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关爱·发展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什么是“以人为本”? 真正的“以人为本”,应该是尊重幼儿、关爱教师,在良好的师幼互动中实现师幼的共同发展。尊重幼儿,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权利,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爱教师,要引导教师以研究的眼光看待日常工作,以探究的目光研究幼儿,以审视的眼光反思自己,走上幸福教育的道路,做快乐的幼儿教师,培养乐观的幼儿。
  【关键词】尊重;关爱;发展;以人为本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说要“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好像我们都知道。事实上,我们的理解是有些偏颇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不是以社会为出发点,不是把人作为社会的客体来塑造,而是以人为出发点,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这并不否定社会对人的制约性,而是要改变人与社会关系中人的被动局面,确立“人是社会主体”的观念。教育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与对话。教育与人的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将人作为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着眼点;同时,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这里的“人”既指幼儿,也包含教职工。只有这样理解“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在行动中落实,实现发展人的目的。
  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观点,发现必须重新认识“以人为本”。真正的“以人为本”,应该是尊重幼儿、关爱教师,在良好的师幼互动中实现师幼的共同发展。
  一、尊重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总则第5条极力强调对幼儿的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以幼儿为“主体”,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创造和发展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的力量,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以深厚的感情来对待和教育他们。
  尊重幼儿,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也是所有的幼儿教师耳熟能详的话。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细读《纲要》,我们发现自己对幼儿的尊重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关爱。我们的课程设置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我们的活动开展关注的是教师的表现,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忽视孩子,习惯性地代替孩子去想、去做。我们理所当然地将这种束缚称之为“尊重”。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尊重”?
  1.尊重幼儿的想法
  尊重幼儿,就要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就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就要为幼儿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尊重幼儿,要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捕捉孩子的内心活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他们的内心活动。作为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捕捉并分析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教师要细心观察,用心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作为反思的依据。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发展,从幼儿的角度思考我们的活动是否适合,并做相应的调整。教师要善于把握最佳教育时机,走进童心世界,真正读懂儿童这本书。只要用心与幼儿沟通、交流,在逐渐领悟“尊重幼儿”的同时,一定会收获与幼儿心灵碰撞的喜悦。
  尊重幼儿,要做到“心中有幼儿,眼中有幼儿”。“心中有幼儿”要求教师在选材、目标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從幼儿的需求出发预设课程。“眼中有幼儿”要求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行为,对幼儿既“放手”又“关注”,加强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自主体验。
  尊重幼儿,要提倡“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这不仅是教师体位的改变,也不只是为了表示成人对孩子的“亲密接触”,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示成人对孩子的尊重。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既在有形之中缩短了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形体距离,使孩子没有压抑和恐惧感,又在无形中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人一样是平等的,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
  2.尊重幼儿的权利
  留美博士黄全愈曾说孩子应该有六种权利:发问的权利和了解的权利;说‘不’的权利;不同于他人的权利;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发展自己个性和兴趣的权利。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这些权利,尤其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权,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之间进行高层次的互动式的教学活动。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差异决定了世界的多样和丰富,差异是万事万物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的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也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一个孩子性格不同,出身环境不同,所受家庭教育不同,但他们却各自有着不同的优点。作为教师就要用发现的眼睛、欣赏的目光去探求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孩子,切忌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好比是花园里的花,玫瑰有玫瑰的艳丽,菊花有菊花的清香,每朵花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正是因为百花齐放,各有不同,才真正的赏心悦目。所以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公平、民主的对待每个孩子,学会赏识每一个孩子,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的进步与发展。
  二、关爱教师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种理解将“以人为本”窄化为“以生为本”,仅仅关注了作为受教育者的幼儿,而忽视了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来自社会、家长和幼儿园的压力让我们感觉疲倦、痛苦、无奈,开始丧失工作的激情,走入职业倦怠的怪圈。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同样需要被关注。关爱教师就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提高自己,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走上幸福教育的道路,做快乐的幼儿教师,培养乐观的幼儿。   1.教师要以研究的眼光看待日常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师的研究蕴存于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以研究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日常工作。教室就是教师天然的实验室,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在自己的教室里进行观察与研究的过程。在这个实验室里,幼儿是熟悉的,环境是熟悉的,工作内容是熟悉的。哪些孩子性格内向,哪些孩子富有创意,哪些孩子需要鼓励,哪些孩子渴望教师更多的关注……这些情况教师都了如指掌,易于收集到珍貴的原始素材。教室犹如一台摄像机,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游戏都无一遗漏地呈现在教师面前,自然而真实,便于教师去观察,去发现,去理解,去欣赏。这样的研究紧密结合了教师的工作,既不会增加教师的额外负担,又易于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2.教师要以探究的目光研究幼儿
  幼儿教师的研究离不开幼儿,最终的目标也是服务于幼儿。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尊重幼儿,了解幼儿,以探究的目光研究幼儿。
  瑞吉欧的发起人马拉古兹写过一首诗《其实有一百》。他说:“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但被偷去九十九种……”在这首诗中,儿童被视为一个自己能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和表达世界栩栩如生的孩子,一个富有巨大潜能的孩子。这种“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正是瑞吉欧教育成功之处。教师研究幼儿,就必须承认“其实有一百”,就必须聆听童声,走入孩子的心灵。
