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走向不协调的方向,经常存在着银行放贷难和企业贷款难这样的矛盾,而在我国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尤其严重。针对这个问题,该文试图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解决银企矛盾的方法。
关键字:银企关系;银企联盟供应链;主办银行体制;主持银行式
一、银企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银企之间的利益走向存在不协调现象。企业“贷款难”与银行“放贷难”现象同时并存。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其一,社会信用状况差。其二,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性难以判断,银行在短时期内难以决策。其三,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使银企信用关系的良性发展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其四,缺乏合法有效的担保中介机构,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解决银企关系的新方法——银企联盟供应链
在改善银企关系的研究中,传统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政府策略选择、银行的经营策略、企业的奉行原则这几点上。然而事实证明这些策略对协调银企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效果,因此现在提出了“银企联盟供应链”这样的思路。
弯红地认为解决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创新的思路,即采用“银企联盟供应链”的方式。银企联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作为担保方,将从合作银行获得的信用额度分配给中小企业,使其获得贷款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克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银企间的博弈行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同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获得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银行的多赢结果。在银企联盟供应链中,银行成为供应链的网络组成部分,有利于加强并密切企业与银行的信任合作关系。
三、国外银企关系
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原有的银企合作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国外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解决方式和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解决。
日本的银企关系采用“主办银行体制”,这种制度安排对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推行的是一种起源于西方又有别于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即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日本各经济主体之间,呈现出以政府主导的相当紧密的社团性关系。政府的产业政策约束力强,干预作用明显,宏观调控十分有力,市场竞争激烈,但企业不一定追求极限利润,而是追逐市场占有份额的扩大与维持。这种银行体制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兼营长期金融业务;二是银行与企业相互持股;三是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相分离。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兼营长期金融业务”使得企业与主办银行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综合交易关系。
德国的采用“主持银行式”银企关系,即一个对企业持股或贷款最大的银行通常被称为主持银行,这种主持银行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大银行与大企业之间。主持银行与企业之间通常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主持银行通过贷款、向公司派遣监事等方式,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公司内部的信息,并有效地对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主持银行不仅关注企业短期的股票价格和盈利状况,更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增长,所以对持有公司的股票一般很少交易出手,与公司保持着稳定的交易关系,当公司出现财务问题时,只要银行认定企业的困境是暂时的,主持银行就会出面通过与其他债权人协调,采取延续和减免债务,紧急融资或派人协助经营等方式,支持和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重新发展。
美国实行以消费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推崇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效率,生产要素有较高的流动性。美国的商业银行与企业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商业交易关系。银行与工商企业有着密切的信用联系,它是企业短期资金的主要供应者。在货币市场上,资金作为商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进行公平交易,银企间是一种借贷关系,即完全的商业化契约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美国商业银行会立即采取撤回贷款或紧逼还债,从而加速企业破产的速度。
四、借鉴国外银企关系并结合银企联盟供应链解决我国银企问题
虽然日德模式和美国模式都各有利弊,但三国模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启示之处,并且结合银企联盟供应链的观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把一个供应链联系起来的各个企业结合成一个大的联盟,这样就形成了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联盟
可以用德国的“主持银行式”模式,使这个企业联盟和一个大型的银行达成协议,使这个银行成为主持银行,那么在这个供应链里的中小型企业便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资金。况且银行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对企业联盟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管理。
(二)经济市场化、银行公司化
从产权制度看,日、德、美三国的银行与企业均采取股份制形式,即通过发行股票广泛筹集资本而组建银行和企业,形成多元化、分散化的产权结构主体,日、德是以法人产权主体为主,美国则采用银行持(控)股公司的形式。目前,我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别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会置身于多重的压力之下,必须谋求新的发展道路,以现代商业银行标准来改进以往的治理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及风险控制方法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新的银企关系。
(三)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分开
早几年,为了国企改革,国有商业银行70%以上的资金流入到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所导致的大量贷款却谁也不愿承担责任,最后只能让政府来买单。我国应借鉴日德模式,设立不同职能的银行,做到术业有专攻,有针对性地确立自身的市场定位,发展自身业务。
(四)深入掌握企业信息
日德和美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这有助于银行对企业的掌控。目前, 我国银企经济关系仅表现为资金关系,而这种资金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实际上,银行经营的不应该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还有信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很大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石兵,陈娱.国外银企关系的借鉴与启示[J].理论探讨,2007,(8).
