套票的题材分量一般都是比较轻的,因此难以引起集邮爱好者的普遍重视。不仅如此,单枚套票一般都采用平信邮资面值,而且发行量比一般的纪特邮票大出许多,像编号票中的“严惩入侵之敌”,发行量竟然高达14亿。近年来单枚套票的发行量虽然比这少许多,但还是比一般邮票高,比如1996年邮票的平均发行量在2300万左右,而3套单枚票“奥运会”、“地质大会”和“议会联盟”的发行量分别为3675万、3781和3605万,高出一多半。管理层将单枚票发行量加大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方便邮政寄递,但近年来纪特邮票的邮政属性逐渐淡化,成为单独的“集邮邮票”,因此使用损耗微乎其微。这样的品种自然不能指望它们快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