  尊重幼儿,了解幼儿,并不是一句空话,应当体现在行动上。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许是孩子内心强烈的渴望;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或许是孩子无数次努力的结果;一次错误的背后,或许隐藏着孩子好奇、探究的科学精神……。只有尊重孩子,才会主动接近孩子,才能破译孩子的密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他们提供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教师要以审视的目光反思自己
  反思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倡“一日三省乎己”,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更应该以审视的目光反思自己,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教师应该反思些什么呢?反思我们设计的教育活动是否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关注点?反思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是按自己预定的计划一成不变地实施,还是根据孩子的反应做一些灵活的调整?反思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让孩子能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反思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工作,积累经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更符合新《纲要》的理念。通过反思,教师能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中学习,反思中提高,反思中成长。
  三、发展能力
  教育是现实的,但也应该是浪漫的。教育要引导人追求幸福,自身就应该充满幸福。
  《纲要》对幼儿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树立整合的理念。幼儿园的分科教学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五大领域的划分也不是截然的。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早操活动、教学活动、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对幼儿各有其发展价值,如果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教科研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以科研课题为载体来贯彻《纲要》、《指南》是每一位教师的实践之路。教研与科研并不是两张皮,将二者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更能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帮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学会研究,在研究中促进工作。教师要学会在日常工作中寻找研究点,从研究的角度思考日常工作,并坚持运用科研的方法,帮助自己进一步提高。
  尊重幼儿,让我们更贴近幼儿的世界;关爱教师,使我们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尊重与关爱是两把钥匙,引领教师和幼儿走上共同发展的道路。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化现代社会中,幼儿教师必须要有更新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的教学形式,才能成为现代教育的学习者、开拓者和支持者,才能肩负其推动教育的改革以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幼儿教师;角色要求;观念更新;创新教学;教育的开拓者  全面提高幼儿教师信息和教育素养是21世纪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信息化促进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全面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挑战,现代社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问题愈来愈重视,尤其重视幼儿教育。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探索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我国也正在把中小学素质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头等大事提到日程上来。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对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从幼儿园这个角度,对适合我国国情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在缄默知识观下探讨课堂教学出现的瓶颈,缄默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意蕴和智慧,而如今的课堂教学一般只是在显性知识的层面在运作,不利于学生智慧和文化的生成。我们要追求高品质的教育和知识的学习,那就不能忽略缄默知识,并且课堂教学艺术是规避缄默知识“不可教”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缄默知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艺术  一、问题的提出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为什么拥有“一桶
期刊
【Abstract】In language learning,language transfer refers to the influence of mother tongue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transfer can be classified into positive transfer and negative tr
期刊
【摘要】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历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水平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  历史教学原别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性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期刊
【摘要】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卓越课堂”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节奏的调控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富有积极意义。怎样才能有效调控课堂节奏、成就小学语文卓越课堂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从四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节奏;卓越课堂  在全国各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遍地开花的大时代背景之下,重庆市全体中小学教师积极投入到了“卓越课堂”的建设行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
期刊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冲破了商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格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学生观、教师观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涉及到了教育理论的方方面面,仔细分析和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教学改革、中小学教学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今年我园打造美丽校园,那么美丽校园肯定少不了美丽教师、美丽幼儿。为了更好的使教师在平时日常活动和集体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让幼儿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者,我就从语言方面分析了一下如何培养“美丽教师”,如何让幼儿成为“美丽幼儿”。《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
期刊
【摘要】幼儿园至小学是当前儿童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幼小衔接成为当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针对目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情况、教学方式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外幼小衔接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结合国内外的方法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学方式;现状;解决策略  序言  幼小衔接本质是为了让幼儿顺利的成为小学生,它可以帮助幼儿很
期刊
【摘要】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一个新世纪的课任老师,面对班上来自不同家庭教育环境,性格不同的几十名幼儿,怎样才能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工作方法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项重要的有效的工作就是与幼儿谈话。  通过谈话,幼儿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述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情况。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有着非
期刊