[2]弯地红.基于银企联盟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J].经济问题,2008,(8).
关键字:银企关系;银企联盟供应链;主办银行体制;主持银行式
一、银企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银企之间的利益走向存在不协调现象。企业“贷款难”与银行“放贷难”现象同时并存。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其一,社会信用状况差。其二,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性难以判断,银行在短时期内难以决策。其三,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使银企信用关系的良性发展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其四,缺乏合法有效的担保中介机构,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解决银企关系的新方法——银企联盟供应链
在改善银企关系的研究中,传统的观点主要集中在政府策略选择、银行的经营策略、企业的奉行原则这几点上。然而事实证明这些策略对协调银企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效果,因此现在提出了“银企联盟供应链”这样的思路。
弯红地认为解决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创新的思路,即采用“银企联盟供应链”的方式。银企联盟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作为担保方,将从合作银行获得的信用额度分配给中小企业,使其获得贷款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克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银企间的博弈行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同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获得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银行的多赢结果。在银企联盟供应链中,银行成为供应链的网络组成部分,有利于加强并密切企业与银行的信任合作关系。
三、国外银企关系
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原有的银企合作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国外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解决方式和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解决。
日本的银企关系采用“主办银行体制”,这种制度安排对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推行的是一种起源于西方又有别于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即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日本各经济主体之间,呈现出以政府主导的相当紧密的社团性关系。政府的产业政策约束力强,干预作用明显,宏观调控十分有力,市场竞争激烈,但企业不一定追求极限利润,而是追逐市场占有份额的扩大与维持。这种银行体制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兼营长期金融业务;二是银行与企业相互持股;三是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相分离。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兼营长期金融业务”使得企业与主办银行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综合交易关系。
德国的采用“主持银行式”银企关系,即一个对企业持股或贷款最大的银行通常被称为主持银行,这种主持银行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大银行与大企业之间。主持银行与企业之间通常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主持银行通过贷款、向公司派遣监事等方式,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公司内部的信息,并有效地对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主持银行不仅关注企业短期的股票价格和盈利状况,更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增长,所以对持有公司的股票一般很少交易出手,与公司保持着稳定的交易关系,当公司出现财务问题时,只要银行认定企业的困境是暂时的,主持银行就会出面通过与其他债权人协调,采取延续和减免债务,紧急融资或派人协助经营等方式,支持和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重新发展。
美国实行以消费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推崇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效率,生产要素有较高的流动性。美国的商业银行与企业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商业交易关系。银行与工商企业有着密切的信用联系,它是企业短期资金的主要供应者。在货币市场上,资金作为商品在银行与企业之间进行公平交易,银企间是一种借贷关系,即完全的商业化契约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美国商业银行会立即采取撤回贷款或紧逼还债,从而加速企业破产的速度。
四、借鉴国外银企关系并结合银企联盟供应链解决我国银企问题
虽然日德模式和美国模式都各有利弊,但三国模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启示之处,并且结合银企联盟供应链的观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把一个供应链联系起来的各个企业结合成一个大的联盟,这样就形成了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联盟
可以用德国的“主持银行式”模式,使这个企业联盟和一个大型的银行达成协议,使这个银行成为主持银行,那么在这个供应链里的中小型企业便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资金。况且银行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对企业联盟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管理。
(二)经济市场化、银行公司化
从产权制度看,日、德、美三国的银行与企业均采取股份制形式,即通过发行股票广泛筹集资本而组建银行和企业,形成多元化、分散化的产权结构主体,日、德是以法人产权主体为主,美国则采用银行持(控)股公司的形式。目前,我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别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会置身于多重的压力之下,必须谋求新的发展道路,以现代商业银行标准来改进以往的治理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及风险控制方法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新的银企关系。
(三)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分开
早几年,为了国企改革,国有商业银行70%以上的资金流入到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所导致的大量贷款却谁也不愿承担责任,最后只能让政府来买单。我国应借鉴日德模式,设立不同职能的银行,做到术业有专攻,有针对性地确立自身的市场定位,发展自身业务。
(四)深入掌握企业信息
日德和美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这有助于银行对企业的掌控。目前, 我国银企经济关系仅表现为资金关系,而这种资金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实际上,银行经营的不应该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还有信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很大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石兵,陈娱.国外银企关系的借鉴与启示[J].理论探讨,2007,(8).
[2]弯地红.基于银企联盟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J].经济问题,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